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超级详细)

发布时间:2020-01-01 20:48:44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高考化学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 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 H2OSO3、已烷、辛烷、

CHCl3 等。

时常及希HeNe 单原组成胶体子,Cl2N2O2H2 原子子等晶体P4刚石、石、二化硅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 CO3 SO3 S HCO3 HSO3 HS 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 H 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 Ba2+Ca2+Mg2+Ag+等不能与 SO 2-CO 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

Fe3+OH-共存Fe2+S2-Ca2+ PO 3-Ag+ I-大量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 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

等与 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 HCO3-HPO42-HS-H2PO4-HSO3-OH-共存NH4+OH-大量存。

4容易解的液中是有件的AlO2-S2-CO32-C6H5O-须在件下才能溶液存在 Fe3+Al3+须在性条下才在溶中存类离不能时存在同溶液,即子间发生“双。如 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较强的离不能较强化性大量S2-HS-SO32-I- 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MnO4-Cr2O7-NO3-ClO- S2-HS- SO32- HSO3- I- Fe2+ 等不能大量共存; SO32- S2- 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 2S2-+SO32-+6H+=3S+3H2O 反应不能共在。H+ 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 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 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Fe2+Fe3+SCN-大量存;Fe3+ 大量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H+OH-铝粉可燃出的 H+ 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 MnO4-,Fe3+,Fe2+,Cu2+,Fe(SCN)2+

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 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 Fe2+ 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 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 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如 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 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

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 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

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 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一氧还原应中氧化:氧>产物还性:原剂>产物

物的强,物的化性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①氧还原性强弱只该原得失电的难程度有,而与失电数目的少无关得电能力强,氧化就越;失子能越强其还性就强。

②同元素邻价间不生氧还原应。四、比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周期,从向右随着电荷的增,金性减;同族中由上下,着核荷数增加金属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煌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盐溶之间置换7温下金属化物的置反应。五、比非金属性强弱

1周期,从到右随核荷数增加非金性增;同族中由上下,核电数的加,金属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Δ 点燃

6、其他,例:2CuS===Cu2S CuCl2 === CuCl2 所以,Cl 的非金属性强于S

六、“10 电子”、“18 电子”的微粒小结

()10 电子”的微粒:

()18 电子”的微粒


其它C2H6N2H5 N2H6 18 电子的微粒。七、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 Na+>Mg2+>Al3+

5一元不同态的粒半,价越高子半越小Fe>Fe2+>Fe3+八、物溶沸点的比

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

①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

②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HFH2ONH3 等物质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3)常温常压下状态

①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

②沸:液物质>物质九、分间作用力及分

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间作力(德瓦斯力:影因素大小相对子质有关。作:对质的点、点等影响。

①、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 ②、形成条件: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 NOF H 之间(NH3H2O

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④、键的成及示方F-H···F-H···F-H···氢键。氢键 O O

H H H H


O

H H

说明是一分子静电化学弱得多分子作用种较强的子间用力。

:从个分看,子里荷分是对的(负电中心重合的分。非性分子 子分:只非极键的原子子如O2H2Cl2 等。

举例: 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O3P4

分子极性 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

如:CO2CS2(直线型)、CH4CCl4(正四面体型)

极性分子: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的。

举例 双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HClNOCO

子分 性键多原分子几何构不称则极性子如NH3()H2O线型或 V H2O2

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在学反过程放出吸收热量;符:△H

:一采用 KJ·mol-1:可量热测量

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热: 方法放热H<0,用-;吸反应△H>0+”表。燃热:在 101KPa 1mol 完全烧生稳定化物所放的热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 1molH2O 时的反应热。

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aq)+OH-(aq)=H2O(l); H=-57.3KJ·mol-

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 |H|<57.3KJ·mol-1

原理: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反应热的微观解释:反应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定义: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意义:既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 ①、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 298K1atm 可不注明;方程式 ②、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

方法 ③、H 程式量数关,意方式与△H H KJ·mol-1 单位,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④、在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写下△H 的“+”或“-”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H 之间用“;”分开。

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

十一、响化学反应速的因素及其影内因:物的

外因 浓度↗ v 压强↗ v(气体)温度↗ v 催化剂 v(正催化剂)

(,,,线,,物颗大小,速率,)十二、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件不,物的生成,反应;逆反方向;

(2):在其它件不变的情况,增大压会使平衡向气体积缩小的向移动;减小压平衡向气体体增大的向移;:①对于气体积相同的应来说,增减压平衡不移动; 若平衡合物都是,压强衡也移动; 变化须改了浓使衡移动.

(3)温度:件下,平衡移动;平衡移动.(,移动)注意:催化剂加快减慢应的,化剂影响,达到衡的时间.

十三、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影响平衡的一条件(浓度,,压强)平衡就向这种改的方向移动.十四、入稀有气体对学平衡的影:

(1)恒压下通稀有气体,平衡移动方向相当于直接减压(也同于稀释对溶液中反应的影响);

(2)恒容下通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注意:只要与平衡混合物的物质不反应的气体都可称”稀有”气体


Ⅱ、元素及其化合物

1、各种“水”汇集

()物: D2O重水 T2OH2O氧水 H2O2Hg 水晶 SiO2

()混合物:氨水(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 OHH )氯水(分子:Cl2H2OHClO;离子:H ClClOOH)

苏打水(Na2CO3 的溶液) 生理盐水(0.9% NaCl 溶液)

(Na2SiO3 ) (MgCl2NaCl MgSO4)

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王水(由浓 HNO3 和浓盐酸以 13 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

2、各种“气”汇集

()无机的:爆鸣气(H2 O2) 水煤气或煤气(CO H2);碳酸气(CO2)

()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 CH4)

液化石油气(以丙烷、丁烷为主) 裂解气( CH2=CH2 为主) 焦炉气(H2CH4 )电石气(CHCH,常含有 H2SPH3 )

3、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 Cl2(HClO)和浓 HNO3 Na2O2

4、能升华的物质

I2、干冰(固态 CO2)、升华硫、红磷,萘。(蒽和苯甲酸作一般了解)

5Fe3+的颜色变化

1、向 FeCl3 中加KSCN 色;

2FeCl3 NaOH 反应生成淀;


3、向 FeCl3 溶液通入 H2S ,生成淀;

4、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几滴 Na2S ,生淡黄沉淀;当Na2S 溶液过量时,又生成黑色沉淀;

5、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过量 Fe 粉时,溶液变浅绿色;

6、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过量 Cu 粉,溶液变蓝绿色;

7、将 FeCl3 溶液滴入淀粉KI 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8、向 FeCl3 溶液中滴入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

6、“置换反应”有哪些?

1活泼属单与不泼金阳离间置换如ZnCu2+==Zn2+Cu Cu2Ag+=2Ag

2、活泼非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非金属阴离子间置换

Cl22Br==2ClBr2 I2S ==2IS 2F22H2O==4HFO2

3、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中 H+置换

2Al6H+==2Al33H Zn2CH COOH==Zn2+2CH COOH

4、金属单质与其它化合物间置换

点燃 点燃

2MgCO2 === 2MgOC 2MgSO2 === 2 MgOS

2Na2H2O==2Na 2OHH2

2Na2C6H5OH(熔融)2C6H5ONaH2

2Na2C2H5OH2C2H5ONaH2

高温 高温

10Al3V2O5 === 5Al2O36V 8Al3Fe3O4 === 4 Al2O39Fe

2FeBr23Cl2==2FeCl32Br2 2 FeI23Br2==2FeBr32I2

Δ 高温

Mg2H2O===Mg(OH)2H2 3Fe4H2O() === Fe3O44 H2

5、非金属单质与其它化合物间置换

H SX ==S↓+2H+2X 2H SO (不足)点燃2S2H O


2 2 2 2

高温 Δ


=== 2

高温


CuOC === CuCO CuOH2===CuH2O SiO22C === Si2CO

3Cl28NH3==6NH4ClN2

3Cl22NH3==6HClN2

7、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点燃 点燃

12P3Cl2 === 2PCl3(Cl2 不足) 2P5Cl2 === 2 PCl5(Cl2 充足)

点燃 点燃

22H2S3O2 === 2H2O2SO2(O2 充足) 2H2SO2 === 2H2O2S(O2 不充足)

缓慢氧化 点燃

34NaO2 ===== 2Na2O 2NaO2 === Na2O2

CO2 适量

4Ca(OH)2CO2 ==== CaCO3↓+H2O Ca(OH)22CO2(过量)==Ca(HCO3)2

52Cl22 Ca(OH)2==Ca(ClO)2CaCl22H2O

Δ

6Cl26 Ca(OH)2===Ca(ClO3)25CaCl26H2O


点燃 点燃

6CO2 === CO2(O2 充足) 2 CO2 === 2CO (O2 不充足)

78HNO3()3Cu==2NO↑+2Cu(NO3)24H2O

4HNO3()Cu==2NO2↑+Cu(NO3)22H2O

10AlCl33NaOH==Al(OH)3↓+3NaCl

AlCl34NaOH(过量)==NaAlO22H2O

11NaAlO24HCl(过量)==NaCl2H2OAlCl3 NaAlO2HClH2O==NaClAl(OH)3

12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HNO3(冷、浓)(钝化)

Fe 不足

13Fe6HNO3(热、浓) ==== Fe(NO3)33NO2↑+3H2O

Fe 过量

Fe4HNO3(热、浓) ==== Fe(NO3)22NO2↑+2H2O


14Fe4HNO3()


Fe 不足

==== Fe(NO3)3NO↑+2H2O

Fe 过量


3Fe8HNO3()

H2SO4


==== 3Fe(NO3)32NO↑+4H2O


15C2H5OH


170


CH2=CH2↑+H2O


H2SO4

C2H5OHHOC124H05 C2H5OC2H5H2O


16


Cl Cl Cl


HCl


Cl Cl


3Cl2Cl Cl

H2O


(六氯环已烷)


17C2H5ClNaOH C2H5OHNaCl C2H5ClNaOHCH2CH2↑+NaClH2O

186FeBr23Cl2(不足)==4FeBr32FeCl3 2FeBr23Cl2(过量)==2Br22FeCl3

8、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 NH3·H2O

AgNO3 NH3·H2O 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 AgNO3 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Ca(OH)2 H3PO4(弱酸强碱应均此情况)

Ca(OH)2 H3PO4 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H3PO4 Ca(OH)2 有白沉淀后白沉淀

3NaOH AlCl3

NaOH AlCl3 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 NaOH 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HCl NaAlO2

HCl NaAlO2 ——有白沉淀后白沉淀


NaAlO2 HCl 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5Na2CO3 与盐酸:

Na2CO3 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 Na2CO3 中滴加——开始无气 泡,后产生气泡

9、常用反应

Al3+ + 4OH- = AlO - +2H O

3AlO2 + Al + 6H2O = 4 Al (OH)3

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m = 56g

2H2O + 2Na2O2 = 4NaOH + O2 m = 4g AlO2 + CO2 + 2 H2O = Al (OH)3+ HCO3

2NaCl + MnO2 + 3H2SO4 2NaHSO4 + MnSO4 + Cl2+ 2H2O

10、特殊反应

2F2 + 2H2O = 4HF + O2

Si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B


A C

D


ANaHCO3(NH4)2CO3NH4HCO3NaCl (aq)


H2 O

A ↓(白)+ ↑(无色) ACaC2Al2S3Mg3N2


A O2 B O2 C

A Na OH

A H2 SO4

常温

C HCl A Na OH B


ASH2SN2Na、醇)

A:铵盐、AlSiCH3COONa

A:氯化物)

AAl(NH4)2CO3NH4HCO3NaHCO3NaHS(NH4)2SNH4HS、氨基酸)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单质:H2O2N2Cl2、(F2

固体单SNaMgAlFeCu液体单Br2

中学化学常见化合物:NaClNaOHNa2CO3NaHCO3FeCl2FeCl3H2SO4

HClCaCO3SO2H2ONONO2HNO3


化学工业

Ⅲ、有机化学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 CHC2H2 C6H6

2 CH2:烯烃和环烷烃

3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4 CnH2nO一元(或和一倍于碳原数和和一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丁酸其异体(C4H8O2

同分异构体

1、醇—— CnH2n+2Ox


2、醛环氧烷(环醚) CnH2nO

3、羧酸羟基醛 CnH2nO2

4、氨基酸硝基烷

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 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 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 作催化剂;

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

③浓硫酸:7080℃水浴;

3 卤代烃水解:NaOH 的水溶液;

4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

5 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6 浓溴或浓(乙与浓酸在 140脱水上也取代能发生成反应的物

1 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2 炔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3 二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4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H2Cl2

5 苯乙烯的加成: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6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7 含醛基的化合物的加成:H2HCN

8 酮类物质的加成:H2

9 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

C C

能与氢气加成的: C=C C=O

O O

C O C OH

中的C=O 双键不发生加成)

O

OH C O

能与NaOH 反应的:—COOH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

、二烃、炔、乙烯烯烃二烯的衍物。能发生聚反应的物

1 苯酚和甲醛:浓盐酸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2 二元醇和二元羧酸等


聚合简称聚)单体间通脱去分子H2O 等)生成高分子的反应。例如: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 所有的醛(RCHO);

2 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Cu(OH)2 上物酸性强的(如乙酸氢氟酸),生中反应。

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一)有机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

3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4 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5 含醛基的化合物

6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1 2 价硫(H2S 及硫化物);

2 4 价硫(SO2H2SO3 及亚硫酸盐);

3 2 价铁:

6FeSO43Br22Fe2(SO4)32FeBr3

6FeCl23Br24FeCl32FeBr3 变色

2FeI23Br22FeBr32I2

4ZnMg 等单质 MgBr H2OMgBr

(此外,其中亦有 Mg H+Mg HbrO 的反应)

5.-1 价的碘(氢碘酸及碘化物) 变色

6NaOH 等强碱:Br22OH==BrBrOH2O

7Na2CO3 等盐:Br2H2O==HBrHBrO 2HBrNa2CO3==2NaBrCO2↑+H2O HBrONa2CO3==NaBrONaHCO3

8AgNO3

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

ρ<1):同系物(如)等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5 酚类

6 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7 煤产品(煤焦油);

8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1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2 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3 2 价硫的化合物(H2S、氢硫酸、硫化物);

4 4 价硫的化合物(SO2H2SO3 及亚硫酸盐);

5 双氧水(H2O2,其中氧为-1 价)

※注:苯的同系物被 KMnO4H )溶液氧化的规律:

上与环直相连碳原被氧成羧,其碳原则被CO2。倘侧链与苯直接连的原子没有,则能被化。


CH3


KMnO4H+


COOH CH2CH3


KMnO4H+


COOH


C(CH3)3 C(CH3)3

Ⅳ、化学实验:

不宜长期暴露空气中的物质

1.由于空气中 CO2 的作用:生石灰、NaOHCa(OH)2 溶液、Ba(OH)2 溶液、NaAlO2 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2H2O 作用H2SO4P2O5CaCl2 H3PO4酸铜CaC2

NaOH 固体、生石灰;

3空气中 O2 化作和红磷NO2 (氢酸或水溶液

4 价硫(SO2 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4.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AgNO3、浓 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 HClCu(OH)2化学实验设计思维模型:


实验中水的妙用

一、水封:在中学化 学实验中,白磷、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

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 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

出,又可使其保持在 燃点之下;液溴极易 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

小,水重 可进水封少其发。二、水树脂制备纤维的水需用水浴硝基的制备(5060)酸乙

水解(7080)钾溶度的(100)温度来控温度反应用温浴加即可。

三、水集以收溶于阶段 02N:,H2C2H4 C2H2CH4NO些气在水有一溶解,但以在中加某物降低溶解,如可用饱和盐水收集气。

四、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 气体中的 N02 杂质。

五、物质鉴别剂: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 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

六、查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Ⅴ、化学计算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ˊD D =

ρ'

4.由气态方程求式量:M= nRT

pV

5.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M = 物质的总质量


( )


= M A a % + M Bb % +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

6.原子量

原子的原子量=


一个原子的质量一12 C原子的质 1

12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元素原子量: A = A1a1 % + A2 a2 % +

A1A2 同位原子a1%a2%原子摩尔数元近似子量: A = A1a1 % + A2 a2 % +

A1A2 表示同位素原子量,a1%a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对气体使用体积时注意条件(温度及压强),否则气体体积无意义


() 溶液计算

基本公式及关系:

1)物质的量浓度:


C = n(mol) =

V (L)


m(g) M (g / mol)

V (L)


②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1V1=C2V2

③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 CV1 + C2V2

V1 + V2

④质量分数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C= 1000ρ a%

M

2)溶质的质量分数。


a% = m 100% =

m


m

m + m


100%


a% =


S

100 + S


100% (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1a1%+m2a2%=(m1+m2)a%

④稀释:m1a1%=m2a2%

(3)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S= m 100%(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

m


S= 100a

100 - a


a%:饱和溶液质量分数)


有关 pH 计算酸算 H+OH. pH= —lg[H+]

. KW=[H+][OH-]=10-1425℃下)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超级详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