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盛唐与李白”

发布时间:2019-02-18 23:12:41

漫谈盛唐与李白

近期正在看《中外名人全知道》这本书,读到李白后,总是联想起大唐雄风和他那自由飘逸、奇幻莫测、瑰丽壮观、恢弘大气的诗句。他时而仰天大笑仗剑出门,时而举头望月思怀故乡,时而酒后放歌,时而泛舟江上。他供奉翰林时贵妃把盏,力士脱鞋,但他落拓时也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郁郁不得志。一般人把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句话理解为李白很豁达,说他自比楚狂嘲笑孔子,笑什么呢?笑他孔子政治报复不能实现,还要带领门人弟子,骑着牛车满世界宣扬,你看我李白多豁达啊,被贬谪了,我照样喝我的酒,吟我的诗。其实这里有一个典故,说的是有一天楚国的一个狂生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到: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啊。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但狂生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此句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其实是李白借孔子以自喻,托孔子以自伤。李白整个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仕的,和楚狂隐而不仕的消极态度不同,李白自称楚狂实是用反照法表现自己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痛苦。李白其实是想说,我不是嘲笑你孔子老人家,恰恰我和你一样,太天真啦。

  李白自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书法、骑射、剑术、弄刀、胡舞、胡乐、琴、棋等可谓样样精通,但是他永远说不清楚自己的来处,这里李白说不清他的来历,一说他出生在古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五岁时候举家牵到今天绵阳市江油青莲村;一说他就出生在青莲村。李白一生积极入仕,他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信念,但是为什么却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呢?于是后人考证说,李白其实是大唐皇室血脉,太子李建成的之代,因玄武门之变,逃到了碎叶城,后举家牵回中原,之所以不去参加科举考试是因为怕档案不合格,政审不过关呐。这让后世考证的人却十分的头疼,我猜想他一定是从天上来的吧,不然怎么叫谪仙人。我莫名的喜欢李白,都说诗人通过诗影响人们的心灵,但是读他的诗感觉是他在教我们怎么看、怎么听、怎么发现、怎么联想,然后有了深层次的共鸣,心灵跟着已受影响。李白继承了秦汉雄风,同时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他的诗塑造着华夏民族中那份自信、宏大、飘逸和自由的性格。

  为何李白的诗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以及气势浩荡、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那就不能不诌一诌大唐。作家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一书中说,大唐来之不易,顺着中国文化的原路走,不一定能到大唐,因为大唐需要一股浩荡之气。这气秦汉帝国曾经有过,但是随着宫廷内斗、战乱杀伐,这股气渐渐散佚,尽管魏晋名士王羲之、陶渊明他们延续着这高贵的精神脉络,但是越高贵越隐秘,越不能呼应天下。这种状态怎么缔造得了一个大唐?

  浩荡之气来自于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已经无法从宫廷和文苑中产生,只能来至于狂野。幸运的是中国及时获得了这种旷野之力。这种旷野之力,来自大兴安岭北部的东麓,一个仍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鲜卑族,其中拓跋氏一支渐有起色。拓跋氏公元四世纪后期定都于今天的山西大同,国号,史称北魏。此后,又经过半个世纪的征战,北魏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胜利,以及胜利后统治范围扩大,使北魏的鲜卑族首领们不得不投入文化思考。汉族被战胜了,可以任意驱使,但汉族所代表的农耕文明,却不能按游牧文明的规则来任意驱使。要有效的领导农耕文明,必然要抑制豪强兼并,实行均田制、户籍制、赋税制、州郡制,而这些制度又牵动着一系列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的重大改革。要么不改革,让中原沃土废耕为牧,一起走回原始时代;要么改革,让被战胜者的文化来战胜自己,共同走向文明。鲜卑族的智者们勇敢的选择了后者。

  从公元五世纪后期开始,经由冯太后,到孝文帝拓跋宏,开始实行一系列强有力的汉化措施。从北魏开始,汉人大量汲取北方和西域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例如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收纳了凉州、龟兹、于阗,甚至印度文化和希腊文化。旷野之力迅速开化,并成为了支撑整个文明的脊梁。孝文帝强迫自己的部下皈依汉文化,却未曾约束他们把豪迈之气带入汉文化,当他们充分汉化后,豪迈之气也真正植入了汉文化。输入中华文化的那股豪气,有点剽悍,有点清冷,有点粗粝,有点混沌,却那么开阔、那么自由、那么放松。鲁迅先生说唐人有胡气,即是如此。有一个秘密就是:大唐皇室,李渊家具有四分之三的鲜卑血统,可见民族融合造就了李家。大唐越来越近了。

  从大唐走来的历史背景看,也就不难理解处于盛唐时期的李白,身上那股任侠精神和诗句中涤荡的那股浩荡之气。李白25岁时怀揣巨大人生理想,离开四川,辞亲远游。 26岁时,李白与唐高宗朝当过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李白开始了他十年漫游十年诗的漫游生活,他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被唐玄宗征召入京,待以厚礼,命李白供奉翰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李白此时春风得意的写照。初入京时,李白踌躇满志,誓要做一番大事回报天子知遇之恩。但是他高自期许、藐视权贵,遭到谗毁,玄宗皇帝数次对李白的任命都被杨贵妃和高力士阻止,最后被赐金放还

  李白一生热爱交友,离开长安后,公元七四四年,他与杜甫相识于洛阳,那一年李白四十三岁,杜甫三十二岁。当时李白已经名满天下,杜甫刚刚崭露头角,杜甫早就读过李白许多诗,一见李白真人后,崇敬之情无以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到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已经全然着迷。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前一亮。他历来不大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他要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不相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做出判断。杜甫让他惊叹,因此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王者之尊而五人能够觊觎,但他以感受到天才之风正铺面而来。

  李白和杜甫在一起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 冬天他们再次分别,但这次是永久的别离了。就在李白、杜甫别离整整十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对安禄山企图以血火争夺天下的叛乱行径十分痛恨,他期望唐王朝能够早日匡复,只恨自己不能出力。但是此时,玄宗皇帝的儿子李璘为平定叛乱,个叫韦子春的人到三次到庐山邀请他加入幕府。当时安史之乱发生后,玄宗皇帝西逃到蜀地,期间,被大臣兵谏,处死了杨贵妃,此时玄宗皇帝心灰意冷,伤心至极,已经无法处理政务。所以就让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守卫黄河流域;一个叫李璘,守卫长江流域,此时李璘正招兵买马准备和安史叛军死磕,所以就派人请李白加入自己的幕府帮忙。李白早有建功立业之志,更何况社稷蒙难之时。李白一口答应誓欲清幽燕不惜微躯捐

  既然这样,李白立即下山就得了,为什么还要麻烦韦子春三度上山来请呢?这是因为李白的妻子不同意。李白的这位妻子是武则天时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很有政治头脑。在她心目中,那么有政治经验的祖父也会因为参与了一场宫廷角逐而被处死,仕途实在是深不可测。她并不怀疑丈夫参政的正义性,但是几年的功夫她已经深知自己这位可爱的丈夫在政治问题上的弱点,那就是充满理想而缺少执行力、自视过高而缺少行动力。她所爱的就是这么一位只会喝酒、写诗,却又幻想着能像管仲、乐毅、张良那样辅弼朝廷的丈夫,如果丈夫一但把幻想做实,非坏事不可。为此,夫妻俩发生了争吵,但是李白还是投奔李璘去了。

  事实很快证明,妻子的担忧并非多余。李白确实分辨不了复杂的政局。李璘因被唐肃宗猜忌,故意违抗肃宗调遣,肃宗下令调集军队逼近李璘,双方很快打了起来。此时,李亨就是李璘的哥哥,已经在灵武继承了皇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当上皇帝后,李亨让李璘不用守长江流域了,把军队西撤到四川守卫玄宗,李璘此时正准备大展手脚,他就不愿意西撤,并且还攻下了一座城池,因为违抗了肃宗命令,肃宗皇帝很生气,就派兵攻打李璘,李璘很快失败。李白蒙了,他明明是来参加征讨安史叛军的,怎么转眼间就成了另一只叛军的一员?军人们都作了鸟兽散了,而李白还在。更要命的是,在李璘幕府中他最著名,尽管他未必做过什么。最终,李白被抓入狱,后被判流放夜郎。

  公元七五八年,唐肃宗因关中大旱而发布赦令,李白也在被赦范围中。听到赦令时,李白正在夔州一带,他莫名欢喜,立即转身搭船,东下江陵。他在船头吟出了一首不知多少中国人都会随口背诵的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快、快、快!这次回头有朝霞相送,有江流作证,有猿声鼓励,有万山识路,因此,负载得越来沉重的生命之船重新变成了轻舟。

漫谈“盛唐与李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