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2020-08-27 06:22:09

氧化还原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氧化还原反应

计划学时

1学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二、教学目标

2.1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2过程方法目标: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2.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氧化和还原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三的时候已经初步接触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且学生已经学过化学中的四大反应类型,对于化学反应的分类具有一定的认识,对这方面的知识总体来说不陌生,而氧化还原反应是建立在初中学过的知识之上的,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上手应该不难,但需要教师做好导引工作,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五、教学资源

实验(演示)教具

多媒体

教学支持资源

多媒体课件

网络资源

视音频

六、教学过程

阶段安排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时间

安排

过程1

.导 入新课

讲述生活现象

倾听科学史话,进入学习状态

课件

通过有趣的生活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2

1、久置的苹果为什么会发霉?

2、铁链为什么锈

新课

导入

 回答问题

课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过程3

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

回顾旧知识

积极思考

课件

承前启后

 

过程4

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例如:CuO+H2== Cu+H2O

思考与讨论

课件

过渡

过程5

得氧——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

失氧——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

讨论

课件

紧抓重点

 

过程6

【投影】氯和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设问】

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升降呢?要想揭示这个问题,需要从微观的原子来分析一下。我们以2Na+Cl2====2NaCl为例一来分析。

观看动画并思考问题

课件

紧抓重点

过程7

小结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

说明:仅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

2.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

说明:元素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特征,

3..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总结

回顾本节课重点

板书

将教学重点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七、形成性练习

按照教学目标做课后练习题,用意考核学生对本节课或课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评价

这堂课仍存在某些有待加强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活动时的有序性欠缺;素材获取还应更生活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等。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够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师生配合不错,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增强了学习的信心。通过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巩固,各项能力有了较大发展,比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