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工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

发布时间:2013-09-11 20:21:03

浅析城市人工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

摘要:城市人工湿地公园是以人工湿地技术为依托的建设模式,已成为设计城市公园的主流趋势,其景观与其他公园有着迥异的差别。文章以人工湿地概念以及技术入手,结合人工湿地公园的建设,通过剖析两个不同的案例,从水景的处理、植物的配置等方面分析总结了人工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特点。

关键词:人工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生态,技术

城市公园是市民日常休憩的去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园已不仅仅局限于游玩娱乐,更要使人体验自然、放松身心。在城市中再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场景,造就青草摇曳、鱼群浅游、候鸟成双的湿地地貌,是反思城市化加快、环境破坏以及普及生态价值观后城市公园建设的一种新的动向。人工湿地技术的成熟为设计适宜的城市人工湿地公园提供技术保障。

1、人工湿地及其技术

湿地(wetland)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是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湿地系统,是一种人为地将基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按一定方式配置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技术是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的处理技术;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微生物生长,实现良好的生态效果。人工湿地技术按污水在湿地床中流动的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地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

在人工湿地中,基本的生态要素包括透水性基质(土壤和砾石等)、在基质表面或者其下流动的水体、各种厌氧和好氧微生物群、适合生长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的湿地植物(美人蕉、菖蒲)以及水体生物。这些湿地生态要素和动植物群落均可作为景观的构成要素和公园景观环境设计的资源。因此利用人工湿地对废弃的场地进行生态化再造,通过对自然的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来实现生态和经济、观赏与科教多方面的效益,其特殊的具有地域表征性的景观效果也为城市添上一道别致的风景。

城市人工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