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弊 - 以浙江衢州为例

发布时间:2015-05-23 19:59:08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院:教育学院(原科师院) 级:12级应用心理2

名:姚嘉骏 号:201240968205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弊——以浙江衢州为例

课程名称:农业概论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弊

——以浙江衢州为例

:姚嘉骏

(教育学院12级应用心理2班,学号201240968205

随着耕地资源的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军非农产业,有些人是亦农亦工,有些人则将土地转让了出去。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土地资源整合,于国于农都有利。可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遗留老人的现象。农村劳动力一直从事着技术要求低但是却繁重的活,收入没有很确切的保障。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转移

一、 前言

选择这个课题来写肯定是有原因的。其一是自己作为农大的学生选修的又

是农大的特色专业农业概论,所以肯定得写一些和农业沾边的东西。可是自己又不是学农的,也不是农村户口的,在农业方面没有那么多的了解,也没有什么专业知识,所以没有考虑其他的一些论问题。按理来说我作为一名文科生对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自然资源利用和农村污染的治理还有农业市场化什么的都不陌生,但是都只是知道个大概,而且还是纯理论一点实际经验都没有的。所以最后决定写劳动力转移的利弊。毕竟自己身边还是看得到农民离开了土地,土地失去了农民是什么样的。本人论文绝对原创,因为觉得抄袭没什么意思。所以有不当之处还请包容。

二、 正文

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并不是什么坏事,总体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的,可是伴随的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还是会产生很多弊端的。

我的家乡是浙江省衢州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选择以此为例。衢州市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热同期。当地人很少有种水稻的,基本上是种茶树和橘子,像砂糖橘、椪柑和胡柚。种橘子没有种水稻那么累,不需要一年四季候着,农业劳动效率提高,无效劳动时间减少,使农业劳动力实际需要量减少;同时,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劳动者借助于农业机械,电力等,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节省了一些劳动力。所以有人开始进城打工,有人自己办厂。全国也尽是如此,耕地少,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人打工有人自己经商。

农村劳动力转移当然有很多好处,在衢州,工厂工人、环卫工人、木匠、家政服务人员基本上都是农村人在做。劳动力的转移避免了人浮于事,做到了人尽其用。据省农调队最新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第三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开始发挥,第三产业正成为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2002年从农业新转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向第三产业的占到60%,转向第二产业的占40%。同时,在第二、三产业中,部分农村劳动力也从第二产业转向从事第三产业,使农村第三产业就业水平上升较快。

专家认为,这一改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进程。下一步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更多地依托第三产业。专家同时指出,浙江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商业、交通运输业和社会服务业上,教育、娱乐、金融、房地产、科技服务、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发展仍比较落后,其发展水平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浙江省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比例虽然还在继续上升,但增幅放缓。据抽样调查统计,2002年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6%,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农村工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乡镇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开始减弱。

由于二三产业。城市化及道路建设等的发展占地,以及对耕地的保护不利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量逐年下降,农民拿了一次性付清的补偿费之后土地便被征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衢州的农民一年到头守着一亩三分地也挣不了多少钱,橘子几毛钱一斤,10块钱一担。价格不好的时候根本没人要,都懒得摘。进城务工的话一个月一两千。再加上子女们基本上都进城接受教育了,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在城里买了房子。 目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由 70.5%下降到 45.1%,年平均下降 1.3 个百分点。 在农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 非农收入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的比重却不断上升。2001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366 元,比 1996 年增加 430 元,其中,来自于非农产业的纯收入由 621 元增加到 1066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 32%上升到45%.换言之,目前非农产业收入差不多已占到农民纯收入的一半左右。虽然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对其它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改善劳动力利用状况、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

这是对农民的好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有好处就是国家建设需要土地,土地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增加国家经济收入。尤其像浙江,民营企业多,乡镇企业遍布。大规模的工厂需要土地。

那么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哪些问题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会带动剩下的农民增收。在衢州很多人就让自家的地荒着,橘树也不管了,进城打工或者外出经商去了,留下老人在家。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土地资源浪费,另一个是留守老人。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可以伴随着农村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被解决,可是留守老人却越来越严重。小孩子是带在身边的,进城接受教育,也住在了城里,可是老人不愿意进城生活。再有一个问题就是进城务工人员素质不够高。尽管经过新中国50年的努力,我国文盲率已大幅下降,农民文化程度逐步提高,但目前的整体文化素质仍普遍偏低(如图1)。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份额只有1%,初中程度所占的份额最大。我国农村劳动力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有相当比重。这就使得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通常只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农村中年劳动力的外出工作带动了青年劳动力的外出工作。在衢州,很多农村青年人只是接受了中专、职校的教育便开始打工谋生,无缘高等教育。其工作面就很受限制。同样的道理,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工作,这种企业是很脆弱的,一旦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便可能大幅度裁员,农村劳动力很容易失业。

作为一个小小的青年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不敢有太多的见解,只能说是浅谈,结合自己所看到的现象,再掺杂一点自己的想法。差不多就说这些吧。

三、 参考文献

[1]衢州信息港 第三产业成为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主渠道 2003-4

[2]《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研究》 刘国瑜 南京农业大学 2004-5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弊 - 以浙江衢州为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