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申报材料4篇

发布时间:2020-03-28 01:20:03

文明村申报材料4篇

本文是关于文明村申报材料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
  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市场业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市场业户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二、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我们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建设了道德教育“灯箱一条街”,印制了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我们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
  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我们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我们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我们村领导班子成员以签名的方式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选举、突出**决策、实行**监督、搞好**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权利。xx年,我们的依法治村经验在全省依法治理经验现场会上被肯定和推广。
  三、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我们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xxxx”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盘,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武湖地处长江之滨,黄陂区最南端,东联武汉新港,西与武汉中心城区一桥之隔,是武汉新城重点发展区域,黄陂南部经济发展带的重要支点。全街区域面积71.76平方公里,人口5.2万,下辖20个生产队(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
  近年来,我街以“创全国文明村镇、建富裕和谐武湖”为目标,强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全街实现财政收入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XX元,经济实力在全区名列前茅。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北省文明乡镇”、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称号。
  一、倡导全民学习,提高素质强能力
  将学习作为培育文明新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重要手段,努力通过学习打造“学习型街道”,培育“学习型”干部,提高干部职工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围绕提高执政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学。一是多阵地交叉学。充分利用武湖网站、街党校、街有线电视站、村远程教育平台、学习简报、宣传栏、宣传车、横幅等多种阵地,学习党的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规定的学习书目和上级有关文件,宣传各级道德模范尤其是黄陂涌现出的“信义兄弟”、刘慕宁等先进典型,宣传各单位在学习中的好经验、好作法,不断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群众观念,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功底。二是多方式分类学。灵活运用“会议集中学、平时分散学、结对帮扶学、讨论交流学、典型引路学、专家辅导学、外出观摩学”等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先后组织百余人(次)到上海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到广东学习现代物流发展、到江苏学习现代都市农业、到湖南株洲学习城镇管理,不断开阔了党员干部的视野,明晰了发展思路,增强了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多层次指导学。以“三员”(街领导人员、督导辅导员、驻点工作人员)等熟悉工作、熟悉情况的人员到各驻点指导学、组建以“村官”和学校老师为骨干的宣讲团巡回指导学。先后开展各种层次的辅导报告20余场,听课人数达3000人(次)。
  (二)围绕提高创业能力引导广大群众学。一是组织专家进农户。组织xx大精神进农家、普法知识进湾村专题学习,组织市、区农业专家进农户,传授农业技术。二是开展“阳光工程”授技术。以位于武湖职高的黄陂区农民技术培训中心为平台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先后免费培训农工10000余(人)次,4000余人实现了就地就业。三是出台政策激励学。率先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让所有武湖职工的子女享受高中教育。对失地农工子女考入区级以上高级中学或高等学校就学的,分别给予1000元和XX元的助学金。对于农工自己选择到武汉市相关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的,街道还将为其报销1000元的学费。
  二、倡导全民参与,创新环境展魅力
  文明创建是一项系列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
  工作中,我们组织和动员全街上下以“创造和谐环境、共建文明武湖”为主题,结合各自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实际行动扎实有效地推进文明创建。
  (一)突出政府主导抓创建。一是强化组织抓责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将精神文明创建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各部门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如在开展的以“大城管”机制为抓手的环境创建活动、以“魅力武湖”为主题的武湖之夏系列文艺活动、以创优投资环境为主题的建设市场专项治理和整顿行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整顿专项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社区志愿者服务等创建工作中,各部门整体联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加大投入建载体。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实施了烟波花园改造和武湖文化宫维修工程,全街20个生产队、五通口社区建立和完善了市民文明学校和农民学校及文体活动场所,安置体育建设器材30多套。三是创新环境展新貌。先后筹资10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武湖辖区内基础设施完备,公用设施配套。自来水、水泥路、数电视、互联网全覆盖,市容美化、生态绿化、公交一体化全面实施。
  (二)强化群众主体抓创建。一是引导群众参与。印发《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武湖人——致全街干部职工一封信》,街有线电视台开辟《创建工作大家谈》专栏,宣传创建工作的目的意见,让群众上电视谈创建工作的感受,及时报道创建工作进展,宣传创建活动中的典型,激发群众参与创建。二是尊重群众意愿。将民意放在首位开展创建。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着手,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无论是规划的制订、房型的设计、资金的筹集使用、还是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等,都交给了村民讨论决定,努力做到以民智聚民力,以民计办民事。三是接受群众监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无论是粮食补贴、水库移民款的放发、农村低保对象的确定及放发数量等,只要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及时公开,接受监督。将五通口镇区脏乱差现象和车辆乱停乱放、出店经营现象进行曝光。设立了环境创新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突出文明主题抓创建。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在机关单位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仆”活动,培育亲民、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党风和政风;在窗口行业,开展文明行业评比活动,着力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企业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教育,丰富企业文化,弘扬诚信创业精神。目前,全街区级以上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有16家。二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以生态文明村、十星级文明农户、文明社区、五好文明门栋、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为重点,全场文明村、文明社区创建覆盖面达到95%以上;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面达到85%,授星、授牌率达到70%以上。完善村级文明活动场所20处,建立村级图书室3个。三是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大手牵小手,文明处处有”活动,推进文明创建向中小学校延伸;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爱国爱家、文明礼仪、荣辱道德等素质;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打击“黑网吧”、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开展社区矫正、心理咨询,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活动,为青少年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四是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支持开展群众性文体组织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主题鲜明的“武湖之夏”文化体育活动月,街戏迷协会、腰鼓队、舞蹈队、篮球队、足球队、舞狮队等轮番登场,在武湖文化宫、武湖绿化广场、烟波花园广场竞相为群众表演,年吸引群众2万多人(次)。目前,全街有各类群众性文化组织20多个,团员500多人。
  三、倡导全民创业,发展经济增实力
  将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以文明的大提升促进经济的大发展,以经济的大发展促进文明的大提升。重点在营造创业文化、倡导全民创业上下功夫。
  (一)树立大开放的观点,引进客商创业。以武汉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武湖农产品加工园为载体,策划大项目,招大商,依托大产业、大招商。近年来,共签约项目54个,协议投资超300亿元。香港金马凯旋、厦门惠尔康、江苏雨润、上海致盛、武汉中正、佳海、珩生、六指集团等一大批知名民营企业在武湖投资兴业。
  (二)培育市场主体,扶持联合创业。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多种经济组织、自然人,用资本、资源、技术开展联合,组建股份制、合作制企业和协会等经济共同体,缩短原始积累周期,增强创业实力。中国家俱cbd、五洲国际建材城、中国长江金属交易中心商铺销售火爆,已有8000余户客户订购、入住商铺。
  (三)创新服务平台,引导全民创业。以武湖政务服务中心、劳务服务中心、投资创业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开展治庸问责活动为抓手,提高行政办事效能,提升服务质量,营造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环境。
  xx镇xx村现有11个合作社,农户614户,人口2392人,耕地面积xx亩,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6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xx元。近年来,xx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强化领导,组织活力明显增强
  为了推动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村“两委”始终把学习作为强化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在深入贯彻学习邓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基础上,不断加强干部道德素质教育,把学习与个人思想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思想认识,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使村级党员干部牢筑道德防线,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能力,形成了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为民服务、和谐团结的良好局面。
  二、调整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村“两委”班子从本村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玉米制种、草畜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加快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一是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产业。连年稳定制种玉米xx亩以上,亩均收入可达xx多元,为群众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积极培育设施农业。立足促农增收、解决发展“短腿”的问题,采取惠农政策宣讲、土地集中流转、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建成瓜菜、花卉钢架拱棚50个。三是培育发展林下经济。依托防风固沙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梭梭、红柳、杨树等封沙效果明显的乔灌木和经济效益明显的肉苁蓉等林下经济作物,全村累计定植梭梭xx亩、定植红柳500亩、肉苁蓉xx亩。四是积极发展草畜产业。立足耕地面积大、饲草丰富的优势,扩大畜牧业发展规模,大力发展奶肉牛、肉羊养殖,全村奶肉牛存栏达xx头,肉羊养殖达xx头。
  三、突出重点,群众素质逐步提升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综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宣传邓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适时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学习培训,通过宣传、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公民道德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明读物为教材,切实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和诚信意识教育。利用各类培训会议和宣传阵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规范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行为,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村社干部,包括党员和村民代表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农户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在行使民主权利的同时,尽到村民应尽的义务,邻里和谐相处,家庭尊老爱幼,涌现了一大批平安、和谐、幸福庭,全村道德风尚明显好转,村民无聚众赌博、无封建迷信活动、婚丧事简办,无铺张浪费现象。采取措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适龄儿童入园、入学率达100%,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研究探讨新时期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能使下一代健康成长。
  四、标本兼治,村容村貌改换新颜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不断加快住房改造步伐,按照统一修建标准,分步规划实施,优先扶持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小康住宅建设,小康住宅累计达到xx多户,占全村总农户的70%。组织群众开展“五好”、“五通”、“五改”“五化”、“五有”等精神文明示范工程,先后完成改厨xxx户、改厕41户、改院80户、改圈60户,建成农村户用沼气xx座,使用太阳能农户达到xxx户,三分之一的农户拥有了私家车。采取向上争取、集体投资、群众投劳的方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共争取投资xx多万元,完成6.2公里通村公路的硬化,衬砌渠道17公里,打机井xx眼,改造人饮工程xx公里,受益群众达xxx户。多方筹资xxx万元,修建了村委会办公大楼,建成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党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阵地,硬化地坪xxx平方米,绿化面积xx平方米,购置图书xx册,各类文体器材8件(套),配备了电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以治理“脏、乱、差”现象为着力点,坚持“月末周五”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建立卫生保洁员队伍,修建固定垃圾池4个,督促群众经常性清洁房前屋后和居民点卫生。认真贯彻落实县、镇关于农作物秸秆高效转化利用率的文件精神,在四社建成高标准玉米秸秆青贮氨化示范点,修建青贮窖31个,xx立方米,农户玉米秸秆得到综合利用,村容村貌大为改善。
  五、创新载体,村民活动丰富多彩
  近年来,该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村党支部依托村、社文化活动阵地,强化群众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教育,积极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了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教育,经常性组织群众开展科技培训、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适用技术,弘扬科学精神,农村科技示范户占总农户的10%以上,每个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每个家庭有1-2名科技明白人。经常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在农历正月初十举办农民运动会,设置了象棋、乒乓球、拔河等比赛项目,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抑制迷信、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明确“五星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选标准,扎实开展评选活动,共评选各类“五星文明户”84户、各类道德模范63户。今年村上建设了道德讲堂,制作乡风文明宣传牌16块,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村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创建活动创新不够,还停留在上行下效阶段,没有根据我全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二是经验总结不够,文明创建覆盖面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三是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由于文化活动室管理员由村社干部兼任,不能够正常开放。四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场次少,公民道德教育不够全面,村民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五是道德讲堂氛围营造不够,活动开展不经常。
  七、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将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在工作落实上下功夫,突出创建重点,在提高村民素质上见成效,努力推动全村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一是加强学习,强化队伍建设。加大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不断提高队伍素质。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村社干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应考核激励办法,建立文明创建长效机制。三是创新载体、丰富创建内容。结合村情社情,突出创建重点,通过开展一系列群众乐于参与、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文明创建内涵。四是完善管理,提升文化体系服务作用。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确保农家书屋、党群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及时向广大群众开放,扎实开展“书香农家”、“读书家庭”等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培养文明健康的兴趣爱好。同时,充分利用各类节假日和农闲时节,进一步深化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努力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
  村位于市南郊,华北油田腹地,全村农户102户328人,耕地347亩。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办事处党委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党员群众走出了一条以种植大棚菜为主的经济发展之路。群众收入连年提高,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农民人均收入9279元。
  一、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村两委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学习原则,定期组织两委干部、党员学习理论知识、省市县领导讲话精神,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工作本领得到加强。二是坚持公正原则,结合村情民意,处理村务工作,公道、公平、公正、公开,受到党员群众一致好评,各项工作名列办事处前茅。三是坚持带头原则,自觉做到“五带头十不准”,妥善处理难点、热点问题。在支书王春桥的带领下,“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各种规章制度完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有较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十八大以来支部一班人抓住有利契机,转变作风、团结协作、群众威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在“五个文明”建设中起到排头兵作用,村支书王春桥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长抓不懈。
  二、发展大棚蔬菜,增加群众收入
  村地势低洼,土地盐碱贫瘠,村民人均耕地少,多年来党支部把蔬菜大棚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切实可行途径来抓,并通过村“两委”努力使村蔬菜大棚种植业不断发展壮大。聘请保定、北京等地的教授,专业技术人员来村讲课,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组织种植户到北京海淀、青县、山东等基地参观,引进高产、优良蔬菜品种。目前,全村共建大棚170个,占地160亩,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大棚,户均达到2个,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每年每户仅大棚一项就增收1万元,村也被省农业厅命名为“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
  三、重视文明村创建,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两年来,村两委班子多次赴史村、宋村、大征等村考察学习,找差距、定目标,住宅布局日趋合理,装修完善了“三室三栏”,建起了拥有1800册图书的图书室,村内街道和环村道路全部硬化,街道排水设施通畅,自来水入户。街道两侧铺设有花砖;街道两旁和环村公路植树及庭院植柿子树;街道安装路灯60余盏,实现了主、副街道全部亮化;有专业保洁队一支,维护环境整洁卫生;村内实现了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和美化。村内建设高标准的村党员活动室和文化娱乐室,发挥阵地作用,经常开展文化活动。
  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村村级组织健全,职责分工明确,能够发挥各自应有作用。村支部、村委会还积极推进基层民主管理体制,实行民主决策制度,事关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的大事,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行民主讨论决定。坚持民主议政日制度,为群众参政议政创造机会,实行民主理财制度,村财务开支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定期接受办事处农经站审计。坚持按照“五规范一满意”标准推行村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秩序良好。
  五、配套设施完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发展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他们还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娱活动,投资8万元兴建村三站、民兵之家和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了象棋、军棋、羽毛球、乒乓球、健身器等文体活动器材;建设文化广场,增加“色彩”,广场从之前的几十平米到现在的200多平米、从老旧的健身器材到现在12个全新器材,使农村广场文化应运而生。重视法律意识的普及教育,村民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村规民约落实,民调组织健全,村风民风端正。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挂牌率达到95%以上。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社会秩序良好,多年来,无上访和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移风易俗,实行婚事简办,火葬率100%。
  六、“十月突破”创佳绩
  积极宣传政策,创造“速度”,津保南线征地拆迁段共500米,需拆除17个蔬菜大棚、6处房子。因为种植大棚是村民主导产业,是百姓收入主要来源,拆除大棚意味着切断了部分村民的生路。村干部带着细心、关心、爱心、责任心,多次入户对涉拆户宣传拆迁补偿政策。在短短十天内,所有大棚、房子拆除完毕,且全部为群众自拆,无一例强拆。
  在省级园林城市创园检查活动中,村干部深入细致入户,一周内,就完成了设计38户的征占地工作,种植树木315棵,再创“速度”。
  七、完善农业设施,全面实现防渗化
  今年村347亩耕地共铺设防渗管道3000米,使村内所有耕地实现了防渗化。村把实施节水型农业工程作为打造节水型村的重点,多方引资加快节水设施建设。村在修建防渗设施中都是村两委齐上阵,充当电工、焊工、瓦工等等,带动村民全部义务出工,节省了村内开支。铺设防渗管道,从以前2小时到达各户到现在的2分钟到达各户,解决了村多年来一直用土垄沟浇地的落后现状。
  由于工作成效显著,该村被评为沧州市文明村,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红旗村党支部,村两委决心继续带领全体村民走文明发展之路。
  编辑推荐:
  

文明村申报材料4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