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 《爱我中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02 20:09:41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唱歌《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2.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老师出示几幅图片,你们猜一猜是哪个民族?

学生:·····

老师: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学生:五十六个民族·············

2.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3.观赏歌曲:思考演唱情绪、速度

4.再听:体会节拍

5.三段体歌曲,分乐段

6.朗读歌词

7.典型节奏:前十六后八的连音节奏

8.范唱

9.听唱法学唱歌曲:模唱+填词(重难点反复唱)

个唱、齐唱----老师订正

10.处理歌曲:(图片一一展示)

齐唱再次体现爱国热情

11.奇思妙想: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民族大联欢)

打击乐队、舞蹈队、国旗队、声乐队

12.拓展延伸:《我和你》、《中国心》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唱歌曲,深深地感受到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友爱。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六年级每班的情况有所不同,有的班级音准稍差,五音不全的和性格内向的也最多,但是他的组织纪律最好,对老师布置的收集资料以及创编简单律动与舞蹈完成的也最好,学生之间合作最好;一班学生音准最好,想象力也丰富。今后应加强学生的音准,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总之这学期有了很大的改善,音乐兴趣也提了不少。

效果分析:

1、观赏宋祖英版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演唱情绪及演唱速度,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整的回答问题,情绪体验还是挺大胆的。

2、通过对比分析,逐乐段处理歌曲,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越来越高涨,竟然有学生自告奋勇来指挥,效果挺好。

教材分析:

1.《爱我中华》是为1991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的会歌。谱曲时广泛采用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音调。歌曲原是二段体。第一乐段曲调较活泼,节奏跳跃,音域较窄。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中歌唱,并名列31首被“嫦娥一号”搭载的歌曲之中。该歌曲歌词深刻,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受全球华人所喜爱。

2.《爱我中华》是一首集我国西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四四拍,曲式结构为三段体。第一乐段是全曲的主题乐段,为领唱部分;第二乐段是一个带有插句性质的对比性段落,旋律跳跃,歌词以衬词为主,将歌曲推上一个小高潮;第三乐段是一个具有较强对比性质的音乐段落,强调了“爱我中华”的节奏型,歌曲最后的节奏变得紧凑,为最后的高潮积蓄力量,直到最后有力地唱出“爱我中华”,将情绪推向高潮。全曲旋律流畅,变化丰富,有张有驰,一气呵成,表达了热情奔放的情绪。

教学重点:

能够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难点:

节奏的多变性,先控制速度,演唱时注意换气及时和吐字的清晰。

评测练习:

1.通过让学生观赏和聆听歌曲,告诉学生是三段体结构的歌曲,让学生讨论怎样来划分三个乐段?来评测对歌词的理解,从而加深歌曲印象。

2.拓展延伸环节,来评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唱歌课,主要采用了音乐活动创设,对比聆听,老师范唱,创编等方法,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创造音乐。

我通过视唱法教学、听唱法教学,一连串的反复讲解重难点,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作用,引导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的内涵,教学效果良好。

在奇思妙想环节中,让孩子们尽情的发挥想象力,各展才华,各小组不一一展示,我设计了个民族大联欢(国旗队、声势队、舞蹈队、打击乐队、声乐队)。

在拓展延伸环节中,我用巴乌演奏《我和你》,同学们回想爱国歌曲《中国心》,效果挺好。

在课堂小结中,呼吁孩子们团结互助,撸起袖子加油干,再次唱响《爱我中华》为祖国母亲70岁生日献礼!

课标分析: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及年龄特点,我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层面出发,将本课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歌曲意境,体会到56个民族亲如一家、团结友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模唱学习歌曲,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歌曲进行速度与力度的处理。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感受力。

3.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能够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 - 《爱我中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