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2

发布时间:2011-10-30 08:51:33

名词解释

1阿房宫:秦宫殿名。宫的前殿筑于秦始皇三十五年。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秦亡时全部工程尚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因作前殿阿房﹐时人即称之为阿房宫。秦亡﹐为项羽所梵毁。现尚存高大的夯土台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平江图:中国宋代石刻平江府(今苏州市)城市平面图。约绘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同年刻石。图纵276厘米,142厘米。现存图碑,1917年曾加工深刻,原置苏州城南文庙墙上,1958年移至苏州市博物馆(今苏州市碑刻博物馆)。图的中心部分是衙城,又称子城,分为6个区,四周有城墙和护城河环绕,是平江府政治、军事机构所在地。市区除官署、街道而外,还画有与街道平行的纵横交错的河道,寺观庙宇100多个,坊65个,桥梁300多座。展现了平江府城的概貌。图的中轴明显,左右对称,街道纵横井然。市区的道路、河道、桥梁以及建筑物的相对位置比较准确,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城郊主要的山丘、河湖、名胜古迹,择要画入图中,不按比例尺缩绘。这是一幅具有较高绘制水平的古代城市地图。

3 刘秉忠:(12161274) 元代前期著名政治家。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邢州在1220年即归蒙古政权统治,刘侃十七岁时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刘秉忠长于诗词,沉郁豪迈,在元代文学中别具一格。其作品有《藏春集》六卷传世。

4 九边重镇:明朝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管理和修筑,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即九镇,亦称九边。委派总兵官统辖,其总兵驻地和所辖长城的地段如下:辽东镇。总兵官最初驻广宁卫(今辽宁北镇),隆庆以后,移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所辖长城起自今丹东市宽甸县虎山南麓鸭绿江边,西达山海关北无名口,全长975公里。由宽奠堡、海盖、开原、锦义、宁远五参将分段防守。 蓟镇。总兵官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三屯营镇)。管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黄榆关(今河北邢台市西北太行山岭),全长1500多公里。蓟镇长城分为蓟州镇、昌镇、真保镇三个管辖段。蓟州镇又由三路副总兵分管:东路自山海关至建昌营冷口,中路自冷口至马兰峪,西路自马兰峪至石塘路慕田峪。昌镇管界东自慕田峪连接石塘路蓟州界,西抵居庸关边城,接紫荆关真保镇界,由参将三人分三路镇守,即:黄花镇、居庸关、横岭口。真保镇管界为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故关,四参将分守。宣府镇。总兵官驻宣府卫(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管辖长城东起慕田峪渤海所四海冶,西达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与大同镇接界处,全长558公里。本镇是京师西北门户,形势重要,边墙坚固,有内、外九重。总镇之下,分东路、下北路、上北路、中路、上西路、下西路六路防守。大同镇。总兵官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管辖长城东起天成卫(今山西天镇)平远堡界,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上村东山)与山西镇接界,全长335公里。自东至西分八路镇守,依次为新平路、东路、北东路、北西路、中路、威远路、西路、井坪路。 山西镇。也称太原镇。总兵官最初驻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后移到宁武所(今山西宁武)。管辖长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旧县城)黄河东岸,经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东接太行山岭之蓟镇长城,全长近800公里。因其在宣、大二镇长城之内,故又称为内长城,偏头、宁武、雁门合称外三关,相对于蓟镇的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而言。山西镇长城倚山而筑,多为石墙,由北楼口、东路代州左、太原左、中路利民堡右、西路偏头关右、河曲县六参将分守。延绥镇。总兵官起初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成化以后移到榆林卫(今陕西榆林),故亦称榆林镇。管辖长城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全长885公里。在大边长城南侧另有二边,东起黄河西岸(今陕西府谷墙头乡),迂回曲折,西至宁边营(今陕西定边)与大边墙相接。分别由东、中、西、孤山堡、清平堡、榆林保宁堡六路参将分守。宁夏镇。总兵官驻宁夏卫(今宁夏银川),管辖长城东起花马池(今宁夏盐池)与延绥镇长城接界处,西端止于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今宁夏中卫西南),全长830公里,分五路防守。东路,自花马池营城东界,西至毛卜剌堡西境(今宁夏灵武东北宝塔乡)。中路,东南自清水营城(今宁夏灵武磁窑堡乡清水营村)东境与东路接界起,西北至横成堡黄河东岸。北路,南自横城堡北境,西达镇北堡南界(今宁夏贺兰西),北路长城跨黄河向北绕了一个弧形。南路,自平羌堡北境(今银川平吉堡村),向南至大坝堡(今青铜峡大坝村)。西路,东起广武营北界(今青铜峡广武乡),西止于中卫西南喜鹊沟。固原镇。总兵官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因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开府固原,所以也称陕西镇。管辖长城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绵延500公里。明后期改线重建,全镇长城划分五路分守,即下马关路、靖虏路、兰州路、河州路、芦塘路。 甘肃镇。总兵官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管辖长城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抵嘉峪关南祁连山,全长800余公里。划分五路防守,即庄浪路、凉州路、甘州路、肃州路、大靖路。

自明初至中叶,明朝先后设置了九个重镇统领前线军士,这九个重镇统称九边镇,即:辽东镇(治广宁,今辽宁北镇)、蓟州镇(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西北)、宣府镇(治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镇(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山西镇(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延绥镇(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宁夏镇(治所在今银川)、固原镇(治所在今宁夏固原)、甘肃镇(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各镇都有总兵官、巡抚,数镇之上还有总督。这些封疆大吏统领的兵力,多时达百万,少时也有几十万,约占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二。

5 铁路附属地:俄国及日本在其管理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两侧取得的附属用地,拥有行政、驻军、警察等多种权力,中国在此区域内的主权受到限制。铁路附属地的性质类似租界,但范围远比租界为大。

6 维特鲁威:罗马帝国建筑师。活动于公元前1世纪。可能当过罗马执政官凯撒的军事工程师,为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监造过军械,曾经建造过罗马城的供水工程和法诺城的一所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他写的《建筑十书》是欧洲中世纪以前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建筑学专著。

建筑十书 欧洲最早的建筑典籍。于公元前27年由古罗马建筑师维脱鲁维著, 约于公元前14年出版。全书分十卷,内容包括建筑教育、城市规划 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 和设备等。书中记载了大量建筑实践经验,阐述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文艺复兴时期颇有影响,对1819世纪中的古典复兴主义 亦有所启发,至今仍是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建筑科学全书。

7 奥斯曼计划-的城市改造:谈起对老城区的保护和新城区的协调发展,对巴黎的溢美之词已泛滥至陈腔。然而巴黎真正堪称翘楚的,实在不仅仅是其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这块不赖的补丁。真正令巴黎脱胎换骨的,是拿破仑三世时期,一位叫做奥斯曼的男爵在1851年开始的18年中的大师之作。   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的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当时数量庞大的马车已经彻底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奥斯曼在密集的旧市区中,征收土地,拆除建筑物,切蛋糕似地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这些大道直线贯穿各个街区中心,成为巴黎交通的主要交通干道。奥斯曼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使城市充满绿意,巴黎的林荫大道开世界风气之先,如今林荫大道已成为全世界都市计划的共同语言。   奥斯曼的都市计划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这些经过仔细规范,同时期新建的楼房统一了巴黎的街景,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   城市地底下的工程才是城市建设有没有远见的最佳指标。巴黎的地下工程除了闻名世界的地铁网络以外,还有令后来无数市民引以为傲的下水道系统。巴黎的下水道简直就像一个地下城市,每条街道地下都有宽敞的下水道,也设有街名,一部分的下水道被规划成为下水道博物馆,在隧道似的空间里,展示出下水道的系统设计与各种设备,这里已经成为巴黎的观光景点之一。   奥斯曼在他的城市规划中,开辟了好几个大型公园,利用大型空地开辟出来的公园。以及保留资源地景开辟出来的大型公园,成为巴黎的城市之肺。奥斯曼在他的回忆录中特别强调,公园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非常重要,在公园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与开敞的空间,这个城市公园中的花草树木处处展现出高水准的地景专业与优秀传统。在密集的人造环境中,保留出一片绿地,也成为全世界城市规划者的共同目标。   奥斯曼在一个半世纪前所规划出来的各种城市空间与巴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一直到今天这些空间都仍然充满生命力。奥斯曼的城市规划不只注意到整体的层面,还包括街边的家具设计,钜细靡遗。街头的实品每一件都是城市设计的经典之作,不仅实用而且美观,增添巴黎都市的风采与气质。最令人佩服的是这些超过一世纪之久的街道家具。至今仍然非常好用。在21世纪的今天,不但毫无过时的感觉,反而成为代表巴黎的象征。   这个城市规划历经百年仍属世界一流。远见宏规,不得不令人佩服。

8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当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主要是:(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3)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4)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

9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1935年首先提上来的,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具下列共同特性:(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结构越复杂,物种数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4)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因生产者固定能值所限及能流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一般不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为生态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是当代生态学研究的前沿。

10 所谓城市病。其表现:一是拥挤,二是环境污染。而这些又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密度增大,加上人们活动频繁,外出增多,从而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一个可怕的隐患,即所谓的城市病。其表现:一是拥挤,二是环境污染。而这些又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拥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代医学研究表明,拥挤环境下 的生活,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由于街道马路拥挤,人们互相干扰、 接触、碰撞,加上来往车辆的频繁,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极度紧张。这种紧张状态时间长了,会使人感到烦躁、头痛、头晕、血压增高、胃肠功能紊乱,有的出现全身微血管收缩,供血减少而乏困。孕妇、年老体弱者以及某些疾病患者,在拥挤时往往因碰撞、挤压造成精神上的紧张而发生意外。由于住房拥挤,人们在劳累了一天后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引起精神疲劳,会影响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造成躯体、内脏功能失调,成为身心疾病的诱发因素。拥挤会加重环境污染。在拥挤状态中,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而废气增加。加上人们说话、吐痰、咳嗽、吸烟以及身体汗液的蒸发,会使空气变得混浊 ,易于疾病传播。另一方面,拥挤又增加噪音,使人处于嘈杂声中。据研究,这种噪声可以使人体内耳螺旋器发生不良影响,从而使听力衰退。再则,拥挤还可以使交通事故增多。城市的另一种病则是环境污染。20世纪末,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废水泛滥成灾,臭氧废气无孔不入,一种被称为环境污染综合症的怪病,正日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命。比如空气中臭氧过高,就会引起呼吸困难、头痛和头晕、眼睛疼和恶心。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的反应尤其严重。据墨西哥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在墨西哥市约1800万人口中,三分之一的人感到眼睛不舒服,24%的人抱怨头痛,12%的人呼吸困难。拥挤也好,环境污染也好,都与气象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大雾,它既影响交通,造成交通拥堵、事故频发,又阻止大气中污染物扩散,加剧空气污染。其他如降水、沙尘暴等天气均可影响交通和环境污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病的严重程度与气象的关系自然就很密切了。比如一个城市,在某一年中蓝天出现的几率,主要取决于该年的气象条件。

11 闾里:最早西周就出现了,在《周礼·考工记》中与城市街巷尺度有关的记述如下: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文中的即道路的意意,经涂指东西向主干道,纬涂指南北向主干道,环涂指环城干道,野涂指城外连接其他城市的交通干道。古代道路宽度以马拉轿车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为单位,与今天的双车道三车道说法类似。据《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记载一轨为八尺,周朝的比我们现在使用的市尺单位小,一周尺为23.1厘米(约合0.7市尺)。当时城市东西向干道宽为九轨,即东西主干道宽不超过16.5米。这个尺度与原阜内大街和西四北大街的尺度基本吻合。环形干道宽为7,约合12.9米。城外干道宽为五轨,只有约9米。 按照匠人营国制度,除皇城以外,居住区分为国宅闾里两部分。国宅指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居住的地方,一般都环绕在王城左右或前后。闾里则是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闾里也是分等级的,如西四北一条至八条和东四一条至十条就属于较上层的闾里,是当时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居住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看,也是对称分布于皇城的东西两侧不远的地方。闾里之中的街巷即为胡同。据《周礼·量人》记载巷中路大约二至三轨,胡同宽度约为3.75.5米,可容两辆马车并行,加上道路两侧便道,胡同宽应为79米左右。这个尺度相当于目前旧城内保存较好的较宽胡同,如西四北五条、六条等,与北京一般的胡同相比都要宽一些。

12 住区:城镇住区概念规划研究的必要性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在英国等许多欧洲国家。且早已被广泛采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在总体规划的实施和修订过程中就开始引入概念规划。并使之成为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城市概念规划研究,但针对住区的概念规划研究并不多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居住相对紧张,进行城镇住区概念规划显然很有必要。住区概念规划主要侧重规划的主体结构和关键性内容I。住区概念规划具有宏观指导的作用,把规划期内可能发展的城市居住用地,包括相应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并安排近期实施的行动规划,以便政府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开发商选择可利用的开发基地和城市基础设施适时有效的工程准备闭。2.城镇住区概念规划的研究方法21 SW0T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区域现实情况的方法。

13 紧凑城市:核心是城市精明增长: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保护空地;土地混合使用,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混合,拉近距离,少用汽车,步行上班,步行上学;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方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自行车、步行;住房上给居民更多选择,在不同社区,提供不同类型、价格的房屋,满足低收入阶层需要,保证各阶层混居;提倡节能建筑,减少基础设施、房屋的建设、使用成本,而这些正是社区地产的典型表现:代表的是效率、城市肌理健康、节地节能、回归以人为本。

紧凑城市首先由Dantzig,GSattyT1973年,在其出版的专著《紧凑城市一一适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计划》中提出,这是紧凑城市理念最早的专著,这里所指的城市环境并不是狭义的环境内涵,而是整个复杂的、具有内在关联的和高度动态的城市系统(urban system);同年Dantzig,G在《The Orsa New Or leans Address on Compact City》的演说词中说到对紧凑城市的研究始于1968年,阐述了采用紧凑城市理念的原因、紧凑城市的17个优点以及需进一步加以研究的工作领域和方法等内容。

西方对紧凑城市的定义主要是从紧凑城市的城市模式、功能、特征等方面人手。随着对紧凑城市研究的深入,紧凑城市与环境、交通、住区、社会公正、政策等相互关系研究的逐步展开,尝试从上述方面试图去定义紧凑城市,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定义。

欧共体委员会(CEC)发布的城市环境绿皮书首先给出了一个模式概念:脱胎于传统的欧洲城市,强调密度、多用途、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的城市;其目标在于避免因城市边界的不断延伸而逃避目前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在现存的边界内解决城市问题。

 Breheny(]997)对紧凑城市的定义是:促进城市的重新发展、中心区的再次兴旺;保护农田,限制农村地区的大量开发,更高的城市密度;功能混用的用地布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在公共交通节点处集中城市开发等。Neuman(2005)认为紧凑城市概念的提出应该是针对城市蔓延(urban sprawl)的,它是作为城市蔓延的对立面而存在的;GordonRichardson(1997)认为紧凑是高密度的或单中心的发展模式;Ewing(1997)认为紧凑是职住场所的聚集,包括用地功能的混合川;Anderson(1996)认为单中心和多中心的城市形态也可以被看成是紧凑的;Galster(2001)认为紧凑是集聚发展和减少每平方英里上开发用地的程度。

另外,紧凑城市还有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如ThomasCousins(1996)的虚拟城市(virtual city)Green(1996)的社会城市区域(social city region);这里的紧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紧凑,而是从交通运输路线与空间上散布的城市单元的有效联系这个角度出发的;还有一种对紧凑城市的抽象概念是ScoffhamVale(1996)所倡导的自主城市(the autonomous city),它所提倡的紧凑是自给自足和对外部力量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西方对紧凑城市的解释尽管多种多样,但是对紧凑城市已经达成共识的理解是紧凑城市是高密度的,功能混用的城市形态。它的优点在于对乡村的保护、出行较少依靠小汽车、减少能源的消耗、支持公共交通和步行自行车出行、对公共服务设施有更好的可达性、对市政设施和基础设施供给的有效利用、城市中心的重生和复兴等。

Compact city在国内有多种泽名,如紧缩城市紧凑城市及近年来的紧凑城镇紧凑型城镇紧凑新城镇等。目前国内也没有对紧凑城市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概念,以致对紧凑城市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的理解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韩笋生等(2004)认为紧凑城市与其说是一种概念、理念,不如说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即运用城市紧凑的空间发展战略,比如说增加建筑面积和居住人口密度,加大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活动强度,从而实现城市社会化、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李琳(2006)认为紧凑城市理念构建的是从宏观目标到微观策略的研究体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下,以宏观尺度上的城市形态为研究的出发点,然后将研究逐步深入到社会、经济、交通、土地和城市政策方面。认为紧凑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特定的城市形态、而是一种城市发展策略,它的实行、它的检验和修改应该经时间佐证。在给定的情况中决策一种或几种最具可持续性的城市形态,并预见其实现的过程和结果将是城市管理者和政策缔造者的重要任务。

有的学者提出相似的概念,如紧凑新城镇,认为紧凑新城镇包含紧凑新城镇两部分,紧凑的含义包括着城市形态的紧凑,以及以步行非机动车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还包括紧凑之中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等。新城镇内涵则既包含大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开发、更新和规范住区建设,也包含以产业发展带动的小城镇社区化建设;以及对现有的城市各类开发区的城市功能改造;还包括对城市郊区化发展的科学引导。紧凑的城镇就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以紧凑的城市形态,建设新城镇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设节能省地型城市、建设节约型社区的有效途径。

紧凑新城镇概念而言,也有学者作不同的解释,新城镇,从大城市区域而言,本身就包含了紧凑的含义;而紧凑,从规划的意义,主要是强调对土地利用的节约,城市功能的效率和合理性,尤其是交通引起的系列问题;而提到紧凑,往往会和城市密度和强度联系在一起,但最重要的应强调城市功能的紧凑。

国内学者对紧凑城市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紧凑城市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或者是一种城市发展策略,他们并没有给出紧凑城市的具体含义;另一类则是提出了紧凑新城镇的概念,根据对该概念的解读分析,可以看出紧凑新城镇紧凑城市(compact city)新城市主义新市镇(new urbanism)的结合,是这两个理念的交融。

尽管对紧凑城市紧凑新城镇的定义和概念还没有统一,但是紧凑城市作为缓解城市蔓延和无序发展,节约用地和资源,提倡城市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已经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4 卫城 (Acropolis)是雅典以及全希腊的一颗明珠,是雅典民主的象征。它坐落在山顶上一块天然平台上。山顶荟萃着古希腊文明最杰出的作品。卫城海拔156米,从雅典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古卫城的入口在山丘西侧,这座门和登爬山丘的阶梯都是罗马时代的建筑。步上右侧阶梯,中途阳台的左侧可以展望山丘下朝南延伸的古安哥拉遗址。也有阶梯从阳台通往地下层,可以一路下到古卫城底边的古井。卫城前门建于公元五世纪,这座门通往卫城的圣殿,门分三部份:由左至右为北翼、中央楼及南翼。中央楼有六根粗大的多利亚式列柱,入口共有五处,入门两侧各有三根爱奥尼亚式列柱。外侧多利亚式列柱令人升起威严之感,而内侧的爱奥尼亚式则优雅迷人。北翼建筑保存较完整,房间壁面有古代著名画家霍里克勒特斯的画,称为pinakothiki。南翼乍看下似乎和北翼成对,但它其实只是柱廊建筑,且规模比较小。山门是卫城的真正的入口,多利安式及奥爱尼亚式列柱巧妙地穿插并列,气势雄伟。以前山门是由两侧的宫殿组成的,如今仅剩五个门的柱子。 山门后的伊瑞克提翁神殿,建于公元前395年,内部有一雅典娜的木雕像,在这座神殿南侧廊台的六尊女像柱(Caryatids),是属于爱奥尼亚式的变形;现在所看到的优美女像列柱结构完美,不至让视觉上产生不自然的现像,不过这些并非真品,由于空气污染,而由复制品取代。要看真品得到卫城博物馆及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阿迪库斯音乐厅位于卫城入口南侧的阿迪库斯音乐厅建于罗马时代,是可容纳6000多人的户外剧场,现在夏季仍有表演在此举行。该音乐厅三层式的建筑结构,半圆型的剧场直径38米,在任何一点都能听清楚舞台上演员的台词及音乐席的表演。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的铜像,主要建筑是膜拜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技艺与战争女神,她与海神波塞顿争夺雅典获胜,成了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胜利女神殿位于卫城前门南翼旁,是座具有爱奥尼亚式列柱的优美神殿。雅典娜胜利女神庙,又名无翼胜利女神庙,建于公元前421年,前后有着四根爱奥尼亚式列柱,内有一尊没有翅膀的雅典娜神像。据说在争战中力求胜利的雅典人,故意将胜利女神翅膀切下,以常留住胜利的荣光。雅典娜胜利女神庙还与一则神话故事有关。特修斯王子(Theseus)和父亲埃勾斯国王(Aegeus)约定,在成功杀死克里特岛上的牛头人身怪物米诺塔(Minotaur)后,回程时会将船上的帆换成白色,以示胜利,但王子忘了这项约定,在凯旋归来时埃勾斯国王看到挂着黑帆的船进港,以为王子任务未成,因而伤心地在此自杀。帕特农神殿出现在基督教产生以前430年,是原始宗教的庙宇,神庙长70米、宽31米,被48根多利安式列柱所环绕,每根柱子高10米,直径2米,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大约是巴黎圣母院的1/3,但较之早了1500年。本来神庙里有一尊象牙和薄金打造成的大雅典娜巨像,但后来在被运到君士坦丁堡(今之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后即下落不明。屋顶三角楣上刻有浮雕,正面是雅典娜女神披戴盔甲从宙斯头部跃出的情景,背面是雅典娜与海神波塞顿争执要成为雅典城的守护神的场面,背面的雕刻现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三角楣下的四方壁上所雕刻的是希腊与特罗伊战争的情景。内侧上方墙面上,浮雕着雅典大祭的行伍。帕特农神殿是希腊人追求理性美是极致表现,例如柱身看来等宽,其实是中间略粗,以矫正人类视觉的错觉,又如柱子看来都是垂直的,其实不然,越外围的柱子越往中间倾斜等,而且处处都是数学上黄金分割比例造成的建筑结果,是多利安式建筑中的最高杰作。帕特农神殿是卫城上最负盛名的一层建筑,更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埃雷赫修神殿建于公元前406年,位于帕特农神殿的对面,是建筑优美的爱奥尼亚式神殿,集雅典娜与海神波赛顿两座神室合一的复合造型。雅典娜神室中有女神的木刻像,由神室侧面可以下楼至前廊,在未铺设地板的岩石地上,有三个凹陷的痕迹,传说是海神波塞顿与雅典娜争斗时,海神用三叉戟插入地面,海水瞬时自洞中涌现,现今留下的就是当初的戟痕。最为著名的是北侧接出一个小柱厅,6根大理石柱都雕成少女形象,6个少女身着长裙,亭亭玉立,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显示了2500年前希腊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左边第二根的真品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卫城博物馆建成于1878年,位于卫城东南角。为了使博物馆的高度不超过卫城山上的古建筑,博物馆是挖开土层建成的。除了青铜器和希腊古瓶由国家博物馆保存外,自1834年卫城山各神庙出土的所有文物都保存在这里,包括扛小牛的男人赤足的有翼胜利女神及四根存于氮气箱内的伊瑞克提翁神殿女像列柱等珍品。明代长城的城堡,按照等级分作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和堡城。九边重镇所在地的城堡,叫作镇城。镇以下所分各路的城堡,叫作路城;在要害地区设卫,卫所在的城堡,叫作卫城 卫城一词来自西方,是指建在高处城邦国家的都城,利于防守。内部建有宫殿、神庙、粮库、卫兵住所与水源。其实,每座古希腊城邦都拥有自己专属的卫城,且必定建于城邦的最高点,平时作为公共集会的场所,战时则发挥堡垒作用,成为居高临下的作战指挥中心。雅典卫城现存的最重要遗迹除了巴特农神庙,还包括门楼、尼基胜利女神庙以及伊拉克里翁神殿。每座神殿的建筑也大有看头。

15 元大都:元大都因系择址新建,城市规划不受旧格局约束,所以其居民区与金中都新旧坊制混合形式不同,全部为开放形式的街巷。按照方位,元廷将大都街道分为50坊:福田坊,在西白塔寺,即今北京白塔寺一带。阜财坊,在顺承门内金玉局巷口,即今北京民族文化宫以北。金城坊,在平则门内,即今北京阜成门内大街以南之大水车胡同一带。玉铉坊,在中书省前相近,即今北京故宫午门以东。保大坊,在枢密院北,即今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带。灵椿坊,在大都路总管府北,即今北京安定门内大街之西灵光胡同一带。丹桂坊,在灵椿坊北。明时坊,在太史院东,即今北京建国门内观象台一带。凤池坊,在斜街北,地近海子,即今北京鼓楼西大街以北。安富坊,在顺承门羊角市,即今西皇城根南街以西、甘石桥东北。怀远坊,在大都城西北隅。太平坊,有大承华普庆寺,在今北京西直门内宝产胡同一带。大同坊、文德坊,以其取义,或在元大都国子学和宣圣庙,即今北京国子监一带。金台坊,有齐政楼,即今北京旧鼓楼大街一带。穆清坊,地近太庙,在今北京朝阳门内以北。五福坊,坊在中地,或在中心阁附近,即今北京鼓楼一带。泰亨坊,地在大都城东北。八政坊,地近万斯仓、八作司。时雍坊,有庆寿寺,即今北京电报大楼西侧一带。乾宁坊,在大都城西北。咸宁坊、同乐坊、寿域坊、宜民坊、析津坊、地近海子,即今北京积水潭东北、鼓楼西大街一带。康衢坊、进贤坊、嘉会坊,在大都城南部。平在坊,在大都城北部。和宁坊、智乐坊、邻德坊、有庆坊、清远坊,在大都城西北隅。日中坊,在今地安门西北。寅宾坊,在大都城东部。西城坊,在大都城西部。由义坊,在今北京阜成门内北三里。居仁坊,在大都城东市。睦亲坊,地近诸王府。仁寿坊,地近御药院,在今北京隆福寺一带。万宝坊,大内前右千步廊之西,在今北京故宫午门以西。豫顺坊,有福寿兴元观,即今北京西直门内桦皮厂胡同一带。五云坊,大内前左千步廊之东,即今北京故宫午门以东。湛露坊,近官酒库,在大都城东部。乐善坊,地近诸王府,与睦亲坊相近。澄清坊,地近御史台,在今北京米市大街甘雨胡同一带。元大都的坊皆以街道为界线,虽有坊门,但无坊墙,坊门只不过是标志而已。《析津志》称元大都有50坊,但《日下旧闻考》引《元一统志》只列49坊,或有遗漏。《析津志》又载有里仁坊、发祥坊、善利坊、乐道坊、好德坊、招贤坊、善俗坊、昭回坊、居贤坊、鸣玉坊、展亲坊、惠文坊、请茶坊、训礼坊、咸宜坊、思诚坊、东皇华坊、明照坊、蓬莱坊、南薰坊、迁善坊、可封坊、丰储坊等坊名,均为《元一统志》所不载。《析津志》著于元末,其所记坊名当即旧坊所改,或元末所增设。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马可·波罗游记》述云: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虽然大都城南面三门、北面二门,但从丽正门北穿皇城正中的崇天门及大明门、大明殿、延春门、延春阁、清宁宫、厚载门,直抵中心阁的中轴线上,亦有一条宽阔的御道。经勘查,近年在今北京景山公园(延春阁、厚载门遗址)之北发现的御道遗迹,宽达28米。《析津志》载:元大都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弄通。其著名街道有千步廊街、丁字街、十字街、钟楼街、半边街、棋盘街。经勘查发现,元大都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在南北向的主干大道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平列着许多东西向的胡同。大街宽约25米,胡同宽约67。元大都内的胡同,其规划是以相邻两城门区间为一区域。近年在元大都光熙门(东北门)至大都城东北隅进行勘查,计发现东西向胡同22条。值得注意的是,今北京东直门(元崇仁门)至朝阳门(元齐化门)之间现仍保存的东西向胡同也是平列的22条。可见,相邻两城门区间内平列22条胡同,当是元大都城规划的统一格式。今北京东西长安街以北的街道,因同在元大都和明北平(北京)城内,所以改动不大,至今仍多保留元大都时期的格局。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元大都城有中心台,是城市东西南北的中心,这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尚属首创。实际情况是,中心台距元大都南北城垣相等,但距城东垣比西垣略近些。中心台占地一亩,其旁有中心阁。《析津志》载:中心台在中心阁西十五步。在中心台正南有石碑,刻中心之台四字。中心阁在中心台之东,正位于大都城的中轴线上。《析津志》又载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东中心阁。齐政楼即元大都城的鼓楼,其在中心阁西,亦即大都中轴线西,位于今北京旧鼓楼大街。明代,始将鼓楼和其北的钟楼向东移至今北京鼓楼、钟楼位置,亦即城市中轴线上。元大都鼓楼上置有壶漏、鼓角等计时、报时工具;钟楼上有阁楼,飞檐三重,内置大钟,声响洪亮,全城遍闻。钟、鼓楼是元朝统治者控制大都的工具之一。《马可·波罗游记》述云:新都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高楼,上面悬着一口大钟,每夜鸣钟报时。第三次钟响后,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紧急事务,如孕妇分娩或有人生病,非出外请医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外出的人必须提灯。”“夜间,有三四十人一队的巡逻兵,在街头不断巡逻,随时查看有没有人在宵禁时间——即第三次钟响后——离家外出。被查获者立即逮捕监禁。元朝统治疆域十分广阔,作为京师的元大都城,因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人烟茂盛,商业经济十分繁荣。仅《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的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剌市(即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析津志》描述其地盛况云:钟楼之东南转角街市俱是针铺。西斜街(今北京积水潭东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有望湖亭,昔日皆贵官游赏之地。楼之左右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又云:钟楼……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大都钟、鼓楼一带是元大都最繁华的商业区,因这里沿积水潭北岸是一条斜街(今北京鼓楼西大街),所以又称斜街市。顺承门内羊角市也是大都城内繁华之地,有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驴骡市、穷汉市,买卖奴隶的人市也在此处,其址大约在今北京西城区甘石桥至西四一带。此外,和义门、顺承门、安贞门外各有果市,中书省前(今北京南河沿大街以东)有文籍市、纸札市,翰林院东(今北京旧鼓楼大街东北)有靴市,丽正门外三桥、文明门丁字街、和义门外各有菜市,等等。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除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为当地产品外,很多商品来自全国各地。当时,海运大开,河运通畅,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辇 ,为大都城提供了丰富商品。当然,这些商品中,更多的是供达官显贵享用的氀毷貂豽等珍贵皮毛,珠瑁香犀等奇珍异宝,锦纨罗氎等高贵纺织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述:在大都市场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国境内南北的豪商巨贾,而且还有远自中亚、南亚的商人,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根据登记表明,用马车和驮马载运生丝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辆次。元大都城和境内外其他地区的这种经济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作为封建社会都城的经济特点。 元大都北墙为何少开一门 罗保平《考工记》提出,都城为方形形制,四壁各设三门。元大都北墙只开二门在风水上还有含义。风水讲究,世间万物和人的生存环境都与气有关。我国古代都城的城市布局,大都依据先秦时期《考工记》所提出的规划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即都城为方形形制,四壁各设三门。显然这是周人根据礼制思想所提出的一种理想方案。实际上历代兴建都城之际,都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考工记》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真正按《考工记》规定建造的都城并不存在,而在众多古都之中,元大都则是体现《考工记》规划思想最为彻底的一座都城。但即使是元大都也有与《考工记》不相合的地方,北墙不依旁三门之制,只开安贞、健德二门即为一例。元大都北墙只开二门的原因史书未载,但也并非无解,究其原因应该是风水观在起作用。营建之事方面我国古人笃信风水,城市兴建亦自如是。风水又叫堪舆相地术,属古代数术范畴。从西安半坡遗址、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等考古发掘来看,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已出现了风水思想的萌芽,到了周代,风水观在建筑选址上的应用已比较普遍,《礼记·王制》说: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其中就包括风水方法。风水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宅经》云:上至军国,次及州郡县邑,下至村坊署栅乃至山居,但人所处,皆其例焉。说明风水对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影响。负责大都城市规划建设的是元代著名学者刘秉忠,他自幼熟读经史,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元史·刘秉忠传》故刘氏以风水观指导大都营建是很正常的事情。风水讲究,世间万物和人的生存环境都与气有关。对这种,《葬书·内篇》说:聚之使不散,行之则有止,故谓之风水。正因为如此,古人建城,安居择墓,必先选择藏风聚气的兴旺之地,求其城郭密固,使气之有聚。依风水之观点,南属阳,北属阴。元大都是一座规整而对称的城市,如南北两垣均辟开三门的话,因城门南北相对,那么阳气从南门进入大都城后,沿中轴线北行,经皇城、宫城至北墙,气即由中门而泄,乃属不吉之形。为防气泄之弊端,由是设计者将北墙改为二门,以实现挡气之目的。 元大都北墙只开二门在风水上还有一种含义。我国古人认为:在一至十这几个数字当中,一三五七九五个奇数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五个偶数为阴数,而南为阳,北为阴,故大都南垣取阳,辟建三门北门就阴,只设二门,此即大都城北墙只开二门之缘由。

16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由于德国法西斯政权敌视新的建筑观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范德罗先后被迫迁居美国;包豪斯学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思想却对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先是在实用为主的建筑类型如工厂厂房、中小学校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纪念性和国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实现,如联合国总部大厦和巴西议会大厦。现代主义思潮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 ,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17 梁陈方案:19502月,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设》,史称梁陈方案。它的内容,不是梁思成反对拆城墙那么简单狭义,也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北京古城的完整留存。梁陈方案所包含的正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它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书。本着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梁、陈两位先生对新中国的首都作了科学的规划,一方面,从整体保护的构思出发,建议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为未来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避免大规模拆迁的发生,降低经济成本,自然延续城市社会结构及文化生态;另一方面,提出平衡发展城市的原则,增进城市各个部分居住与就业的统一,防止跨区域交通的发生。众所周知的原因,梁陈方案没有被采纳。 梁陈方案是一份历史文件,今天,它存在的价值,是告诉我们五十多年前,老北京曾经获得过一种完整保护的选择,新北京也是一度面对可能与北京伟大历史遗存并肩发展而相映和生辉的前景。梁思成先生当年说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如今,五十年已经逝去,新老北京仍在你争我夺的悲剧中不能自拔,由此带来的城市问题已波及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看看身边的北京,我们似乎就生活在梁陈方案谶语里面。今天,我们要真诚地向先贤们说一句,历史与现实已成为你们当年的奋斗写下了注脚,对那面历史的省思,正是我们面对未来的姿态。 梁陈方案已是一份永远不能再实施的文件,历史已不可能再回到从前,先贤们虽命运多舛,却获得了与一个伟大城市共命运的意义。

梁陈方案没有实施的原因:

毛泽东:看到《梁陈方案》后,毛泽东的回应却是:有那么一个教授,要把我们从北京城里赶出去。踌躇满志的领袖自然有他的宏伟理想。他要把北京建成一个拥有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他要把北京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毛主席希望有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他说他希望从天安门上望去,下面是一片烟囱。 周恩来:不仅是毛泽东主席如此,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也力主彻底改变北京的面貌。1958414日,周恩来提出,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今后几年内应当彻底改变北京市的都市面貌。 周恩来就人民大会堂过大的问题时,还曾指出:大并没有什么不好,就是要好社会主义之大,喜社会主义之功。 其他人:很多中共高级领导人也普遍认为:改造北京还是少保留一些旧东西好,像故宫可以保留下来,让后代看看过去的情形,有一些东西可以不要就不必保留了。而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地安门、牌楼等古建筑之被拆除,被认为是今后彻底迅速地改建旧城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北京市副市长吴晗19535月曾对梁思成说:您是老保守,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鸟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 结果:一切都按照领袖的意志,朝着《梁陈方案》相反的方向,迅猛的展开了。首先是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当时的苏联专家们不顾中国学者反对,执意要在北京看到一个莫斯科红场的翻版,坚持必须以天安门为政治中心,扩建广场,以备群众游行所用。关键是,这完全符合最高领导人的意志。同时,中国各地纷纷掀起了拆城竞赛。50年代中期,北京和南京拆除城墙的群众运动进入了高潮。

18 广义建筑学:把城市规划学多了一个三位一体的整合,建筑概念就广阔的多了,而且创造性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它的内涵非常广阔,有非常丰富文化的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内容在里头,所以使建筑师走出这样一个传统建筑学,只关注建筑物本身,这时候它再创造着什么呢?是人和空间的统一体,那么在这样一个建筑,我们设计师不仅要设计出城市,房屋了,园林等等具体的空间,而且我们建筑师要为社会思考,要为环境思考,要为未来思考。

19都城:古代指封之城。而大城为,小城为。所以,古代都城指国家(包括诸侯国)的首都及较大的城市。 后人亦称国都(各国及诸侯国首都)为都城 现特指首都

20 汉长城:乌拉特草原上,有两条近似乎行的长城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对垂直间距为1080公里。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新忽热苏木东北20公里处进入巴盟,总体沿西北方向,经乌兰苏木的乌兰呼热,过川井苏木,经沃博尔呼热和阿尔呼热入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经宝音图、乌力吉苏木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巴盟境内长约300公里。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巴音苏木的巴音圆囵东37公里处入巴盟境内,沿西北方向经敦达乌苏,转西经巴音杭盖苏木、过伊很查干入乌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宝音图苏木,再向西南人乌力吉苏木,复转向西北,经乌力吉苏木的沙尔扎塔、呼伦陶力盖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巴盟境内长约280公里。经考证,这两条长城是公元前102年汉武帝派光禄勋徐自为和路博德所建。现代学者多称北边的一条为汉外长城,南边的一条为汉内长城。这两条长城和赵秦长城在构筑方式上不同。赵秦长城因山崖、沟壑据险而筑,几乎全部用石头筑成;而汉外长城和汉内长城多在草原通过,一般无险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经两千多年风雨寒暑,遗址高度多在0.51米左右,宽约48米,许多地段被今人当做道路使用。这两条长城个别地段用石头筑成或外筑石内包土,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北15公里处为筑石包士的长城。在玉门关以西5公里处,有一段独特的用板土芦苇筑成的汉代长城遗址,最令人称奇的是,它至今仍基本保存完整。峰燧旁边有报警时用以点燃烽火的积薪垛15堆,最大的长2米,高1.3 米以上,而且都已凝结为化石般坚硬。在汉长城烽燧中曾出土1200多枚价值不菲的汉简。置身其间,恍若回到了那些金戈铁马的年代。放眼敦煌正北,远山一抹,起伏连绵,横亘天际,这就是马鬃山的支脉——白山。白山南麓,便是从东向西流淌的疏勒河下游。这里戈壁灰褐平坦,湖泊碧水汪汪,清泉澄澈甘甜,绿草如茵,胡杨苍翠,红柳似火,骆驼饮水,牛羊吃草,黄羊奔跑,野鸟飞旋……一条婉蜒如游龙的汉代长城自东向西逶迤而去。长城的亲密伙伴——烽隧隐约可见。看着蓝天白云下如此醉人的景色,谁能想到,古代这里曾是短兵相接、刀光剑影的战场,车马萧萧、驼铃叮咚的丝绸古道。宏伟、壮丽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西汉时,中原王朝为了对外抗御匈奴骚扰,加强边塞建设,对内安定百姓生活,巩固中央集权,以加强同中亚、西亚各国的贸易和友好往来,由令居(今永登)开始,经河西走廊张掖、额济纳旗、金塔、嘉峪关、玉门、安西等地,到敦煌西湖的马迷土建起了长城。并将(烽隧)、(较大的城堡和烽火台)修至盐泽(今罗布泊)楼兰故国。这便是汉长城。 敦煌境内北端现存除碱墩子至马迷土的汉长城干线外,还有玉门关至阳关、阳关至党河口、马迷土至弯腰墩的汉长城支线。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米,残高3米,顶宽1米,为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段。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筑有烽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内现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筑造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现在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烽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传递消息,以防备敌兵的骚扰和人侵,同时也为丝路上往来的使者、商队补充给养。报警的方式主要是举燔苣,燃积薪。玉门关一带芦苇遍布。即用芦苇捆扎成束者名叫,堆成方形或圆形的芦苇叫积薪的长短不一,长的达24米,短的为60厘米。还发现了8厘米长的引火苣。敦煌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存的积薪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为全国之最。有一座烽隧周围存放的积薪多达十五堆,排列十分整齐,天长日久,凝结在一起,坚如化石。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长城、烽隧遗址中,保存着许多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玉门千秋隧出土的西汉纸,经考证,早于东汉蔡伦造纸170多年。著名的敦煌汉简就是从长城沿线的烽隧遗址中出土的。它为研究我国汉代河西地区乃至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唐长城:唐朝与西汉的首都虽然都是长安城,但是西汉时代的长安城,早已毁于战火之中。唐长城原名大兴,由隋炀帝设计,是当时世界上的超大城市。以皇城朱雀门所正对之朱雀大街为分界,东为万年县,以东市为中心,安禄山,杨国忠等人的家都在万年县。西为长安县,以西市为中心。当时人口至少四十五万人,留居长安之胡人亦有万人以上。

21 UIA无非是官方机构,一些喜欢玩权玩政治的各国建筑政客在那里为全人类指明方向救世组织。

国际建筑师协会,原文为法文:Union International des Architectes,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Union of Architects,中文简称国际建协,英文简称UIA

历史沿革早在国际建筑师协会成立前,1928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瑞士成立,成为第一个国际建筑师的非政府组织。1933CIAM4次会议通过了《雅典宪章》,标志着现代主义(国际式)建筑在国际建筑界的统治地位。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年代现代主义如日中天,与此同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调于1948628日在瑞士洛桑Lausanne)成立了国际建筑师协会,不同于CIAM的以建筑师个人为会员单位,UIA以国家和地区为会员单位的,当时有27个国家建筑师组织的代表参加。进入五十年代以后,对于现代主义建筑持反思批评态度的建筑师开始增多,1956年,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召开的CIAM第十次会议上,以阿尔多··艾克(Aldo Van Eyck)为首的一批年轻建筑师向国际式提出挑战,公开反对以功能主义、机械美学为基础的现代主义理论。这直接导致了在1959年荷兰鹿特丹举行的CIAM11次会议上,由于新老两派建筑师的严重分歧,导致CIAM宣告解散。 与此同时,UIA由于坚持各成员相互了解、彼此尊重的原则,没有受到当时建筑学术界新老两派斗争的影响。成功发展到现在,UIA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建筑师组织,世界建筑师大会也成为世界建筑师们交流思想的盛会。

宗旨和职能国际建筑师协会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NGO),其宗旨是联合全世界的建筑师,不论他们的国籍(nationality)、种族(race)、宗教或政治信仰(religion)、职业训练和建筑学说如何(architectural achool of though),建立起相互了解、彼此尊重的关系,交换学术思想和观点,吸取经验,扩大知识,取长补短,在国际社会代表建筑行业,促进建筑和城市规划不断发展。确定建筑师的职能,在各个领域促进建筑教育的发展,建立职业范围,积极支持各国的建筑师组织维护建筑师的权利和地位,促进建筑师及有关人员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

国际建协要求其成员以最高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赢得和保持公众对建筑师诚实和能力的信任;强调与质量、可持续性发展、文化和社会价值相关的建筑的作用和功能以及与公众的关系;通过重建遭到毁坏的城市和乡村,更有效地改善人类居住条件;更好地理解不同的人群和民族,为实现人类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而继续奋斗;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国际建协的正式语言为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工作语言为英语和法语。国际建协的主要活动有每3年召开1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新的理事会;并在同期举行世界建筑师大会(WORLD CONGRESS OF ARCHITECTSUIA),每次大会确定一个学术交流主题,一般有20008000名建筑师参加。国际建协还通过专业工作组组织各国建筑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和支持举办建筑、城市规划和建设展览会。每3年评审和颁发1次国际建协金奖和专业奖。国际建协的出版物有会讯(月刊)、会员名册、大会和学术会议文集以及有关建筑和城市建设的文献。

22卫城 (Acropolis) :雅典卫城,也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高丘上的城邦,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雅典卫城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建造在海拔150米(此数据据自中文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48月号,另一资料为156米)的石灰岩山冈上,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建筑群建设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菲迪亚斯卫城,原意是奴隶主统治者的圣地,古代在此建有神庙,同时又是城市防卫要塞。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雅典卫城遂成为国家的宗教活动中心,自希腊联合各城邦战胜波斯入侵后,更被视为国家的象征。每逢宗教节日或国家庆典,公民列队上山进行祭神活动。在希腊古代遗址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均建造于雅典黄金时期的雅典卫城。作为古希腊建筑的的代表作,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这些古建筑无可非议的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保存下来的大量的珍贵遗迹,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编号为545-00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为:文明、神话、宗教在希腊兴盛了一千多年。阿克罗波利斯包含四个古希腊艺术最大的杰作——巴特农神庙、通廊、厄瑞克修姆庙和雅典娜胜利神庙——被认为是世界传统观念的象征。

23城市化一般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来推进的,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但另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对工业化也有反作用。城市化如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则会推动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否则,就会延缓甚至阻碍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可形象地称之为发动机加速器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同步地推进城市化。

24城市规划(cityplanning):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节约用地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适度城镇化、控制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年批租土地数量、建设节约型工业园、积极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等方面阐述了节地的途径,并提出了城市规划的应对策略,旨在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设节约型城市有所裨益.

Cityplan:就是城市规划

25城市生态: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城市绿化:在城市中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间)覆盖或者是装点起来,这就是城市绿化。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26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27《建筑十书》:的作者维特鲁威是公元1世纪初一位罗马工程师的姓氏,全名为马可·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 维特鲁威出身富有家庭,受过良好的文化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教育,熟悉希腊语,能直接阅读有关文献。他的学识渊博,通晓建筑、市政、机械和军工等项技术,也钻研过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历史、美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他先后为两代统治者恺撒和奥古斯都服务过,任建筑师和工程师,因建筑著作而受到嘉奖。

《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惟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于公元前27年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著,约于公元前14年出版。全书分十卷,内容包括建筑教育、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等。书中记载了大量建筑实践经验,阐述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文艺复兴时期颇有影响,对1819世纪中的古典复兴主义亦有所启发,至今仍是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建筑科学全书。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考工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不同看法。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考工记》是齐国官书(齐国政府制定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官府手工业、工匠劳动制度的书),作者为齐稷下学宫的学者;该书主体内容编纂于春秋末至战国初,部分内容补于战国中晚期。 今天所见《考工记》,是作为《周礼》的一部分。《周礼》原名《周官》,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组成。西汉时,"冬官"篇佚缺,河间献王刘德便取《考工记》补入。刘歆校书编排时改《周官》为《周礼》,故《考工记》又称《周礼·考工记》(或《周礼·冬官考工记》)。《考工记》篇幅并不长,但科技信息含量却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正因为此,历代有关《考工记》的注释和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成绩卓著的学者,早期有汉代的郑玄,中期有唐代的贾公彦,晚期有清代的戴震、程瑶田、孙诒让等。进入20世纪,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考古的开展,使对《考工记》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研究者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思维方法,利用考古实物和模拟实验资料,对《考工记》所涉及的古代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在整体上把《考工记》研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中国先秦时期手工艺专著。作者不详。据传西汉时《周官》(即《周礼》)缺《冬官》篇而以此补入,得以流传至今。全文约7000多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6大类、30个工种,其中6种已失传,后又衍生出1种,实存25个工种的内容。书中分别介绍了车舆、宫室、兵器以及礼乐之器等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涉及数学、力学、声学、冶金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清代学者戴震著有《考工记图》、程瑶田著有《考工创物小记》等有关研究著作。

28 building《建筑业》: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墨守成规的现象,提倡采用概念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力学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 在不断的结构设计研究与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并体现 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地应用,每个设计单位都在为彻底甩掉图板而做努力。结果给部分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手册、图集,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空间形成的方案(非结构的),使用计算机,然后设法去完成它,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计算机画图匠而已。这不仅不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知识、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会与建筑师的交流中产生分歧与矛盾。 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等阶段。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以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得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更科学、更合理。但该法在运算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近似,只能视作近似概率法。并且光凭极限状态设计也很难估计建筑物的真正承载力的。事实上,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各种构件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且都并非是脱离总的结构体系的单独构件。目前,人们在具体的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假定与简化。作为结构工程师不应盲目的照搬照抄规范,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指南、参考,并在实际设计项目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把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易于手算。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正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比如,有的设计人员用多、高层结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来计算底层框架,还人为的布置一些抗震墙,即不能满足楼层间的合理刚度比,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底层框架在地震时受力状态。问题在于结构概念不明确,没考虑这两种结构体系的差异。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美国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曾警告工业界:"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然而避免这种情况,概念设计的思想不妨是个好方法。 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也使得结构设计的思路得到了拓宽。传统的结构计算理论的研究和结构设计似乎只关注如何提高结构抗力R,以至混凝土的等级越用越高,配筋量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结构工程师往往只注意到不超过最大配筋率,结果肥梁、胖柱、深基础处处可见。以抗震设计为例,一般是根据初定的尺寸、砼等级算出结构的刚度,再由结构刚度算出地震力,然后算配筋。但是大家知道,结构刚度越大,地震作用效应越大,配筋越多,刚度越大,地震力就越强。这样为抵御地震而配的钢筋,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反而使地震作用效应增强。其实,为什么不考虑降低作用效应S呢?目前在抗震设计中,隔震消能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隔震消能的一般作法是在基础与主体之间设柔性隔震层;加设消能支撑(类似于阻尼器的装置);有的在建筑物顶部装一个"反摆",地震时它的位移方向与建筑物顶部的位移相反,从对建筑物的振动加大阻尼作用,降低加速度,减少建筑物的位移,来降低地震作用效应。合理设计可降低地震作用效应达60%,并提高屋内物品的安全性。这一研究在国内外正广泛地深入展开。在日本,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良好的经济、适用效果。而我国由于经济、技术和人们认识的限制,在工程界还未被广泛地应用。 同时,在目前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中,概念设计的思想也应得到延伸。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天津市加固的2万间民房无一倒塌,但天津第二毛纺厂三层的框架厂房,却因偏重于传统构部件的加固 ,忽视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判断,造成不合理的加固使抗震薄弱层转移,仍然倒塌。 概念设计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所接受,并将在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现在的高校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单独构件和孤立的分体系的力学概念讲解。尤其在专业课教学中,单项计算练习居多,综合练习偏少,并着重体现在考题中,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养成只知套用公式解题的习惯。而且近年来强调计算机应用教育,比如,毕业设计用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出图。但由于计算机设计过程的屏蔽,手算过程训练程度的削弱,造成学生产生一定依赖性,结果综合运用能力下降,整体结构体系概念模糊。这些对于培养具有创造力、未来的工程师是相当不利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是当务之急。其中,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是相当必要的。因为他们是结构设计革命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这则需要工程界和教育界进行共同的努力。推广概念设计思想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著名的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为结构工程师提供了广泛而又有独特见解的结构概念设计基础知识和设计实例。该书着重介绍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果总体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尖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为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在设计中创造性地相互配合,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建筑奠定基础。这本书第二版的出版,为我们更好的加深概念设计的理解,提供有益的帮助。总之,概念设计必然会成为今后结构设计的主流思想,这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发展它吧,为结构设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Architecture:建筑艺术

29步行街 pedestrian street释义 在城市商业繁华地段设置的不准车辆通行,只许行人步行的通道。前言城市道路系统中确定为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或限制车辆通行的街道。有若干条相邻街道确定为步行街,则构成步行区。确定为步行街的街道一般在市中心商业

区,这同居住区或其他地区的步行道路有所区别。确定步行街反映了以人为主体的城市设计思想,旨在保证步行者的交通安全、便利和舒适。统筹考虑城市发展对交通、 环境、 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要求,使中心商业地区富有个性特色和吸引力。类型步行街有两种类型:一是旧城市原有的中心商业街通过交通管理或改造而成的步行街;二是旧城市的新区或新城市的中心区,按人车分流原则设计的步行街。旧城市的中心商业街,往往吸引大量车流和人流,就地居住的人口少,流动人口多,交通量大,道路拥挤,车辆交通和步行活动混杂,环境质量下降。把这类街区改为步行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建立方式 步行街的建立有下述三种方式:进行交通管制,但不改变街道原状。控制进入步行街的车辆,把车辆疏导到附近的道路上去,以扩大步行空间。例如,在规定时间内禁止车辆通行;限制进入步行街的车种,只允许公共交通、救护、消防、工程等车辆进入;只允许少

量凭许可证通行车辆(如送货车、当地居民的车辆等)

出入或在规定时间内出入。交通管制和街道改建相结合。凡保留公共交通的商业街,缩小车行道宽度,加大人行道宽度;安排步行者的休息设施;绿化和美化环境。完全禁止车辆交通的街道,则取消车行道,将整个路面作为人行道。交通管制、街道改建和区域交通网调整相结合。通过交通管制,将一部分或全部车辆转移到其他道路,会引起其他道路的交通问题。所以,完善的步行街规划必须与交通网的调整结合起来。例如建设畅通的环绕步行街的环形干道,以吸引过境的车辆行走;为到达步行街近旁的车辆安排停车场、存车库;步行街所在街区内要有供商店运进货物用的支路和为人流集散而准备的公共交通线路网,以及与外围干道相通的、为安全疏散用的横街和支路。步行街与区域交通网的结合方式有平面的和立体的两种。新区和新城市的中心区,可采取后一种方式:将步行街布置在地面层;地下铁道、干线道路、停车设施等布置在地下层。

30卧城:就是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其特点是与母城间距离校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要交通干线上。其职能除以居住为主外,还有起码的生活福利设施,但缺乏工业职能。城内居民大多是母城的通勤职工,每天沿交通线作钟摆式流动。通常生产劳动、文娱生活和部分购物活动利用母城设施解决。卧城是初级形式的卫星城,始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距城1020公里的郊区,是根据当时兴起的卫星城理论,为分散大城市人口而建设。由于卧城规模小,职能有限,对母城依附性强,同时增加了与市中心间的交通压力,故难以真正起到分散与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作用。

31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中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生态学;城市社区的划分;城市问题(如失业、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种族歧视、阶级冲突、贫富不均、犯罪等)对策与规划;城市化。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城市化国家,城市社会学与任何一门社会学科都有联系,如犯罪学和异常行为研究主要针对城市治安状况;人口统计学中很大部分涉及到城市人口迁移过程和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对社会政策、家庭、老龄化、医疗、社会差别等的研究都与城市社会学有关。

32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1.稳步推进城市化。 我国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然而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我国农民人均耕地约为世界农村人均耕地的1/3。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如棉花、油料等生产费用高,使得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纯收益率太低。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改变我国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特别需要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2.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太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比较小。投资比重过高也是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我国应该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提高消费比重,降低投资的比重,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达到能够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要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央政府应该逐步增加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转移支付,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积极探索农村医疗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问题,为今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创造条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强化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管,逐步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中央政府对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 3.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我国需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 4.精简乡镇政府机构。 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制约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乡镇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则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全国乡级供养人员达800多万人,每个乡镇平均200人左右,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因此,精简乡镇政府机构,缩减政府办事员数量,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2004年,由于积极贯彻中央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方针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目前需要积极探索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巩固改革成果。今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逐步减少,应该相应地及时减少乡镇政府机构编制,缩减办事员数量。 5.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繁荣农村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通过引进良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还需要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繁荣农村经济,首先需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需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33 行政区划:就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具体地讲,就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行政区划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唯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行政区划因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而不同。行政区划的层级与一个国家的中央地方关系模式、国土面积的大小、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状况等因素有关。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一般说来,行政区划是以在这个区域内为全面实现地方国家机构各种职能建立一级政权机构作为标志。某些国家在一级政权内部,为了实现某一单项职能的管理而划分的区域,也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如美国行政区域的数目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单职能的,包括学区、司法区和其他各种专区如消防区、水土保护区、住宅区、公路区等。 按地域划分行政区而不依氏族划分部落,这是国家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一个基本特点。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有其明显的阶级性,但也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中国从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建立统一国家并施行郡县制以来,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并不太大。英、法、美等国的行政区划是从19世纪继承发展下来的。另外,在同一个政权下,由于政治、经济、民族等情况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也会有所调整和变更。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有些国家有人倡议改革行政区划,提出了匀称、精简以及地理上的某些标准;有的还提出了如何有利于对公职人员进行管理等问题,但改革的实际措施很少。行政区划的体制,有些国家在宪法中作了规定。如《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本土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市镇两级;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分为道(直辖市)、市(区)、郡3级。行政区划的建立和变更,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意大利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划分为省、县、乡,它同时列举了省的名称,还规定了成立或变更省、县、乡的法定程序。《菲律宾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省、市、自治市或区的变更,须经有关地区或几个地区举行的公民投票的多数票赞成。日本是都、道、府、县为一级行政区划,下设市、町(相当于镇)、村 美国划为州和特区,州以下设县、市。 法国分为大区,下设省、区、乡、市镇. 挪威全国设19个行政区(Fylke),下设433个市政局(kommune)。

34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城市绿地系统分布方式,一般要求均匀布置,结合各个城市的自然地形特点,采取点(指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指道路绿地、城市组团之间、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绿带等)、面(指公园、风景区绿地)相结合的方式把绿地连接起来,形成整体。

35过境交通【through traffic】指的是起迄点不在调查区域内,但通过该区域的交通。过境交通: 不以本城市为目的,只是通过该城市的交通流。因这种交通的起迄点不在本城市内,在通过城市时,应尽可能不穿过市区。

36威尼斯宪章: 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全称《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1964531日,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威尼斯通过的决议。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将其视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历史的见证。宪章分定义、保护、修复、历史地段、发掘和出版6部分,共16条。明确了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同时要求,必须利用一切科学技术保护与修复文物建筑。强调修复是一种高度专门化的技术,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决不能有丝毫臆测。其目的是完全保护和再现历史文物建筑的审美和价值,还强调对历史文物建筑的一切保护、修复和发掘工作都要有准确的记录、插图和照片。

37市政设施指城市的供水、排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就是指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如铁路、公路、运河、港口、桥梁、机场、电力、邮电、煤气、供水、排水等都属于市政设施。广义的还包括教育、科研、卫生等部门

38现代建筑学派: 现代 多为现代建筑,现代建筑是一个学派一个二战以来盛行的风潮,现在又有了百家争鸣复杂的后现代建筑。典型模式就是火柴盒子。建筑材料转向了混凝土、玻璃和钢。结构多样,更多的不可能建筑——超高层、大跨度建筑都已产生并不断刷新记录。

39陪都计划(陪都) 陪都是我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又叫两京制度,它始于西周。

西周都城在关中的镐京,周武王为了加强对东方诸地的控制和防止商朝残余的复辟,因而在洛阳首建陪都。此后,历代的大小王朝等,无不模防周朝的两京制度,且许多王朝或政权不只两京。 综观历代陪都的设置,大体分为四种情况: 1,由于都城偏居边地,不利统治者管辖全境,有必要在位置适中的地方建置陪都,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如西周的洛阳。 2,由于该政权兴起于边疆地区,建都在边区,后来该政权强大,入主中原,为了便于控制全国而迁都内地,之后将原都改为陪都,如清之盛京,元之开平府。

3,都城别为全国政治军事的中心,但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在接近经济文化中心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营建陪都,如隋唐时的东都洛阳。 4,皇帝或政府因巡幸或躲避战乱临时住过的地方,如唐朝的南京成都,清朝的承德和民国的重庆等。 陪都的政治地位和真正的都城是不相同的,况且历代的陪都多不胜数,重庆的几年陪都史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中只是极其普通的一笔。 再谈谈重庆和成都的陪都史, 唐朝的南京成都,则是因为明皇和僖宗避乱而两度幸蜀,扬一益二的成都是大唐天子最理所当然的大后方。而重庆与中国其他大城市最不同的是,抗战初期中国主要大城市悉数沦陷之后,原属内陆四川省的一个乙级市却当上了陪都。

40有机更新: 环境艺术要讲求有机更新 让城市有未来,更有过去。 每一个生物都需要新陈代谢,一座城市也是如此,需要经历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在快速工业化、追求效益的年代,城市生态变得无序,人们沉醉于城市环境大变样的欣喜。而那些从悠远的年代遗传下来的记忆,正隐藏在旧风景之中,飘荡在老地方的上空,一旦它们被完全抹去,一座城市便失去了历史的痕迹,人类将会由此迷茫。上海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更新几乎是马不停蹄的,然而革新的同时又该如何安置那些深厚的历史积淀呢? 场所精神,力量巨大 文明与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具象的载体来完成,建筑是最为典型的。带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印记,向我们诉说着历史,传播着文化。日本东京大学铃木博之教授曾经指出:建筑所处在的场所,要体现其场所精神。古老的建筑群所形成的场所,便有一种极大的倾诉力,置身其中,恍如回到无限遥远的过去。这样一处场所是弥足珍贵的。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它的改造是一个著名的经典案例。设计者保留了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而博物馆、大同电影院、青少年棋类协会等建筑保持了原汁原味,显得古意盎然。还能有什么新生事物比它们更有魅力呢?老人带着孩子来到公园小憩,在真实的环境里向孩子讲述着过去,文化的传承轻松而美妙至极。 在上海世博园区,江南造船厂等厂区也有望摇身一变为讲述工业文明的主题公园。世博园区的建造是上海一次巨大的更新工程,巧妙改善,产生了有机的效果。 旧物利用,节约投入 老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蕴含着城市文化的内涵,就建筑的本质来说,它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设计建造的时候,都请了当时很有名的设计师,不仅有艺术特色,至今还非常坚固,居住工作都可以,如同别具风韵的商务酒店 美国的SOHO区如今住着最有身份的人,房价是最贵的,艺术品位是最高,举办的艺术展览是最好的。房地产投资商花再大的价钱也买不来这个效果,纽约的一片老仓库群却做到了。这是文明的资本,这是文化的骄傲。这些资本和骄傲在如今的城市环境更新中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谓的有机,便是最大程度而又恰到好处地去利用它们,产生效益的同时,国家的改造投入也大大节省了。

41城市美化运动:(参考) 培养成熟的消费理念 记者:应当看到,目前兰州购房者对商品房的认知还存在差距,单从购房的理念和认识上讲还远远不够。您觉得从培养成熟的消费理念上,社会应该做些什么? 梁延喜:从看房次数上就能说明兰州人买房子的理性程度。北京人买一套商品房要看12次,上海甚至有购房培训班,专门为购房者讲解法律法规,再由专家分析指导选地段选房型,人家买到的是清楚的房子。而兰州人买商品房顶多看上五六次就能确定下来,仅仅靠的是广告和个人印象。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兰州的商品房没有价格差距,好房子和坏房子都能卖得出去。 要改变这种观念,首先是要给出一个现实的东西,树立一个榜样,让大家能看得见真正的好房子。其次就是政府要规范市场,采取一些严厉的手段,比如将那些黑房子和有欺诈行为的房子坚决清理。在政策层面,现在推行的土地储备拍卖制度也会把一些企业淘汰出局。最后一点是,好的东西更需要宣传,不仅开发商要宣传,新闻媒体也要宣传,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房子。只有这样做,购房者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记者:好房子提供的不仅是一个物质产品,还提供着一种精神产品,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生活方式。您所开发的楼盘为购房者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可能,那么这种可能性今后会怎样贯穿下去? 梁延喜:其实我想得很简单。搞了多年的建筑开发,我只想做出一件成功的作品,体现人生的价值。我不以大为主,做的是以精、以好为主,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要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客户,对得起自己。 什么是好房子?首先是价格能被消费者承受。其次是良好的布局和配套,哪怕是二流的材料也要做出一流的品质,要向尽善尽美做最大努力,要在人性化服务和物业管理上下大功夫。第三是超前意识。人们日益崇尚健康和体育,体育场所的建设必须重视起来,纯净水、宽带等管线要预设预埋。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住房标准和房屋功能在改变,在提高,比如厨房,它将不再仅是烧菜做饭的概念,而会成为体现高度智能化、在背景音乐中享受生活的天地;阳台也不再是晾衣服、放花盆的地方,而成为一个造型别致、用来聊天、休闲的空中花园。小区的绿化美化也不仅仅是种草种树的问题,而是营造出一种立体的全生态环境,建设成视觉美感和心灵愉悦的地方。 为什么东进? 记者:在一般兰州人的印象中,兰州东部所属的东岗镇就是兰州钢厂,而在这个大型钢铁企业衰落后,兰州的东大门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支柱。那么,是什么启发了你并由此发现了一片新大陆,在这里开拓一个新的居民住宅区? 梁延喜:放眼兰州东部,这里北临黄河,东接乡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而且周围空地成片,兰钢空闲地皮的去向也成焦点,这一切都为房地产开发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现在,在兰州东部地区,有雁儿湾的东岗世纪新村,是甘肃信通通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东岗镇村委会联合开发,占地面积98782亩,总投资近3亿元,建成后可提供1886万平方米、2100多套住房。兰州6413机械制造总厂主管单位中国集装箱控股集团公司与美国恒发集团签订的一项投资额为323亿元的综合开发项目也位于兰州城关区东岗,计划在国道主干道南侧建一座2万平方米的生活超市,主干道北侧建15万平方米的绿色环保居住小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停车场、幼儿园、体育健身休闲设施等,建设用地75万平方米。 随着我们飞天家园的安居工程顺利售出,二期飞天新家园已进入实施阶段。飞天新家园投资25亿元,占地151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共22栋住宅楼,产出住宅2200余套,建筑层数以6层为主,接合部分8层和11层的小高层,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使得整个小区洋溢着浓烈的现代感和立体感。按照规划设计,小区环境把绿地树木、亭台水榭、喷泉、雕塑及音乐广场、健身步道完美融合,力求打造出城中桃花园的氛围来。上述两期开发建设竣工后,将在兰州东部初步形成一个有15万人居住、学习、生活、购物、娱乐,布局精巧、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绿地、水面、假山相间的,具有一流生态环境的半封闭式花园示范小区,总建筑面积可达40余万平方米。 记者:世纪新村也好,飞天家园也罢,这些只是兰州房地产大开发的一个局部,也仅仅是房地产商的想象而已。对消费者来说,他们选择的价值在哪里? 梁延喜:选择郊区,就选择了郊区的空气、蓝天、绿色、阳光。 过去,人们都喜欢选择市区中心的住房,因为那里交通方便,商业繁华。但是近两年,住房呈现出了明显的郊区化趋势,最具说服力的是雁滩楼房的销售势头。两年之内出现的一批以中高档住宅为主的社区,使雁滩商住楼脱颖而出,数以百计的新楼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拔地而起,形成一个个崭新的居住组团。 现在出现了以东岗为中心的东郊社区,濒临黄河,空气、蓝天、绿色、阳光等良好的自然因素使这里生态环境优越。再说这一区域土地多为五类地,地价便宜。虽然上班远了一些,但是现在的交通这么方便,每天有数百趟的公交车来回穿梭,维系着宁静近郊生活与繁忙都会商圈的联络;还有大型会所、配套学校、绿地、喷泉……这些居住风情也是兰州楼市郊区化、规模化、社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记者:这是不是表明兰州的房地产开发发生了明显的区域变化? 梁延喜:兰州市的整体城市发展及其房地产开发建设只能向东西方向延伸,而东西方向的延伸发展又受到各区域人口、资源、经济发展、开发条件以及市场环境、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制约和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兰州市商贸中心的逐渐东移,东部区域市场相对集中,因而给东部区域带来了繁荣的市场和旺盛的人气,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并聚集于东部区域,在东部投资、置业、做事、居住、生活,自然也就造成了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极大吸引。 正是由于上述多种因素,使兰州市房地产开发近年来发生了明显的区域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以雁滩、东岗地区为重点的东部地区以及城关区成为全市房地产开发的重点地区。 告别概念营销 记者:飞天家园以经济适用房立身,在业内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营销概念,却创造了良好的销售局面,这是什么原因? 梁延喜:概念营销在房地产引进营销策划的初始阶段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使一些楼盘起死回生,销售火爆。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市场的成熟、消费者购房的更加理性化,概念营销已经成为强弩之末,以概念营销为理念策划的楼盘,在控制一定成本的前提下,各种包装已达到可能条件下的极致,造成了无论是别墅、豪宅还是公寓、写字楼之间大量相互克隆,同质化现象更趋严重。一些深圳、上海楼盘的名称在兰州也可以一字不差,雷同的立面、户型、景观在兰州不少楼盘似曾相识。另外,去年下半年期房已经远不如现房或准现房好卖,这些都在证明概念营销必须摒弃,营销策划水平必须提高。对于房地产这个透明的行业而言,永远是后来者居上,纯粹的产品优势转瞬即成为对手攻击的靶子,这就要求营销策划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保证产品不断的创新,使得产品市场相协调。 房地产发展到现在要单靠一两个卖点或者华而不实的概念包装已经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了,成功更不能靠简单的克隆和模仿。这不但需要开发商在企业的发展上有一个科学准确的战略,而且在项目运作上更需要一个准确的开发策略。商品房开发同其他产品一样,不外乎领跑者策略挑战者策略追随者策略补缺者策略,至于你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取决于市场和开发商自身的实力、拥有的资源以及整合这些资源的能力和手段。但不管采取何种策略,只要你运用得当,符合企业和市场的实际,就会取得成功。营销策划强调的就是大势把握、战略至上和策略制胜。 走泛地产之路 记者:飞天家园及其二期工程把规模化、社区化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是不是基于公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虑? 梁延喜:我们发现,在兰州东部,制约房地产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水、电、气、暖、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的不足。同时,开发商还面临着社会保障不足、生活需求社会化程度有限、城市发展与市政配套脱节、住宅需求与生活方式不同步的市场状况。这就使得开发商要给业主提供一个可以居住、可以生活、可以学习、可以休闲的生活空间,地产开发必须走泛地产之路、开发大盘之路,这就要求开发商和营销策划者不仅要具有对资金的运作能力,还要有对一个社区的整体规划、管理等多项的能力。这是对开发者和策划者的一个新的考验。 兰州市房地产企业数量近几年来快速增加,从1996年底的213家增加到2002年的497家。兰州市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收入状况自1999年来连续3年基本持平,保持在10亿元以上;经营成本在逐年增加。兰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内部管理近年来有了明显加强,尤其是目前兰州地区较为知名的几家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此,我们要有危机意识。 记者:你们现在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梁延喜:我们现在最大的危机就是人员的观念问题和管理问题,但这是任何企业都存在的问题。不是说你有没有产品,你有产品你观念不改变就无法创新;你有了管理,你的素质下降了,你就把这个市场限制了;你有管理,没有人,你什么都做不成。我认为我扮演的角色就是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研究行业规则,然后提出一个很好的架构,这个企业的架构我认为可以定出很好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的办法。 记者:最近盛传兰州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市场过热泡沫危机的看法,您怎么看? 梁延喜:从兰州商品房空置情况看,在1999年和2000年增加后,2001年有所减少。目前,兰州商品房虽有一定空置房,但真正好的楼盘和小区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品牌楼盘和小区销售形势继续看好。2002 我们飞天家园A区的综合售房率达到998%,因此我认为兰州房地产市场不存在泡沫。目前,有媒体报道说在有些城市存在或出现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但我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是健康、理性发展的。我们走泛地产之路、开发大盘之路,是出于我们自身的选择,相信这一点在我们二期的工程中会有更多的体现。 新都市主义的历史形成 新都市主义(NewUrbanism)是指上世纪80年代晚期美国在社区发展和城市规划界兴起的一个新运动。其宗旨是重新定义城市与住宅的意义和形成,创造出新一代的城市与住宅。它的出现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城市住宅和社区发展,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中国。它起源于二战前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寻求重新整合现代生活诸种因素,如居家、工作、购物、休闲等,试图在更大的区域开放性空间范围内以交通线联系,重构一个紧凑、便利行人的邻里社区。

新都市主义包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方面体现为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的居住环境,提倡回归城市的理念。另一个方面是在城市的郊区发展,对城市边缘进行重构。也是对城市郊区化扩张模式的深刻反思。与郊区化扩张模式相反,新都市主义赞同将不断扩张的城市边缘重构形成社区,使其具有多样化邻里街区,而不是简单地形成一个人们居住的卧城

将这两个方面简单概括为:让城市自然化,让自然城市化。新都市主义的精髓就是让都市文明与自然属性和谐共存,在满足人们对城市资源的高度利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城市的基本作用,充分顾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倡导的是一种快节奏、低生活成本、高娱乐的都市跃动人群生活模式,强调居住背景、个性化生活;强调生活轻松便利的居住环境、和睦的邻里关系、全力以赴的工作、尽情地享受与娱乐的生活方式。 新都市主义的演变 1819世纪工业革命是西方城市迅速发展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为解决所出现的这些城市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划方案,如公园城市运动、田园城市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等。 面对大规模的郊区化,人们的反思一直没停止过。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一种后来称为新都市的浪潮出现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建筑界。新都市主义者旗帜鲜明地向郊区化无序蔓延宣战,以作为郊区化蔓延的终结者为己任。针对郊区化过程中的问题,新都市主义重新倡导较高密度、重视邻里关系的社区,广泛提倡不同阶层的融合,以步行为主要交通形式的居住模式。 新都市主义倡导一种生活 目前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不受都市的嘈杂、都市交通拥挤的影响,就把家和工作都安在离城不远,但是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工作舒心。黄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住在城南可以享受一个比市区更为舒适的环境,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大片的绿地、田野,可以选择花园洋房、联排别墅、独栋别墅等多种低密度的住宅,不必再去挤电梯公寓。新城南的政府配套设施、新会展中心带来更加便利的生活,医院、学校、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一样都不少,完备的商业配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可以居家在城南,更可以工作在城南,不必再每天起早贪黑奔波在家和单位之间,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休息、娱乐、学习。新都市主义带来的就是这种生活。

42区划::是指地区、区域的划分。建筑区划是指对按照统一的城市规划要求,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规划建设的,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建筑物聚集区进行的区域划分。

按照主要建筑物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办公区等建筑区划。

划分建筑区划的依据主要是城市规划道路、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行政管理、物业管理等因素。

建筑区划一般与《物业管理条例》中的物业管理区域相一致,以便于建筑物及配套设施的管理。

名词解释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