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嫉妒和毁谤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9-14 21:07:32

关于嫉妒和毁谤的故事

原文:古贤美极,无以卫身。故循性行以俟累害者,果贤洁之人也。极累害之而贤洁之实见焉。立贤洁之迹,毁谤之尘安得不生?弦者思折伯牙之指,御者愿摧王良之手。何则?欲专良善之名,恶彼胜己也。是故魏女色艳,郑袖之;朝吴忠贞,无忌逐之。戚施弥妒,除多是故湿堂不洒尘,卑屋不蔽风;风冲之物不得育,水岸不得峭。如是,里、陈蔡可得知,而沉江、蹈河也。以取容媚于俗,求全功名于将,不遭析之祸,取子,幸矣。孟贲之尸,人不者,气绝也。死灰百斛,人不沃者,光灭也。动身章智,显光气于;奋志党,立卓异于俗,固常通人所谗嫉也。以方心偶俗之累,求益反损。盖孔子所以忧心,孟轲所以惆怅也。

原文含义:古代那些品德极好的贤人,也没办法保全自己(不受前边讲的六种毁谤和伤害)。那些不怕毁伤、嫉妒,本着自己本性做人的人,才是真正的贤良。反之,本着自己本性做人,怎么会不被嫉妒、毁伤呢?善于弹琴的伯牙、善于驾马的王良,都会被人嫉妒。因为常人憎恨比自己优秀的人,想独占优秀的名声。所以,魏国有美女,郑袖就想办法把鼻子给她割了;朝吴忠贞于君王,费无忌就把他驱逐了。谄媚争宠的人多嫉妒,讨好奉承的人多巧语。所以周文王被囚,孔子被困是可以理解的;屈原为什么投江,申狄为什么沉河,也就不足怪了。才能和品德超群的人去求得一般人的喜爱,向庸官求取功名,不受到析、伍员那样的灾祸,已经是不错了。有才能和道德高尚的人什么时候才能不被嫉妒呢?孟贲的尸体不再被砍杀,是因为已经断了气;烧完的灰再多,人们不再浇水,是因为火焰已经熄灭了。稍微做点事情就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光彩照人;有志向的人在同类人中显得高傲,在一般人中显得特别优越,这本来就容易被有学识的人所嫉妒。以正直的心受到常人嫉妒,想求取好处反遭损害,这也是先贤们担心的世态。

故事:这段话包含的典故较多。

     伯牙和王良

伯牙,姓俞,名瑞,春秋时楚国人,精于琴艺。他在晋国任职。在回荆州探亲的途中,走到汉阳(一说石首),歇下来弹琴,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之心境。突然他发现一个樵夫在歇担倾听,他就问樵夫听到了什么。樵夫叫钟子期,对他的琴意大加阐发,其中最让伯牙感动的是,樵夫说:你的志向很高远呀,从你的琴声听得出,你志在高山、流水。伯牙认为,钟子期是真正能听懂他的琴音的人。二人遂结为挚友,后世把这样的挚友称为“知音”,即来自于此。再后来,钟子期病故,伯牙悲痛难忍,在钟子期墓前把琴摔了,从此不再弹琴:恨无知音赏。

王良,春秋时晋国公卿赵襄子(三家分晋的重要人物)的马车夫,传说中最善于驾车的人。据说他驾车不需要马鞭之类的,马儿能与他形神统一,快慢有致,转圈拿规尺划圆一样,总之,王良是靠意念在驾马。王良死后,天帝把他征为车夫,所以天上有了“王良星座”。王良能为天帝驾车也很不容易。子路为孔子驾车跑了很多地方,受孔子影响的子路也很讲究,临死前还很注意礼节形象,把帽子扶正了。但在孔子看来,这也不足以超越王良的驾车技术。最终天帝选择了王良。

二.     郑袖和魏女

郑袖是楚怀王的宠姬,非常聪明,也非常美貌,但因为自己美貌,就嫉妒别人的容貌。魏国为了讨好楚国,给怀王送了一个美女,比郑袖漂亮。郑袖表面上善待魏女,背地里却想招坏事。她告诉魏女:在怀王面前,得把鼻子捂住走路行事。怀王很奇怪,问魏女为啥总是在他面前捂住鼻子。郑袖解释说:“她嫌你臭呀!”楚怀王下令把魏女的鼻子割了。传说郑袖还迷恋楚国帅哥屈原,但屈子不理会,她便诬告屈原,怀王把屈原放逐,令屈原郁郁不得志。她还干了最大的一件坏事,改变了历史:收受贿赂,干预朝政,放走张仪,终于让楚国灭了。

三.     朝吴和无忌

朝吴本是楚国人,为楚平王效力,得到楚王信任。费无忌是楚国大夫,见到朝吴受到重用,产生嫉妒,于是向楚王进谗言,诬告朝吴。(诬告的事情怎么总是发生在楚国呢,因为楚人自古以来多疑。)朝吴被驱逐出楚国,到蔡国做了大夫。

四.     周文王被囚

周文王,传说是黄帝的后裔,后世名之为“姬昌”。出生于宝鸡歧山,继承了家族“西伯”(西方诸侯之长)的位置。在任上,他重视发展生产,礼贤下士,网罗人才,种种迹象表明他有攻打宗主国商的意思。商的大臣崇侯虎发觉事头不对,就向纣王报告了。纣王把姬昌从陕西调到河南,囚居在河南汤阴北叫“羑里”的地方。文王被囚后,研究伏羲氏传下来的关于世界起源的思想,取得了很大成就,据说《周易》就是他这时候推演出来的。

五.     屈原投江、申徒狄沉河

屈原,名平,字原。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得很有才华,得到楚怀王赏识,做了“左徒”,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发展方针,相当于发改委了;发布政令,相当于政府部门了;接待外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典型的外交部了。太能干的屈原招致了朝中大夫、怀王宠姬、国外政敌多方面的毁谤攻击。怀王又是个昏庸的君主,不仅疏远屈原,还把他放逐到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区。眼看祖国日益衰落,即将被秦所灭,自己的报国之志无从发挥,忧心如焚的屈原最终难以自持,抱起大石头,跳进了汩罗江

申徒狄,商时人。据说他见到纣王无道,便向纣王议。纣王不听,他便抱起石头跳河了。他要跳河还是事先做了宣传的。崔嘉知道他要跳了,便去劝他:你那么聪明有德行的人,应该是老百姓的父母呀,现在你看到一个人要跳河了,能不去救他吗?申徒狄就做了“最后一次演讲”:夏桀杀了关龙,灭了;纣王杀了比干,也要亡国。不是我不救这个要跳河灭国的纣王,不是没有好的办法,而是他不用我呀!(故亡国残家,非无圣智也,不用故也。)说完就跳了。

关于嫉妒和毁谤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