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6-18 08:51:34

《凡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凡卡》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外国名篇名著”专题当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文章是按写信的过程记叙的。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过圣诞节的情景);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

本文表达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第二,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文中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主,凡卡向爷爷倾诉当学徒所受的虐待欺凌,基调是“苦”;文中插叙回忆的内容,主要讲在乡下生活的快乐,基调是“乐”。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再加上作者对凡卡写信环境、动作、神态的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内心的“痛”。最后,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是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学情分析】

《凡卡》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对于刚刚接触外国文学作品的学生来说比较复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预习作业:把课文多读几遍;自学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通过工具书来理解;把文中有疑问的地方打上标记,以备在课上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预习来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内心世界

3、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4、在感悟凡卡悲惨命运的同时,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对美好生活地珍惜

【教学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

【教学方法】

问题导读 以读促悟 引导交流

【学习方法】

读读——找找——画画——议议——说说——写写

【教学准备】

1、 作者简介

2、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3、 找出文中信的内容和写信过程中回忆的内容分别做上不同的记号。

4、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苦难的生活,理解凡卡痛苦的内心世界。

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呈现目标

时间:3分钟

1、 情境导入: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认识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她的的悲惨命运让我们痛心。今天我们要再来认识一位同龄人,虽然他们没有处在同一个时代,没有处在同一个国度,但是他们悲惨的命运却是相同的。他就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契诃夫所写的短篇小说《凡卡》中的人物。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呈现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大屏幕出示:

1、 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3、 找出文中信的内容和写信过程中回忆的内容分别做上不同的记号。

4、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苦难的生活,理解凡卡痛苦的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

在这个导入环节,我联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导入新课。寻找凡卡与小女孩命运之间的相同点,使学生对人物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出示目标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更有针对性的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环节二:检查预习

时间:6分钟

1、 认读生字词,(大屏幕出示)

形式:自读、齐读、个别读。

2、 正音、纠形

多音字:摩

易错字:撇

3、 出示难读的句子,指读。

【设计意图】

针对这篇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把认字、通读课文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而这一环节就是对预习的检查。通过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同时也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环节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时间:12分钟

(一)大屏幕出示:

1、 快速的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 找出文中信的内容和写信过程中的回忆内容分别标上不同的符号。

(二)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三)全班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完成第二、三两个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很快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也对本文的表达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环节四:品读书信,关注人物

时间:18分钟

1、 串读书信的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

2、 抓住“指望”,体会凡卡生活的无望。

大屏幕出示:

“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师:谁来说一说,“指望”是什么意思?

九岁的凡卡离开乡村,离开疼爱他的爷爷,来到莫斯科这个大城市来当学徒,他曾经有什么指望呢?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想。)

多么美好的“指望”啊!而现在,刚来到这里三个月,他就感到他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你能从他的信中找到原因吗?

细读81015自然段,抓住具体事例和句子,体会凡卡没有指望的生活。

凡卡在城里的一切美好的指望都破灭了,又产生了新的指望,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读凡卡乞求爷爷的话和对未来的设想以及急切的心情。

【设计意图】

本文内容很丰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的信。因此在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深入探究信的内容,读、悟相结合,以此走进凡卡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凡卡生活的悲惨,以及他想要爷爷带他回家的迫切心情。

环节五:作业设计

时间:1分钟

1、 书写本课生字、词。

2、 认真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因为这一课的课文比较长,生字较多而且较难写,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以此来保障第一个目标的完成。

板书设计:

凡卡

准备写信

信的内容

写信

回忆内容

寄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的对比、衬托的写法。

2、 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3、 走进作者,阅读作者的其它作品。

教学环节:

环节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时间:4分钟

1、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概意思,并且学习了凡卡信的内容,通过信的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他哀求爷爷带他回家。)

2、 明确目标

凡卡的家有着怎样的魔力,吸引着凡卡那么迫切的想要回家呢?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课时目标)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定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环节二:品读回忆,进行对比

时间:16分钟

(一)学习回忆内容

1、 串读回忆的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 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凡卡的快乐?

文段一:多么快乐的日子啊!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

1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

2这个片断写了怎样的情景?[板书:砍圣诞树]

3让我们把嘴角翘起来,一起感受一下凡卡的快乐。 (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过渡:还有哪些片断我们可以看出凡卡的快乐?

文段二: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囟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这个片断写了什么情景?[板书:乡村夜景]

师:对于凡卡来说乡下的生活,像一首诗,更像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凡卡的快乐吧!(齐读)

【设计意图】

以乐衬苦,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片断的研读,体现凡卡回忆中的乡下生活的快乐,回忆中的情景越是快乐,就越能体现凡卡在城里生活的痛苦,为下面突破难点理解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作铺垫。

师:凡卡和爷爷在乡下真的很快乐吗?

)感悟“乐”中衬“苦”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45自然段,看看爷爷和凡卡在乡下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这两个段落写了怎样的情景?[板书:乡下守夜]

抓住关句子来体会:(相机指导朗读句子)

句子1:爷爷是日发略维夫老爷家里的守夜人。

句子2、他是个非常有趣的小老头儿,65岁,老是笑眯眯地眨着眼睛。白天,他总是在大厨房里睡觉。到晚上,他就穿上宽大的羊皮袄,敲着梆子,在别墅的周围走来走去。

句子3: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师:老师查过资料,莫斯科的冬天又冷又长,圣诞节前后最冷,白求天平均温度是零下10摄氏度,晚上最冷的时候达零下40摄氏度

师: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带着一个小孩子,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过着晨昏颠倒的日子,忍受着无法忍受的寒冷,你可以想象,爷爷和凡卡在乡下到底过着一种什么日子?

师:凡卡在乡下的生活那么苦,为什么回忆起来又那么地快乐呢?

(引导学生感悟对比反衬的表达方式,作者正是用这种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凡卡的悲惨命运)

【设计意图】

通过对第四、五自然段的学习,抓句子,谈体会,突现了凡卡和爷爷在乡下生活的贫苦,让学生明白乡下的生活并非真正的快乐,但这样贫苦的生活在凡卡的记忆中却是那么的快乐,从而突出了凡卡在城里生活的悲惨。通过老师的点拨,要突破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这个难点,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过渡:此刻,凡卡正在做着一个美梦,他会梦见什么呢?谁来读一读凡卡的梦。

环节三:讨论结果,感受人物

时间:10分钟

1、出示梦的内容。

2、质疑:读凡卡的梦,你有没有疑问。

预设产生疑问: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

假如爷爷通过别的途径了解了凡卡的遭遇,爷爷会把他接回了乡下吗?

作者为什么要以梦为结尾?

(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后汇报)。

3、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即使爷爷接到凡卡的信,爷爷也不能来接他,更何况是凡卡的求命信,爷爷接不到啊!这时候,凡卡正在做着甜甜的梦,谁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过渡:对于凡卡来说想吃一顿饱的饭,睡一个好觉只是一个梦

对于凡卡来说想回到爷爷身边,也是一个梦,

对于凡卡来说过上幸福的生活,更是一个遥远的梦。

就让我们轻声一点读,让小凡卡的梦做的长一些吧……)

【设计意图】

通过质疑、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白造成凡卡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从而让学生产生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憎恨,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环节四:渗透教育,拓展深化

时间:8分钟

凡卡是我们的同龄人,我们读了课文,没有一个不为他的悲惨命运感到悲哀的。假如凡卡来到我们的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做什么?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让他们通过说话、写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既深化了主题,又能够做到读写结合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环节五:了解作者,推荐书目

时间:2分钟

本文的作者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他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他还有很多出色的作品,如《变色龙》、《套中人》,希望同学们能够找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体现读书的乐趣,养成读书的习惯。以一篇带多篇,课内带课外,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读书习惯的形成

板书设计:

凡卡

爷爷守夜 对比

回忆 乡村夜景 反衬 写法

圣诞树 暗示

凡卡 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