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3-08-10 01:16:48


浅析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
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1819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在当时几乎无人问津,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灰心,他自我嘲讽似的宣称,这本书不是为当代人,而是为后代人所写的。他在默默无闻中等待了30个寒暑,这部鼓噪着生命冲动的哲学名著也伴随它的作者度过了30年的冬眠期。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而终于在1851年得到了爆发。一位名人说:“走了一整天,到天黑,他走到了。
叔本华继承了康德关于为世界划分两个层次的观点。在康德看来,人的理性(这里是指纯粹理性或理论理性只能认识进入人的认识领域范围内的东西,即现象界,至于现象界背后的自在世界则是人的理性无法认识的。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指出:人们必须以双重方式来思考自己,按照第一重方式,须意识到自己是通过感觉被作用的对象;按照第

二重方式,又要求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理智,在理性的应用中不受感觉印象的影响,是属于知性世界的。同样,叔本华也认为世界存在两个层次:一是表象世界,二是意志世界。叔本华自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康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康德的“自在之物”其实就是他所说的“意志”但他认为康德并没有说清楚,因为康德把自在之物只理解为绝对的客体,而没有理解为主体。康德在区分出现象界和自在之物后认为,人们的理性认识能力只能认识现象界,对自在之物却不能有所认识。因为在主客分立的认识方式下,主体不可能越过这个对立而直接到达客体,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到达事物向人所显现的表象,而无法透过表象达到自在之物本身。而叔本华正是要突破康德这一思想的局限来认识自在之物,在叔本华看来,如果超越了主客分立的认识方式,所达到的就不再是意识中所呈现的世界(表象世,即对象在主体的意识当中的某种表现;而是存在的东西本身,即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在叔本华看来只能是意志,所有那些在原因之后又有原因的线索上,按规律呈现的一切基本动力都只能从意志得到说明。叔本华用他的意志本体论,完成了对康德二元论的批判与超越。
“世界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叔本华认为,以往的哲学都忽视了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要么从主体出发引出客体,要么从客体出发引出主体,而事实却是,世界既不是单纯的主体,也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我的表象,因此,根本没有脱离主体的客观世界,就是说没有什么太阳,只有眼睛中的太阳,没有什么地球,只有人手触摸到的地球。因此,我们必须立足这一事实,首先把一切都作为表象加以考察,即作为主体的客体而考察。作为表象的世界,它有着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的两个半面,一个半面是客体,另一个半面是主体,这两个半面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个半面都只能是由于另一个半面而有意义和存在:存则共存,亡则俱亡。
在叔本华看来,“世界是我的表象”,但却并不意味着这个作为表象的世界是主观随意决定的,或者是一团乱麻式的主观意向,相反,所有的表象都是一种有序的方式和其它表

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