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11-09 09:53:08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I大山洞社区服务中心 刘新萍
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 ,首先先了解 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 ,他官至兵部尚书、 都察院左都御史, 精通儒释道三家, 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 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 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在蛮荒的龙场, 王阳明悟出了“圣 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 让龙场司道实际发挥作用的, 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 便 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 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知行合一并非是自顿悟, 而是在磨难中水断反思、 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 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 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 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 寇。凭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 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 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我 们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明武宗正德三年 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 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 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 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 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 不能分为“两
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 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 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 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 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 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 如果不去行动, 不能算是真知。 王守仁认为: 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
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 封建道德是人行为 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 "良知 "的工夫。在封 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 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读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 ,才真正理解贵阳市委把 “知行合一, 协力争先”作为贵阳城市精神加以培养其中的内涵,是有着充分的学 理依据。贵阳有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秀丽俊美,被称为“森林之 城”,“避暑之都”,日前生存环境的严重持续破坏 , 令人深恶痛绝。作 为贵阳人民的我们首先得热爱我们自己的家园, 要有建设家园的热枕, 要同心、协力、争先,遵从政府制度,宣扬阳明文化,从我做起,从 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孩子到大人,人人做到保护环境,爱护卫生, 提升自身素质、修养。我们的城市选择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 选择了美好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全人类的未来,人天合一大生 态,大易本是生态书, 呼吁贵阳市民认真学习 “知行合一, 协力争先” 做到大有所为,大有作为,为生态建设竭尽全力,我们每个人要努力
实践“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城市精神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
感自承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