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读本阅读训练

发布时间:2019-02-01 02:32:32

需要答案者可与QQ联系!

(一)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

  早读时,我们班的女孩子总到后山找一棵最茂盛的相思树,分坐在各个枝丫上,远远看去,就像栖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相思鸟。直垃壁益盏旦圭迁丛立丝

  1.文章开头两段有什么作用?

  2.文章运用了多重对比刻画铁杆的性恪特点,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3.请赏析文章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及效果。

  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以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为题的用意。(6)

(二)让我流泪的香橡皮

我嘿嘿地笑了,笑着笑着眼睛就开始发涩、发热……而让我真正不能自已地流下眼泪来,是在两天之后的物理课上。

赵老师回到讲台上,目瞪口呆的我,也重重地坐下了。我想,我肯定是流泪了,不然,翠兰怎么一边夺我手里的橡皮一边这样说——“两块橡皮我都要、四块橡皮我都要……别哭了,好吗?”说着说着,她竟也泪流满面。

1、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分别说说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第一处:
第二处:
2.透过这块让我流泪的香橡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翠兰?


3.这篇文章写得十分感人,假如叫你它推荐给别的同学去读,请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语,让他们也喜欢。

(四)难兄难弟

1吕雉同学的阴谋是什么?


2、从文章中,能看出吕绮同学有什么优秀品质?


3、这篇文章的结尾哑然了,眼睛很快模糊起来。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


4、认真读文章,填空(每个空不超过15字):
1)起因
2)经过
3)结果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触。


(十一)晶莹的泪滴

16.女老师在办理的休学申请书时,为什么十分专注”“费时”“忧郁”“落泪”?为什么又对连连发问后又加以安慰?6分)

17.在办理休学手续的过程中,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5分)

18.请分析画线文字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6分)

19.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晶莹的泪滴指教务处女老师为我失学感到无奈、伤心而流下的泪水,也喻指老师真诚、纯洁、善良的心灵。

B.“我没有做更多的解释,原因是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

C.“我看着那双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忽然联想到姐姐的眼神。运用细节描写,强调女老师如姐姐一样温柔地关心、鼓励,为分担痛苦。

D.文中写父亲在弥留之际的话,旨在表达父亲对当年自己决定的后悔,突出当时女老师劝不要休学的意义。

E.“我十四岁时没有把女老师一串泪珠的经历告诉父亲,是因为当年对父亲让我休学十分不满。

十五)华老师,你在哪儿

1. 根据要求分析文中划线句子。(2分)

1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

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脸红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


3综观全文,说说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略加分析。

(十九)永远的校园

1.开头写校园的用意是什么?

2.文章内容中从不同的侧面涉及北大的精神,请分点概括北大精神的含义。

3.作者为什么说北大是永远的校园,请分点阐释。

4.请你从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鉴赏。

 

 

 

(二十三)坐在最后一排

  1.两位班主任老师对“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造成的后果有什么不同?

  2.围绕着白老师与“我”,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

  3.文章第九自然段说“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你如何理解“最漫长也最短暂”?

  4.对于白老师的所作所为,“我”有什么反应?试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

  5.“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6.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7.在你与老师的交往中发生过许多事,其中有的让你感动也有的让你伤感,请写出来,并稍加评论。

 

 

(二十四)最后一课

1.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中“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表明了师生沉着、郑重、临危不惧的气度。

B.文章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全文具有很强的纪实特点。

C.全文以叙为主,兼有抒、议,没有描写的语言。

D.文章语言平实,感情深沉,详略得当。

E.这篇文章和都德的《最后一课》一样都属于小说,但其结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引起人们对小说主题的思考,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文中作者赞扬了什么?揭露了什么?

3.作者在文中准确记录日军出现的时间——“上午1030分”,作者把这句话独立成段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时间是可信的,请结合文中的一处伏笔说明。

4.(1)当见到日军进校宣布下课时“学生们一致的立了起来,默默的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的啜泣着。”是否说明学生们胆小害怕,特别是几个女生“啜泣”,结合上下文看该怎样理解学生们的表现?

22012220,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这种亵渎历史的行为必将遭到正义的世界人民的唾弃。请你结合对本文的阅读体会和生活实际就“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爱国”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十九) 那个贫穷而又温馨的春节

1.解释文中炊烟袅袅和懂懂的含义。

2.贫穷让我家揭不开锅,逼得全家人上山挖蕨,结果遇到什么事情?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3.“男儿有泪不轻弹”,文章中写到两处流泪,一处是我们边吃边流泪,第二处是父亲流泪。这两处流泪各是什么原因?探究后回答。

“我们边吃边流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流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句子“贫穷年代的爱,大写而质朴”的理解,请写在下面。

5.我家这个春节没有因贫穷而苦恼,反而格外温馨,读了文章后,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这是为什么。

6.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仅是诉说童年贫穷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表现了____________

(三十四)剃头匠

16.从开头部分的语句可以看出剃头匠是个怎样的人?

17.文中画曲线的部分,通过细节交代了癫仔什么方面的改变?作者写癫仔这些变化的意图是什么?

18.剃头匠平时对癫仔很好,很是关照,可是在癫仔死后,他为什么却不肯去处理后事,显得“无动于衷”?这与他的一贯言行是否矛盾?

(三十五)端木蕻良 老鞋匠    

1.选出不全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1分)  

A.过往 邻近 B.废旧 普通  

C.名贵 轻快 D.茂实 方便  

2.指出对加点词词义推断有误的一项( )(1分)  

A.他使用的家什——修鞋工具 

B.摆着一些不起眼的东西——让人瞧不起  

C.有的人鞋子开线了——脱了线  

D.没穿就拿来打掌了——给鞋底钉掌子 

3.选出句中没有使用修饰语的一项是( )(2分)  

A.为过往的行人和邻近住户们修补鞋子。  

B.既合脚,又称心,付了款,说声谢谢。  

C.他使用的家什,也是顶普通的工具。 

D.他这鞋摊,能够当时修得,马上穿起,立即继续走路。  

4.选出直接表现老鞋匠的一项( )(2分) 

A.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可说不上有什么名贵的。  

B.墙上贴一张纸条儿,上面写着:“快修,当时可取。”  

C.鞋有各式各样的,更多的是塑料底的。  

D.他整天不闲地为人修补鞋子。  

5.选出表现方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一位老头儿坐在“马扎儿”上,在为过往的行人和邻近住户们修补鞋子。  

B.老头儿长年坐在十字路口的墙边,好使东南西北的行人都看到他。  

C.不停的来人,坐在小凳上,等他把鞋子修好,就好上路。 

D.他,不只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  

6.说说“鞋有各式各样的”这一段的表达作用。(2分) 

 

7.文中有一句话能够点示本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写出这句话。(3分)  

8.作者通过哪些描述显示出人们对老鞋匠工作的看法?(3分) 

 

(三十六)白色方糖
1.本文写了三个故事,(1)周末广九大酒店,男孩帮尴尬女孩解围;

2 ( )

3( )
2.段中画线句我已经是快入土的人了,还企望什么呢?的句式是( );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
3.当我把一块白色方糖投入他的杯盏中,句中加点词,能否换成?为什么?


4.最后三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意图?

(三十七)老麦的粽子

1.作者怀念老麦,不仅因为他的粽子好吃,( ),更是因为老麦是一个( )、( )、( )、( )的人。(请用文中带有概括性的词语填空)

2.请写出括号里字在文中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

⑴而我那时又太小,见到他总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⑵这就是他的“流动商店”。

3.7段中连用三个“永远”是否重复啰嗦?晴分别说明理由。

4.第八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5.对本文理解,正确的是?(

A.本文以“老麦的粽子”为线索,表达作者对老麦由衷的敬佩与思念之情。

B作者怀念老麦在端午送来的粽子,从情感上看,与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相同。

C第五段将老麦的粽子与北京的粽子进行比较,说明老麦的粽子价格很贵的理由。

D第六段中作者也许真的不知道,但句中无不表现出老麦仍按原价出售的意思。

(三十八)老哥哥 臧克家

他的工作就是赶赶集,喂喂驴,扫扫院子,七十多岁了,精力已经用尽,①像一棵甘蔗,甜水给人家吮咂尽了,而今只剩一点残渣了。他有空就躺在小耳屋的炕上,冬天老人怕冷,喜欢个热炕头。老哥哥精神不济,身子一沾炕就打起呼噜来了。可是,灾难就出在这个热炕头上。祖父持家时,我家经济已困难,冬天烧草是个大问题,老哥哥烧炕的几把草就牵连到祖父的经济核算。有一天,老哥哥烧炕不小心,把我小叔叔的一只鞋子烧掉了,祖父大动肝火,把老哥哥赶走了。②老哥哥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哀求,也没争取留下。他收拾起衣物,一生的家当,只是一个小包包,工资结算,十二吊钱。他辞别了为之劳动了一生的别人的家,辞别了给了他温暖也给他闯了祸的热炕头,辞别了我这个小孩子,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一步一步地、艰难地移动着老迈的双腿,走上往焦家庄子去的小土径。我牵着衣角送他,流着眼泪送他,心里想,从来没听说老哥哥有家,也没见过老哥哥的家人来探望过他,今天他一个日暮残年的孤老去投奔谁呢?后来知道,他有个侄子,为人忠厚,老哥哥去的,就是他侄子的穷家呀。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老态龙钟:

缩影:

2.第二段中“无言的中斥”是指什么?

3.认真阅读选文,理解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现的“老哥哥”的形象。

1)①句以甘蔗比喻“老哥哥”,表现了什么?

2)②句“老哥哥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哀求,也没争取留下”,表现了“老哥哥”怎样的性格特点?

4.“老哥哥”晚境是凄凉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此加以表现的?

5.“老哥哥”被赶走缘于烧掉一只鞋,这本是小事,“祖父”却大动肝火。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6.试体味倒数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及其表达作用。

(三十九)快手刘

1.小说第③段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快手刘怎样的心理变化?

2.小说第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3.小说第⑩段中我为什么要转移孩子们的视线,让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

4.下面两句话都是快手刘完成戏法后说的,请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结合全文比较分析。

①“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②“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5.小说用较多文字写了快手刘的“不灵”和失手,为什么还以“快手刘”为题呢?

(四十)悠长的铃声

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4分)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4分)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5.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四十二)

1.文章开头所说的“病”指的是

2.文中横线处特意写“那正是饥饿的年代”,目的是

3.如果陈大娘没有去世,作者一定会再次见到她,那将是怎样感人的一幅场景?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话描述出来。(50字以上)

4.作者叙述、描写自己下乡时的生活,主要写了与几类知青的交往,他们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对作者进行了关照。请分别加以概括。

5.“我回头向自己的人生望过去,不禁讶然,继而肃然……”“讶然”指什么?“肃然”指什么?

6.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语言。

1998年的岁尾,我心渐生一大片感激,如春草茵茵。

1)这一比喻的好处是

我此前怎么竟没意识到?这一点怎么能被我漠视?

2)两个“怎么”连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生活中有太多应该感激的人和事。读完此文,请静心回顾体会,写出一例,表达你的感激、感动。

(四十三)感恩停靠站

1、第3节中一段路 “无法抹去是因为
2、第7节写景的作用是:
3、第4节,我凝望时心理活动可能是:


4"突然如此震怒”与"但继母的话在我的心中还是引起了震撼”中的"震怒”与"震撼”能否互换?为什么?

你如何理解"膝下有黄金”这句话的含义?

5、联系全文,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回答作者的疑问,并说明理由。

(四十五)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

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

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 )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

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 ),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

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 )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

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

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地脸微微红了说:“我记

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1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手足无措( 拯救(

2 给文中标有①②③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

A、恳求 B、哀求 C、要求

A、希望 B、期望 C、渴望

A、抓住 B、攥紧 C、牵着

3、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4、“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5、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

6、“少顷”的意思是 ,请你再说出几个表示时间短的三字词:

7、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

8、你对文中的“母爱可拯救一切”是怎么理解的?联系实际或课文内容回答.

(四十七)留在我心底的眼睛

1.1自然段提及的风暴使当时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当小姑娘固执地伸着那只拿冰棍儿的手时,周围一片寂静,那些哄笑的孩子们也噤了声,请问是什么力量改变了周围人们的态度


3.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我的泪泉被一个小姑娘的心捅开了一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请用也许……,也许……,可是……”造句


5.本文刻画小姑娘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五十)多活一小时

1作者任务活着和死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10种观点有什么内涵?

3表现了什么人生哲理?

4这种假设性情景的设置起到了什么的艺术效果?

(五十三)生命的补丁

1 如果将文题生命的补丁中的定语生命的删去,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2 比较①②段,用文中原文填空。
(1)第①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②段所写的两件事之间的共同点可用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概括。
3.品读第③段以及重点部分(像被处以宫刑的司马迁、像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像耳聋的贝多芬、像瘫痪了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为残缺的不完美的生命打了一个完美的补丁。),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4位名人,他们的共同点可用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来概括.
(2)你对这四位名人中的哪一位最熟悉?请简要说说其事迹。(大约100字到200字)问题补充:

(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那位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物?请将他或她的事迹简要地写在下面。(大约100字到200字)
4.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缺憾伤口?你是怎样看待和处理的?(大约100字到200字)
5.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想。请你将你的感想用简洁的、富有哲理的语言写在下面。(字数不限)

比较阅读

雨荷

张晓风

①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昂然挺立。

②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③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④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⑤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惟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她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她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那么完美自足的世界!

⑥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道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暗香

皓月

①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②我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③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④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李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⑤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有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⑥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本来就如此啊!

6、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将“雨荷”、“暗香”写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不同的是,甲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来抒发作者对“雨荷”的赞美之情。乙文则通过一个故事,把“暗香”的具体寓意揭示出来。(4分)

7、甲文第②段中描写红莲的语句“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可用一个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来代替,但如果这样替换就起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6分)

8、乙文中第③段、第⑤段各有一处写到眼睛“湿润”,请以选文为依据,用自己的话说出眼睛“湿润”的原因。(6分)

(1)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

(2)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9、联系甲文,谈谈你对第⑦段划线句子含意的理解。(4)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五十五)敬畏生命

1,解释下面两个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无以名之
2)惊心动魄
2那是一个夏天的长的不能再长的下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下列两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1)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
2)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


4,本文作者肯定不是第一次遇见生命,可为什么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5,我为什么感到惊讶和震撼?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6,最后一段中。作者先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种子成了小树,接着又说,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请坐简要分析

(五十六)白蝴蝶之恋

1.给下列加粗的词语注音:

发蔫( 吓懵( 怅惆(

2.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①蠕动:

②弃置不顾:

③婆娑:

3.作者在2.6.自然段中,两次对白蝴蝶的外形描写都突出了它______的特征;6段中最后一句则强调他________的内在品质。(各用一词概括)
4.简要说明第5.6.段划线句子中,作者为什么改称"白蝴蝶""小生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中描写的景物富于变化,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景物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阅读10自然段,依据你对""的复杂情感的理解,补出"!人啊人……"一句中省略号省掉的感叹话语.
:!人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细腻的表现了""白蝴蝶复杂曲折的情感,这一情感经历了怜悯----( )-------( )-------赞叹----------( )的变化过程.(各用一词概括)
8.依据对全文的阅读,简要概述你对作者笔下的白蝴蝶这一形象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在对早春冷雨后白蝴蝶命运变化描写的同时,也叙述了自己的绵绵情思,吟唱了一曲人性美的赞歌。
B、作者描写三次心理变化的过程,一波三折,的绵绵情思就在这曲折有致的叙述中展现出来。
C、作者笔下的那只白蝴蝶,是美丽而勇敢的春的寻求者的化身,在它的身上体现了春之生灵争春的勇气。
D、第3自然段问:白蝴蝶要飞向哪儿去?而短文的后面又有暗示: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寻求火、热、光明、生命
E、本文不过千字,作者心细如发,笔纤似针,行文跌宕多姿,充分体现了作者刘白羽散文的风格:细腻、激越、壮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读本阅读训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