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留下的不仅仅是上乘良药(外一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00:10:38

胡雪岩留下的不仅仅是上乘良药(外一篇)
杭州有个“胡庆余堂”国药号,那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耗资30万两白银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创办的中药房。据说,“胡庆余堂”名取自《周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古训。胡雪岩原想为其药号取名为“余庆堂”,后听人说害死岳飞的大奸臣秦桧用过,故改之为“庆余堂”。
“胡庆余堂”创业时禀承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药局方》制药技艺和行业规范,广纳名医传统良方,精选道地药材,精心调制丸散膏丹,济世宁人,因药效显著,名震天下,曾被誉为“江南药王”,与北京“同仁堂”齐名。如今的“胡庆余堂”,虽经历了整整140年的风雨沧桑,仍盛誉不衰。目前,胡庆余堂继承了祖传验方和传统制药技术,保留了大批传统名牌药品,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也是个占地5000多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晚清徽派商业古建筑群,座落于杭州历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大井巷上。
“胡庆余堂”的设计颇具匠心,临街不开门,是一道青砖白墙,墙上有大书法家章其炎题写的“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特大楷体字,每字高5米,宽4米,白墙黑字,厚重端庄,堂堂正正,气象森凝,可见胡雪岩当年在商场叱吒风云的风范。整个建筑分隔为“三进”,呈“前店后场”布局,四周筑以高达12米的“神龙式”封火墙,古建筑形制宛如一只仙鹅,栖居于吴山脚下,寓意“长寿”。
店堂的大门背对大街而开,门楼上树立着胡雪岩所书的“是乃仁术”四个大字。这四大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医者,是乃仁术也。”表达了胡庆余堂创办药业是为了治病救人以济世。跨过青砖角叠的石库门楼,跳入眼帘的便是“进入交易”4个镏金大字,过“鹤首”拐角拾级而上,转入曲折的“鹅颈”长廊,右壁悬挂着38块黑底金字丸散膏丹木匾。在长廊尽头,就是气势恢宏的营业大厅,上书“药局”二字,这意味着胡庆余堂继承了南宋官方制药机构——太平惠民和剂药

局。当年,胡雪岩凭着红顶商人的特殊地位,经清政府默许,才挂上了这块全国绝无仅有的“药局”匾额。
厅内装饰雕梁画栋,挂满八角形红灯笼,显得富丽堂皇,典雅端重。大厅中供着胡雪岩的顶戴花翎画像,两侧悬有对联:“善寿引年长生吉庆;兼收并蓄待用有余。”厅内柱子上有联:“朱草炼成金丹妙药;元霜捣就玉杵奇功。”大厅两旁清一色的金漆红木柜台,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高大的“百眼橱”上,陈列着各种色彩殊异的瓷瓶和锡罐,显示了我国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原先的制药作坊所在地,现在成了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专业博物馆。博物馆由陈列展厅、中药手工作坊厅、养生保健门诊、营业厅等五大部分组成,陈列着新石器时期河姆渡文化的原始药物,和河南出土的商代药物。陈列物中,还有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和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养生方》。展厅还介绍了“胡庆余堂”百年老店的流金岁月,各色草药成药陈列满柜,尤其是一些名贵药材更是琳琅满目,充满了浓郁的药香味。
“胡庆余堂”国药号的出名,并非由于建筑优美,历史悠久,而在于他们独特的经营方法和严格的管理手段。胡庆余堂坚守一百多年前胡雪岩创业时就传承下来的“真不二价”“戒欺”“局方”信条。
经营之道首重“采办务真”,这“真”,指入药药材一定要真,除了“真”,还力求道地。采购药材时从不经由药商转手,而自行到各产地去收购。如去山东濮县置驴皮;到河南购山药、生地、牛膝南;到贵州、四川收麝香、川贝、天麻;去江西购贝母、银耳;去汉阳置龟板;去关外采购人参、鹿茸等,既省去药商的中间剥削,又确保药材质量的可靠,才能长久维持盛誉于不坠。
胡庆余堂以南宋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济药局方》为基础,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调制庆余丸、散、片、膏、丹、晶、胶、露、油、药酒方四百多种,1934

年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收录了482个成药处方,其中冠于“胡氏”处方的就有数十个,如:胡氏秘制益欢散、胡氏秘制镇坎散、胡氏痧气夺命丹、胡氏神效如意保和丸等。
胡庆余堂在制药技艺中,至今仍继承祖传验方和传统制药技术,保留了一大批的传统名牌产品,如胃复春片、庆余救心丸、庆余辟瘟丹、五子衍宗丸、麻仁丸、逍遥丸、障翳散、小儿泄泻停颗粒、金果钦咽喉片等。
胡庆余堂在在药性药效及制药工艺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不少药品疗效独特,在药界独树一帜。比如《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载入的一味急救药“局方柴雪丹”曰:“伤寒温热之症,其形相类,其实有不同者,或烦热发斑阳狂叫走,毒瘴昏倒,痧胀切痛,一切虫毒、药毒以及小儿惊痫痧痘、火毒内闭等症,此丹能泻诸经之火,以滋肾水,则火泻而结自散也,服之而其效立见。”
又如治疗癫狂病的良药“癫狂龙虎丸”,该药清心泻火、化痰开窍、定惊安神,主治躁扰多言、打人毁物、骂人不避亲疏等癫狂病症。“癫狂龙虎丸”内含有剧毒药砒霜,胡雪岩曾假借药王桐君老人托梦,令人将一间工场打扫干净,把门窗封闭,不准人窥扰,然后让药工把碾得极细的药粉,摊在药匾上,用木棒在药粉上写“龙、虎”二字各999遍,每顺写一遍后再倒写一遍。试想拌写999遍的药粉,岂能不匀,其质量岂能不佳?
再如“立马回疔丹”,当年杭州著名中医外科余步卿医生,经常来胡庆余堂购买立马回疔丹。这是一味疗效显著的外科药品,形状如小小的锥钉,余步卿把患者疮毒切开后,去尽浓脓及毒液,将此药塞进疮口,过几天即痊愈。该药最主要的一味原料叫“金顶砒”,是用砒霜和青铅炼制而成。此药的绝活是“炼丹”,时间、盛器、火候全凭有经验的药工掌握。今天,胡庆余堂能炼制此药的老药工也寥寥无几了。

胡庆余堂还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人群研制出不同保健药品,如“铁皮枫斗晶”,选用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与西洋参等原料配伍精制而成,服用方便,既能补气,又能滋阴,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耐缺氧等作用,适用于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玉苓玫白膏”为胡庆余堂首款养颜食用膏方,依托于慈禧太后的养颜秘方“玉容散”,以白芷、茯苓为主要原料,添加玉竹、玫瑰、桃仁、蜂蜜配制提炼而成,具有调节气血、祛湿排毒、美白肌肤功效。
胡庆余堂对制药过程更是“修制务精”。在胡庆余堂百年历史中,流传着许多精心制药的故事。比方说制作温病三宝之一的局方“紫金丹”,该药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在制作过程中因其中一味“朱砂”易与铜或铁发生化学反应,为了确保药效,胡雪岩不惜工本,耗黄金133克、白银1835克,打造成金铲银锅,专门用于“紫金丹”的生产。特制的金铲银锅现保存完好,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在制作“辟瘟丹”时,为保证品货真价实,质量上乘,要求药工一定提前一天住在店内,先沐浴洁身。
胡庆余堂崇尚戒欺经营,著名的“戒欺”匾额系胡雪岩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所写店训,告诫属下:“凡贸易均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不得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力,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之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也亦可。”。据传胡庆余堂所有的招牌、匾额都是面朝外挂的,唯有“戒欺”匾额朝里向坐堂经理的方向挂着。戒欺的理念,涵盖方方面面,反映在经营上,首推的是“真不二价”,即做生意讲诚信,老少无欺,贫富无欺,不能有丝毫掺假。“戒欺”是胡庆余堂以“江南药王”饮誉140年的立业之本。
比如,膏滋方要用到阿胶、鹿角胶、龟甲胶这样一些胶剂,每年对这些胶剂的选择,就好比是对老药工的一次大考——采购部门负责把市场上不同产地的多个品种买来,撕去所有包装,并用标签编好号码,熬成膏再由质管部门检验,接着让经验丰富的老药工一只一只尝过去,从口感、凝胶度、色泽、香味等多方面综合评测,哪家货好,就进哪家的货。所有过程全部盲选,这个过程就是

为了保证顾客能买到货真价实的道地滋补膏。当时,胡庆余堂的膏剂以西湖水,配合文火,熬制数天数夜而成,熬制过程极其精心,早在140年前,在杭州的涌金门处就有了胡庆余堂最原始的煎膏房,直到现在,还可以看到保留在西湖边墙上的门牌号。
再如,再好的中药饮片进来,底下肯定是有一些末屑屑的,胡庆余堂的做法是全部用筛子筛过,把这些真金白银买来的末屑屑全部筛掉,这个原则从创业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除了制药、卖药之外,为了推广中药的药效,“胡庆余堂”还制作精美药膳,以广招徕。药膳厅就设在“胡庆余堂”大门对面栋雕梁画栋的二楼。楼上的餐厅陈设高雅,有深浓的翰墨之气。只要坐在临窗的餐桌,对面的“庆余堂”三个烫金大字,就映入了食客们的眼帘中,有潜移默化之功。一般人总以为药膳有药味,难免苦涩难食。其实“胡庆余堂”的药膳之妙,正在于有药效而无药味,化苦涩为甘美。比如明目鱼米、椒盐人参丝、海鲜烩油条、莲子千层肉、西芹百合、黄芪炖鸡汤等药膳,不仅滋补养生,而且味美可口,丝毫无吃药之感。
胡雪岩离世后,胡庆余堂曾数易其主,但店名仍冠以“胡”字。这说明“胡庆余堂”在广大患者中的信誉度有口皆碑。1988年,“胡庆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胡庆余堂”被国家商务部重新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同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胡雪岩留下的不仅仅是上乘良药(外一篇)

胡雪岩留下的不仅仅是上乘良药(外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