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理性与任性

发布时间:2019-08-08 12:50:16

网络流行语的理性与任性
作者:马恩来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8年第05

        【新闻背景】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尽管它一面世,就充满争议,却始终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自2004年起由猫扑网和天涯网发起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的评选,随后新浪网、网易等知名网站,特别是人民日报、《咬文嚼字》杂志社、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部等官方媒体和机构加入年度流行语的评选,流行语的评选本身也成为一种流行。

        網络语言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或是侧面来反映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更能直接反映这个网络虚拟世界中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问题。十大流行语,尽管不同的媒体机构评选的标准未必一致,但当是网络上最流行,使用率、点击率较高的语词。关注研究年度网络流行语,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挖掘这种语言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以及文化因素,以便使它能沿着健康、良性的道路去发展,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之于中学生而言,理性思考辩证看待网络流行语,辨析其利弊,吸纳丰富语言词汇,并通过年度流行语的解读,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关切网民喜怒哀乐,以及网络语言文化生态,当是大语文观背景下语文学习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媒体声音】

        一、近年年度网络十大流行语解读维度

        (一)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

        1. call

        常用于××call”这样的句式,意思是为××加油、呐喊。该词并不是指打电话,而是一种应援文化,即台下的粉丝在演唱会上跟随音乐的节奏,按一定的规律,用呼喊、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自发互动。随着某选秀节目的播出,打call一词大火,一般用来表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赞同和支持。

网络流行语的理性与任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