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皇帝简介列表

发布时间:2012-11-08

西汉皇帝简介列表

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公元前202228日,刘邦称皇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至9110日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共211年。也有人把王莽推翻后的更始帝也算作西汉,这样西汉灭亡则是在26年。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5帝。 历经211.(3未皇帝被废,所以一说12
西汉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 高祖刘邦 206——193
汉族与汉字的得名,都与大汉帝国密切相关联,而大汉帝国却是由一个近似不务正业的无赖平民刘邦创建的。
惠帝刘盈 194——186
刘邦共有8个儿子,刘盈是其次子,生于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属虎,其母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夫人。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病死,五月,17岁的刘盈即位,是为惠帝。仁慈、柔顺的意思,这个谥号可谓概括了刘盈的一生。从惠帝开始,汉朝皇帝的谥号都加一个字,孝文帝孝武帝这是因为汉朝统治者推崇孝道,孝治天下的原故。
惠帝做了7年有名无实的皇帝,24岁的时候就过早地死去。惠帝死后,吕后又执政八年。这前后15年,是汉王朝从建国到文景之治的过渡时期、奠基时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元帝刘奭初元元年(前48——竟宁元年(前33
汉元帝刘奭生于昭帝元平六年(前75),属马,是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三年(前49)十月,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元帝,庙号高宗。 汉太祖高帝刘邦
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妣吕雉。邦公国号西汉高祖,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 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
1
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 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 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生八子:长庶齐悼惠王肥,曹氏生。次子恵帝盈,吕雉生。三子和意,戚后生,封赵王,后被吕雉所杀。四子恢,梁王,后自杀。五子文帝恒,先封代王,后为文帝,薄姬生【本支祖公】,薄姬卒于公元前一五五年丙戌岁,葬于霸陵。六子友,先为淮阳王,后为赵幽王,后自杀,生二子:遂(赵王)、昂(胶西王)。七子建,燕王,后被吕雉所杀。八子长,淮南王,后被文帝废王。
汉惠帝刘盈
汉惠帝刘盈,谥号孝惠,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盈公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妣张氏、冯氏二妣双修。生六子:太子之以(恭),公元前一八八年为少帝,公元前一八三年四月被太后吕雉暗害。次子强为淮阳王,后卒,无嗣。次子不疑为恒山王,后卒。次子弘为襄城侯。次子朝为轵侯。武为壶关侯。 汉前少帝刘恭
西汉前少帝刘恭(?——184年),前1889——184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 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宣平侯女之,立所名子为太子。 汉后少帝刘弘
后少帝刘弘(?——180年),前184615——1801114日在位,汉朝第4任皇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是汉惠帝刘盈的儿子,生母不详。前187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封为襄成侯。前186年七月,常山王刘不疑死后,刘山于七月二十七日接封为常山王,并改名刘义。
公元前184615日,吕雉命常山王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即位一般改称明年为元年,但因太皇太后吕雉临朝听政,故未改称元年。 汉太宗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生于公元前二二年,汉高祖刘邦第五子,薄姬生,公元前一九五年封代王。吕后死,周勃等杀少帝吕产,迎恒公为帝,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登基。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并减轻刑罚;励行节约,兴修水利,加速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驻军北方,增强边境防御。汉朝由此趋向安定繁荣。在位二十三年,卒于前一五七年,享年四十六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霸陵。妣窦氏。生四子:长子景帝启、次子武(梁孝王,后为梁王)、三子代王参、四子梁王揖,后谥梁怀王,无子。 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继续实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繁荣,国内殷富,府库充实;同时实行削藩,任周亚夫平 2
吴楚七国之乱,集权中央,削弱诸侯王之力量;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景之治。在位十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阳陵,坐东向西。生十四子:河间王德、临江王阏(无子)、淮阳王馀、汝南王非、临江王荣(太子,后废,无嗣)、广川王彭祖、汉武帝彻(先封胶东王)、长沙王发、中山靖王胜、胶西王端、广川王越(子齐为广川王,后绝)、胶东王寄、清河王乘(无嗣)、常山王舜。
汉世宗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帝。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公元前一五立为太子,公元前一四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茂陵。生六子:戾太子据、齐王闳、燕王旦、广陵王胥、昌邑哀王髆,少子汉昭帝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婴儿号钩弋子,字不,号尧母门。谥号孝昭帝。生于公元前九四年,卒于公元前七四年。公元前八六年乙未岁,八岁时登基,武帝刘彻之少子,无嗣。公元前七七年,年满十八岁开始亲政。在位十三年,享年二十一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平陵。
汉昌邑王刘贺
汉废帝刘贺(公元前92公元前59,汉朝第9个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去,分封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县,史称汉废帝。

汉中宗宣帝刘询(刘病已)
汉宣帝刘询,名病已,谥号孝宣帝。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前四九年,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据,生三子:进(进,生一子:汉宣帝询)。据公因发动夺宫事败,三子同时遇害,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于民间。公元前七三年戊申岁,霍光等将其从民间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岁。生五子:汉元帝奭、钦(淮阳王)、嚣(定陶王)、宇(东平王)、竞(中山哀王)。 汉高宗元帝刘奭
汉元帝刘奭,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生于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岁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生三子:汉成帝骜、济阳王康(生一子:汉哀帝欣)、中山孝王兴(生一子:衎)。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渭陵。 汉统宗成帝刘骜
汉成帝刘骜,谥号孝成帝,庙号同宗。生于公元前五一年,卒于公元前七年,公元前三二年己丑岁登基,在位二十六年,享年四十五岁。葬于延陵。 汉哀帝刘欣
汉哀帝刘欣,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二二年,刘康去世,年仅三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岁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夷陵。
3
平帝刘衎(刘箕子)
汉平帝刘衎,小名箕子,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岁,九岁时登基,后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康陵。 汉孺子婴刘婴
汉孺子刘婴(5年-25年),西汉末代皇帝(68年十一月在位),号孺子,乃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 子、汉宣帝玄孙也。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刘婴逃离长安,到了临泾,立刘婴为帝,2月,因推翻王莽而被拥立为更始帝的刘玄,派部将带兵前去攻打。混战中,刘婴为乱兵所杀。 玄汉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生于公元?,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废为淮阳王,后被赤眉军勒死,在位三年。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
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
东汉一朝中发生了许多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
如在东汉大军的打击下匈奴人西迁进入欧洲、造纸术的发明和以“永平求法”为代表的佛教东来,均为深远的影响了中国甚至是世界的大事。
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柏乡称帝,是为汉光武皇帝,同年攻占洛阳,定洛阳为都城。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光武刘秀又经过十多年的征战,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东汉时期的洛阳,为天下名都,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其城址在现今白马寺东侧即汉魏故城遗址。东汉自公元26年刘秀始创,至公元220年献帝终,前后历十四帝,共196年。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故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进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废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
公元89年,汉章帝薨,由年仅十岁的和帝刘肇即位,年号永元。因和帝年幼,统治权利完全落于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手。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和帝于公元92年与宦官郑众等人合力诛灭窦氏,郑众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来越甚地参与东汉的政治统治,加之自和帝刘肇以来历代汉帝都宠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
4
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间,宦官的权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事实上献帝即位后并无任何权利,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后,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东汉有洛阳、许昌、长安三个都城。其中以洛阳为都的有165年,以许昌为都的有26 ,以长安为都的有5年。

东汉历代皇帝列表
东汉为光武帝刘秀所建,历14帝、196年:
光武帝刘秀,汉建武元年(汉更始三年,高句丽大武神王八年,25年)至汉建武中元二年(高句丽太祖王五年,57年)在位; 明帝刘庄,汉建武中元二年(高句丽太祖王五年,57年)至汉永平十八年(高句丽太祖王二十三年,75年)在位; 章帝刘炟,汉永平十八年(高句丽太祖王二十三年,75年)至汉章和二年(高句丽太祖王三十六年,88年)在位; 和帝刘肇,汉章和二年(高句丽太祖王三十六年,88年在位)至汉元兴元年(高句丽太祖王五十三年,105年)在位; 殇帝刘隆,汉元兴元年(高句丽太祖王五十三年,105年)至汉延平元年(高句丽太祖王五十四年,106年)在位; 安帝刘祜,汉延平元年(高句丽太祖王五十四年,106年)至汉延光四年(高句丽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在位; 北乡侯刘懿,汉延光四年(高句丽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在位; 顺帝刘保,汉延光四年(高句丽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至汉建康元年(高句丽太祖王九十二年,144年)在位; 冲帝刘炳,汉建康元年(高句丽太祖王九十二年,144年)至汉永憙元年(高句丽太祖王九十三年,145年)在位; 质帝刘缵,汉永憙元年(高句丽太祖王九十三年,145年)至汉本初元年(高句丽太祖王九十四年,146年)在位; 桓帝刘志,汉本初元年(高句丽太祖王九十四年,146年)至汉永康元年(高句丽新大王三年,167年)在位; 灵帝刘宏,汉永康元年(高句丽新大王三年,167年)至汉中平六年(高句丽故国川王十一年,189年)在位;
5
弘农王刘辩,汉光熹元年(高句丽故国川王十一年,189年)至汉昭宁元年(高句丽故国川王十一年,189年)在位; 献帝刘协,汉永汉元年(高句丽故国川王十一年,189年)至汉延康元年(高句丽山上王二十四年,220年)在位
在洛阳的有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少帝 殇帝、安帝、少帝(刘懿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刘辨、献帝14帝。 在许昌、长安的只有献帝

唐二十八帝顺序如下:


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在位;

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

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至唐载初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在位;

6则天皇后武曌,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复辟,唐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至唐景龙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7.炀皇帝李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复辟,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至唐延和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在位;

8.谯王李重福,中宗第二子,唐中元克复元年(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9.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至唐天宝十五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在位;


6
10.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至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在位;

11.岐王李珍,睿宗孙,唐正德元年(唐上元二年,蒙赞普钟十年,渤海大兴二十五年,燕显圣元年,761年)在位;

12.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肃宗长子,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至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在位;

13.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孙,唐□□元年(唐宝应二年,蒙赞普钟十二年,渤海大兴二十七年,763年)在位。

14.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代宗长子,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至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5.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李诵,德宗长子,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6.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顺宗长子,唐永贞元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至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在位;

17.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宪宗第三子,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至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在位;

18.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穆宗长子,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至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19.绛王李悟,宪宗第六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20.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穆宗第二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至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在位;

21.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穆宗第五子,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至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在位;

22.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宪宗第十三子,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至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在位;

23.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宣宗长子,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至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在位;

24.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懿宗第五子,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至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在位;


7
25.襄王李煴,肃宗五世孙,唐建贞元年(唐光启二年,封民承智×年,渤海宽明十六年,871年)在位;

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懿宗第七子,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至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27.德王李裕,昭宗长子,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复辟,唐光化四年(长和安国三年,渤海庆成九年,901年)至唐天祐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在位;

28.哀皇帝李柷,昭宗第九子,唐天祐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至唐天祐四年(长和安国九年,渤海文德二年,蜀天复七年,晋天复七年,西汉金山天复七年,契丹太祖元年,907年)在位。

北宋皇帝列表
北宋皇帝庙号、名字、年号及年代表:

1、太祖 匡胤 建隆 960-963年十一月; 乾德 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开宝 968年十一月-976年十二月。

2、太宗 赵光义 太平兴国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 雍熙984年十一月-987年; 端拱 988-989年; 淳化 990-994年; 至道 995-997年。 3真宗 赵恒 咸平 998--1033年; 景德 1004-1007 大中祥符1008-1016年; 1017-1021年; 乾兴 1022年。

4仁宗 赵祯 天圣 1023-1032年十一月; 明道1032年十一月-1033年; 1034-1038年十一月; 宝元 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 康定 1040年二月-1041年十一月; 庆历 1041年十一月-1048年; 皇佑 1049-1054年三月; 至和 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 嘉佑 1056年九月-1063年。 5、英宗 赵曙 治平 1064-1067年。

6、神宗 赵顼 熙宁 1068-1077年; 元丰 1078-1085年。

7、哲宗 赵煦 元佑 1086-1094年四月; 绍圣 1094年四月-1098五月; 元符 1098年六月-1100年。

8、徽宗 建中靖国1101年;崇宁 1102-1106 大观 1107-1110年; 政和 1111-1118年十月; 重和 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 宣和 1119-1125年。

9、钦宗 赵桓 靖康 1126-1127年。


8
北宋皇帝传记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927976)赵匡胤,汉族,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939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秦王太宗像赵廷美大8岁。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太祖驾崩,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太宗,在位共21(97699759岁去世,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968-1022997年即位,在位25 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公元1004年,真宗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澶渊之盟后的100多年里,宋辽之间维持着和平局面,另外,宋辽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真宗时,经济迅速发展,发行交子,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1010-10631022年即位,在位41。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时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任用范仲淹贤臣,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虽改革失败,但同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随后的王安石变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是当时的偶像皇帝。仁宗死于1063年,举国哀悼,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9
宋英宗——赵曙
宋英宗曙(10321067)汉族,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

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顼(1048-1085)汉族,1067年即位,在18年。英宗长子,1067即位。1069起用王安石变法,虽然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变法失败,新法于神宗死后被废除。神宗兵伐西夏,期图一举歼灭西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宋军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

宋哲宗——赵煦
宋哲宗10761100年)赵煦,原名赵佣,汉族,宋神宗第六子。谥号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佑八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后氏听政。太后去世后,亲政。在位十五年(10851100,建佑、绍圣、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庙号哲宗,葬永泰陵。事见《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纪》。哲宗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结果。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10821135)赵佶,汉族,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画家,书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生母宋神宗钦慈皇后陈氏。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擅长婉约词,创立瘦金体


10
宋钦宗——赵桓
宋钦宗(11001156)赵桓,曾名亶、煊,是北宋末代皇帝,生于元符三年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在金兵大举入侵之际,徽宗禅让帝位,赵桓被迫即位,是为钦宗,改次年为靖康元年。宋钦宗即位后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颇有振作之意。杀或贬蔡京等奸臣。虽任用李纲抗金,但钦宗过于软弱,不久便免其职务。靖康二年与其父徽宗同被金兵俘虏北去,在位一年零两个月绍兴二十六年(1156)死于燕京,享年57岁,葬于永献陵(今河南省巩县。赵桓死在燕京是史书有记载的,有定论的。《辞海》《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等说他死五国城[1] 是不对的。
南宋朝皇帝列表

[导读]南宋皇帝列表载南宋共152年,立9位皇帝。自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即位,迁都杭州,到公元1279年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宋朝结束史称南宋。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960年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到宋朝结束,其间一共319年,18位帝王。赵匡胤在宋州发迹,定国号为“宋”以示纪念。
宋高宗 赵构(1107年—1187年)1127年—1162年在位,共35年。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1138年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是彻头彻尾的昏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孝宗,称太上皇。1187年,病死,终年八十一岁,葬于绍兴宋陵。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宋孝宗 赵伯宗(1127年—1194年)1162年——1189年在位,共27年。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孙,秀王的儿子。1162年即位,恢复岳飞的名誉,开始抗战,但被打败,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1189年,禅位与其子(光宗赵敦,称太上皇。1194年死,时年68岁。朝代故事:隆兴和议。
宋光宗 赵敦(1147年—1194年)1189年—1194年在位,共5年。孝宗第三子,42岁即位,不仅政治昏聩,而且惧内,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1194年退位,死于1200年,享年54岁。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
宋宁宗 赵扩(1162年—1189年)1194年—1224年在位,共30年。光宗第二子,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封爵。1206年,韩侂胄冒然北进而大败,被杨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与金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1224年,病死,享年57岁,葬于茂陵。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朝代故事:庆元党禁、
11
嘉定和议。
宋理宗 赵昀(1205年—1264年)1224年—1264年在位,共40年。宋太祖十世孙,宁宗养子。确立了朱熹道学的统治地位,1234年,联合蒙古灭金。126410月,病死,终60岁,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
宋度宗 赵祺1240年—1274年)1264年—1274年在位,10年。理宗之侄,被收为养子1260年立为皇太子,理宗死后他继位。父赵与芮。即位后沉迷酒色,权臣贾似道专制,朝政日败,南宋危在旦夕。12747月,病死,时年35岁,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
宋恭帝 赵显(1271年—1323年)1274年—1276年在位,共2年。度宗长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宋端宗 赵昰(1269年—1278年)1276年—1278年在位,2年。恭帝赵显的弟弟,度宗第二个儿子。在福州即位,即位后,兵败逃亡,途中病死,时年10岁。
宋卫王 赵昺(1272年—1279年)1278年—1279年在位,共1年。卫王赵昺,度宗第三子,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时年8岁。
至此,宋朝结束,共立国319年,皇帝共18位。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历代皇帝简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16位明朝皇帝。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

12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13

世宗朱厚璁(1507-1566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垢(1537-1572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政治腐败。努尔哈赤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南明皇帝:
朱由崧安宗简皇帝 弘光(1644——1645待考 朱聿键绍宗襄皇帝隆武(1645——1646隆武陵 朱聿鐭文宗节皇帝 绍武(1646绍武陵
朱由榔昭宗匡皇帝永历(1646——1662永历陵
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


14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5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2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11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顺治是满人入关的第一位皇帝)
注释:
慈禧太后是清朝1865年—1908年实际执政者。慈禧太后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葬于定东陵。
通称宣统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依宣国公建议,已协商为溥仪上庙号为恭宗,追加谥号为愍皇帝,尊骨灰奉安处为献陵,但此事尚未被中国公众普遍知晓和接受。

中华民国历任总统(元首)
孙帅(Sunshine20107月整理编辑
中华民国历任总统(元首) 孙文 袁世凯 黎元洪 冯国璋 徐世昌 黎元洪 段祺瑞 张作霖 谭延闿 蒋中正 林森 李宗仁 蒋中正 严家淦 蒋经国 李登 陈水扁 马英九

1912年至1913年,中华民国元首为临时大总统;1913年至1924年,中华民国元首为大总统;1924年至1926年,中华民国元首为临时执政;1927年至1928年,中华民国元首为陆海军大元帅。1928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攻克北京,中华民国南京政府获得国际承认,之后的1928年至1948年,中华民国元首为国民政府主席。19471225日,中华民国行使宪法后,废除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以中华民国总统取代,并置总统府为总统、副总统之办事机构。1948520日,蒋中正正式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总统。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公开分裂为一国两府19711025日之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仍为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1947年行使宪法后,总统选举方式为国民大会间接选举。1992年,为符合国情与落实民主,中华民国修改宪法,并于1996年实施公民直选总统,任期也由原来的6年改为4年,且连选可连任1次;制度上属半总统制(又名双首长制、混合制、半议会制、议会执政府制,是一种同时具有总统制议会
16
特点的共和制政体。半总统制的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一些特殊的权力,内阁有相对较稳固的地位,国会权力相对较小。半总统制政体以法国最为典型)举日期为3月的倒数第二个星期六,就职日期固定于5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11025日,第二十六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就是联合国历史上著名的联大2758号决议,它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华民国历任总统(元首)列表
任职期间
姓名 职位
任次
派别
191211-1912213孙文 临时大总统

1912310-191310临时大总统
10 19131010-19161大总统
1 191611-1916322皇帝
1916322-191666大总统
191667-191771大总统
191776-191810大总统
10 19181010-19226大总统
2
1 中国同盟会 2 北洋政府,共和党 1 北洋政府,进步党 再任 继任 代理
中华帝国,进步党 北洋政府,进步党 北洋政府,进步党 北洋政府(直系)
2 北洋政府(皖系)
北洋政府,交通系 北洋政府,研究系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直系),津保派 北洋政府
192262-1922611国务总理署任大署任
总统 1922611-19236大总统
13
复任
1923614-192310代总理署任大总署任
10 19231010-192410曹锟 大总统
30
3
1924112-192411代总理署任大总黄郛 署任
24 19241124-19264临时执政
20
1 北洋政府(皖系)

17
1926420-19265代总理署任临时署任
13 执政 1926513-19266总理署任大总统 署任
22 1926622-192610代总理署任大总署任
1 1926101-19276代总理署任大总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直系) 16 1927618-192863 陆海军大元帅
192827-19281010 国民政府主席
19281010-19311215 国民政府主席
19311215-193211
林森 国民政府主席
193211-194381
林森 国民政府主席
194381-19431010 国民政府主席
19431010-1948520 国民政府主席
1948520-1949121 总统
1949121-195031 总统
195031-1954520 总统
1954520-1960520 总统
1960520-1966520 总统
1966520-1972520 总统
1972520-197545 总统
197545-1978520 总统
1978520-1984520
总统

18 署任
北洋政府
1 北洋政府(奉系) 1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2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代理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3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代理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4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1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代理 南京-台北,中国国民
复职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2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3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4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5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继任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6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1984520-19881总统
13 1988113-19905总统
20 1990520-19965总统
20 1996520-20005总统
20 2000520-20045总统
20 2004520-20085总统
20 2008520-现任
总统
7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继任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8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9 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10台湾当局,民主进步党

11台湾当局,民主进步党

12台湾当局,中国国民党

注:北洋政府后期,因政局不稳,出现多位署任大总统,因任期很短,有的甚至只有几天,故此不作专门介绍。署任制度,是为了解决本任官员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暂时离任而采取的一种临时应变措施。属于暂时代理。


19

西汉皇帝简介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