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解析

发布时间:2023-12-13 21:38:11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烽前的沙子如同自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描绘出两个比喻句沙似”“月如霜
2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尽望乡。抒发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解析】【分析】(1)这句诗的意思是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2)后两句的意思是: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烽前的沙子如同自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描绘出两个比喻句沙似雪”“如霜
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尽望乡。抒发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意境的想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要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歌的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描绘,注意语言的表达。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和诗人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人写作的背景,注意要结合诗歌的意境和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B.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答案】1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2D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潮平两岸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理解。A项、首联:写诗人在船上,停泊在北固山下,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住在北固山还未到故乡,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有误;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颈联,不是颔联,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使人顿生惆怅之情错误;C项、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有误。D项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1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2D
【点评】(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果。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原文相关词句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D项无误。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横塘(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诗以石桥”“朱塔等物的“________”(用诗中的词语填写)反衬出人、事的变化。2)诗末句寓情于景,颇具情韵。试分析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怎样巧妙融合的。【答案】1)依然
2)写横塘的景中,如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与离情别绪直接相连;结尾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解析】【分析】(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