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路名故事

发布时间:2023-10-08 11:55:19


上海路名故事
在中国的传统和习惯上,人们把城市中路面较宽,有一定商业活动的道路叫作“街”;把路面窄,以居住为主的小道称之“巷”或“弄”。于是有了如“大街小巷”“街头巷尾”之类的成语;当大街上发生大事,巷内的居民争相到街上观瞻,就被讲作“空巷而出”。上海也不例外。
历史上的上海属江南水乡城邑,多河道水渠,人们外出近行靠轿子,远行靠舟楫,几乎没有马和马车。1843年上海开埠,大约在1845年,侨民们醵资圈进一块位于今南京东路以北、河南中路两侧的约81亩土地兴建了一个跑马场,又在跑马场的南门外筑了一条路,侨民称之road。这里每天有马进出,上海人就叫作“马路”。渐渐地上海人就把城市中的道路叫作“马路”,上街也被“兜马路”“荡马路”替代。
公共租界的路名
近代上海租界的市政建设较快。1846年租界建立了一个叫“道路码头委员会”的机构,负责对租界内马路的规划和建设。因为规划在先,建设在后,所以租界的道路与上海老城厢相比,显得井然有序,犹如棋盘,于是,上海人把租界的道路统称为“棋盘街”。若干年后,棋盘街的每一条马路都有了自己的路名,“棋盘街”或“老棋盘界”就特指今天的河南中路。
早期,租界没有道路的管理机构和命名法则,路名的取名多以约定俗成的办法,如附近有教堂就被叫作“教堂街”(今江西中路),“佈道堂街”(今福州路),附近有庙就被叫作“庙街”(今山东路),有的马路同时有几个不同的路名,这给市民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租界筑的第一条马路就是今天的南京东路。以后,租界先后在这条路的南面筑了与这条马路平行的马路,上海人就把第一条马路叫作“大(沪音du)马路”,大马路向南的马路依次被叫作二(沪音ni)马路、三马路、四马路、五马路,即今天的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这些旧名称至今仍有人在使用。
1861年,原来的英租界和美租界宣布合并,就是后来的公共租界。1863年,租界当局针对租界路名混乱的状况开了多次会,始终拿不出个合理妥当的方法,因为若用英国人的办法会引起美国人的反对,而使用美国人的办法,又会引起英国人的不满。最后,双方接受了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曾任工部局董事的麦都思(WalterHenryMedhurst今泰兴路旧名麦特赫司脱路,即以其名字命名)提出的“第三方案”,即原英租界的南北向道路,统一用中国行政省名为路名。今天,外滩向西的南北向马路依次为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山东路、山西路、福建路、浙江路、湖北路、广西路、贵州路、云南路、西藏路等,就是当时确定的路名;同时规定,该地区东西向马路统一用中国城市名命名,如原来的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五马路分别被命名为:南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
这里有个困惑,广东是中国行政省名,“广东路”显然与此规则不符。原来,“广州”是州、路、府的名称,辖境相当于今广东、海南全省,以及广西省的部分,清代置广东省,首府为番禺,即今广州。在近代以前,中国只开放广州一口,即外国对华贸易只能在广州一口进行,早期英文把广州和广东均叫作Canton,而Canton更多地是指称广州,后来,外国人才把广州(市)另译为Kwangchow。广东路的原英文名为CantonRoad,本意是“广州路”,是汉名把CantonRoad误译为“广东路”了。
当时还确定了虹口美租界道路的命名原则,这里的道路,原则上使用上海周边城镇名命名,现在虹口区近江地方还有:青浦路、昆山路、乍浦路、吴淞路、南浔路、闵行路、

上海路名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