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2-12 16:35:03

第29卷第l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29 N0.1 2015年2月 JOURNAI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I,(X2Y(Social Sciences) Feb.2015 合肥都市圈市县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徐涛松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230022) 要:发展合肥都市圈是推动合肥经济圈不断壮大、提升安徽国际国内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都市圈的良性成长离不开核心城市和内部市县的协同发展。文章在对合肥都市圈各市县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揭示圈内各市县经济发展特征和存在不足,提出促进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重点阐述合肥中心城区与周边 市县的联动发展、圈内各市县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并提出交通完善、产业协同、生态保护、土地集约等改进 措施。 关键词:合肥都市圈;市县发展;核心;差异化;特色化 中图分类号:TU98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o15)O1一O017一O6 Research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Counties n Hefei Metropolian Circle XU Tao—song (Anhui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tute,Hefei 230022,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efei metropoltan circle is the critical path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Herei economic circle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influenc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1 brands in Anhui Province.The growth of metropolan circle depends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cities and the other cities and countie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of cities and counties in Hefei metropoltan circle,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featur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eco— nomic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counties in Hefei metropoltan circle,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eor— responding suggestions which focus on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metropoltan core area in Hefei and surrounding cities and countie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erentiaton of each cities and counties.Some 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transportation,industrial cooperation,ecologi cal protecton,intensive land use are also proposed. Key words:Hefei metropolan circle;city and county development;core;diferentiation;characteris- t cs 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区域空间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城市不再孤立发展,而是 整体联动,出现群体式、圈层化发展的“都市圈”现象。国内常采用圈域半径30公里、80公里和1O0— 200公里作为划分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和泛影响区域范围的标准 卜引。 合肥市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快省会合肥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城乡共同发展成为安徽省 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的不断完 收稿日期:2014—10—19 作者简介:徐涛松(1971一),女,安徽潜山人,正高级工程师。 

第1期 徐涛松:合肥都市圈市县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19 (2)市县受核心区的辐射呈圈层式递减由于六市县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的不同,发展目标和方向 各有侧重,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呈现圈层式递减的趋势。 肥西、肥东县城与合肥中心城区对接不断加强。肥西、肥东是合肥主城区的西南、东部门户,处在距 离合肥都市圈核心圈层的外圈,是承接中心城区辐射和外溢功能最显著的地区,是产业和人口转移的主 要区域。近几年,肥西、肥东两县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和园区建设,县城骨干路网体系全面形成,与合肥中 心城区主要路网基本连接贯通。肥西着力开展“四园四镇”联动开发;肥东大力推动“三区协同、三镇融 合”工作。 长丰以北城新区、县城新区建设分别与合肥、淮南一体化发展。长丰北邻淮南,南融合肥,是合淮同 城化发展的重要节点。长丰发展重点明确,主要推进南部合肥北城新区和双凤开发区扩区、北部县城新 区和中部下塘镇级市建设;通过合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合淮同城化发展。 庐江、巢湖、舒城相对独立发展。庐江县、巢湖市、舒城县位于合肥中心城区的南部、东南部和西南 部,分布在都市圈的紧密圈层和扩展圈层区域。城区距离合肥中心城区均在80公里以上,受其辐射影 响较弱,三市县建设主要以推进县城扩容提质为主,并大力推进环湖旅游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庐江以 合肥南部副中心的标准实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设城西、城东新区,将冶父山景区纳入城市郊野公 园,并开展泥河产城一体化试点、汤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创建等;巢湖市投资129.5亿元 进行“十大工程”建设,提升城区品质,并着力促进列入合肥环湖特色十镇的加快发展;舒城县纳入环巢 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和合肥经济圈旅游合作组织,首批1.6万亩共建基地已经确定,同时积极建设 万佛湖景区,力争使其成为“安徽的北戴河、合肥的后花园”。 3.合肥都市圈市县发展存在的不足  (1)需加强各市县与中心城市的空间发展、交通联系 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合肥区县合作产业园 区的发展、城市近郊工业园的第一次“退二进三”以及轴带发展效应的影响,肥西县城及周边地区发展迅 猛,产业、经济和基础设施均得到提升,城区基本与合肥市中心城区连为一体;而同样处于核心圈层的肥 东县,由于未能主动谋求与合肥中心城区的共同发展与相互融合,目前虽然在交通设施上与中心城区联 系较好,但在县城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县城建设、开发区建设、龙塘高速下口建设等方面仍未与合肥 中心城区形成良好衔接;长丰虽然通过北城新区和双凤开发区的建设,实现与合肥中心城区的共建共 享,但是县城风貌尚待提升,与淮南一体化的建设也需要加快提速,而处于紧密圈层的庐江县、巢湖市和 舒城县,受中心城区辐射较弱,多侧重于自身发展,在产业、经济、交通、城市建设等方面与中心城区相 比,存在较大差距。 (2)各市县产业发展趋同,需要加强分工与合作在产业发展上,虽然肥西县、长丰县与合肥中心 城区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但六市县的产业联系并不很紧密,在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上显得较为孤立。如 六个市县的重点产业都涉及了农副产品深加工,肥东、长丰、舒城把新型建材作为主导产业,肥西、肥东 则都把家电、汽车机械制造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等等,区域产业发展趋同,使得产业链不能充分延 伸,企业间联系合作较少,甚至在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造成了合肥都市 圈内竞争态势大于合作共赢,从而无法形成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的产业分工格局(见表1)。 表1各市县产业发展重点一览表 市县名称 产业发展重点 肥西县 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智能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住宅产业化、节能环保、光伏及新能源、生物医药 肥东县 钢材深加工产业、起重机械及机械制造产业、家用电器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盐碱材及新型建材产业 长丰县 现代农业、汽配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现代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产业 庐江县 生态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磁电、汽车零部件产业、人文旅游业 巢湖市 生态观光农业、新型建材产业、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 舒城县 轻工食品、机械加工、羽绒制品、儿童用品、现代物流、新型建材、名优家居、现代农业、羽毛加工、大别山绿色产品深加工 

第1期 徐涛松:合肥都市圈市县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21 产品、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资源,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要承接中心城区各类产业、设施及部分 功能,寻求优质资源和各项合作发展的机会,以壮大自身的实力。其中,肥东、肥西要强化与中心城区的 体化发展,全面融人中心城区,重点承担中心城区的生产、居住、高教等功能分流,成为集现代制造、物 流商贸、居住休闲、文化教育等功能为 体的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片区中心,从而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 长丰北城新区主要承接中心城区的居住及配套服务功能,通过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来疏 散中心城区的人口;庐江、巢湖、舒城主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扩散和共享优质资源条件,形成功能齐全、 设施完善、职住平衡、环境优美、相对独立的特色组群,同时整合三地的旅游资源,打造都市圈的旅游亮 点,成为中心城区的“后花园”。 2.合理定位。促进各市县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根据各市县区域位置、资源条件、现状建设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定位和有重点的发展与建设,形成都 市圈内围绕中心城区的多样化、特色化的城市格局。其中,肥东和肥西县城是合肥卫星城市,其发展战 略与总体布局必须紧紧围绕合肥中心城区进行谋划,打造良好的合肥主城区东部与西南门户形象。长 丰县城是淮南卫星城市,要发挥区位优势,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中等城市、合淮一体化的桥头 堡。三县要不断强化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 庐江、巢湖、舒城是合肥都市圈次级中心城市,分别是合肥市域南部、东南和西南的中心城市,在强 化与合肥中心城市经济、交通等联系的同时,突出县城的特色化发展和县域城乡统筹建设。庐江要综合 拓展城市职能,发挥山水环境和人文资源优势,将冶父山镇纳入庐江城区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皖中地区 旅游城市和山水宜居城市。巢湖市要突出山水城市特色,联动城区北部的半汤温泉资源,推动有利于发 挥滨湖和温泉特色的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拥湖”特色发展,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全国著名的旅 游休闲度假胜地、“三面青山一面湖”的生态之城。舒城县既要借助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 善先进制造业配套产业,同时也要借助皖西的山水文化,打造具有特色风貌的舒适之城、度假胜地。 3.建构一体化的交通体系 合肥都市圈交通建设的出发点是强化周边市县与合肥中心城区之间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发挥核 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都市圈整体协调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可持续原则,通过资源优化整 合,构筑以高速铁路、城际轨道、高速公路为骨架,以新桥机场及重要港口为核心,以普铁、干线公路与高 等级航道为基础的区域协诃、低碳高效、多模式转换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真正实现都市圈内各 市县与中心城区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 合肥中心城区、肥东、肥西、长丰县南部构筑以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为骨架,地面汽车、电车常规公交 系统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城市及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充分满足核心圈层、部分紧密圈层和中 心城区内部人口便捷化公交出行的需求;长丰县城、巢湖、庐江、舒城以及泛影响区域内的市县构筑“高 速化”交通发展网络。 4.促进产业集聚的协同发展  产业集聚协调发展是实现合肥都市圈经济可持续的有力保证。首先,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要实 现错位竞争。各市县由于自身资源禀赋的特点,都存在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避开劣势领域, 发展优势领域,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融入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中去。都市圈内各市县应明确各自的主 导产业,确立各市县本身的产业发展方向,避免“小而全”的重复建设。 其次,要实现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依据旅游资源的不同,发展特色旅游,强化合肥旅游圈建设,加 快建设以名城、名山、名水、大湖、温泉、湿地、名镇为特色的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 念,坚持走内涵、品质、特色提升发展之路。其中,主城区借助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时尚的城市形象,以古 城特色和现代化大都市形象吸引人;巢湖、庐江、舒城旅游发展应着眼于“山水”做文章,加大宣传力度, 打出休闲度假旅游牌。 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生态环境承载着都市圈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要素,各市县只有共同强化对其的保护与建设,才能 
22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月 保证整个都市圈的持续健康发展。以自然生态要素为基础,构筑与合肥都市圈空问体系相适应的区域 自然生态体系,形成多功能、层次化、复合型、网络状、立体化的区域生态绿地系统,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和 自然环境治理,实现生态建设保护的永续发展。 以巢湖为龙头,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提高、改善都市圈内巢湖的水质。首先,通过引江济巢通 道,改善巢湖水质,积极治理巢湖污染,逐步恢复提高其作为生态核的重要功能,同时整合环湖地区的生 态和人文资源,形成环湖地区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其次,通过派河生态廊道、南淝河生态廊道、杭埠 河生态廊道、瓦埠湖生态廊道以及紫蓬山生态单元等的建设有效构建合肥都市圈生态安全格局,形成连 接建设区与非建设区的网络结构,以利于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最后,严格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 质,促进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及以上标准,提升合肥经济圈的整体生态品质。 6.加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规划应由扩张性规划逐步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必须树立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整体观念。一要严格控制都市圈内部各市县建设用地的 无序蔓延,划定城市之间的控制地带、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 测预警机制,全域统筹城乡生活、产业、生态空间布局,形成高效集约、有序发展的城乡空间结构形态。 二要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区规模,优化用地布局与用地构成,提高生产性项目的用地比例,鼓励建设多层 标准化工业厂房。三要对现状建设用地的利用状况、投入产出强度以及综合承载能力等进行详尽调查 和分析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低效利用土地和空闲、闲置 土地的范围和利用方向。四要完善控制体系,确保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7.建立协调组织,健全动力系统,完善利益机制 加强合肥经济圈领导小组的作用,联络各市县政府,进一步利用党政领导高层互访和会商制度、部 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建议在合肥经济圈领导小组下设,或者单独设合肥都市圈领导 协调小组,设办事机构,处理日常工作。主要协调都市圈内各市县之间共同存在的问题,如市县边界的 城乡规划衔接、道路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共享以及跨行政区域的重大战略资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及跨区生产要素的流动等问题,各市县内的具体事务仍由地方政府管理。 合肥都市圈要获得持续发展动力,不能只依靠政府行政推动,必须要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 府积极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构建市场驱动、企业联动、政府推动、民间互动的多元化动力系统。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主体的逐步成熟,合肥都市圈内各市县间资源、技术、资金、信息等 流动要素会形成越来越广阔的利益交集空问,必须形成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才能确保各利益主体在发 展中能各得其利,保证区域协同发展具有持续驱动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郭熙保,黄国庆.试论都市圈概念及其界定标准[J].当代财经,2006,(6):79 83. 伟.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2003,27(6):47—50 董晓峰,史育龙.都市圈理论发展研究_].地球科学进展,2005,(10):1067—1074. 蒋晓岚,孔令刚.基于中部比较的合肥经济圈发展与演进趋势研究[J3.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3—7. 陈小卉.都市圈发展阶段及其规划重点探讨[J].城市规划,2003,27(6):55—57. 刘志甫.南京都市圈存在的问题及理论分析_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9):4l一42,74. 沽.杭州都市圈,搭建“同城快车”[J].浙江经济,2008,(21):35—37. 罗成书.杭州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4O一46. 熊继红.武汉经济圈域城市圈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8,(32):1O5—106. 樊昌晋.杭州市都市圈发展策略探析[].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l3—35.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基于创新经济学的视角[D].天津:南开大学,2010:25—31 薇.城市经济圈新说——动力场论[J].经济研究导刊,2Ol1,(8):56—57. . 王泽强,王遁宏.合肥经济圈发展中的区域整合研究_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2(4):64~6(责任编辑刘 翠)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