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等奖必修二《赤壁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10-03 03:03:11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体会文章语言与意境之美。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重点难点:
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度过一次愉快而充实的语文之旅。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文学大师——苏轼,和他一起江边喝酒,月下吟诗,品读《赤壁赋》,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内心世界。活动2【活动】二
自由朗读,(旁若无人地读,入情入境地读。读出停顿,掌握节奏,体会情感.活动3【讲授】三评论
学过“赋”吗?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讲求文采,多用问答形式和铺陈写法。
本文是文赋的代表作,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错落有致,声调铿锵和谐。用以下三句话来概括:景则水月流光

情则悲喜相生理则物我一致活动4【活动】四评论赏景:

著名作家巴金也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脱俗的美感。听读第一段,展开想象,描摹这幅秋江月夜图。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词句,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齐读
月色迷蒙,江天浩渺,置身如此美景之中,苏子纵舟纵酒,扣舷而歌,心情如何?
体情:
1、点名读第二段,读完此段,你“乐”吗?什么让苏子“愀然”?箫声怎样的箫声?齐读。“幽怨悲凉”2、怎样描写箫声之悲?
想象、比喻、夸张、侧面描写,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的幽怨悲凉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也忍不住凄然泪下。
3、箫声因何而悲?倚歌而和之。
4、这几句歌词让你想起了哪篇课文?《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媲君王,因而望“美人”即望“君”苏轼的这种感叹是有现实原因的。谁来介绍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写作此文时,他已47岁,被贬近四年。

此时此事,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悲从中来?5、齐读第三段,客由哪些感触生“悲”?
重点指导朗读“方其”一句。“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节拍一致,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对比生悲,英雄永逝,功业何在由吾生(蜉蝣、一粟、须臾)长江(无穷)对比生悲,个体渺小,人生短暂

国家一等奖必修二《赤壁赋》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