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19-07-11

散文有什么特点

散文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一大把,倒把人给说糊涂了。有一种颇时兴的说法是,除了小说、诗歌,其它的文字皆可归为散文。这话有些笼统,也有些武断。艺术写作作为散文的主要创作理念,应该是不会错的。散文无定法,散文是散漫随意的文字,没有了自然、真心、散漫和松弛的话语风度,散文的神髓就不存在了:散文反对制作,它崇尚自然,向往兴之所至:散文最大的敌人就是虚伪和作态。 散文有什么特点
且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杨朔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练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而结构的严密。选词用字的精练。也不容忽视。”
刘白羽的散文创作观念同杨朔是一致的:“我觉得散文最主要的是美,诗意、意境。”
秦牧说:这个领域是海阔天空的,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较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它也许是文艺性的政治、社会论文,和“社会科学”隔壁居住,然而一墙之隔,使这些“杂文”仍然是文学的子女。它或者是个人抒情气氛很强烈的东西,和“诗歌”隔壁居住。然而一墙之隔,使这些抒情文和它的堂妹妹那叫做“诗歌”的性格嗓门,仍然大有分别。它或者是包含着一个故事,和“短篇小说”隔壁居住,然而这“小品文”的声音笑貌,又和他的堂兄弟大有不同。它也许如实记事。也许夹叙夹议,也许气象万千,也许
三言两语……样子虽然很多,它们却都属于“散文”这个家族。 李素伯说,散文是无规范的,它比小说和诗歌更为“近人情”。大家说得各有侧重,但又殊途同归,总的给人们感觉是那些最好的散文,应该是使人想起了银光闪闪的匕首,使人想起了余音袅袅的洞箫,它们有的像明净无尘的水晶,有的像色彩鲜明的玛瑙,有的像晶莹剔透的翡翠……
散文首先应该是美文,因为它要在美的熏陶中给人以教益,如果不美,只是单纯说教,那是好是让读者听政治课去。 贾平凹主编了一个散文月刊,直呼(美文,说到骨头里去了。惟美是我们的着眼点,希望朋友们把生活中发现的美诉诸笔端,拿出纯美的作品奉献社会,奉献给在万里铁道运输线上我们的辛勤劳作的兄弟姐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题材广泛,少受限制。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二是笔法疏放,行文自由,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任意挥洒。 神不散,是指主题集中,好比一根红线串住许多五颜六色的珍珠,主题应该把文章所有的题材贯穿起来。
形散神不散,是指文章除了具备鲜明而深刻的主题外,还必须抓住表面看来似不相关的、事、景、物的内在联系,通过深刻寓意,运用多种手法,经过严密构思,采取精巧布局,把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由此可见,散文的散,不是凌乱,不是散漫,而是既要用墨如泼,又要惜墨如金;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既要纵横驰骋,波浪起伏,又要委婉自然,妙若天成。苏东坡说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散文的写作就是要达到他说的这种境界。

2、有诗一般的意境
大家知道,小说是*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典型化的形象感动读者的,戏剧是*人物语言、行动和戏剧高潮、矛盾冲突吸引观众的。散文则不同,它是*诗一般的意境的魅力去扣人心弦的。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具有诗情画意。或象春天的花朵一样瑰丽多姿,或象夏天的月夜一样恬淡清幽,或象秋天的果园一样丰满充实,或象冬天的雪地一样洁白纯净。 什么叫意境? 有人说,动情的事就是诗的意境;也有人说,美好的环境加美好的思想就是诗的意境。这些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简单,初学写作者不易理解。说得具体一点:意境是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是内情与外境的高度融合,是客观事物与人的感情高度融合之后并经过艺术加工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世间无数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物中,诸如山川与平原、月光与流水、朝霞与晚霞、薄雾与露珠,老人的拐棍或少女的梳子,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即使是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乃至一点思想的火花,也可随意撷取,点化成文。这里的关键在于作者能否用闪光的思想将这些事物照亮,于平凡中发现不寻常的东西,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作者是否善于从一个新颖的表现角度,用别具文彩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从而做到“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就会笔下生花,写出意境隽永、耐人回味的散文。
散文要在写景上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往往得把静态美和动态美结合起来,给人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觉。月明星稀,夜空深幽,谓之静;乌雀南飞,流星划过,谓之动。晨光熹微,大地静穆,谓之静;旭日东升,清风徐徐,谓之动。苏东坡写赤壁之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
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从整体上看是静景,但静中有“徐来”、“徘徊”等慢动作,虽然缓慢得很,毕竟还是在动。古人说:“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散文写景就是这个道理。只写静物,显得画面呆滞,死气沉沉;只写动物,显得画面杂乱,缺乏幽静。
散文要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往往离不开景中之人。散文写人,重在剪辑一二个有代表性的动作,让读者想见到人物的音容笑貌。比如,我们写车站送别,往往好写送行者站在月台上挥手、招呼、流泪或抽泣,显得浅薄,一般化。朱自清先生却不同。他就只写父亲捧着桔子从火车站台爬下爬上的动作剪影,把人物的情和神都剪出来了。最使人叫绝的是他不写正面形象,而写背影,真是用心良苦,见解独到。
散文要创造诗一般的意境美,还得讲究有声有色,甚至于以声比色或以色比声,等等。朱自清先生的《歌声》对音乐的描写,并不象白居易的《琵琶行》那样摩写乐声的真切,而是着力写音乐的象征,写自己的主观印象,把自己各种感官用听觉激发出来,统一于“暮春微雨润花园”这一境界。他“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于是,三曲清歌使他从触觉上感到了似有毛雨洒在脸上,似有微风吹拂衣袂,有温润、轻松、滑腻之感。
3、有优美的文字和特殊的笔调
散文的语言,首先要准确、凝炼、含蓄、优美,能够“状难言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其次,散文的文字要有语调美、旋律美和节奏美,要注意句子的长短、散整、古朴和音调的高下和谐、抑扬顿挫。散文不能吟,却可以读——朗读或默读。
散文语言有上述特殊的风格,这就是散文的笔调。散文笔
调的最大特点是自由疏放,手法灵活,散漫而不失纪,自由而有准绳。作者可以浮想联翩,随意点染和穿插,时而叙述,时而描写,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或者四种手法并用,做到水乳交融。作者要用一支灵活多变的笔,时收时放,时张时弛,把人物、事物和景物交织在一起,并把自己的感情、抒怀、见解、了、理论融在字里行间,使文章好似行云流水,自然亲切。

散文有什么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