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

发布时间:2018-08-17 17:23:19

节日、风俗和生活习俗

第一节 传统节日

除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外,王台村仍保留了一些传统节日。传统节日

是按农历执行的,随着社会的变革,有的风俗已改,有的还在流传。

正月初一:春节,俗称过年。晚辈起五更给长辈磕头拜年,放鞭炮,

吃饺子。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祭拜

祈福,一般家里都供奉家堂六神(天地、家堂、南海、财神、土地、灶君)

或全神,水井、梯子、衣柜、车辆等上面都贴上红帖,现在迷信成分已大

大降低,更多的是烘托气氛、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院内贴有

“满院生辉”,门口对面贴“出门见喜”,卧室床头贴“身卧吉地”。粮仓、

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粮食满仓”、“六畜

兴旺”等。神灵前的对联神帖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天地帖为“天高悬(星

辰)日月,地厚载(草木)山河”;家堂帖为“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或“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南海帖为“南海一枝花,西湖三月景”或“莲

花盘上坐,紫竹林中仙”;财神帖为“招财童子至,进宝玉女来”或“天

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土地帖为“土能生白玉,地可产黄金”或“土

地门前坐,保佑一家人”;灶君帖为“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整个正

月都是过年期间,尤以正月十五以内为甚,人们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长

辈给小孩压岁钱,到处都是喜庆的氛围。

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赏灯,放烟火。

二月二:龙抬头,表示从这一天开始年已过完,春耕开始。这一天妇

女不做针线活,早晨(太阳出来以前)不打井水,老习惯是理发、剃头。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传统上只吃简单的冷食,不能吃好饭。

清明:三月上旬,公历是 4 4 日或 5 日,方等村一般在清明前几天

就开始上坟烧纸、祭祖。

五月十五:王台地区独有的特色,以前农忙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就选在十五这天过。包粽子,纪念屈原,做好饭,改善生活。

七月七:农历称为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雨日,传说当

日很少见到喜鹊(因为喜鹊到银河搭鹊桥去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花好月圆之日,全家团圆吃月饼,晚上给月亮上

供,供上新鲜水果、月饼等。

九月九:重阳节,上世纪国家定为老人节,农村没有什么活动,县里

一般安排退离休干部去县城参加活动。

腊八:也称腊八晌。传统是喝腊八粥,现在多数家庭改成吃饺子。

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灶君升天给玉皇汇报人间善恶祸福,家庭

主妇要口念“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请灶君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

话,多给人间带来幸福。

除夕:俗称“大年三十”。方王台村在大年三十晚上有守岁、放

烟花、祭祀神祗等习俗。

第二节 衣食住行

一、服饰

从最初人类披树枝、树叶、兽皮,到今天服饰的多款多样性,几千年

的发展,衣服已不单纯地是为避寒、遮羞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衣服是人

体的包装,是不同人群、不同生活水平、不同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旧社

会,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普遍低下,村民群众的穿衣朴素单调。农民大都

靠种棉花纺织成土布改色做为衣料裁剪缝制成衣服。这个过程长而复杂,

农民从种棉到采棉,从纺线到织布,从染色到剪裁缝制成衣服,印证着那

个时代是最为典型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男子忙生产,

妇女在家料理营生。姑娘从小就要跟随大人学做针线,这是必修课。因为

长大后要嫁人,要延续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针线营生活的好次,从

家人穿着衣服的外观上就能看出来,常说“男人在街上走,带着娘们的手”。

好的针线活,身体上的衣服合身、平展,针线缝制的密而匀称,反之则不

然。那时,村民大都穿着缝制的短上衣、挽腰宽裆裤,冬天穿带襟的对门

小袄,为了让袄贴身暖和,腰里束上占带,裤口扎绑腿带,脚蹬布袜棉靴。

妇女的上衣以斜开襟款式为传统。夏天的衣服颜色以土布的本色(白色)

最多,冬季的衣服则要染色青色、蓝色,要买染料煮染。紫花色最经济,

取当地适当红土或香椿树枝加水搅拌,把土布按于其中浸泡,然后捶砸,

处理晒干,成为紫花布料。当时由于人们贫穷,紫花单裤、紫花衬衫是男

人们最为常穿的,妇女则染成其它色或在纺织时织成条格。

旧社会,富裕人家是少数,在外做事的人也不多,但他们的服饰明显

要比普通百姓阔绰。受洋人和民国遗风的影响,这些人常穿长衫马褂,头

戴礼帽,脚穿皮底鞋,手持文明棍。也有土财主穿长衫、马褂,头戴红顶、

黑顶瓜壳帽,冬天戴黑毡帽、穿毡靴。一些教书先生追风洋人也戴礼帽、

留分头、穿西服、脚穿皮鞋,也有穿着长衫、布鞋、留平头。做生意的掌

柜、商人穿衣也讲究,一般穿长衫、马褂、戴墨镜,连店员都穿长衫。

解放前后,由于洋布在市场上的出现,人们穿着的颜色和布料也随之

有了变化,姑娘穿红底带花棉袄及红袄、绿裤或带花裤,脚穿绣花鞋、结

绑腿带、头留长辫子、系红头绳成为时尚。中年妇女则留发髻,衣服颜色

多为青蓝。小孩的穿着多为连腿开裆裤,前后开裆,胸前戴护巾,脚穿虎

头鞋。这个时期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普通男人的上衣多为对门短褂,

下身是挽腰宽裆裤,妇女仍是斜襟上衣,挽腰裤束线腰带为多。男子仍维

持头带土布方巾或毛巾,鞋为麻绳衲底布鞋,袜为布袜。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纺织业的发展,市

场上出现了斜纹、卡叽、条纹、条绒等布料,加之对私有经济的限制,自

纺自织的土布几乎绝迹,人们的穿着只能凭布票购买选择。以后几年,由

于种棉花且分得棉花的增多,个别农户又开始纺织土布做为生活必需的补

充。另一方面由于缝纫机的使用,追时尚的年轻人开始穿制服、中山装,

插钢笔、留分头,妇女的上衣由斜襟改为对门,男女的紧腰裤取代了挽腰

宽裆裤,姑娘开始扎长辫、扎红头绳,中老年妇女的发髻也逐渐减少,男

子的前沿帽渐渐取代了扎毛巾。

文化大革命中,穿绿色军装成为潮流。红卫兵、学生、少女们都开始

穿绿色军装,就连小学生、孩提儿童的服饰也学着用绿布做成军服的式样,

绿书包上、绿帽上缝上五角星,一时间绿色好像是最为革命的象征。那个

时期个别妇女的长发也曾一度剪掉,留成分头。普通人受之风气影响也穿

绿衣、绿裤、穿军鞋。这个时期,人们的穿着单调而统一,颜色由灰、绿、

青、蓝一统天下。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商品日渐丰富,村民的生活也日益富

裕起来,人们的思想也逐步解放,新的衣料如的确良、腈纶、锦纶、平绒

开始流行,妇女衣服的色彩样式也多了起来,男的大都换成了中山装、便

装、西式裤子。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缝纫机已进入农户,后来达到普及

的程度,人们缝制衣服更为方便。九十年代后,人们对衣服的选择呈现个性化,

选择的款式更为广泛,各种款式各种时令的衣服根据自己的职业、个性、

生活品位任意穿戴,休闲、西装、羽绒服、保暖内衣等彰显人们的幸福生

活,人们穿衣服升品位上档次,富裕起来的人们已不满足在就近市场购买,

而开始进入城市大市场选购,几百元上千元一件的衣服已经常见。

二、饮食

人们见面时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吃了吗?”,其实这句话是有深刻含

义的。在古代,由于生产方式的落后,粮食产量很低,如果碰上战乱或天

灾吃饭就成了问题,那时能填饱肚子就是头等的大事,所以人们见了面头

一句话都是“吃了吗?”。以前走亲戚时人人都带上一篮子干粮,一是礼

节,二是以防所去亲戚家无粮招待的尴尬。

民以食为天,饮食问题是人生中最为首要的问题,而一个地方的饮食

文化又与本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其为此而赋于的物产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方等村处于平原、丘陵向山地过渡的地段,旱涝有收,物产丰富,

因此饮食文化丰富,衍生出的食品有普遍性也有地方色彩。

主食

主食:米饭、馒头(馍馍)、窝头、饼子、花卷、烙饼、包子、糖包、面条、

饺子、小米饭、等。

衣食住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