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0-04 08:37:01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作者:陈龙艳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8年第01
梅,岁暮冰雪而不枯,众芳摇落而独放,清香幽雅,风韵超脱,其幽贞之姿,凌寒之质,一向是我国诗人、画家所乐于歌咏、描绘的题材,在我国古代诗词当中,写梅花的作品不计其数。早在魏晋时代,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梁简文帝萧纲就有《雪里觅梅花》诗: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后来,梅花渐渐上升为独立的审美表现对象,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的反复咏唱,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质,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独特的审美意象。
一、独俏寒枝香飘雪绕
梅之异于百花,唯在其傲干奇枝、迎霜斗雪的姿态。
唐人张谓有《早梅》诗:一树寒枝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而同是唐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不仅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而且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王安石笔下的凌寒独自开(《梅花》),更是溢满赞美之意。
二、春信使者季节变迁
就花时而言,梅花多开在百花之先,是报春使者,诗人常借梅花传达春的消息: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宋·李清照《渔家傲·梅花》),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宋·欧阳修《蝶恋花》),宋人陈亮在他的《梅花》诗中更是盛赞梅占百花魁: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里藏。梅花开在百花之先,不怕冰风摧折,不惧寒雪埋藏,傲雪凌霜,看到梅花,人们便有春已归来的感觉。

三、折枝寄赠离情惆怅
梅花有折枝寄赠的美好意象,古人常以梅寄托对友人的挂怀与牵念,唐代柳宗元就有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早梅》)的诗句。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说的是南朝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给在长安的范晔并赠诗云: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秦观的《踏莎行》中驿寄梅花,鱼传尺,用的就是这个典故。南北朝民歌《西洲曲》里就有忆梅下西州,折梅寄江北,范成大也有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面柯子》)的诗句。
四、飘零羁旅思乡怀人
天涯游子飘零羁旅的生涯中,故乡、亲人往往是难以割舍的依恋情结,而在有些诗词中,恰恰是借助梅花这一意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的。
唐代宋之问有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人(《题大庾岭北驿》)的诗句,是诗人被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此有十月北雁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诗人在此暗暗祈愿,明晨踏上岭头之时,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她的踪影,但是岭上盛开的梅花是可以看到的,诗人暗用陆折枝寄赠的典故,希望能寄一枝盛开的梅花回家,安慰家乡的亲人。
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把自己对故乡的怀念,直接具化到寒梅身上;姜夔也有词: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浣溪沙》)。姜夔平生清客生涯,飘泊江湖,离家已久的词人,揣想自家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齐门矣。借梅怀乡,极其温馨!
五、身世际遇国事伤怀
诗人写梅,思绪常不在梅花上面,而是有所寄托,李商隐的《忆梅》便是这样: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诗人借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表达的是自己的身世际遇: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就是一系列不幸和打
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佛事,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已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吗?李清照的《清平乐》也属此类: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这首典型的赏梅词作,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少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的三种不同感受,表现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六、坚贞脱俗借梅咏志
梅花姿质优雅,清香可人,不畏严寒风雪,俏然一枝,引无数人踏雪寻梅。在中国传统意象之中,梅花之美,不仅在于它的形貌,更在于它的精神。梅与松、竹并列,被古人称为寒三友,因而又常被用以咏物言志,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操。
在无数梅花诗中,要数宋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对梅花形容尽致:众芳摇落独鲜妍,占断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颈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同时诗人也借它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写出诗人自己孤高自许的情怀。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士,一生爱梅至深,独居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种梅养鹤,终身未娶,人称梅妻鹤子。死后葬于孤山北麓,其墓南宋绍兴年间建,宋人吴锡畴有一首凭吊《林和靖墓》诗遗稿曾无封禅文,鹤归何处认孤坟。清风千载梅花共,说着梅花定说君。赞林逋生前身后清高独幽,可与清风梅花共千古。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梅花也情有独钟,他的《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之二);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绝句》之三)题是梅花,其意在人。他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更是以梅花自喻,借梅花比喻自己备受摧残而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和许裴的千霜万雪,受尽寒折磨。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霜天晓角·梅》)同样是以梅的清气、瘦硬、清高,象征人的骨气贞刚,品质高洁,梅格与人格融成一片。

梅花独俏寒枝,以其清瘦虬劲之势,迎寒傲雪之姿,清香淡雅之韵,受到人们的喜爱,一路走在中国文人的笔下,成为凝香恒远,传颂不衰的美好意象。
(陈龙艳,吉林省通化师院分院海龙分校)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