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晚春古诗带拼音 - 《晚春》研磨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6-20 11:12:30

《晚春》研磨后教学设计

松花江学校 于婷



《晚春》研磨后教学设计

松花江学校 于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与诗人韩愈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古诗,赏析诗歌艺术手法及主题小组合作探究诗人感情及诗歌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人惜春的思想情感,体会

诗歌强调的应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韩愈相关文体知识;

反复诵读古诗,领会诗歌情感及主题;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强调的应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的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欣赏春天的风景图,列举最能代表春天的事

物。回忆写春的诗句,并集体诵读。

二、诗人简介: 韩愈相关文学常识。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介绍,教师补充。

三、诗人写作背景介绍:了解诗人写作时境况,为下文赏析诗歌做铺垫。

四、诗歌赏析过程:

1、初读诗歌:

①教师范读,听优秀音频范读,划分诗词节奏,指导学生反

复朗读,初步体验诗人情感。

字词注释:辨准读音,解释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

歌内容。

2、译读诗歌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选出代表总结发言。)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及阅读提示,写话说话,领会诗歌大意。

②请学生欣赏意译的诗歌之美。

3、赏读古诗,品味诗歌之美:

全体诵读《晚春》,学生赏析诗歌的前两句。

(从修辞手法或炼字的妙用角度)

思考“杨花榆荚在诗人笔下是什么形象?无才思

③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只知道化作满天飞雪,诗人对它的贬讽,是真的认为它“无才思”吗?(自主思考)

明讽实褒的手法,赞颂了杨花榆荚积极向上的情趣和勇气,进而更好的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

4、背读古诗启新知

背诵《晚春》全诗,理解诗歌号召我们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诗人恳切寄语,启示我们应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当堂达到背诵默写的目标)

五、列表展示诗歌主内容。

六、课堂小结: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花草树木以生命的力量,来表达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告诫人们珍惜时光,对“杨花榆荚”明讽实褒,启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

(再次背读)

七、拓展延伸:

欣赏其他描写春天的名句,捕捉诗词的独特魅力。

八、布置作业: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 斗芳菲(拟人) 珍惜春光

杨花榆荚 作雪飞(拟人) 乘时而进

(明讽实褒)

《晚春》研磨后课后教学反思

松花江学校 于婷

教学反思:

经过与领导和全组人员对本节课的反复研磨,我将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晚春》的教学进行了重新的设计,这首诗是七年级下册的课外阅读古诗,所以安排了一课时进行教学。

新课开始,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景,让学生思考能代表春天的景物,然后回忆学过或积累的与春天相关的诗句,以旧带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预习与教师补充,介绍了作者韩愈的相关文体知识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做下铺垫。在反复的诵读当中,按照初读、译读、赏读、背读的顺序,抓住修辞手法,炼字的妙用等方面,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及思想感情。在学习中发挥学生能动性,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删减掉过于重复的赏析过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多思考多练笔多说话,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拓展链接到著名的描绘春天的诗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呼应课堂开头的导入过程。整节课课堂内容安排有序,诵读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目标明确,诗歌分析细致,较为良好地调动了学生能动性。

教师虽然安排较多的诵读,大部分学生也配合默契,但是个别学生对诗歌语气情感把握不准,没有读出诗歌的感情。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上节课略有提升,文采不高。小组活动时,大部分学生能动笔总结,少数学生参与感低,没有参与到其中,或者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使活动效果降低了一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多指导朗读薄弱的同学,帮助他们划分节奏,体会轻重读效果的不同,在诵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多给学生欣赏美文,积累写作语言素材,对学生写作进行细致的指导,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学过程中,对分组研讨进行监督指导,争取让所有学生都能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每次教学都难以达到完美,所以需要我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争取在教学综合能力上不断提高。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6*母鸡

执教者:大湖中心小学 四年一班 高水金 2014.11.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感受伟大的母爱。

三、教学难点

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制作相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第十五课《猫》。在老舍先生的笔下,猫性格古怪,像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在老舍先生的眼里,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母鸡》。

2、齐读课题 16*母鸡

3、根据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认真读一读,看看文中的母鸡是怎样的?

(2)比较一下《猫》和《母鸡》这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

(二)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初读课文,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1、检查生字新词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

(1)读正确,读流利;

(2)边读边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用“ ”画出直接描写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3、指名回答。

4、找出过渡段,明确过渡段的作用。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的原因。

1、明确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

(2)指名回答。

2、明确自学要求:

(1)文中有一段话直接告诉我们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用“﹏﹏﹏”画出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

(2)指名回答。

(3)齐读第九自然段。

(四)深入研读5——8自然段,感悟伟大的母爱

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5——8自然段,请找出相关词句,细细品读,在空白处写写批注。

2、交流感悟。

3、有感情朗读。

4、情感升华,感悟伟大的母爱。

出示关于老舍先生母亲的资料,感悟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歌颂。

5、联系生活体验,谈谈妈妈对自己的爱。

(五)比较写法

感悟《猫》、《母鸡》这两篇课文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课外阅读:普里什文写的《柱子上的母鸡》、列那尔的《母鸡》

板书设计:

16* 母 鸡

如怨如诉

讨厌 欺软怕硬

拼命炫耀

负责、慈爱 母爱

不敢

讨厌

勇敢、辛苦



整理丨尼克

打开百度搜索“热搜图片网”,打开眼界,理解他人,理解自己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H晚春古诗带拼音 - 《晚春》研磨后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