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高考卷历史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发布时间:2020-04-06 02:19:05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

文综历史试题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 A

【分析】 本题通过设计图文结合的情境,考查考生整理和理解图文材料,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准确解读的能力。图中“车”“马”二字由繁到简,表面上反映的是字形的变化,实质上是由于文字使用频繁,人们只好将字体简化,以利于平时的书写与交流。正确答案是A。从西周到战国,文字的书写材料,虽然从甲骨、青铜变为陶器、竹木简牍、缯帛、印玺、货币等,但这不是影响文字繁与简的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各国变法对文字的繁简影响也不大,且有影响也在文字写法的多样性方面,故C项不选。D项发生在秦统一以后,时代不对,可直接排除。

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 C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历史材料,提取历史信息,通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本题材料展现了西汉前期出现大量富庶的工商业者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通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逐步恢复与发展的社会现实,故正确项为C项。A项描述的现象与汉初的实际情况不符,故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重农抑商,工商业者社会地位较低,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工商业者势力很大,并非控制郡县,故D项错误。

2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 A

【分析】 本题通过给定唐代某一地区的土地规模占有比例表,旨在考查考生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并进行完整、正确、合理解读的能力。从该表的内容来看,户均占有土地20~130亩的比例达到了74.1%,这说明此一时期该地的土地占有状况较为均匀,未出现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现象。联系教材所讲内容,唐代实行均田制后,有效地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占有。基于上述分析,A项正确地反映了题干内容,故正确。B、C两项与历史现状,亦与题干内容相违背,故错误。题干内容仅提到土地的占有情况,未提及生产力、生产效率的问题,故D项表述与题干内容不符。

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 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历史素养,即辨析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从事了某种活动,这是历史事实,但是从事了什么样的活动,不同历史文献、实物甚至口述资料等都可能对其进行记述或加以呈现。因此选项A选择历史叙述作为历史事实的全部呈现方式是不全面的。B选项承认历史事实会存在不同历史记载的可能性,是正确的。C选项全面否定了历史叙述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的可能性,因此是错误的。D选项从研究者的角度强调综合历史叙述即可呈现历史事实,忽略了历史叙述本身是否客观的问题,因此也是不正确的。

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 D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历史现象主要原因的能力,以及对政府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一般而言,政府的经济政策对推动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这一点在甲午战后的中国表现尤为突出。甲午战争的一个重大后果就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矿设厂,即资本输出。此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兴办实业的限制,使中国近代实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出现了“实业救国”的热潮。题干所述即是此种现象。这与政府的政策构成直接关联,所以D为正确项百日维新在此时尚未开始,新法尚未实施,A项可以排除。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由于《马关条约》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故C错误。甲午战争使洋务运动破产,B项也是错项。

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答案】 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历史材料提供的信息,并运用所学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从题干材料可知,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的集体婚礼,既有“喜字纱灯”“蓝袍黑褂”等中式婚礼习俗,又有“乐队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等西式婚礼习俗,说明当时上海的婚礼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A、C项与史实不符,且题干材料中没有提及婚姻自主、门当户对,可以排除。社会习俗的变迁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只能引导,而不能主导社会习俗的变迁,故D为错误项。

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 B

【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进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题干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的能力。本题材料是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紫石英”号事件。渡江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性战役。正当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般向国民党统治核心发起致命攻击之时,英国却依恃晚清以来的特权,派出军舰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无疑构成对渡江战役的一大障碍。面对此种情形,人民解放军果断反击,击退英国军舰,并要求西方列强撤离中国的领水、领土和领空。考生结合晚清以来列强在华特权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不难作答此题。正确选项是B。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和确立“另起炉灶”外交政策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没有因渡江战役而中断,故其他三个选项都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

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答案】 C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婆媳上冬学》作品描绘的是两婆媳冒着寒冬严寒去上补习班的场景。图中年轻的搀着年老的,两人的脸上都满是笑容。老人的手中拿着一本文化课本,显示出对知识的渴望。该画以质朴手法,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的新气象,所体现的正是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该画也并非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正确选项为C。传统文人画大都有自己的独特追求,体现着自己的个性风格。20世纪五十年代西方流行画派主要为现代主义美术。故A、B、D非正确选项。

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答案】 D

【分析】 该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三种不同形式的宣誓理解雅典民主的本质特点。雅典开创了民主制度的先河,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与现代民主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若干不足。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不足就是过分强调城邦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中心主义,对公民个体的义务要求明确严格,而对个人的利益需求重视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只要多数公民决定的事,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贯穿材料中三种宣誓的理念是,无论担任官员或陪审员的公民,还是取得公民资格的成年人,在享有公民权利的同时,必须牢记和履行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故而D项是唯一能够覆盖三种宣誓的正确项。至于如何保证官员依法履行职权和陪审员公正审判,主要依靠的是定期民主选举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监督制度,宣誓虽然也能发挥些许制约作用,但仅限于道德诚信范畴,效力有限,所以,限制权力滥用和防止官员腐败并非是宣誓的主要目的,故而A项和B项都可以排除。青年男子的成人宣誓虽是获得公民权利的起点,但权利意识属于人之本能,无须培养,更何况成人宣誓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公民牢记自己的义务,故而C项也是错误项。

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答案】 C

【分析】 本题从雨果对法国大革命期间国民公会性质的评价入手,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材料中用“即使……又是……”的并列连词来说明国民公会代表的广泛性和平民化的结合、职能的权威性和大众化的结合,代表了革命中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突出了人民主权,故C正确。只要对A、B、D三种政治理念有所了解,就会发现在材料中都没有完整表现出来,故都不符合题意。

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 A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阐释事物的能力,题干给出1953年苏共中央采取的一项措施,要求考生正确解释这一措施的目的。材料给出的苏共中央调整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应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考查。材料中所说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的具体调整不涉及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也起不到消除城乡差别的作用,因此B、C项是错误项。苏联农业集体化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完成,因此调整也不是为了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D项也是错误项。苏联从农业全盘集体化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至赫鲁晓夫改革仍力图加以解决在一些具体细节问题上进行改革。A项符合苏联当时实际情况,为正确项。

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 A

【分析】 本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过程中国家实力不断下降。为了重振美国国家实力,在对外关系方面,尼克松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让美国的盟国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减少美国的负担。不仅如此,尼克松将这种思想还应用到美国国内,即“新联邦主义”。面对美国联邦政府运转效率下降,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尼克松主张“还权于州和地方”,扩大地方和州政府的自主性,推动联邦政府的经济改革。选项B,尼克松的主张不是真正地将联邦政府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州政府,而是要扩大地方和州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动性,意在减轻联邦政府的负担,增加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故不选。选项C,题干中没有福利政策的相关内容,故不选。选项D,“还权于州”不等于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而是便于联邦政府更加有力地宏观领导美国经济,故不选。因此正确选项是A。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0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切可能来增进对外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0分)

【答案要点】(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方面: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解读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考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深刻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事实,有利于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

其中第(1)问重点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概括总结的能力。荷兰人“殖民扩张、成立东印度公司、扩大对华贸易获取生丝”等发生在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背景下;1602年荷兰人侵占台湾,中国方面抵抗失败的事实,则隐含了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的史实,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便可作答。从材料荷兰攻占澳门、台湾、成立东印度公司,“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生丝利润优厚、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等记述中,考生可以获知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目的即是: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的问题考查了考生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从郑成功进军台湾正告荷兰人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内容,考生可以得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答案;其次,从材料给出的郑氏家族收复台湾后的一系列措施,可以概括出“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的事实;最后,从建立与大陆相同的政治管理模式、选官制度,移民、创作文学作品等材料中,可以推断并概括出“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的答案。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要点】 评分标准:论题部分0~3分,阐述部分0~9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

示例1:

论题:传统小农经济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兴起

阐述: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以后,洋货涌入,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工业兴起,传统的小农经济进一步遭到冲击。尽管近代工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不占主导地位,并不断受到阻碍,但依然艰难地发展,推动中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

示例2:

艰难的曙光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论点: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沉睡已久的古老帝国终于被来自西方的炮火叫醒。随着西方势力的入侵,中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遭受全面的冲击。但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强大,展开了艰难的探索,虽然道路充满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分层论述:在军事上,有八旗兵、绿营兵、新军、海军等;开设各种兵工厂,生产现代化的兵器;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

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发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开始封建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探索。

在经济上,发动洋务运动,民族工商业得到发展,并产生“实业救国”的经济思想,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在文化上,从魏源和林则徐到康有为、梁启超与严复,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断深入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

总结:李鸿章曾说,近代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中国遭受西方的全面冲击并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虽然过程艰难,但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分析】 本题是开放型试题,材料整合了吕思勉《中国通史》和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两部著作中有关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段经典论述。材料的大意是:近代以来,中西接触,西方列强凭借“强大的武力”和“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使中国长期以来的发展道路发生根本性改变,出现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由此中国的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灾难,同时新的发展希望和前途也出现在国人的面前。本题要求考生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材料文字浅显易懂,内容高度概括,涉及的中国近代史发展特征也是考生相当熟悉的,支撑材料表述的历史事实和现象非常多。因此对于此题,考生基本上都有话可说,可以选择的论题相当多,如示例所举的“传统小农经济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兴起”,又如“传统儒家思想的危机和文化革命”“传统政治制度的衰落与共和政体的发展”“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等等。论题的选择和相应的阐述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近代以来西方势力东来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二是中国应变的艰难曲折,三是新事物、新制度的出现及近代中国向现代国家的发展或转型。

本题设计涵盖了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和独立地提出观点的能力。考生作答本题时应该按历史学小论文的基本要求来展开自己的阐述,要求有三:一是有明确的论题和论点,二是结合题干中的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三是具体的论证围绕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论证的逻辑要清晰、语言文字要流畅通顺等。这种开放性试题实际上是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史论结合、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探求历史问题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因此具有较强的学科思维和能力考查力度,有利于考试选拔,并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

【答案要点】(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并对历史问题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本题提供的是隋文帝时期进行律法改革的材料,反映了依法治国理念。第(1)问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发现并概括问题。隋代律法的改革,是建立在之前朝代的律法基础上的,考生应该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材料首先述及隋所取代、继承的北周的情况,可以发现北周律法的基本特点是“条流苛密,烦而不要”以及“严刑峻法”,这恰恰是隋朝所要改变的。隋在制律时,还充分参考了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北齐的律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外,材料用了较大篇幅交代了隋律在刑法、条文等方面的情况,“刑网简要,疏而不失”。这几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第(2)问要求考生阐析隋代制定《开皇律》的意义。事物的意义在历史学科而言,可以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本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过去”维度来讲,《开皇律》一方面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另一方面,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从“现在”维度来讲,《开皇律》为隋朝的发展与强盛提供了法律保障。从“未来”维度来讲,《开皇律》为唐、宋等后世的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8分)

【答案要点】(1)说明:“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2)企图: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

【分析】 本试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的能力。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对外侵略进程的变化,也出于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对外侵略口号不断变化。试题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1931年初,日本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强调中国东北和蒙古对其侵略战争有重要意义,随后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将侵略目标转向整个中国。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1940年6~7月,德国先后占领法国,发动对英国战争。为了配合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战争,实现法西斯轴心国既定的侵略计划,以及扩大日本在东南亚的侵略利益,日本政府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并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随后不久,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把侵略战争扩大到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试题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随着日本侵略战争进程的变化,日本政府不断变换侵略“口号”,是为了服务于侵略战争的需要;为了掩盖侵略战争的本质和蛊惑本国民众支持侵略战争,也需要不断变化侵略战争口号;面对通过侵略战争而占领的大片地区,日本政府通过提出不同的侵略口号来美化其侵略战争,麻痹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反抗意志,巩固日本在这些地区的统治。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7分)

【答案要点】(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贡献: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历史材料提供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和分析评价的能力,进而对中国现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题干材料介绍了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陈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经济思想。第(1)问有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根据材料可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在1979年春又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考生将此归纳起来,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第二小问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云主要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基本上是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建设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虽然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渐显露出不适应中国国情的一面。同时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日渐暴露,尤其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引起极大震动。而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因此,中共需要总结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此,陈云在“八大”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初步探索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不过,由于受到“左”的干扰,陈云这一真知灼见并没在当时贯彻下去。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部署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战略,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经济思想才发挥它应有的活力,为中国新时期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解答此问题的前提是考生需要了解中共八大召开的相关背景。

第(2)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从材料中考生可以提炼出陈云的贡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贡献,即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应有市场调节的重要思想;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实践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解决了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后又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考生结合上述两个方面,即可对陈云的历史贡献做出客观的评价。

【附录】

2017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评述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试题难度适中,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了预期考试效果。同时,各套试卷遵循《考试大纲》的命题原则,体现出高考的科学性、规范性、公平性,较好实现了测量和选拔功能。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1.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如全国Ⅲ卷第40题,通过郑成功收复和建设台湾这一历史事件,使考生加深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台湾的回归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增强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主义。又如全国Ⅰ卷第30题,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体现了民主、平等。再如全国Ⅰ卷第47题,通过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挂剑于墓”的行为,强调了儒者重“信”的理念,重申了诚信的积极意义。

2.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国史、党史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更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本年度高考历史试题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如全国Ⅱ卷第41题,以清朝盛世雍正年间、中国近代洋务时期、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三个不同时段的矿业政策为线索,反映出长时段中国家历史巨变和求富求强的轨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如全国Ⅱ卷第30题,提供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取得重大发展的史料,证明了党在抗日战争中依靠群众和坚持全面抗战的正确性。再如全国Ⅲ卷第46题,材料是关于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陈云的经济思想和贡献,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探索道路的发展历程。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积累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历史试题注重对优秀和先进文化的弘扬,如全国Ⅱ卷第47题叙述了孔子弟子颜回的生平及其安贫乐道、尊师重教的高尚品格,饱含儒家文化中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又如全国Ⅲ卷第30题叙述了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的“紫石英事件”,否定了近代以来列强的在华特权,彰显了独特的革命文化。再如全国Ⅱ卷第31题涉及恢复高考后的教育发展情况,突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典型试题,都有助于学生科学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完善考查途径,提升考核效果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考查要求侧重“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通过科学设计试题内容与形式,着重考查学生对通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基础性而言,历史试题设计切实把学科主干知识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考生作答都必须结合所学,如全国Ⅰ卷第24题以分封制为依托,第30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Ⅱ卷第34题考查美国政体等,均以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综合性体现在试题设计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全国Ⅰ卷第41题提供了法国大革命和近代中国对于民族主义的阐述,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深入思考,综合考查了概括、说明、比较、评价等学科方法的掌握情况。创新性体现在增强试题情境的挖掘度和设问的开放性上,如全国Ⅱ卷第42题以钟表的演变为主题,要求考生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较好地考查了信息整合、提炼概括和阐述论证的能力。

5.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凸显高考选拔功能

本年度高考历史命题在保证试卷结构、考试内容、相对难度稳定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突破,不断推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试题整体设计进一步明确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素养和宽阔的视野,能够在知识积累、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全国Ⅰ卷第42题列举了1417世纪中西方若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史实,要求考生提取信息并形成论题,进行论述。该题要求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级;考查的学科素养,囊括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6.落实《考试大纲》修订后的考查内容,引导中学历史教学

通过对《考试大纲》的修订,历史学科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考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全国Ⅰ卷第26题,题干以表格形式提供了官修史书中关于唐代初期唐军与薛举泾州之战的四种不同叙述,要求学生确认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部分。又如全国Ⅲ卷第27题转引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活动的两种历史叙述,强调只有对历史叙述进行精慎的辨析,才能更接近历史真实的重要性。对于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史学方法传授、概念辨别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7年全国高考卷历史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