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经典案例

发布时间:

WORD
完全退出:家化
2011年,家化公告,联合产权交易所117日发布家化集团100%股权转让竞价结果通知,平安信托旗下公司平浦投资为家化集团100%股权受让人。
家化作为国化妆品行业首家上市企业,拥有六神、美加净、佰草集等众多国人知名的日化品牌,被称为是国日化行业中少有的能与跨国公司开展全方位竞争的本土企业。作为试点,近5年来已经两次进行股权激励,员工覆盖面达到40%左右。
2010年,我国日化亏损企业77家,亏损额5.12亿元。我国4000家化妆品企业仅仅控制着中国10%的市场,90%中国市场都被外资控制。
即通过股权制度的改革,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企业,进而能够制定符合市场规则的薪酬体系、股权激励机制和公司发展战略,最终使家化成为一家综合时尚产业集团。20089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国资战略调整方向”一节明确提出:“推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资的调整退出。”部分退出即员工持股:海螺
20142月,海螺集团改制完成。
改制后,海螺集团由原来的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国有控股的XX公司,仍保持国有控股地位。其中,省投资集团作为省省属国有资产出资人,51%海螺创业投资XX公司(
1/9

WORD
下简称:海创49%。海创是海螺集团与旗下子公司、子公司的8名高管和7750名职工通过四家工会投资设立。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海螺型材(000619和海螺水泥,集团拨付的身份置换金和工资结余占了转让价款的一半左右。
5149这个比例,既实现了高管和职工持股的最大化,同时由于国有控股地位不变,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不变,就不需要经过国资委和证监会的审批。部分退出即引入战略投资:古井
20095月,浦创受让古井集团40%股权性质上完成国有到民营的转变,保障了公司决策和运营效率的根本改变。公司09年已引入战略投资者-浦创投资,迈出其改制的关键一步,为今后实现国退民进,管理层、技术骨干、投资伙伴和经销商持股打下基础。公司已于去年实现职工身份转-工龄买断,管理层通过集团公开招聘,部选拔,充分激发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浦创投资有进一步增持集团股权的强烈意愿,如果成功将有效地促进集团改制的进行,促进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从而使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有效地帮定。
部分退出即引入战略投资和员工持股:江中集团
2010915日,省国资委通过省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方式,将持有的江中集团10%股权出让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同时为激励江中集团管理层,将持有
2/9

WORD
的江中集团30%股权,通过奖励与现金配售相结合的方式,授予了由24名自然人组成的江中集团管理层。918日,省国资委决定进一步对江中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经江中集团股东会审议批准,同意一方集团以货币方式对江中集团进行增资。增资后,一方集团占江中集团总股本的27.143%江中药业(600750)和中江地产(600053)控股股东江中制药(集团)XX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制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促进江中集团制药与房地产两大业务板块的发展,江中集团董事会决议,决定按业务板块对江中集团实行公司分立。
整体上市:上港
2003年前还是政企合一的港务局,当年完成政企分离后,2005年又从单一的国有控股公司改制为中外合资股份,实现向混合所有制的转变。仅仅一年后,公司就提出了整体上市方案,而且是将母公司资产全部实现证券化,这种彻底的整体上市改革。
上港集团提出以每股3.67元价格向股东发行普通股股票,用以交换其所持有的上港集箱股票。同时,还给予股东现金选择权。
上市前,集团拥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三产公司,有的三产公司还下设子公司、公司。2006年以来,集团相继关闭了
3/9

WORD
上百家与主业无关的单位,全力以赴向全球卓越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服务商的愿景目标进发。
2003年,上港集团开始政企分开,港口管理局作为政府管理机构单独设立,作为码头运营商的企业则更名国际港务(集团)。
随后的几年,上港集团又先后完成了主辅分离、引进战略投资者以与整体上市的多项重大改革,而这些,正是最近市要求加强国资企业改革的具体推进步骤。
在政企分开没多久,上港集团就启动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工作,最终码头运营商招商局国际成为重要的选择目标。20056月,上港集团改制成为由国资委直接注资控股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招商局国际也如愿成为第二大股东。戌源介绍,由国资委直接出资入股企业,当时上港集团在全国是第一家。
改革的节奏并没有放缓。随后的一年,集团又推动了整体上市工作。“从启动到上市只用了5个月,国家和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戌源向《第一财经日报》举例,由于上市公司都要以三年盈利的业绩作为前提,而上港集团2005年才改制,能够拿到证监会的“豁免三年起期”,也为上港集团的整体上市铺平了道路。
2006年上港集团完成了整体上市,不仅成为港口类企业整体上市的第一家,吸收合并上市公司上港集箱的整体上市方式也在之后被多家企业复制。
4/9

WORD
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城投控股
近年来,在城投总公司的主导下,城投控股通过不断转型调整,已经形成了环境处理、地产开发和股权投资三大主业。城投控股是一家集环保、房地产、投资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企业,公司环境业务的技术力量、管理经验和业务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弘毅投资将为城投控股带来国企改制、公司治理以与资本运作经验,提升市场化能力与竞争力。
2013年,此次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是为城投控股后续资本运作尤其是国际合作方面做“铺垫”。
2014226日,城投控股股份发布公告称,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其控股股东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完成转让所持有的城投控股10%股权过户。据此,弘毅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成为城投控股第二大股东。
公司在此过程中还曾分别为其环境业务、地产业务寻找到战略投资者。
2009年,城投控股就以9.7亿元将其全资子公司环境集40%的股份出售给美国废物管理公司(WasteManagement的全资子公司WheelabratorChinaHoldings,溢价为2.3亿元。
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中石化
集团下属的垄断性业务,引入战略投资,增强企业活力。
5/9

WORD
20142月,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启动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公司油品销售业务将在审计、评估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将根据市场情况厘定。
通过引入多种投资主体,可以带动公司油品销售业务盈利的提升和业务的增长。资本运营公司:国盛集团
20079月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的国盛是市国资委管理的两大国有资本运营企业之一,目前全资控股了家化集团、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盛融投资等企业,控股与参股企业还有蔬菜集团、中国商用飞机XX公司。国盛旗下还600629.SH耀600819.SH)和家化(600315.SH)。
资本经营公司最简单讲就是专门从事股权经营的公司,对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并购、包装上市,对企业的股权、债权、资产进行买卖的公司。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简单讲就是两块:一块是投资与投资服务,包括重大产业项目投资,科技创新项目投资,产权经纪、财务顾问等投资服务。一块是资产经营管理,包括股权管理、资产处置等。
的市管国有企业按照战略定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产业类企业,强调着重突出主业,以培育壮大产业为主,要发展
6/9

WORD
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优势企业。比如:上汽、百联;第二类是资本经营类企业,目前就我们一家;第三类是政府投资类企业,着重发挥在非竞争性、公益性领域的主导作用。比如说城投、申能。那么,像国盛这样的资产经营公司就是要围绕国资国企的改革,搭建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着重发挥资本经营和股权运作的杠杆作用,引导增量,盘活存量,确保国资在流动中保值增值,在产业结构调整、国有资产的布局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重组联合和推进证券化中发挥运作平台作用。
股权激励:光明乳业
2010年,9月,光明乳业对94位企业高管和骨干的股权激励方案,正式获得证监会和国资委与股东大会批准,由此被称为“市地方国企股权激励试点改革第一单”。光明乳业是完全竞争性行业,这是其获得第一单批准的重要原因。乳业市场群雄割据,国企没有任何天然优势和垄断地位,因此,股权激励的制度作用能充分发挥,社会阻力也相对较少,“如果是垄断行业,国企经营者或许干劲一般,企业也能获得超额利润,这就不可能也没必要实施股权激励了。”
2010年年初,市国资委选择2~3家主业明确、法人治理结构良好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试行企业负责人的股权激励改革。
7/9

WORD
201312月,近期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梅林正广和股份也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某国资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梅林的股权激励做法几乎“复制”了光明乳业的路径。
产业基金:益民集团
优质消费品国企牵头成立PE基金、借力金融杠杆促产业升级、并购整合。
201310月,益民集团28日晚公告,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培育公司在商业消费领域的新经济增长点,拟携手德同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德益消费升级产业基金”。
德益基金成立后,由德同资本提供日常运营与投资管理服务,以与主要负责投资项目筛选、立项、行业研究分析、尽职调查、资源整合优化、投资项目管理与退出等方面。
围绕益民集团既定的战略发展方向,德益基金将专注于投资消费连锁行业和电子商务与其他新兴渠道的消费类企业,以与收购海外知名或有特色的消费连锁品牌整合后发展国业务。
公司与德同资本共同设立产业基金,有利于通过利用德同资本的资源优势、产业并购经验与其各种专业金融工具放大公司的投资能力,利用基金以产业整合与并购重组等方
8/9

WORD
式,推动公司在消费零售行业的扩和进一步巩固现有的品牌优势。
9/9

国企改革经典案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