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一课一蓑烟雨任平生 - 抒志咏怀定风波》16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0-03-30 20:03:01

1

烟雨任平生

——读《定风波》

赏苏轼人生美学

一、教材分析

《定风波》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所选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鲜明地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气质、文化心理、审美观照、人生美学等。《苏轼词两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展现了中国古代“贬谪文学”中的一股清流,更体现了苏轼淡然、旷达、豪放的人生美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并培养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及高中必修2学过苏轼部分诗文作品,对苏轼的生平经历、作品风格、艺术成就、人生态度有一定了解;对古典诗词的形象、意境、表现手法等鉴赏常识也有一定掌握。高中阶段是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首词对于引导他们面对人生困境,追求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有一定积极意义。因此,在教学上可以侧重于对词人情感的探究,引导学生关注词人的人生态度及文化心理,从而引导他们将认识上升为一种人生美学追求。

三、教学设想

1、指导思想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科学研究,注重合作探究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基于此,我将本课设计定位为主题探究式教学,以已学篇目引导主题的确立,以课堂主题带动解读文本,以解读文本驱动群文阅读,借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深入解读文本的意识,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相互合作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言的具体实践中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教学设计

苏轼的《定风波》通过描写在路上遇雨这件小事,表现词人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全词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在学习中应从鉴赏和感悟词的语言入手,进而揣分析形象,感悟情感,探讨哲理。

预习设计: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更加有效,我布置学生在课前需背诵该词,2

并对本词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同时,按自己的阅读体会,在读过、学过的诗词中筛选一些苏轼或其他文人类似题材和风格的作品自主鉴赏、交流分享、促进课堂分析理解。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能够有自己的思考,而其他作品的寻找,可以检验学生对词人心理的理解程度。

课堂设计: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诵读感悟、合作探究为手段,以主题鉴赏为主导,话题讨论为支线,完成“诗人形象——人生美学——文化心理——文化成因”这一由浅入深的解读序列,意在培养学生的深入探究意识和能力,发展提升思维、审美、文化素养。

第一步重在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悟;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诵读,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感受作者的形象;

第二步重在探究和讨论,方法是教师设计话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将学生对词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第三步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自己个性化的鉴赏与评价。

四、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

2、诵读鉴赏,以文学视角解读词中事语、景语、情语、理语与诗人情感的关系。

3、合作探究,了解中国古代贬谪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苏轼豪放旷达的人生美学。

教学重点:体悟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淡然、旷达、豪放的人生美学。

教学难点:以《定风波》为例探究古代贬谪文人在人生低谷时的心灵指向与文化成因。

五、教学过程:

3

(一)话题导入——精神气质篇之诗性人生

话题1:中国古代文化之“贬官”文学

【学生活动】

列举古代贬谪文人,自谈“贬官”文化心理。

导语:“学而优则仕”,中国封建时代的文人,即“士”阶层,自被推上历史舞台,就天然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也自然成为其规范的自我角色认同。然而,宦海时有不测风云,贬谪之士亦代不乏人,贬官即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文化群体。受传统崇尚自由安宁生活态度的影响,被贬者大多是一步三回头,痛苦地哼着诗走在离京的路上。然而,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人,一提到他,“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林语堂)。这一笑中,包含的是人们对他面对宦海沉浮、人生困顿所表现出来的从容、沉静、淡定的人生态度的认同与敬意。这个人就是苏轼。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苏轼以他的从容沉静昭示着一个不羁灵魂在失意后对自我的重新定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1091年)这种彻悟人生命运本质的诗性人生,着实迷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一睹这迷人的诗性人生美学。

【示例】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生执着高唱香草美人歌,投身汨罗终殉爱国志。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回归田园,得意忘言。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宣言铿锵有力,诗歌光芒烁古震今。

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掬一把辛酸泪,留千古知音曲。

(二)诵读感悟——气韵形象篇之雨中苏轼

我们常说学诗词“七分朗诵,三分鉴赏”,让我们先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词人形象。

【诵读指导】

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情感是是朗诵诗词的关键,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长短、升降,节奏的抑扬顿挫等方式来突出情感。

【学生活动】1、指名学生范读,学生自谈诵读要领的落实,师生共评。

2、学生集体诵读,再感诗情。

【教师导引】

“景语”“情语”是我们解读古代诗歌的关键要素,除了“景语”“情语”,诗歌还有“事语”“理语”,接下来,让我们抓住这四个关键词进一步解读本词,感受词人形象。

【学生活动】

3、梳理“事语”“景语”“情语”,感悟苏轼形象,分析词之理趣。

4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词中苏轼形象,并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交流总结】事语——遇雨不觉

景语——穿林打叶(以景衬人)

料峭春风

山头斜照(喻理于景)

情语——烟雨平生

无雨无晴(理语)

【示例】

从容自若——途中遇雨,风雨潇潇,穿林打叶,大有席卷天地之势,而词人却睥睨风雨,要以自己主观意志力,从心灵上抹煞客观的风云变幻,在“同行皆狼狈”的窘态下,从容自如。

(“莫听”“何妨”“且”)

潇洒自得——不仅睥睨风雨,还吟咏诗赋,缓步徐行,意态潇洒,甚是自得。(

“吟啸”“徐行”)

坚韧坦然——竹杖芒鞋行于泥泞之路也不可惧,只要心中坦然,坚韧面对,一样可以轻盈胜马。(“胜”“谁怕”)

通达豪放——平生任由风吹雨打,无所畏惧。既然风雨不可避免,内心的平和通达,笑对风雨的无畏与坦然,便是应对风雨的最好姿态。(“一蓑烟雨任平生”)

乐观昂扬——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冷暖莫辩,斜照相迎。希望在前,胸怀开朗,自然能觉察到自然之无限生机,生活之十足乐趣。(“却”):

超然淡泊——雨霁思雨,风雨晴空可以等同,自然既无晴雨冷暖可言,人世又何必沉浮得失忧乐?(“也无风雨也无晴”)

【交流总结】

此词表面上写词人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实则表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态度。自然之风雨形同人生之风雨,无惧、坦然、通达便是苏轼面对人生的方式。在此,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情由事起,寓理于情,情理并茂。至此,我们也看到了一个豪放旷达、乐观昂扬、超然淡泊的苏轼,一个以充满诗意的人生态度给后世留下无限美学启发的苏轼。

(三)鉴赏探究——情感态度篇之人生美学

【合作探究】

面对这场风雨,苏轼如此淡定的原因是什么?

【话题】

《定风波》创作心理及成因

探究指导:知人论世,以诗论诗、以意逆志

教师点拨:

(1)说说苏轼人生中遇到的“风雨”。

5

【学生活动】

结合预习积累诗句,理解分析交流。

自题金山画像(1101年)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资料】自请出京-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几经沉浮-流落儋州

(2)面对这场风雨,苏轼从一开始就是旷达豪放的吗?

西江月·中秋(1080年)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0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失意苦闷

临江仙夜归临皋

(1082年)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平和淡泊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1084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旷达超然

(3)回顾《赤壁赋》中体现的苏轼的哲学思想加以印证。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他将个人的痛苦升华,从哲思与历史的高度审视个体生命的存在,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真正做到了了悟人生。

【小结】

傅雷说过,“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苏轼的超脱也经历了由初到黄州的“失意苦闷”,到“平和淡泊”,最后变为“超然物外,了悟人生”,经过了反思、成熟、超脱三个阶段变化,苏轼完成了心灵的蜕变和精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一课一蓑烟雨任平生 - 抒志咏怀定风波》16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