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个园导游词

发布时间:2020-04-14 00:35:52

扬州个园导游词讲解词 个园讲解词

☆概况 个园是扬州晚清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盐商的私家园林,而且是在盐商春风得意之时 建的,所以无论从用材、耗银和画意都是毫不吝惜的。它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 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修建,园主人叫黄至筠是当时的两淮 盐业商总,在位五十余年,家资累积巨万。是非常有钱的,那么他有钱到什么地步呢?他在 造这个园子的时候用了800 万两白银,800 万两白银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当时整个江苏省 一年的财政收入了。那么这个黄至筠为什么这么有钱呢?当时盐运非常发达,而一半的盐运 都集中在江苏,江苏的盐运都集中在江淮一带,也就是咱扬州这,黄至筠是当时扬州的八大 盐商之首自然是非常有钱的。这是当时的一个大环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为什么其他人 做不到而他能够做到呢?这就和他自身的一些条件有关了,黄至筠是读书人出身,很懂得把 握时机,很有生意头脑,所以他能够做得到。总体来说黄至筠是个儒商,儒商与一般的商人 不同,他在造园子的时候除了要表现他的富有之外还要表现他的文化底蕴,所以个园以叠石 取胜,里面有很有名的四季假山,一会进去大家就可以体会这种"游园一周如过四季的感觉" 我们个园的游览顺序跟一般园林的先住宅后花园的顺序是不同的,在这呢给大家讲一下,我 们个园的门原来不是开在这的,是开在一个小巷子里的,后来为了方便旅游车辆的停靠和游 客的进出在这开了个门,所以我们一会进去会先看到它的后花园然后再看到它的住宅。不知 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的私家园林都是以园主人的姓来命名的,像咱们扬州的何园,园主 人叫何芷舠,他的园子就叫何园,那我们刚刚说过园主人叫黄至筠,那他的园子为什么不叫 "黄园"而叫个园呢?先卖个关子,一会进去再给大家解释。 个园作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1998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全园占地2.3 公顷,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形式,在造园上以竹石为主。植竹以品种丰富 为旨归,万竿千姿,蔚为大观。叠石以分峰用石为特色,叠出独一无二的四季山,南北称奇, 名闻遐迩。此外更有三路豪宅,宏达微著,余光遗响,彰显尽一代盐商家居生活的奢华气象。 由于置景独特,构撰巧妙,于疏朗开阔之中,别有一种曲折幽深引人入胜的境界。 个园名称中这个""字,最为耐人寻味,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字典里,还是语言习 惯中,""都是用来作量词的,如:一个人,一个苹果。其实呢,""最早的意思是" 一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 "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这一点不奇怪,因为汉字原 本就是象形文字,而""看上去不正是竹叶的形状吗?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有"月映 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物象鲜明,意境空灵,可谓深得竹的神韵。另外黄 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自己的别号,人与园合一,意味深长,园中竹居三一,石居三一, 人居三一。分而独立成章,各奏华彩、合而大化天成,高潮迭起。人与竹与石浑然一体,宾 主难分。是最具扬州地方特色的江南私家住宅园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经久不衰的艺 术魅力。 [万竿修竹] 进入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万竿修竹,竹是个园的精魄,个园的灵魂,游个园,第一 要观竹。黄至筠爱竹,并在园内种竹万竿,就连个园的名称也是由竹而来。其实竹在扬州的 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姚合的《扬州春词》里就写到扬州人"有地唯载竹,无家不养鹅" ""历来也为中国文人所爱,不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为它" 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比如张九龄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东坡的"宁可 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1997 年, 个园在四季假山北建"品种竹观赏区",逐渐恢复当初有竹"百种万竿"的历史原貌。目前 - 3 - 是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总占地面积12000 平方米,现有竹60 余种,近20000 竿。设土山 竹林、品种观赏、映碧水榭、竹西佳处等区域。 一进门放眼望去全是竹子,园主人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花园里种这么多的竹子呢?" 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中都有竹子,古代那么多的诗人都那么爱竹。那么竹为什么这么受 欢迎呢?竹是象征君子的,大家看竹的干是笔直的,代表正直,同时又是一节一节的。代表 有气节,竹子中间是空的,代表虚心,这都是君子的特点。同时竹还有个特

这个字,所以人们习惯称它个园,正好与竹叶形状相似,更生动形象,容易 接受。 曲径通幽,是江南园林的审美要素之一。而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在体现园林意境美方 面更胜一筹。进入竹生态区,即有一条数十米长的小路穿越其间,竹影横斜,竹香清幽,筛 光漏月。行至竹径尽头,就可见一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竹西"的来历,出自晚唐诗人 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那为什么叫竹西佳处呢?很好理解 这里是看竹最佳的地方,那么怎么个""法呢?大家转过来看我们刚才走过来的地方,是 不是有一"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宋代大词人姜夔在《扬州慢》中写到"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为什么叫淮左名都呢?在宋代的时候扬州是属淮南东路管辖的,在阴阳五行中南 为极阳,东为次阳,而左也是表阳的,所以叫淮左名都,那竹西佳处又怎么解释呢?咱们扬 州以前有个竹西村,那里种了很多的竹子,许多文人都喜欢去那里,而且去了之后都不舍得 离开,所以用竹西来指这样的地方。进入竹西佳处是两边种着桂花树的林荫小道,桂花八月 中秋左右开花,闻着桂花香走在林荫小道上是何等的舒服,那么这桂花小道为什么要做成这 样的拱形的呢?在中国儒教文化比较盛行,儒教文化讲究一个中庸思想,中庸思想讲究的是 保守、安逸,像这样拱形的小道人走在里面会有安全感,很舒服。 [丛书楼]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丛书楼,从名字可以知道这是主人藏书、读书之所。桂花向来和旧 时人们仕途得意、飞黄腾达密切相连。黄至筠在园中植桂花、置书楼当然是希望子孙后辈才 华出众,仕途通达。楼下有楹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此建筑原来 是马曰官、马曰璐两兄弟藏书的地方,后来被黄至筠买下来做了读书楼,马家两兄弟特别喜 欢藏书,他们藏书数量之多真的是难以想像,清代纪晓岚在编《四库全书》的时候,马家兄 弟捐书十四万多册,比第二名多好几万册,因为他们贡献比较大,所以总共只有四套的《四 库全书》就留了一套在咱们扬州,就在天宁寺那附近。(北京、承德、杭州、扬州)。大家找 找看这个丛书楼的楼梯在哪里呢?等会儿我们到秋山就能见到了。 - 5 - [住宅] 过丛书楼向南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园主人黄至筠的日常起居之所。依照坐北面南、前宅 后园的传统,个园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区,正门开在东关街上。大门对面是座豪华大八字磨砖 砖雕照壁。陈从周先生在《园林丛话》中说;"华丽的照壁,贴水磨面砖,雕刻花纹,正中 ??字,像个园大门上的,制作精美"。清人金雪舫曾说个园是:"门庭旋马集名流" 传说个园鼎盛时期的住宅分别以"福、禄、寿、财、喜" 为主题,纵向排列,五路豪宅次 第开,原有房屋二百多间。虽然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东、中、西三路,但一厅一堂,一梁一 柱无不显示出主人的家居生活考究与奢华,印证着扬州盐商财力的雄富。 ☆东纵建筑:(禄) 现在随我进入东路建筑,东路住宅前后三进,檐口瓦头滴水及门窗阁扇,皆以鹿喻禄。 [厨房] "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先来看看黄家的"厨房",这是东路建筑的最后一进房屋, 格局为三间两相,从屋脊到檐口有梁七架,排山有中柱(立帖式),是非常典型的扬州民居 单元形式之一。由于原厨房早已废弃,为了让人能更直观的了解历史状况,在这里按传统厨 房布局作恢复性陈设布置。内设大锅灶,置食盒、酒坛、条凳等厨房用具,可以想象当初厨 子、仆人在此忙碌的场景。清代盐商对美味的追求达到极至。民间传说黄至筠每天的早餐是: 燕窝,参汤,外加鸡蛋两只。而其子黄小园则常备十几种点心和十几种粥在早晨待客。由此 也可略见黄家财力的雄厚和生活的奢侈。关于黄至筠饮食的精制讲究,至今还有两则在老百 姓中广为流传的逸事 ※一两纹银一只蛋 有一天,黄至筠空闲无事,随手翻看记事薄,看到"卵二枚"下面注着"每枚纹银一 ",非常诧异说:"就算现在鸡蛋价格昂贵,可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阿"。立刻叫人把厨 子喊来,斥责他弄虚作假。谁知那厨子说:"我每天送来的鸡蛋,不是市面上的鸡蛋能比的, 每个一两银子的价钱是很便宜的了,主人要是不相信,就重新找一个人来吧,请你好好品尝 分辨一下"。说完就请辞走了。黄至筠重选了一个人来代替他,鸡蛋的价格是下来了,可是 味道却大不如从前。一连换了好几个厨子,都是这样。最后只好又要原来的厨子来做,结果 第二天鸡蛋的味道又和从前一样了。黄至筠大惑不解,就问那厨子:"你到底用了什么办法 让鸡蛋的味道如此鲜美呢?"厨子说:"我的家里养了上百只母鸡,每天都用人参、白术、 红枣等研磨成粉末,加入饲料中的,所以才有这样的美味的,你差个人到我家里看看,就知 道了。"黄至筠派人

去看,果然如他所说,自此再不提换厨子的事了。 ※担挑肉炖黄山笋 黄至筠爱竹成性,他不仅自己的名字里有竹,在家园里植竹,以竹意题园名,而且还有 一个与竹有关的奢好:喜欢吃竹笋。当然,个园里的竹皆为观赏竹,笋子是不宜吃的,即便 吃,也有限。所以黄至筠最爱吃黄山笋,还要趁着刚挖出土的新鲜劲儿吃。但黄山离扬州路 途遥远,如何能够吃到新鲜出土的鲜笋子呢?这在寻常人家看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嘛,可对 富甲一方的大盐商来说,就不一样了,他完全不必作苏东坡等穷文人的痛苦选择。这不,早 有人专门为他设计了一种可以移动的火炉,在黄山采到竹笋后立刻洗净切好,和肉一起放到 锅里焖上。然后让脚夫挑着火炉向扬州赶,等人到了扬州,竹笋和肉也煨好了。一盘竹笋肉 竟然如此费周折,期间花费的银两就不用说了。 这厨房谁在这吃饭的呢?主人当然不可能在厨房吃饭了,这是仆人做饭也是仆人吃饭的 地方,那么主人在哪里吃饭呢?请跟我来,我们去到前面看一下。 [楠木厅] 刚才你看到的主人的厨房,那么这里自然就餐厅了。就是主人吃饭的地方,整个厅的级 别是非常高的,在一般私家园林中餐厅都是比较气派的,因为请客吃饭是中国传统的待客方 - 6 - 式,所以餐厅自然是比较有特色的,而整个园子表现的就是富有,这个厅梁柱取材为楠木, 所以叫楠木厅,楠木是非常珍稀的一种材料,它千年不腐万年不烂,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 在当时是用来造船用的,是军用物资,所以很少,有"寸梁寸金"之说,在这里用这么粗这 么长的楠木做梁,可见黄至筠当时是何等的富有。这是三间两披廊的格局,构造堪为考究。 构架圆作、抬梁式,用料肥硕。建筑学上称之为"蝉翼抬梁造",是民间建筑上级别很高的 一种建筑格式。看梁两端略作"卷杀"刻弧线,前后施轩,厅堂装修前置木雕阁扇,后置屏 门。两次间是木雕落地罩,周围墙壁置合墙板,厅内直柱粗挺,柱下白矾石柱磉"天圆地方" 线脚简洁,造型洗练。厅内中间是三个大理石镶面的圆形大桌和圆形矮凳。纵观此厅堂,规 整宽敞,庸容大度。 屏门悬宋人山水及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撰楹联,"饮量岂止于醉;雅 怀乃游乎仙"。立柱楹联是:"家余风月四时乐:大羹有味是读书"。此厅架构圆柱、圆梁、 圆椽,厅内设圆桌、圆凳,楹联抱柱又借论酒谈羹发人生感悟,很显然这里是个宴请聚会的 场所,""是取团圆、团聚之意。 [清美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黄家接待一般性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清美堂""清美" 以清为美,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同时他还是管家办 公的地方,在过去管家的地位是很高的,处理家里的大小事务,把它命名为清美堂也就是提 醒管家要清正、廉洁,作风正派。厅前三面置廊拱卫,厅堂构架造型特征为抬梁式,形制虽 简朴,但做工较考究。加之厅堂低于南首门外地坪60 公分,更见历史久远,可推为明代遗 构。梁两端下口带园势曲线,匠人称之"剥思"亦称"拔亥"。条端处垫木木雕如意云式, 此垫木称之"水浪机"。前后施轩,因状如船蓬,南方一般称之为船蓬轩,北方则称为卷蓬。 厅堂明间后步架置屏门,两次间置木雕落地罩。此厅有楹联两副,一副是:"传家无别法非 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理念和生活 态度,不过现在已经受到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还有一副悬于屏门之上,上联是:"竹宜着 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如果说雨雪增添了竹的韵致和松的姿态,那么花和酒则可以 让人获得远离红尘的淡然心境。耕读传家表达了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竹、松、花、酒又 传递了他的文人雅致情怀,脱俗境界。也最好的诠释了黄至筠即是商人又是文人的双重身份。 [东火巷] 在到中路前,我们先来看看扬州的火巷。火巷是封建社会大富人家大宅门内聚族生活所 需的狭长通道,使住宅与住宅之间按需要能隔能合,兼作防火防盗之用。也是封建礼仪道德、 尊卑位序,交通交往所至。例如仆人杂务、女眷进出,宾客要至后花园也只能从火巷出入, 不能穿堂入室抵后花园。黄氏火巷比寻常人家宽敞许多,两侧高墙大屋,高低错落。青砖青 灰丝缝砌筑,墙体厚实,不加粉饰、清水本色、质朴古拙。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有别于江南 墙体单薄、白灰粉刷,黑烟刷色。扬州人所说的火巷,江南苏州地区称之备(避)弄。北方 地区叫胡同。但扬州火巷比江南苏州地区民居备弄开朗许多。上见天、见阳、透光、透气。 通常在巷内两对门之间加盖敞开披屋盖。称之瓦 。而江南备弄相对狭小,上盖几乎全封闭, 采光较暗。他们的理念是"暗室聚财" [鸳鸯墙] 从黄氏火巷两侧墙面看有两个特点:一是墙下半段是青砖扁砌。上半

个园

主要游览路线:

万竹园 -- 南部住宅 -- 四季假山

【万竹园】

中国的园林数不胜数,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们分别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我们今天要一同欣赏的扬州个园。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也就是1818最终修建定型的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可以算得上是扬州乃至中国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

大家看见"个园"二字,肯定比较奇怪,这个""字一般用来作量词,怎么能作园林的名字呢?其实,""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 "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汉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而""看上去不正是竹叶的形状吗?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就有"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的诗句。您看,走进个园首先迎接我们的就是万杆翠竹,个园现有竹60余种,近20000多竿。

我们面前的这几株龟甲竹是园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楠竹的自然变异,因此极为稀少,上千亩竹林中也难见其踪,是珍稀观赏竹种。您看,龟甲竹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与其他灵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飘逸,多了些刚强与坚毅。秆基部节间连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连续如龟甲状,象征着健康长寿,福如东海。老年朋友们可以在此合影,借着这几株珍贵的龟甲竹我也祝大家身体健康。

这些丛生的竹子叫做孝顺竹,也叫慈孝竹,新笋紧靠老竹生长,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一样。而老竹,则殷殷呵护,扶持着新竹免遭风雨侵袭,平安成长。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杆为扶持。"因为气候的关系,个园内丛生竹较少,只有孝顺竹、凤尾竹和小琴丝竹几种。

中国文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不仅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因其具有"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张九龄就评价它"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东坡更是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扬州八怪郑板桥最擅长画竹子,他"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著名理论对美学、文艺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园主人黄至筠也是个爱竹之人,""的古意本来就是"竹皮",后来就代指竹子,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别号,人园合一,意味深长。黄至筠出生于河北赵州一个知府家庭,有着优越的生活和良好的教养。不幸的是他14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家产也落到了旁人的手里,小小年龄就流离失所,19岁的时候,他拿着一封父亲朋友写的推荐信,独自骑驴上京城去拜见主管两淮盐业的两淮盐政。两淮盐政大人见他颇有才气,为人机敏,心里很喜欢,就委任他作了两淮盐总,到扬州去经营盐业,黄至筠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50多年,家财万贯、炙

手可热,上至盐政,下到盐商都得看他的动静行事。

穿过这条桂花小径,我们眼前的这座小楼就是"丛书楼"了。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丛书楼,它原来的主人是扬州著名的马氏兄弟"马曰琯、马曰璐",马氏兄弟一生"独以古书、朋友、山水为癖",丛书楼中曾经藏书10万余卷,而且有很多的孤本、善本。乾隆年间修订《四库全书》的时候,马家是南方藏书家中献书最多的,乾隆皇帝在《上谕》中对他们褒奖有加。而今虽然历史沧桑,物是人非,但楼下这幅楹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仿佛还在告诉着我们这里曾是书香之地,名士往来之所啊!

【南部住宅】

由丛书楼向南,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园主人黄至筠一家日常起居之所。住宅部分依照坐北面南、前宅后园的传统而设定。据说个园鼎盛时期的住宅分别以"福、禄、寿、财、喜" 为主题,纵向排列,五路豪宅次第开,原有房屋二百多间。虽然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东、中、西三路,分别有"福、禄、寿"的主题,但一厅一堂、一梁一柱无不显示出主人的家居生活考究与奢华,印证着扬州盐商财力的雄富。

我们首先进入东路建筑,东路住宅前后三进,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一路住宅檐口瓦头的滴水及门窗阁扇都刻着梅花鹿的图案,以鹿喻禄,所以这一路的主题就是"" "民以食为天",我们先来看看黄家的"厨房",这是东路建筑的最后一进房屋,由于原厨房早已废弃,为了让人们能更直观的了解历史状况,在此屋按传统厨房布局作恢复性陈设布置。内设大锅灶,置食盒、酒坛、条凳等厨房用具,立于其中可去细细揣摩当初厨子、仆从来往穿梭,细作羹汤,精制佳肴的场景,清代盐商对美味的追逐达到极至。民间传说黄至筠每天的早餐是:燕窝,参汤,外加鸡蛋两只。燕窝,参汤自不用说,就是这两只鸡蛋您也不要小视,据说

有一天,黄至筠空闲无事,随手翻看记事薄,看到"鸡卵二枚"下面注着"每枚纹银一两",非常诧异,因为按照当时的市价,一两纹银可以买到150斤的大米,就算鸡蛋价格昂贵,可也不至于到二个鸡蛋就等同于300斤大米的地步啊。他立刻叫人把厨子喊来,斥责他弄虚作假。谁知那厨子说:"我每天送来的鸡蛋,不是市面上的鸡蛋能比的,每个一两银子的价钱是很便宜的了,主人要是不相信,就重新找一个人来吧,请你好好品尝分辨一下"。说完就请辞走了。黄至筠重选了一个人来代替他,鸡蛋的价格是下来了,可是味道却大不如从前。一连换了好几个厨子,都是这样。最后只好又要原来的厨子来做,结果第二天鸡蛋的味道又和从前一样了。黄至筠大惑不解,就问那厨子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鸡蛋的味道如此鲜美呢?厨子说:"我的家里养了上百只母鸡,每天都用人参、白术、红枣等研磨成粉末,加入饲料中的,所以才有这样的美味的,你差个人到我家里看看,就知道了。"黄至筠派人去看,果然如他所说,自此再不提换厨子的事了。鸡蛋都如此珍贵,黄家生活的奢华就可见一斑了。

刚才大家看到的主人的厨房,那么这里自然就是餐厅了。餐厅梁柱取材为楠木,称为楠木厅,您看此厅架构是圆柱、圆梁、圆椽,厅内又设圆桌、圆凳,吃饭的时候当然要一家人"团团圆圆"了!纵观此厅堂,规整宽敞,雍容大度。我们再来看立柱上的楹联"家余风月四时乐,大羹有味是读书",此联借论酒谈羹发人生感悟,又指出"读书"的重要,放在餐厅里是再合适不过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黄家接待一般性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清美堂""清美"是以清为美,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是黄家人追求的境界。此厅有楹联两副,一副是:"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耕读传家与勤俭持家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态度。还有一副悬于屏门之上,上联是:"竹宜着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如果说雨雪增添了竹的韵致和松的姿态,那么花和酒则可以让人获得远离红尘的淡然心境。耕读传家表达了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竹、松、花、酒又传递了他的文人雅致情怀、脱俗境界。巧妙地诠释了黄至筠既是商人又是文人的双重身份。

中路前进为正厅,中进和后进为住宅,称之为前厅后寝。汉学堂是大宅门主厅,是黄家正式的礼仪接待场所,此厅面阔三间,抬梁式,柏木架构、柏木轩梁,所以又称之为柏木厅。地面的柱础上圆下方,屋顶的童柱古朴简单,整个构架造型简练,应该是明代的遗构。厅内家具陈设为扬州传统布置格局,桌椅所有文饰均为竹叶形状。迎面挂着对联和中堂画轴的叫"太师壁",条案上摆着瓷帽筒、石插屏和花瓶,谐音"平平安安"。两边抱柱为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漆书"三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一家文字奇。"大家不妨猜一猜这一路的主题是什么?对了,是"",因为滴水和门窗阁扇上都刻着"蝙蝠"的图案呢!

中路中进是黄至筠次子黄奭夫妇的居所,最后一进是黄至筠四子黄锡禧居住的地方。黄家初到扬州的时候,扬州的文人名流因为他是个商人,大多不屑与他为伍,黄至筠也不和他们往来,但他每年都要花重金聘请安徽的知名人士来家教导儿子,并且天天晚上亲自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发现有不精确的地方,就会立即派仆人陪着到书房,重新请老师讲解,必须完全领悟才可以去睡觉,二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严格的要求,优秀的老师再加上自身的努力,黄至筠的四个儿子都有了很深的文学造诣,而且都有著作流传于世。据说,有一次,扬州的一位名士到黄家和孩子们的老师谈话,偶然涉及到《汉书》中的一个问题不甚明了,老师就让仅仅十来岁的大公子黄锡庆来回答,锡庆背诵如流,解释详尽,这位名士尴尬的出来后逢人就说"黄氏有佳儿,不可轻视之"。其实扬州盐商们绝不是一群没有文化的生意人,而大多是"儒商",在文化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否则这一座座优美的园林又怎会在他们的手中诞生呢!

到西路之前,我们先驻足看看这条火巷。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条火巷前宽后窄呢?也正是这种建筑格局给了人们"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让我们感觉到大宅门的幽深和神秘。我们再来看这口井,黄家的用水就取自这里,井边的墙壁很独特下半部分成拱形,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由于长期用水,水珠溅在墙上,容易造成墙体的塌方,用拱形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而且定期拆换圆拱以下的砖石以保证墙基的稳固也方便的多了。篇三:扬州个园导游词

个园导游词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是在"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的,是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并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万千生态竹】

园主黄至筠,黄颜色的"",宾客至上的""""竹字头,全园占地面积2万平米,相当于将近四十亩地,共分为三个区域,现在位于的是北区万竹园,可以先转过来看这个竹。龟甲竹。上面的节片似龟甲又似龙鳞,坚硬粗糙,凹凸有致,楠竹的变异品种,是珍稀观赏种竹,因此极为稀少,扬州呢也就有这么几根,园中这地方呢,有竹子60余宗,共计20000余杆,别这个斑竹、方竹等等。

那么这会呢,该讲这个名字了,为什么园子不随主人叫黄园呢,园主人叫黄至筠,而""字在汉语中最早的意思是量词,一个人,一个苹果,而中国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文字,我们可以稍微看一下,竹叶倒过来看不正是一个两个的个吗?主任喜欢竹子 所以叫它"个园",他认为竹本固、心虚、正直,而且我们平常看画家的画上也有很多竹子。

这个竹子呢,大明竹,它主要是观叶类类,这个呢在扬州当地可能做盆景比较多。前面这个竹子,黄颜色的杆,猛一看想是枯死的竹子,但不是,它长出来就是这样的,就想我们中国人,是黄皮肤一样吗,它是日本友人赠送过来的,和我们中国产的金镶玉有一点点像,也是黄颜色的。

苏东坡曾讲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而扬州他地处江淮,柱子总共分有两大类,还记得刚刚所看到的龟甲竹吗,它是一根一根分开长的,而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变是一丛一丛、一簇一簇的,这个是簇生的竹子,根部都连在一起,并不是刻意栽成这样的,叫做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为什么叫它孝顺竹呢,中间是新竹,外面是老竹,新竹围绕着老竹,向来遵从着古训,"父母在,不原游。"而老竹册殷勤地呵护着新竹,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杆来扶持。

主人当时建个园时花费银两,总共花了600万两。这个600万两在当时相当于江苏一年的财政收入。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也曾也下"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

【竹西佳处】

行至逐尽尽头,可以稍微抬头看一下,有一个匾额,"竹西佳处",竹西,所取自于杜牧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来到了宋代词人姜夔的《扬州慢》中提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再后来人们就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而我们稍微走进一点,抬头看上面的第一个字,竹,两"",所以当时讲"个园"可以讲"竹园",但可能说竹园俗气了,浅白了,所以叫"个园"

【桂花小径】

近来看看这个贵宾道,现在咱们看到的小径,贵宾道也叫"桂花小径",两边所栽植的全是桂花树。鬼话花期,中秋前后,八月规划香,92年的时候,人民日报将个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两个皇家园林,两个私家园林 ,同时1998年的时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丛书楼】

这座楼叫丛书楼,从名字可以知道,是主人藏书、读书之所。桂花向来和旧时人们仕途得意、飞黄腾达密切相连。黄至筠在园中值桂花,置书楼当然是希望子孙后代才华出众、仕途通达。丛书楼上下两层,但是却看不见楼梯,这是为什么呢?待会给大家解释。楼下有楹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同趣在山。这座小楼原来的主人是著名的马氏兄弟,马曰琯、马曰璐,马氏兄弟一生独以"古书、朋友、山水"为癖,丛书楼中曾经有藏书10万余卷,而且有很多孤本、善本。乾隆年间修订《四库全书》的时候,

马家是南方藏书家中献书最多的,乾隆皇帝在《上喻》中对他们褒奖有佳,接下来要参观的就是住宅部分了。

【住宅区】

在这个地方呢,就是他们家的住宅部分,而住宅部分又分为福、禄、寿、喜、财,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东、中、西"三路,分别以"福、禄、寿"为主题,但一厅一堂一梁一柱无不显示出主人家的家居生活考究与奢华,印证着扬州盐商财力的雄富。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东路建筑。"民以食为天",我们先来看看黄家的厨房,是东路建筑的最后一进,由于原来的厨房早以废弃,为了让人们能更直观的了解历史状况,在此屋按传统厨房布局做恢复性陈设布置,内设大锅灶,置食盒等等厨房用具。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主人的厨房,那么这里自然就是餐厅了。盐商们对吃的东西自然很考究,自个儿吃的早餐,燕窝参汤外加两个鸡蛋,但这个鸡蛋并不是普通的鸡蛋,是用人参、红枣、白束、当归磨成粉之后加如饲料中给鸡食用。这一个鸡蛋相当于当时的纹银一两,就是160今大米。餐厅梁柱取材楠木,是楠木中最名贵的一种,金丝楠木,所以成为楠木厅。这个厅堂里面的饰物都是圆的,吃饭的时候当然要"团团圆圆"了。中间单位这个屏门上是八怪之首的金农写的一个漆书,金农写漆书时,把毛笔前面剪掉了,写出来的字像是排笔写的。"饮量岂止于醉;雅坏乃游乎仙"。立柱联是"家余风月四时东,大羹有味是读书",此联借论酒谈羹发人生感悟,又指出读书的重要,放在餐厅里是再合适不过的。而中间的摆饰,左边一个西洋镜,右边一个倒插屏,就是东平西静的意思,平平静静,安安定定,是一个徽派摆设,而扬州这边的盐商以徽商居多,但这个主人可能是一个例外,是浙江人。

【清美堂】

清美堂,做人清清白白,清正廉洁,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是黄家接待一般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中间的台上跟刚才的楠木听有所不同,多了一块石头,钟乳石,东屏西镜连在一块就是"终生平静"。这副楹联可谓是他们家的家世,是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所书。"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检,"就是说传家没有别的办法,不是耕种就是读书,富裕之后最好的治家方略只有勤劳与节俭。这里的建筑一路比一路好,待会我们可以看到更好的。

【东路建筑:禄】

我们可以抬头侃侃瓦头上,三角形的瓦上,第一排是禄字,地二排全是梅花鹿的图案,东路这一主题"",高官厚禄,官云亨通,是他的别音,每一路都有主题,一路比一路还要好。

【中路建筑:福】

中路的主题是""字,第一排的瓦片上是福字,第二排的瓦片上是一个倒挂的蝙蝠,""倒了,即""到了,里边这个一个堂,汉学堂,主人自个非常崇尚汉代文学,汉带文学的主要思想,儒家思想,包括现在的外国人讲中国也都是汉学,孔子的中庸之道,这两旁的松、柏,我们都说千年松万年柏,这个也非常珍贵,但这个柏木没有金丝楠木贵重。这里是扬州目前保存下来的柏木厅,中间有个楹联是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书,"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样成树杆新生竹直似儿孙",楹联中间悬有竹石图也是后人仿板桥之作。上联讲读书要读有用的书,而独到废寝忘食,下联是、讲竹子新长出来像儿孙生长一样,像竹一样正直,虚心,有节。这座厅堂通常是为接待礼仪服务的、备事之用。

目前没有看的到,我们所看到的只有二儿子和四儿子的住所。我刚刚硕果,原来的房子与200多间,开放的只有60多间,所以很多我们没有看到。

【西火巷】

这个巷子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是一头宽一头窄的,所以俗称"棺材巷",它呢,就是扬州人俗称的"火巷",将两边的住宅分开,这样一边着火了,烧不着另外一边,起到一个放火的作用。走到巷头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口井,这个井放在这里是跟有学问的,棺材巷,太不极力,而这口井放在智力渠道了一个改变风水的作用。而墙跟其他的墙还有区别,中间用板砖竖着砌出了一个拱型,而上面的是用青砖横过来砌的,再上面是大铁钉钉进去的,这样呢,可以防止长年打水导致墙体坍塌,起到了巩固墙体的作用。这个原理也就相当于现在建筑混凝土圈梁加固作用,著名的赵州桥也是利用的这个原理。

【西路建筑:寿】

这里呢就是于"寿"为主题的西路建筑。同样,第一排瓦头上刻了"寿"字,而第二排上画的是寿桃,门窗隔扇上,采用的仙鹤图案。

【清颂堂】

现在的这个厅堂叫做"清颂堂",是主人家用来接待比较重要的客人,可以抬头看一下,有没有什么特别,对,他没有大梁。此厅堂不但是黄氏三路住宅中最宽敞的厅堂 ,也是扬州古民居中遗存的最高厅堂,厅檐、廊檐的高度达502米。因为黄至筠晚年的清誉有佳,而名清颂堂。此厅堂也是家族聚会祭祀的场所,也是时而唱戏"堂会"的地方,后面看一下主人自己住的地方。

楼上是夫人平日活动的地方。仔细看一下这个地方与其他几路的有些同,里面是用的明三暗五的格局,当时受封建等级制度的规矩,庶民只能正房三家间,民间为避之规矩就巧妙地采取"明三暗五"的组合。而后面的这个是他小女儿的房间,女儿的房间一般都在父母的后面,意思是见女儿必须要经过父母的允许,养在深闺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那个时代女子应遵守的,但这个女儿还是可以活动的,而活动的场所就是后花园。

【叠石区】

接下来的就是个园最著名、最有特色的建筑,"四季假山",个园被评为四大名园呢,大部分就要归功于它了。门外两侧各自方形花坛。坛内修竹劲挺,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点出了"雨后春笋"之意。寥寥几笔点出了春日雨后山林的盎然生意。过了月洞门,看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这里所用的太湖石形态别致,酷似各种形态的动物,其实这就是一副"百兽闹春图",亦称"十二生肖闹春图",看这些石头是"三分靠眼观,七分靠想象"

【宜雨轩】

转过来看后面,花园的中心建筑,"宜雨轩"。进入厅内大家可以看到,此厅的南北面装的是雕花窗栏隔扇。此厅最大的特点是,人在厅上座,景从四面来。它是主人用来接待宾客的地方,由于厅的四面都是透空的,因此不论刮风下雨,厅内的客人都能品赏外面的景色,后来叫它"宜雨轩",就像抱柱上的楹联所写,"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始至今雨初来",第一个宜是不是比第二个少了好几点,古代汉语中的雨指的是朋友,点数越多朋友越多。上去之前先走一下这个台阶,像不像一个云朵,平步青云。这上面有个亭子,是当年主人养鹤的地方, 旁边有一颗柏树,和在一起,松鹤延年,,而个园的镇园之宝是那个有三个洞的石头,为什么说它是镇园之宝呢,第一这个石头是一整块;第二,扬州自古有月亮城之说,这块石头看上去像不像""字。诗人徐凝写过一首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是扬州",月字的一横挡住像不像一个丑字?贾平凹先生曾经说过,石头丑到了极处也就美到了极处,三个洞自上而下,天时、第利、

人和,要形成这样一块天然的石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看这后面是不是有一条弯着尾巴的鲤鱼,利于跟丑石在一起,鲤鱼跳龙门,节节高升。

相传"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对面的一块石头,看的出来吗,一个乌龟,壳上站着一个青蛙,旁边的两棵树是广玉兰,有着180年的历史。

【抱山楼】

这个楼叫抱山楼,为什么叫"抱山楼"呢,山抱楼,楼抱山,所以称为"抱山楼",是他们家用来宴请宾客的地方,上下各有七间。这个地方是后花园唱戏的地方,亭子里面吹拉弹唱,一般女眷可以在楼上观看,而我们脚下的这个长廊全长不过45.8米,但它却是全世界最长的长廊,为什么呢?因为走完了这个长廊也走完了四季,走完了长廊便到了秋山,在游秋山之前要知道一个口诀就会少走许多弯路,"直不通曲通,明不通暗通"

【秋山】

秋山用的是安徽黄山石,秋天最高,秋高气爽,这边是个园的最高点,"拂云亭"意思是站在上面可以拂到天上的云朵,以前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古运河,但是现在的建筑崛起,已经挡着了,秋山里面俨然是一个小石屋,石做的床,石做的凳,石做的灯,可以在这里下下棋,看看书,俨然一个空调房。

大家请抬头看,秋山还有一个小阁,坐东朝西,名为驻秋阁,阁西有楹联"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梅花蕊上行寻"。这是郑板桥的句子,用在这儿是非常恰当的,而主人在此建厅阁的目的是什么呢?秋天,收获的季节,就像主人现在的成就,他希望能够留驻秋天,因此建了这么一个驻秋阁。前面说的丛书楼的楼梯就在这儿,是用石头铺成的,用木头走路会有咔咔的声音,所以便用石头。

【冬山】

冬山,是四景中占地最小,但却是最有特色的一景,是用安徽宣城宣石,宣石又名雪石,是含有石英的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冬天的景象非常萧条,整个冬天都是狮子的图案,被称为"雪压百狮图",地下用碎矾石铺成,可以踩一下,岁岁平安。这个大树,是两百多年的榆树,年年有余,把它放在最后,可谓独具匠心。这个就是最后的景,墙上有四个大洞,冬天有风的时候。会形成气压,发出声响,模拟风声。个园的点晴之笔,在那,窗户里的景色还记得吗?对,是春景,正如那句老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篇四:扬州个园导游词

扬州个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说起古典园林,大家都会想起苏州。然而,200多年前,江淮古城扬州的园林却要胜过苏州。早在清朝时曾有人对江南名胜作出过这样的评价: "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国亭胜。"可见当时江南一带,扬州是以园林之美而著称的。早在汉代,扬州就有规模较大的园林式建筑,以后又有创新,到清代时,由于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盐业都十分发达,加之乾隆的六次南巡,扬州园林迅速兴盛。但历史上多次遭到兵灾战祸,园林毁坏甚多,现在幸存的仅个园、何国、小盘谷和后冶春园等为数不多的园林了。

【个园的创建历史及名称来历】

游客们: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个园。个园位于扬州市内东关街318号宅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两淮盐总黄玉鹤在明代寿艺园的旧址上重建。黄玉筠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又因三片竹叶的形状似""字,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的句意命名"个园"。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道出了园主人以竹命名的本意。

【造园概况-园林春景】

"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个园就是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的城市山林。个园的假山采取分峰叠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的石头,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为国内国林惟一孤例。个园的植物以竹为主,与竹最相配的造景材料是各种奇峰异石,像玲政透巧的太湖石峰,瘦削嶙嶙的石笋等。竹与石组合在一起,形成园林中很有特色的竹石小景。游客们,现在我们可看到在个园的人口处,造园者就别具匠心地设置了一组竹石小景,开宗明义地点出了这座园林以竹、石为中心的主题。

个园就在黄家邸宅的后面,从住宅中间的小夹弄进入,往左一转,可以看到一左一右两个花台。台上翠竹亭亭,竹间叠放了参差的松布石笋,远远看去,就像刚破土的春笋,缕缕阳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园门的墙上,形成""字形的花纹图案,烘托着国门正中的"个园"匾额。那在微风中摇曳的新算又象征着春日山林,这一真一假的竹景,被前面住宅部分的白墙一衬,立于园门两边,很有"春山是开篇"的意味。不知游客们是否领略到了春回大地,气象万千的感觉。这就是个国著名的四季假山景中的春景。

【园林夏景:宜雨轩-夏山】

欣赏完春景之后,我们再去观赏一下夏景的风采。那么夏季假山在哪儿呢?从两座花台春景中步入园门,迎面便是一座四面厅。厅前有两个用湖石平叠的花台。两台植竹,东台种桂,因而此厅原先称为桂花厅,现在匾额上已改名为"宜雨轩"。从厅中朝南而望,到处是绿意盎然,近处是青竹、丛桂。透过围墙上四个水磨石砌的漏窗及月洞门,还可以看到我们刚才路过的竹石小景。近景远景既内外有别,又隔而不闭。这种以内外互对互借来增加入园第一景的深度的造园手法,还是个国的独特之处,可谓别出心裁。从桂花厅沿着轩廊往西走,经过一片密密的竹林,便来到水池边上,隔水往北望去,只见蓝色的天幕下,巍峨屹立着一座苍古浓郁、玲政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石洞,山上有石台,形姿多变,形状宛如天上

的云朵,这就是夏山。山前有一泓清澈的水潭,水上有曲桥一座,通向洞口,巧妙地藏起了水尾,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观感。池中遍植荷花,一眼望去,"映日荷花别样红",突出了""的主题意境。

走在曲桥上,我们可以饱览夏山的秀色,只见两旁奇石有的如王鹤独立,形态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态可掬。抬头看,谷口上飞石外挑,恰如喜鹊登梅,笑迎宾客;跳远处,山顶上群猴戏闹,乐不可支。真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进入洞室,刚开始觉得有点阴森,继而习惯了斜上方石隙中落下的丝丝光线,便觉得洞室宽敞。而小池里的水又分出一支流入洞中,加上湖石色呈青灰,夏日在洞中赏景,更觉凉爽。洞室可以穿行,拾级登上,转上数转使到山顶。上有一小亭子孤立于假山之上。亭前留有一株古松,伸出崖际,增添了夏山的葱郁的气氛。站在亭中,回首再看假山,在山洞石缝中,广玉兰盘根错节,石阶两旁,雨打芭蕉亭亭玉立。走在其间,只见浓荫披洒,绿影丛丛,真让人感到心已旷神怡。

【园林秋景:黄山石-秋山】

各位游客:如果夏景是以有清新柔美的曲线的太湖石表现秀雅恬静的意境,那么秋景则以黄山石粗扩豪放的直线表现雄伟阔大的壮观。因为黄山石既具有北方山岭之雄,又兼南方山水之秀,因此秋山是个园最富画意的假山。整座假山,都用悬岩峭壁的安徽黄石滩就,其石有的颜色呈储黄,有的赤红如染。假山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红霞映照,色彩极为醒目。在悬崖石隙中,又有松柏傲立,其苍绿的枝叶与褐黄色的山石恰成对比,宛如一幅秋山图景。山巅建有四方亭,人在其中,俯瞰四周景观,往北远眺绿杨城郭,瘦西湖,平山堂及观音山诸景又-一招入园内,这也是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之---借景。在我国古代,向有秋日登高远望的传统。个园黄山石是全国的制高点,又以重阳登高来渲染秋的主题。

秋山的外形高峻突兀,内部结构复杂。石洞、石台、石磴、石梁与山中小筑交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条扑朔迷离的山中立体游览通道,它不仅有平面的迂回,更有立体的盘曲。游客们,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因山而楼,再由楼两山,慢慢去领略这座设计巧妙、堆叠技法高超的扬州名山--秋山的风采。

【园林冬景:透风漏月轩-漏商】

黄石假山往南看去,在三盈小楼的西面,有一个幽静的景区,这区域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南北敞达,东西用墙围闭的小厅,这些建筑给人的感觉好像带了某些"京味"。请看这些房子,屋角起翘较小,屋面较平缓,造型显得比较厚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在清朝盛世,帝王南巡,都要在扬州游玩。扬州盐商经济实力雄厚,为了所谓的"迎銮",费尽心机来揣摩皇帝的喜好,因而有不少园林建筑就仿照了北京建筑的款式,渐渐地,扬州园林中有些建筑也带有了某些"京味"。这幢叫作"透风漏月"的小厅也不例外。在厅的南面有一座用宣石平叠的花台,台上倚着花园的南界墙,又有宣石堆起的小型倚壁假山,这就是冬山。宣石产于安徽的宣城,其色洁白如雪,人们又称它为雪石。这一景区,原是冬日围着火炉,边赏雪边品茶的地方。为了使假山在不下雪之时仍有雪意,便将宣石山置于南界墙北面的墙下,从厅中望去,台上小山一色皆白,犹如积雪未消。因为宣石中含有石英,其色虽白,但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如将其置于向阳处,就与赏雪的主题有些相违,冬山背阴,也可见叠山家观察的仔细了。

宣石山的东侧界墙外,便是个园的人口处。为了使冬天的意味更足,造园家在墙上有规律地排列了24个圆洞,组成一幅别具一格的漏窗图景。每当阵风吹过,这些洞口犹如笛萧上的音孔,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像是冬天西北风呼叫,以声来辅助主题意境。更为奥妙的是,通过那几排透风漏月的圆润,看到的是春景的翠竹、石笋。不知朋友们有没有产生"冬去春来"的联想。

【个园造园艺术总体概括】

游客们:在个园景区规划时,园主人按照主要游览路线顺时针方向布置了春、夏、秋、冬四处假山石景,立意新颖,用材精细,配景融洽,结构严密。在这些以假山为主题的风景序列中,时令特征是创作的命题,春山是启示部,夏山是展开部,秋山是高潮,冬山是尾声,就像音乐的创作或写文章那样,有着严密的章法。

各位游客:个园的假山概括了所谓"春山谈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园内还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漏风透月轩"等古建筑。四季假山在这些楼台亭阁的映衬下,加之古树名木点缀其间,更显古朴典雅、幽深雄奇。有人说景石四标准:"皱、瘦、透、",似乎已成定论,这不过是一般的叠石技巧,像个园这样分峰造石,构成四季假山,游园一周,似游一年,足见构园者的不同殊俗;更可贵者,这春夏秋冬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截然分开,而是浑然天成。冬景虽给人以积雪未消的凛冽之感。但靠春景的西墙却开了两个圆形的漏窗,只见枝枝翠竹过墙来,又给人们"严冬过尽绽春蕾"的深远意境,整个园景犹如一幅构制巨大的画卷,构成美的和谐。

游客们:个园的主要景观已经游赏完毕了。在游罢个园后,也许您会与我同样发出由衷的感叹:扬州个园,的确是园林中的精华之园。篇五:个园导游词(标准)

个园导游词

个园北门入口(致欢迎词) 2分钟 竹林 5分钟 竹西佳处 2分钟

丛书楼 2分钟 南部住宅 20分钟 春山 5分钟 夏山 5分钟 秋山 5分钟 冬山 5分钟 宜雨轩5分钟 出口(致欢送词) (全程约1小时)

【欢迎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xx,很高兴今天为各位导游讲解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个园。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主人生性爱竹,在园中修竹万竿,大家可记得园门两边的楹联"春夏秋冬山光意趣,风情雨露竹影多姿"。由此可见竹子是个园的精魄,个园的灵魂。同时""字是""字的一半,而且形状酷似竹叶,故取名个园。1998年个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竹林】进入个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前的是各种各样的竹子。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1300多种,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约500多种。在我们扬州地区适宜散生竹种和少数比较耐寒的丛生品种。

注释:1.黄至筠(1770年-1838年),又称黄应泰,字韵芬,又字个园。原籍浙江,因经营两淮盐业,而著籍扬州府甘泉县,清嘉道年间为八大盐商之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非常珍贵的龟甲竹、

佛肚竹、孝顺竹等。我们都知道竹子是四君子

之一,所以竹子代表了君子,君子有谦虚、正

直等特点,竹子都一一具备,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更是爱竹如命。苏

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古代

的文人雅士对竹子十分喜爱,而园主人黄至筠

也和大多数爱竹之人一样,时常借以言志,抒

发清高脱俗的精神追求。

【竹西佳处】走过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我们在前面看到了题着"竹西佳处"的匾额。"

西"是出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

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到了宋代词人姜夔这里,

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句,后来人们

就用"竹西佳处"来指扬州了。 "竹西佳处"

过道两边栽植的是桂花树,这里种植的主要是花

色偏白的银桂,不是因为主人是盐商,喜欢白花

花的银子才种植白色的银桂,而是""""

的读音差不多,表示"夹道桂花,迎接贵宾"

意思。所以这条道也被称为是迎宾大道。

【丛书楼】走过迎宾大道,我们眼前的这个两层楼建筑就是黄至筠

书房,叫丛书楼。这座丛书楼是由当时马氏兄弟所建,他们收藏了

大量书籍,供文人赏读。 这个楼有两层,有楼必然有楼梯,那这丛

书楼的楼梯在哪里呢?大家不妨进去找一下,找不到不要紧,在这

边我们留一个悬念,答案到后面自然会揭晓。

注释:1.竹西佳处:取词于姜夔的《扬州慢》。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

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2.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

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

歌曲》等。

3. 马氏兄弟:马曰琯、马曰璐两兄弟侨居扬州,经营盐业,为当地徽商巨富,捐

资开扬州

沟渠,筑渔亭孔道,设义渡,造救生船,造福一方百姓,其慷慨好义的名声远为传播,人称"扬州二马"

【住宅】往前走,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个园的南部住宅部分,它完全依照坐北朝南、三纵三进的传统形式建成。个园住宅的三路建筑各有吉祥主题,分别为"""""寿"

大家眼前的是一个两面青砖的夹墙过道,这

个过道叫"火巷",它是一个消防通道。我们的左

手边是东部住宅,右手边是中路建筑,再向西还

有一个西纵,每纵有三进,是三横三纵九宫格的

住宅格局。东纵最北面的一间是伙房,在伙房的

前面,是楠木厅,是主人一家团聚用餐的地方,

因其梁柱取材楠木得名,厅内桌子是圆的,凳子

也是圆的,寓意团团圆圆。楠木厅的南面是清美

堂,清美即高洁,美好的意思,就是以清为美,

做人要清清白白,做官要清正廉洁。这里原来是

黄家接待一般性来客和管家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东路建筑檐口瓦头上是篆字"",滴水全部是"鹿"的图案。这条轴线的主题是""""者,俸禄也,指古代官吏的俸给,俗话说"高官厚禄",主人是希望它能保佑黄家世世代代官运亨通。

进入仪门,我们就来到住宅中纵了。这一纵

的主题是"" 檐口瓦头均是倒挂着的蝙蝠。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汉学堂,由于黄至筠二儿子

黄奭推崇汉学所以命名汉学堂。它的接待规格

要高于"清美堂",梁柱全部取材柏木,是扬

州最大的柏木厅。 中轴的中进是黄奭夫妇的

起居所,中轴的后进是黄至筠四公子黄锡禧的

起居场所,在黄家四兄弟中,他是最后一个离

开个园的,可以说历经了家族由盛而衰的过

程,晚年寄居泰州。

现在我们又来到了一条火巷,火巷把两边的建筑隔开,一是为了阻止起火时火势漫延,另一点是古代等级制度比较森严,仆人进出,宾客至后花园都不能穿堂入室,

只能从火巷走。

这条火巷和刚才我们走过的那条有点不一样,这条巷子一头宽,一头窄,这么设置不仅从视觉上让人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同时这条巷子也被称为是棺材巷,棺材棺材升官发财的意思。

走过火巷,我们来到的是住宅的西路建筑,西纵的主题和前面两纵不一样。它的主题是"寿"。大家看屋檐滴水上是寿桃图案,西纵第一边是清颂堂,因主人晚年清誉有佳而得名。这间厅内没有梁柱,相当于现在的吊顶天花,是黄家祭祀的场所。西纵第二进,第三进是当年内眷生活的场所,内眷住的地方除了有楼房,柱子见方,还有女儿墙,是封建性很强的绣楼。

【四季假山】看完住宅部分,最后就是个园成就最高的,最值得人称道的后花园的"四季假山"

我们现在从火巷走出来,正对面是一个漏窗而不是一堵墙,我们从这里能看到半个漏窗,显得很富于变化,漏窗里的假山造型很独特,您仔细看看您就会发现这些造型很眼熟。没错了,您看,这是个狮子的造型。其实,这些造型除了趣味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告诉我们,园子里的假山是象形的,我们要从这些象形的寓意角度去读园。

未入园门,只见小小花台之上,数杆刚竹修直挺拔,石绿班驳的石笋插栽其中,园主人以粉墙为纸,竹石为绘,点画出一幅生动的"雨后春笋"图,让人充分地感受到春日雨后山林的盎然生意。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运用惜墨如金的手法点破"春山"主题,告诉你"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竹"

春景是四季假山中占地最小、用石

最少的一个,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

计在于春,春光稍纵即逝,它巧妙地传

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

此时的你一定对园门之上"个园"

的横匾心存疑虑,""字是建国以后

才有的简体字,而建于清代的个园怎么

会有此字呢?要知道此""非彼""

也。园主人虽然爱竹,并在北园建了竹

园,但是他很自谦,认为自己只拥有了竹中一叶;而清代诗人袁牧的一句"月映竹成千个字"更破解了此""之谜,竹叶被月光影映在粉墙之上,形成了一个个的""字,原来这是一块极为罕见的字画一体的匾额,一支竹叶一个园,微风飘拂, 疏叶生姿,

阳光下修笙弄影

之态现于粉墙之上,再抬头观看园门横匾上的"个园" 二字, 不仅显示出园名与春意融合在竹石图中的微妙之机,同时也暗示了个园的园景特色在于竹, 在于石。

如果说园门外是初春之景, 那么跟着春天的脚步迈过园门你看见的则是仲春的繁荣。随着惊蛰的来临,万物又恢复了灵性,园主人在这里用形态各异的太湖石刻画出了一幅生动的十二生肖闹春图。那潜龙游蛇、勤劳的耕牛、英俊的白马、长啸山林的猛虎、聪明的小狗、可爱的绵羊、调皮的猴子、温顺的玉兔、报晓的雄鸡、无不惟妙惟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热闹在这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走过春天的路面,大家有没有注意,我

们的脚下出现了鹅卵石,中国园林用鹅卵石

铺设路面代表了水波纹。其实,我们已来到

了夏天,因为夏天高温多雨,地面自然一片

水意了,水上还有朵朵莲花的图案,这里用

多水和夏天开的荷花点题表示夏天。景的主

题是:夏云翻腾,苍翠欲滴。夏景中种植的

植物,都是枝叶厚重,冬天不落叶,能够营

造夏天绿荫如盖的树种,有女贞,广玉兰等。

这些植物为夏景立意打了一个铺垫,其实真

正反映夏天的还是眼前的这座假山。主人独具匠心地运用太湖石这种外形不规则变化的线条,叠造成暴风雨来临之前在天空翻卷堆叠的雷积云,所以,这座假山就叫做夏云。我们站在脚下的水波纹上,头顶蔽日浓荫,看到满眼的雷积云时,就会感到浓浓的夏意。当然,最精彩的是楼房前方一段,云头涌动,遮挡住楼的三分之一,一看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把盛夏雷雨来临之前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江南的夏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以在我们左手边,也就是池西岸临水处置一"蛙石"。池岸以湖石为点,曲折凹凸,中睡莲点点,无论是淡淡的红,还是淡淡的紫都在以其最婀娜的身姿点缀着夏日的苍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池中那修长飘逸的湖石,自下而上有三个近圆形的孔洞,遮去下面的孔洞,极像汉字中的""字,"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也就美到了极处",这石中精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大家可以在这边拍照留影。我们再仔细看一下这湖石,又颇像汉字中的""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点明了扬州是个"月亮城"。在那丑石之后有一石鱼,张口摆尾,生动逼真,和池中金鱼相映成趣,另有一番景象。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扬州个园导游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