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4 文言文阅读 培优训练

发布时间:2020-04-26 21:42:40

专项训练4 文言文阅读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溪行     缘: 沿着顺着  

(2)如外人 :   

(3)石底以出 : 翻卷  

(4)以其境过 : 凄清  

(5)罔不势象形 : 顺着、就着  

(6)神情与苏、黄 不属: 不相类似  

(7)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盘旋飞翔  

(8)其本 : 追溯  

(9)不知其 : 味美  

(10)盗窃乱贼而不 : 兴起  

(11)一食尽粟一石 : 有时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便要还家

   邀   邀请  

(2)诎右臂支船

      弯曲  

(3)左手倚一衡木

      与竖相对、横着的  

(4)北冥有鱼

        

(5)选贤与能

      推举  

(6)才美不外见

 见     表现  

(7)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   才能、才干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它们在句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常用义的区别。

(1)开朗      豁然: 开阔敞亮  

(2)阡陌 交通: 交错相通  

(3)邑人来此 妻子: 妻子儿女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4)石上 :   

(5)崔氏二 小生: 年轻人  

(6)其两膝相 : 靠近  

(7)右膝 : 平放  

(8)而飞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9)教学相 : 推动、促进  

(10)求其能千里也 : 怎么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C)

A.渔人甚 B.见小潭

C.教然后知 D.之不以其道

【解析】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B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C名词困惑。D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ab02649dd48dea6b8c51b9440be3836f.png B.e4e4c27c7863831a1cafac0a5beb24fe.png

C.3ed9adb0c9efd83de19fbe1a687987f6.png D.d762f32a007f544b7e1fdef9484c2761.png

【解析】A副词最终/副词于是。B介词/动词跟随。C副词大约/助动词可以。D都是的意思。

6.下列有关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A.尝贻余核舟一(倒装句应为余尝贻一核舟)

B.全石以为底(介词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C.天下为公(判断句表判断)

D.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应为千里马者)

【解析】A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上标记。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静静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逗乐。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5)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肯定的!

(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学识)不足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学识)困惑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8)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奴仆的手下遭受屈辱(跟普通马)一起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二、文言文阅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通人        才: 仅仅、只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 类  

(3)答之 : 详细  

(4)此中人 : 告诉  

(5)病终 : 随即不久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0.“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可能包括哪些内容

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况;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11.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今天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理想中的美丽桃花源的景象。

示例:我理想中的美丽桃花源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物质丰富自然风光优美人人安居乐业每一个公民都能分享社会主义文明成果的美好社会。(紧扣题意文从字顺即可)

(深圳中考)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水尤    清冽: 清凉  

(2)潭中鱼百许头 : 大约  

(3)不动 怡然: 静止不动的样子  

(4)幽邃 悄怆: 凄凉  

(5)不可久 : 停留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14.1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了小石潭的美

水特别清冽;以整块的石头为底;潭岸岩石形状各异;岸边树木茂盛秀丽。

15.统观全文小石潭和作者的境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相似之处:小石潭岸势曲折不知其源和作者被贬谪后遭遇坎坷前途迷茫相似;小石潭周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环境和作者被贬谪后的孤凄悲凉、悲哀深沉的心境相似。

感受:幽深冷寂、孤苦悲凉、悲哀深沉。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节选自刘开《孟涂文集·问说》)

:怎么。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也    旨: 味美  

(2)然后能自 : 反省  

(3)学半 : 同“敩”教导  

(4)君子之学 : 喜欢喜爱  

(5)其奚决焉 : 放弃舍弃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好学。

18.【甲】【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语句作答)

【甲】文:教学相长也。【乙】文:君子之学必好问。

19.【甲】【乙】两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

两段文字都用道理论证层层推进有很强的逻辑性;两段文字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参考译文】

【乙】君子学习一定要喜欢提问。提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不提出疑问就无法增长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好学。(虽然)道理明白了可是不能用于实践;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微之处;如果放弃了提问那怎么解决呢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2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尽粟一石   或: 有时  

(2)才美不外 : 同“现”表现  

(3)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 一样等同  

(4)求其能千里也 : 哪里怎么  

(5)策而临之 : 拿着  

2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22.从文中看遇不到伯乐的千里马有着怎样的命运

千里马的才能不被发现日行千里的能力无法发挥得不到应有的待遇遭受种种屈辱。(意思对即可)

2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当时有才能的人往往由于没有被人发掘、善待和重用而被埋没的社会现实。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4 文言文阅读 培优训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