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

发布时间:2023-05-11 14:57:09

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
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刻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刻了!那个时候专门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专门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A.桑怿有武力有谋略,为爱护乡里安全,他主动要求监察奸民。里父之子被盗尸,他十分同情,在探明情形之后,次日即奋力抓获案犯。B怿两次举进士均未中,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枢密吏以“致阁职”向他索贿,他义正辞严地表示,即便有钱也绝不靠贿赂得官。C.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脆弱却与内心的坚强形成鲜亮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D.欧阳修高度评判了桑怿,认为他是少数几个明白得应当将勇力用于何处的人,值得广为传颂,并把他视同为司马迁笔下的伟烈奇节士。
第Ⅱ卷
本卷共11小题,共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定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现在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译文:因此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确实是如此。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明白古时的人也有如此的情形,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明白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浪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浪。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行?什么缘故?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第一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眺望一片青

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如此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烈火,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朝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⑴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⑵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⑶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星汉辉煌,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⑴长使英雄泪满襟⑵心有灵犀一点通⑶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老
孙犁⑴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如此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不记得要通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⑵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依旧躺在原先的地点,原先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⑶事实上,“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差不多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差不多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⑷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恩爱的女的,一次是在和这位女的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专门坏,不久就回来了。⑸现在,梦中想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怎么说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晰。⑹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依旧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如何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

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