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介绍

发布时间:2017-07-19 10:07:10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十九世纪,德国地质学家首次将这条最初运输丝绸的交通要道称为“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已分为海陆两路。就陆路而言,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绿丝绸之路”、长城以北充满着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和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海路则有风平浪静的“海上丝绸之路”,因转运的大宗商品多为香料,故又称“海上丝香之路”。这样,丝绸之路实际上有4条之多。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了一起。正是这些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国,这些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天文学、数学,美洲的棉花、烟草、蕃薯等输入中国,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下面列举两项引自国外并在我国发扬光大的手工艺技术。

西域的名称始于西汉,广义上指今新疆以西、中亚、和田一带。公元前139年,张骞第一次访问西域诸国,历尽坎坷,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行程没有一定的路线可言,并且也没有随带丝绸制品。待到公元前119年,张骞又以中郎将的身份,偕同副使、将士等三百余人,携带“牛羊万头”、“金币帛数千巨万”,以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才真正地把大量丝绸带到了西方。当时,匈奴已被汉帝国击败,中途没有什么阻碍,从长安出发,经陇西(今临洮)、焉耆、龟兹(今库车),越葱岭到达赤谷(今伊塞克湖东南),并与乌孙(今哈萨古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通过乌孙的关系,张骞又派遣副使分赴大宛(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康居(今哈萨克共和国)、大月氏(今乌兹别克和塔吉克共和国)、大夏(今土耳其)、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于阗(今新疆)等国,并于公元前115年回国。

  此后,西域诸国纷纷与汉帝国建立外交关系。在扫清了匈奴的障碍以后,西北丝路较之西南丝路更为便捷,且作为官道,保证了沿途的安全和旅途食宿的方便。此线路大致是从长安出发,经宝鸡、陇县、固原、武威、张掖、酒泉、安西、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分赴各国。

 自汉代直至北魏时期,这条丝路一直十分繁荣。但从四世纪中叶起,河西走廊战乱频繁,五世纪中叶,突厥族逐渐强大,并控制了这条线路。此时,平行于河西走廊的青海道(又称“羌中道”)取代了原西北丝路的地位。其主要路线是:从今甘肃临夏起,在永清过黄河至青海民和,经西宁逆湟水而上,越日月山,沿青海湖过伏俟城,穿过柴达木盆地进入新疆的若羌,再转走丝路南道。随着河西走廊的日趋安宁,丝路又逐渐北移。青海道曾担负了二百多年中西交往的重任。

  唐代以后(公元640年),该丝路又继续畅通。西北丝路与西方各国之间距离短、沿途所需费用少、时间短。历宋、元、明各朝代直至十七世纪,虽西北战乱仍不断发生,海上丝路已十分繁荣,但西方不少国家仍取此线路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尤其在蒙元时期,西北丝路在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尔汗国境内通过,伊尔汗国以撒尔罕为统治中心,在此广设驿站,交通更为便利。伊尔汗国西界直达地中海,再向西行便可到达罗马,当时称为丝绸之路南道,这是与被称为北道的草原之路相对而言的。

  公元前四世纪,一部印度人所著的《治国安邦术》中曾记载了“产自中国成捆的丝”,这说明远在公元前四世纪前,中国的丝绸已传入了印度。

  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的巴尔赫)时,曾见到中国的邛竹杖和蜀布,他询问大夏人,才知道这些中国物产是从印度贩运过去的,并了解到印度在大夏东南数千里之外。1986年,四川省考古队在成都以北的广汉三星堆又发现了公元前十一、二世纪的古蜀国祀坑中有成堆来自印度和缅甸的齿贝。由此可见,西南丝路的开拓已经相当久远了,丝绸很早就已成为民间交往的物资之一。即使西北丝路开通之后,汉政府仍有意从这条没有匈奴干扰的捷径由印度转向西方。

  这条古道以四川成都为起点,永昌(今云南保山)为中转出口站,称做“永昌道”,终点为身毒(今印度),故又称为蜀-身毒道。西南丝路从成都开始就分为水陆两路。

  水 路

  沿岷江而下,经眉山,穿过青神峡,抵古嘉定府乐山,南下至宜宾(宜宾是秦汉时夜郎道和唐代石门道的起点),穿石门关至昭通市(汉名朱提郡),越过古夜郎国境,穿过滇东高原,到达滇池边的古滇国的曲靖和昆明。

陆 路

  由邛崃(出产邛竹杖的地方)向南直至滇西北的广大区域,古称“牦牛道”,出清溪峡为灵关,再南下至荣经,沿牦牛山脉的藏族地区冕宁、西昌,在云南东部的祥云与水路相汇。再从洱海西去,经博南至保山。保山以西越野入山,分道进入缅甸、越南、印度,再辗转而至西方各国。

  汉武帝听到张骞的汇报后,于公元前122年派人前往云南寻觅客贾通道,同时又于公元前105年从内地广征士卒丁壮至滇西大规模地开凿从洱海西去的“博南道”。汉王朝花费了巨额的人力物力才筑成这段官道驿站,西南丝路从此走入繁荣的极盛时代,西南丝绸的出口,大多经过这里。

  随着汉王朝的衰亡,中央渐渐失去对滇西的控制,尤其是南诏政权与唐政权的争夺战争,使商业交往趋于衰落,通路被征战的军队所占用,而这一时期恰恰是西北丝路的鼎盛时期,声誉大大地覆盖了古老的西南丝路。两宋时期,一方面失去了对西北、西南的统治,另一方面则因海运兴起,南北陆上丝路均由于受到阻断而逐渐荒废。

此后,联结驿道两岸高山的澜沧江上,由舟渡改为篾绳桥,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建成木结构的霁虹桥,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改为铁索桥,清康熙年间重修,由16根铁索组成,号称“西南第一桥”,民间商旅往返其间,历代王朝征服或经营大西南,也都依靠这一驿道。近现代的川滇、中缅、中印公路,也基本上遵循这一干道修筑。新中国成立后,霁虹桥建成公路桥,命名为永保桥,而曾是古丝路中转站的保山,已成了滇西的交通枢纽。

  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丝绸物资来源,并非取自中原,而来自四川、云南等地。

  四川是我国的古蚕丝产地。据《蜀王本纪》记载:“蜀之先,名蚕丛”,他是数千年前四川的酋长,经常穿着青衣到各地考察,教民养蚕,又称为青衣神。黄帝的元妃西陵(即今四川与两湖的交界处)氏嫘祖也曾教民养蚕,被誉为蚕神。三国时,蜀锦作为富国强兵的主要产品,一路销至北魏和南吴,作为丝织中心的蜀都几有代替北方临淄和襄邑之势。蜀锦除销往国内之外,还由民间经由传统的古道,与南方进行贸易往来。

  另外,云南也是我国古代的蚕区。西南丝路途中的云南永昌,很早就有了蚕丝业。永昌至成都的大道,沿途极为繁华,永昌的土特产和成都的蜀锦源源流入中原,当然也是从永昌南流至国外的。

南海丝路盛极元明





南海丝路最早起源于西南丝路永昌(今保山)以南的一段路线,即沿伊洛瓦底江至仰光入孟加拉湾,西去至印度,再由印度商人渡印度洋,或登陆进入中亚,或继续沿海前行至大秦(古罗马帝国)。

  待至汉朝,武帝曾招募大批海员带着黄金、杂缯,由南方的徐闻、合浦(今广东省最高端)经日南(今越南)沿南亚一些国家的海岸线西行,抵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但在当时,中国船舶的体积和抗风浪能力还不具备远航的条件,中国的丝绸还得靠外国商船远销至西方各国。公元166年前后,中国与罗马直接通航,公元二、三世纪时,罗马商人经由南海丝路来到中国南方直接采购丝绸,促进了南方地区蚕织生产的发展。

  三国时,吴国与西方的罗马及南海诸国交往,南海各国的男子本来赤身裸体,因中国丝绸的输入,才开始倡导穿着织锦做成的筒裙。南北朝时,陆上交通受阻,又因造船技术不断提高,南海丝路的出口主要为南朝的丝、绢、绫、锦等,所换得的明珠、香料、玳瑁、琉璃等物品除供给统治者享受外,还与边镇和北朝进行贸易往来,促进南北之间商品的交流。隋朝统一中国后,南海丝路有了新的发展,东南亚诸国都与隋建立了外交关系。公元607年,炀帝曾派使者前往南海的土木图(今马来半岛南部),并将五千段丝绸赠送给了当时的赤土国王。

  唐宋两代,南海丝路迅速发展。首先从经济上来看,当时南方处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中,江淮一带已成为全国丝绸的重点产区,就近水路输出极为方便;其次,当时的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海运较陆运省钱;再次,上层统治阶级对南方各国所产香料的需求量很大,印度、罗马等国海船来中国直接采购丝绸的也不少,而当时的扬州、泉州和广州地区最为繁荣,这也促使珠江三角洲和泉州地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宋代,全国的丝绸中心已转移至南方,海外贸易进一步兴盛,据《诸蕃志》记载,当时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有50多个,包括南亚、东南亚、东非和远东各国。当时的贸易方式,一种为“朝贡贸易”,即外国商人以呈献当地物产为主,宋王朝以回赐丝绸等贵重物产作为答谢,所得回赐的价值往往远超过贡物的价值。来贡的地区,远至波斯湾和非洲东岸的一些国家。另一种为“市舶贸易”,即正式的交易,中国在泉州、广州、明州(宁波)、杭州、温州、秀州(嘉兴)、江阴、密州(山东诸城)和澉浦等九处设立市舶司管理进出口贸易,政府征收商税,并鼓励中国商人出海贸易,出海的物资中仍以丝绸为主。

  元、明两代是南海丝路的极盛时代。元时,高度发展的蚕丝生产和丝织技术,直接为海外贸易的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资源。不仅马可波罗(Marco Polo)对于当时南京、苏州、杭州生产的织金锦等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中世纪最著名的旅行家伊本拔图塔(Ibn Battutah)也对中国生产的丝绸数量之大感到万分惊奇,他甚至指出:在中国,“丝绸已成了穷人的衣料,如果没有商人贩运,丝绸便分文不值了”。

元代中国丝绸的出口,东起菲律宾及印尼各岛,西至印度的科泽科特、伊朗的霍尔木兹、伊拉克的巴士拉、也门的亚丁、沙特阿伯的麦加、埃及的杜米亚特,直到大西洋滨摩洛哥的丹吉尔,南面可远销至马里的摩加迪沙、坦桑尼亚的基尔瓦等地。当时中国的海舶已极牢固和庞大,并且设施较为齐全,大批士兵随船往返可防止海盗的袭击,贸易方式实行的是“官船贸易”方式。

  明初,由国家组成的大规模远洋航队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形式。1405~1433年间,明王朝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东起琉球、菲律宾和马鲁古海,西至莫桑比克海峡和南非沿岸的广大地区。海外贸易的兴起,促进了苏州、杭州、漳州、潮州等地丝绸业的发展。郑和选取的出航地点有20多处,重要航线有42条,访问过的亚非国家有30余个,航程共计10万余里,并且每次航行都携带有大量的丝织品作为有偿或无偿的礼物,其种类有湖丝、绢、缎疋、丝绵、纱锦等约四、五十种



古西南丝绸之路遗迹

  中国境内的三条丝绸之路(西北的路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和西南方的路上丝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丝路发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这条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既是指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此“道”通常被称为滇西“古西南丝绸之路”,其遗迹主要位于保山市的水寨、官坡及大理州水平的博南山等地。 古西南丝绸之路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比我国西北丝绸之路的形成早两百多年。它和西北丝绸之路一样,曾经对世界文明作出过伟大的贡献。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2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看到从印度输入的四川蜀布和筇竹杖,得知四川商人早已从云南经缅甸到印度去从事贸易活动了。张骞回朝将所见所闻上奏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听后十分惊喜,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从西南到印度的官道,由官方参与商业贸易,扩大疆土。武帝即封张骞为博望候,命其以蜀郡(治所在成都)、踺为郡(治所在宜宾西南)为据点,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印度的道路,但都遭到西南少数民族的阻拦未获成功。武帝又从内地广征士卒,举兵攻打西南夷、夜郎、滇等国及许多部落。但由于封建统治者造成的民族隔阂太深,以及昆明、隽等族的头人酋长为了垄断丰厚的过境贸易而拼死抵抗,历经十余年,结果仅打通了从成都到洱海地区的道路,官方使者未能超过大理至保山一带,只能通过各部族作中介与印度商人间接贸易。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人内附、东汉王朝“始通博南山、渡澜沧水”,滇缅通道才算打通了,并与缅甸的掸族有了经济文化来往,又通过缅甸进入了印度。汉武帝孜孜以求的“通蜀,身毒国道”才算全线畅通。 “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川滇段有两途:一条走“古牦牛道(零关道),从成都出发,经双流、新津、崃、名山、雅安、荣经、汉源(窄都)、越西、喜德、冕宁、西昌、到达会理以后,折向西南行,经攀枝花,渡金沙江至云南大姚,最后到达大理。另一途从成都出发,经彭山,沿岷江而下,经乐山、宜宾,再沿秦代开凿的“五尺道”南行,经高县、筠连、向西折入横江河谷,经豆沙关、大关、昭通、曲靖、昆明,最后到达大理。两条路在大理会合后,经保山、腾冲、盈江到达缅甸境内的八莫,从八莫出发又有水陆二途到印度。从印度又可通中亚、欧洲。通过“古西南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蜀布、筇竹杖、工艺品、铁器等源源不断的输出,国外的琉璃、宝石、翡翠、光珠等又输入。到了唐代,这条丝道更加兴旺发达,经久不衰。它是中印两个文明古国最早的联系纽带,对中外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后来由于又发现和开辟了新的道路,这条古道才逐渐人稀。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古西南丝路的绝大部分道路,已淹没在时间的风雨之中,但一些雄关险道,骡马蹄印,诗联题刻,至今仍留下深深的历史印痕。最典型的如保山的兰津古渡,霁虹桥遗址及附近的摩崖诗、词、题刻。保山的水寨、官庄等路段,都是当年用人工凿岩开山而成的路基,至今仍保存完好。水寨一段自澜沧江边至长湾长约10余公里,原设平坡铺、山达铺、水寨铺等邮驿站点,现尚存平坡铺的小街宽3米,长50米,两端有街门等遗迹。由平坡西上罗阳山至水寨,山腰大石坎长三、四公里的路段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的。路径曲折陡峭,有500余级台阶犹如天梯,史称“梯云路”。石阶上犹存骡马攀踏的累累蹄印,最深者达13厘米,可见当年要攀越这段路途是多么艰难啊!

[北京]紫禁城内的黄袍威仪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国都,三个朝代的服饰迥然不同。龙袍、官服显示着等级制度。,官服的图案重视标识作用,明清文官为飞禽图案,武官为走兽图案。皇帝的龙袍象征真龙天子,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图案各有寓意:“日、月、星”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华虫”取其文丽;“火”取其光明;“藻”取其洁净;“粉米”取其滋养;“宗彝”取其忠孝;“黼”取其决断;“黻”取其明辨。清朝皇帝的龙袍,据文献记载,也绣有九条龙。从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龙,与文字记载不符,缺一条龙。有人认为还有一条龙是皇帝本身。其实这条龙客观存在着,只是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如今的北京的纺织行业初步形成以服装面料、纺织品、家纺装饰用品。产业用纺织品为支持的的都市产业新格局。产业聚集地为北京东部地带。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民间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传统民族服饰精品一万多件,其中清代至二十世纪初的传世服饰藏品,占总数的二分之一,很多为一流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天津]近代纺织看天津 

鸦片战争天津开埠, 洋务运动肇始天津的机械制造和纺织业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在天津有着感人的历程。上世纪二、十年代是天津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作为北方最大的贸易城市、金融中心,也是时尚的中心。那时的女子衣裙的式样从对襟、大襟、琵琶襟到绣花、洋印花等,花色繁多。女装之美主要彰显在她们飘逸的裙子间。裙子的款式有百褶裙、凤尾裙、栏杆裙、响铃裙、马面裙等,五颜六色,其中尤以红色为贵。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天津女性中又开始风行既传统又西化的服装——旗袍。旗袍本源于满族,而这时的旗袍更多地融入了西方服饰的理念,旗袍的长短,领子的高低有无,特别是腰围的收紧和开衩的高低等,均表现出空前的改良风气。在追求人本与个性思潮的影响下,旗袍的衣袖被废除,衣领变矮,袍身收短,风行多时的镶滚花边一减再减至被视为多余。纽扣取代了传统的盘结扣,没多久揿扣又代替了纽扣。旗袍在后来形成近似紧身背心的形制,让天津女子充分展示着内敛、矜持、优雅、含蓄的东方女性之美。天津的商人不失时机地借助旗袍美人形象宣传商品。现在天津一直是北方的纺织中心,扶植着河北的纺织业发展,它的现代女装很有特色。 

[上海] 



1黄婆故事 

古代上海的纺织业建立较早,特别是自从元代黄道婆由海南岛学得先进的纺织技艺,回到家乡改革纺织技术以后,黄道婆美名传扬。历经元、明、清三朝,上海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苏州河以南的松江府,“绫布二物,衣被天下”;苏州河以北,不属于松江府的今喜定、宝山地区, 棉纺织同样十分发达。产于松江的“三棱布”(或称“三纱布”),纺织细密,质地优良, 很受人们的青睐。 

2中山装的诞生 

古代的上海,在衣料生产和刺绣上捷足先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入近代以后,上海人在穿着打扮上又独领风骚。特别是现当代,上海的服饰文化更是飞速发展,领导着中国服饰潮流 众所周知,西装、中山装、新式旗袍,它们应算是本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服装,而它们恰好又都始于上海。 当年,随着大批西方人的来华和留学生的海外归来,西服热在上海逐渐兴起。最初外国商人在东百老汇路和南京路外滩一带开设西服店,随即上海的裁缝师傅学会了西服缝纫方法,开始制做西服,并因此而产生一支以精于制作西服而闻名的“红帮”裁缝队伍。第一套中山装是在上海诞生的。1911年底辛亥革命胜利,孙中山回国,曾在位于南 京东路西藏路口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号”定制过几套西服,很是满意。有一次,他带来一套 日本陆军士官服,要求以此为衣样,依照他的意图,做一套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袋盖做成 倒山字形笔架式,称为笔架盖,并系5颗钮扣,象征五权宪法。孙中山试穿后,认为该服装 简朴庄重,大加赞赏,并以此定型。后来,这种式样的服装称为中山装。 

3海上旗袍争风流 

顾绣是古代上海对于长江流域服饰文化的另一贡献。明朝嘉靖时期,上海顾名世一家擅长刺绣,其技法和风格独特,尤其是顾名世的孙媳,善画工绣,摹绣古今名画,尤为传神。 顾氏后代,继承家传绣法,并收徒传艺,使其发扬光大,传播开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顾绣”。又因顾氏家族居住上海九亩地的“露香园”,故亦名之为“露香园绣”。顾绣成品有 “用线细,行针密,色彩丰富,不留针痕迹”之誉,所绣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一时“震溢天下”,为人称绝。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产生了新式旗袍。最先只是一批青年女学生穿,紧接着其他女子争相仿效,进而一时风行,并影响全国,与旗袍连接的有文学家张爱玲的传奇,影星周璇、胡蝶的故事。尔后还流传到国外。改革开放的春风一经吹起,人们思想上的牢笼迅速被冲决,上海的服饰文化再度大放异彩:西服热、茄克热、羊毛衫热、牛仔服热、羽绒服热……热潮一个连着一个;与此同时旗袍再度盛行。如今的上海不仅扮演长江三角洲的龙头的角色,还是座时装之都,它的服装设计也占领潮头,成为中国时尚的风向标。 



[浙江](杭州)丝绸、杭锦、南宋服饰、养蚕、中国丝绸博物馆提花机、现代丝绸生产。海宁、余杭、绍兴、萧山、桐乡大麻等五大家纺产业基地。 

1五月蚕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吴国的南疆杭州吴山,即已有蚕丝生产。当时,吴楚两国还曾为了采桑发生过战争呢。《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了这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在吴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人们都大兴养蚕。一次 ,吴国的女子和楚国的女子为了争夺桑叶发生了冲突,此事越闹越大,以至惊动了双方最高 统治者 。楚平王恼羞成怒,立即兴兵动武,与吴国开战。吴国派公子光伐楚,战胜了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钟离和居巢。 

2丝绸之府的内心秘密 



说起丝绸,自然使人想到杭州,因为杭州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府。。时至两汉,杭州已经有了自己的丝织品。隋、唐时期,杭州的丝绸生产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吴绫、白编绫、纹纱等都是贡品,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赞曰:“红袖织绫夸 柿蒂”,夸奖的就是当时杭州产的一种织有柿蒂花纹的绫。后来经过吴越时期钱王采取“世方喋血以事干戈,我且闭关而修蚕织“治国方针的大力发展,江南丝绸业一跃成为全国之冠。钱王在杭州城内设置官府织绫,仅西府就有锦绫工300余人,可见当时丝织业之繁荣。北宋灭亡后, 宋皇室南迁杭州(当时称临安),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大批南逃,因而将中原先进的织造技术 带到了杭州,增强了杭州的织造技术力量,更加促进了杭州的丝织业全面发展。杭州设立的织造府 和织染局,专门管理丝织、印染。与此同时,民间私营丝绸作坊也大量涌现,使丝织业成为 当时百业生产之首,一派“都民市女,罗绮如云”的繁华景象。无论是产品的数量,还是产品的质量和风格上,都有较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官府在江宁(南京)、苏州、杭州设有规模巨大的丝织工场,即著名的“江南三织造”(皇家在地方的负责丝绸生产、转运的专设机构) ,其中 杭州的织造府署和织造局,专门为宫廷制造各种丝织品,其生产规模曾超过南京、苏州。由于杭州有着丝绸织造的悠久历史,因而多少年来形成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民间习俗,进蚕香就是一例。茅盾的散文《陌生人》中还描写了这样一种现象:杭州岳坟前跪着秦桧 和王氏的铁像。上杭州去烧香的乡下人一定要到“岳老爷坟上”去一趟,却并不为瞻仰忠魂 ,而为 的要去摸一摸跪在那里的王氏的铁奶;据说只要一摸,蚕花便能够茂盛。这真是一种奇怪的 习俗。 作为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丝绸之府,杭州还流散着许多有关丝绸业的传说和遗迹。在杭州 市中心有一条浣纱路,许多年前曾是一条水清如碧的河流。它从涌金桥流出,经开元路拐北 ,通往武林门入运河。它名为浣纱河,相传是西施当年曾在此浣纱,这条河流因此而得名。旧时杭州的机神庙,是丝织工的神殿。机神庙 内供奉着丝织业的始祖轩辕氏黄帝,以及黄帝时发明机杼制作衣裳的伯余和杭州丝绸业的鼻祖褚遂 良之孙褚载。如今杭州的丝绸业依然勃发着生机,许许多多传统的真丝手绘工艺品普遍受到人们的青睐,设计新颖、做工精细的头巾、被面、服装 以及大量的衣料、裙料深受百姓欢迎。每逢春天或夏日,人们都喜爱穿着舒适华丽的 丝绸服 装。那些在过去曾经作为贡品,或者只有达官贵人才可享用的“奢侈品”,现在已普遍的进 入了“寻常百姓家”。 

(宁波) 

1悠久的河姆渡遗址以及宁波的海洋文明 

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骨针,预示着原始人类至迟到距今1.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穿上用兽皮或树叶缝缀的“衣裳”。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逐渐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如麻、葛等,经脱胶后,捻线织布,出现了原始纺织技术。但纺织业的出现是以编结技术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河姆渡人的编结技术比较发达,主要有编织苇席和搓绳等。河姆渡是宁波人引以自豪的古代文明,它的海洋文明也积淀很深厚。 宁波商贸活动是内贸与外贸发展均较早的。当封建社会经济进入鼎盛的时侯,宁波的外贸进一步发展,至唐代,宁波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 至北宋淳化元年(990),宁波已因外贸经济的不断发展,朝廷在这里设立了官方的外贸专门办事机构“市舶司”,每年往来日本的商船已达300余艘。元明时期它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2奉帮裁缝和红帮裁缝 

清朝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西方的一些文化思想,也从不同渠道传入宁波从各层面对宁波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价值取向日益产生影响。在洋行做买办、为洋人各种办事机构工作的人、青年知识分子和富有的工商业者,都置办起西装革履之类的“行头”来。这就为红帮事业的产生作了最初的精神铺垫。民国初孙中山身着中山服来到宁波发表演说。孙中山指出:“宁波风气之开,在各省之先,将来整顿有方,自可为各省之模范。从地位、人材而言,均具有此项资格。”并且指出:“欲求自治之有效,第一在振兴实业。”此后,宁波实业界纷纷筹组各种工商业团体,兴办各种实业。红帮正是在这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素有游食四海传统的宁波移民,与外省“盲流”相比又有所不同,一方面,宁波接近上海,水陆交通方便,他们多数是先获得较为可靠的信息,才开始“流”向上海。另一方面,涌向上海的宁波人,多数是能工巧匠,手中有一定的专门手艺,进入大上海,至少可以糊口的。他们往往在初到上海走街穿行寻找第一笔生意时,就做得特别尽心,特别精细,于是得到客户的欢迎,不但得到较好的报酬,而且形成稳固的客户关系。他们以勤俭为本,把所得用来扩大再生产,由摊贩向店主、老板的方向迈进。红帮裁缝的创始人张尚义、王睿谟、江良通无不如此。大城市对宁波人的吸引力,拉动力,不只是表现在经济领域中,也表现在文化思想方面。 迁居上海的宁波人在新旧文化思想的交替中,相当雍容自如,有的甚至取超然态度,以至有的人反客为主,以“上海人”自居,向乡下人频频招手,把“宁波老乡”吸引到自已的行业中来,以“同乡会”,“同业公会”的形式,形成凝聚力、亲和力。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社会地位。 

3近代衬衫宁波造 

近代中国第一件衬衫诞生于宁波,当然要与红帮裁缝、奉帮裁缝高超的制作工艺有关。宁波服装博物馆,人们看到了宁波现代服装著名品牌,如、杉杉、雅戈尔、罗蒙等服装企业创业历程。 

4金华的服饰标点 

很久以前就以做工精巧、种类繁多而出名,且很有地方特色。据《浙江风俗简志》记载,在民国时期,金华的男女童帽多达十数种,现分述如下: 男童帽有:紫金冠帽,是仿古装戏剧中的紫金冠,用银打制成,多为有钱人家摆阔所制 做。公子帽,又叫荷花公子帽,前面饰有荷花,后头饰上荷叶,帽前钉有银铸八仙,帽后是五个荷叶图案,每张荷叶上挂一个用细银链串成的铃,戴在头上叮当作响,俗谓戴了公子帽,长大以后可象公子那样文质彬彬,知书达理 ,求得功名。方中帽,底用青色的缎做成,前后用丝线绣上兰花、竹叶等,后面有两条飘带。 狮子帽,帽前中间钉有一个银铸狮子头或“福”字,边上饰有花卉,帽上用金线花片做成狮子毛。狗头帽,帽两边饰有狗耳朵,帽前有的钉八仙,有的钉“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等字。这种帽子女孩也可戴,民间习俗以为戴此帽如家犬那样易于养育。说起这狗头帽,在江浙一带还曾流传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传说,大意是一对夫妻老来得一贵子,被狠心的弟媳抛于野外,后幸得家犬照料才死里逃生活了下来。为了感激家犬的救命之恩,夫妻俩给小孩做了一顶类似狗的形象的帽子,让小孩戴上,其中也含有福大命大之意。久而久之,也就流传下来。不单童帽,现代的衬衫和袜子也是金华的为生产强项,义乌的国际商品市场鼎鼎大名,融会各类服饰产品、副料于一身,引来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5台州缝纫机史话 

[]缝纫机:人类曾经走过用骨针、石针、铁针缝衣的漫长岁月,自1790年英国Thomas Saint制造出世界第一台链式缝纫机开始,缝纫机发展至今已有213年的历史。民用缝纫机一度是中国人自豪标榜的三大件之一。缝纫机的发展有着极大意义。 

6童装名镇的由来 

湖州人文荟萃之地,童装名镇(湖州织里),在湖州东部,因织造业兴盛而得名,史料中就有“遍地机杼声”的记载。童装、绣花、印花、砂洗企业很多。我国第一座展示儿童服饰文化发展史的专业博物馆——中国童装博物馆,在湖州市织里镇开馆。   



7 

[嘉兴] 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嘉兴的王江泾在明朝时丝织业就很发达,如今嘉兴非常注重品牌设立濮院羊毛衫、王店小家电、凤桥水蜜桃、嘉善木业、平湖童车等20个商标品牌基地,用几乎是为嘉兴块状特色经济量身定做的独特模式,集聚我市中小企业的优势,创造整体的品牌效应。 

8中国的犹太人 

[温州] 温州自古代起就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南宋建都临安,温州得以繁华。这里出产的漆器、蠲纸、瓷器、瓯柑经海路远销海内外,也架起了温州与世界交流的桥梁。有陈傅良诗为证:“江城如在水晶宫,百粤三吴一苇通”。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提倡“经世致用”,将温州人的经商理念提高到了哲学高度。这不仅与当时中原地区产生的正统理学形成了鼎立局面,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占有很高的地位,并且对温州的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温州地处临安(杭州)的南面,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商、官员北上进京都须途经温州,因此经常有各地的客商来温州做买卖。外国商人、僧人等也常到温州经商,或做佛事。温州商业文化底蕴很厚、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温州带来了勃勃生机,温州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名扬四海的“温州模式”,并迈开大步走南闯北。它是品牌服饰、皮些、帽、箱包、女装、服饰配件的综合性服饰基地,虹桥的纽扣、拉链以及包装也很发达。 

[江苏] 江苏纺织产业基地县;扬州邗江,江苏服装产业基地;常熟沙家浜镇,江苏休闲服装名镇;常熟新港镇,江苏羊毛衫名镇;宜兴新建镇,江苏化纤纺织名镇;丹阳皇塘镇,江苏家用纺织品名镇;太仓璜泾镇,化纤加弹名镇;常熟市支塘镇(任阳),江苏无纺机械、无纺布名镇。 

1美如云霞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江宁制造、南京云锦研究所 

南京云锦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的城市史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发端于东吴(222—280)时期,东晋(317—420)末年,大将刘裕北伐,灭秦后,将长安的百工全部迁到建康(今南京),其中织锦工匠占很大比例。后秦百工中的织锦工匠继承了两汉、曹魏、西晋和十六国前期少数民族的织锦技艺。417年东晋在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 锦署,被看做是南京云锦正式诞生的标志。从元代开始,云锦一直为皇家服饰专用品,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织造20年之久。 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云锦织造鼎盛时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30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 

2苏绣传奇 

[苏州]吴县前戴村,至今仍保持着江南水乡特有的传统服饰风貌、现代无锡以纺纱最为发达。中国刺绣之乡镇湖。吴东水乡妇女服饰展览馆 



提起苏州我们最先想到的苏绣, 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土过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以后,苏州刺绣之技十分兴盛,工艺也日臻成熟。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可见苏州刺绣之兴盛。当时不仅有以刺绣为生的,而且富家闺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时日,陶冶性情,所谓"民间绣"、"闺阁绣"、"宫廷绣"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清代苏绣更是盛况空前,苏州被称为"绣市"而扬名四海。当时针法之多,应用之广,莫不超过前朝,山水、亭台、花鸟、人物,无所不能,无所不工。加上宫廷的大量需要,豪华富丽的绣品层出不穷。苏绣后来吸收上海"顾绣"以及西洋画的特点,创造出光线明暗强烈、富有立体感的风格。 



[常州]绒毛、印染、静电植绒、机械生产、模特制造 

[镇江]江绸。 

[金坛] 金坛市地处江苏省苏南中部,是江苏省惟一获得“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珠荣的县级市。许多国际顶级服装名牌,其实是在金坛生产和制造的。金坛与GAP、里斯克赖勃、Lee、三菱、丸红、住友等一批世界知名大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生产出GAP、Lee、ICP、polo、圣洛朗、瓦伦蒂诺、Nautica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 

[常熟] 国家历史名城 ,江沿岸新兴港口城市。商城为服装批发市场。如东县,被命名为江苏纺织产业基地县;扬州邗江,江苏服装产业基地;常熟沙家浜镇,江苏休闲服装名镇;常熟新港镇,江苏羊毛衫名镇;宜兴新建镇,江苏化纤纺织名镇;丹阳皇塘镇,江苏家用纺织品名镇;太仓璜泾镇,化纤加弹名镇;常熟市支塘镇(任阳),江苏无纺机械、无纺布名镇。 

千年纺织名城无锡 

[无锡] 无锡这座“千年纺织名城”有着悠久的纺织业发展历史。无论规模还是档次在全国都处在较为领先的地位。历史上曾把无锡叫做布码头,说明纺织服装在无锡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无锡最老的企业已经有100多年了,大部分棉纺毛纺企业都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纺纱无锡纺织业在压锭重组后建立了中国最大的集产业用布、装饰用布、服装用布为一体的经济模式。 

[扬州] 邗江,江苏服装产业基地 

[吴江]盛泽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黎里的布料生产 



从徽班进京谈起 

[安徽] 徽味服饰、合肥桃花、卢漾花布、 

[合肥] 安徽是织业最早的省份、光绪年间芜湖棉织业已十分发达、合肥桃花、卢漾花布、芜湖蓝印花布极富地方特点,形成了粗犷与细腻相结合、重色与轻色相结合的风格。 由于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服饰或多或少受到“京味”、“海味”、楚地风格的影响 ,但更多的还是吸收了江、浙风味。不过,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徽味”。京剧的诞生与徽班渊源甚多,以此可以阐述戏剧服装的独特魅力。安徽人服饰崇尚朴素大方,喜欢粗犷、大块,方圆分明。如常常在袖口、裤脚镶上比较宽的色块,正好与圆的袖口、裤脚形成鲜明的对比。色彩上也多运用轻重对比的颜色。这种 对比都 是靠着巧妙的搭配表现出来,像一件贴身、长至腰际小花丝绸浅色的上衣,下面却穿一条拖地、宽松的深色大花的棉布裙,很明显地突出了大与小、粗与细、宽与窄、深与浅的鲜烈对比。安徽人善于吸取东西南北各地不同的服饰格调,但又不生搬硬套,而是要进行再创造, 以形成本地特色。比如有人把外地细长、短小的吸腰款式上衣,进行改良,把袖子改成超宽的七分袖,再加上本地风土味极浓的裙子,穿在身上,既有现代感,又不乏传统的徽装气息。再来 看“马甲”,这是中国各地许多人都喜欢的服装,安徽人也不例外,可是徽味马甲却是另一 种风情 :有的人把马甲常常穿在有宽宽的袖子、衣长至膝的上衣外面;还有一种把马甲的袖笼夸张得很大,穿在短上衣外面,看上去既潇洒又有徽味。如今的安徽突出资源优化配置,发展特色产品基地,建设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初加工行业,做精做特深加工行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上下游产品的关联度。巩固提高4大产品基地:安庆、淮北和沿江两点一线的中高档棉纺织品基地;淮北、蚌埠多功能织物后整理基地;铜陵麻纺织品基地;巢湖产业用化纤生产基地。逐步建成4大产业集群:皖西南丝绸产业集群;皖东南服装产业集群;皖北中高档毛纺织品和特种动物纤维制品产业集群;淮南工业用装饰品产业集群。芜湖市是本省重要纺织基地之一,是皖东南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纺织服装工业也是芜湖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 



赣州的木拖板和景德镇的白围裙 

[江西] 

历史上,江西被人们称之为“楚头吴尾”。清同治《饶州府志》卷三。自古以来,在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夹缝中,江西文化得“左右逢源”之便,受到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前后 夹击” ,其影响是强烈的。所以,早在先秦时期,生活于这一地区的先民就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成果 ,如斜织机的很早出现和古代纺织印花技术的熟练掌握,就是江西先民对长江流域服饰文化 的重大贡献。千百年来,江西地区的服饰文化也自成特色。赣州的木拖板和景德镇的白围裙与特定地域的风俗有关,里面的故事娓娓道来什么动人。如今的江西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今年以来,南昌市青山湖区的针织服装、九江共青城的羽绒服装、赣南的服装业集聚效应显现。纺织基地发展迅速。南昌、九江、抚州等老牌纺织生产基地和新兴纺织基地赣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和发达省市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项目,纺织总量增长较快,对全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南昌市青山湖区及其周边地区聚集了近500家针织服装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从针织布、印染后整理到针织服装加工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赣南南康聚集了336家西服西裤加工企业,年服装生产能力1.41亿件,依托南康成衣市场和路福国际服装城市场,该地服装年交易额达8亿元,“富贵郎”、“万尊”等一批地方服装品牌也应运而生,并带动了服装布料、辅料市场、运输及服装培训等行业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南康的特色支柱产业和赣州纺织业发展的新亮点。 



[赣州]木拖板 

[景德镇]白围裙 

[南昌] 

从长沙湘绣到沈从文的边城 

[湖南]长沙马王堆、湘绣、湘西苗寨人的服饰、现代苎麻纺织 

湘绣是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刺绣品的总称。湘绣最初发源于长沙地区的一些家庭妇女作业。它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化苏绣、粤绣的优点,逐步演变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刺绣工艺体系。湘绣的工艺特点是:用丝绒线(无拈绒线)刺绣,劈丝细致,绣件绒面花型具有真实感,常以中国画为蓝本,既有绘画之笔墨神韵,又有刺绣的特有表现力。绣品色彩丰富,色泽阴阳浓淡自然,形态生动逼真,素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湖南民间很早就能够刺绣。根据清嘉庆庚午(1810年)的《长沙县志》及《善化县志》记载,当时长沙地区的妇女普遍从事刺绣作业。但此时的刺绣,只限于自绣自用。除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家庭的"大家闺秀"以刺绣来消磨时光和炫耀豪华外,一般的贫苦妇女大都惯于利用农闲季节或劳动余暇,绣制一些实用美观的物品如鞋面、枕头、手帕、小孩兜肚、帐帘等来美化生活。这些作品,内容朴素,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直到光绪末年,湖南的民间刺绣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刺绣工艺系统,成为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浓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艺商品走进市场,到这时才出现湘绣"这样一个专门的称谓。此后,湘绣在技艺上不断提高,以致成为蜚声中外的刺绣名品,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早期的湘绣绣上魏氏和湘绣画师杨世焯的卓越贡献分不开。现在湖南要将湘绣与现代工艺联系起来,其前景非常乐观。另外湘西苗寨人的服饰很有特色,作家沈从文的《边城》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地的风俗和服饰,沈从文晚年还致力于服饰研究,他的《中国服饰史》在现今服装文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另外湖南的现代苎麻纺织很发达,它是湖南的特色行业。 

荆楚大地 

[湖北] 桃花工艺、鄂西土家族西兰卡普、汉绣 

[武汉] 湖北民间广泛流传挑花工艺,挑花制品也大量用于头巾、围腰、兜肚、衣裤等服饰上,甚至袜底、布草鞋上都有挑花装饰。挑花尤以黄梅乡下百里棉区的蔡山、胡世柏、新开口等 处最为精美,其花样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历数百年而不衰。黄梅挑花的纹样图案内容丰富,一般取材于现实生活,且大多与地方民风民俗相关联,以象征性手法寄托人们的企盼和理想。楚地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已达到惊人水平。1983年在湖北江陵出土一批战国时代的刺绣制品,其绣工之精湛,令人惊叹。此后历代绣工,在楚绣的基础上,逐渐吸收、融汇各地各派刺绣技艺之长,形成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新秀法——汉绣。由楚绣发展而来的汉绣极盛于明清,且多绣制服装,如官服、戏装等。由于当年刺绣业发达,形成一定规模以致有些地方以刺绣命名,如洪湖有“绣花堤”、汉口有“绣花街”,昔日盛况由此不难想见。 汉绣针法有别于四大名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用色鲜艳,采用块面式分层破色,对比十分强烈,层次分明,绣品浑厚,图案性强。汉绣制品很受人们青睐,如原来的武汉戏剧服装厂集中了武汉的汉绣老艺人,大宗生产戏剧服装,行销全国各地;湖北省内一些县市办起的绣衣厂,生产的绣衣款式新颖,绣工精细,很受中外顾客欢迎。外销的绣衣多为真丝绸、麻布、丝棉纺的睡衣、连衣裙、衬衣、套装等,富有民族特色。另外独具民族特色的土家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些花枕头、帐帘、花荷包、花围裙、绣花袜底、绣花鞋精美至极,这些绣织品的精美程度成为评品姑娘人才的标准。精美的挑花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姑娘的当家本领,挑花织绣成为土家族民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以“西兰卡普”为代表的民间织锦艺术堪称土家族艺术一绝。“西兰卡普”,汉语译为“土花铺盖”,是土家族民间的家庭手工织锦。现在的发展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为半径的沿长江两岸的鄂东地区规划为鄂东服装走廊,作为湖北服装产业密集区重点发展。在分工协作上,武汉作为设计、信息和品牌推广中心,面辅料和服装专业市场集散地;周边市、县、区作为服装生产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基地,以期与后配额时代国际大采购直接对接,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降低成本,增强区域服装竞争力。仙桃、潜江、黄冈、黄石、鄂州等六个市都集中在该区域,该区域集中了全省大型服装企业和80%服装总量。 武汉的汉正街是湖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广东]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服装文化、服装贸易、服装设计、婚纱 

[深圳]特区文化、服装贸易、服装设计、设计师、新的服装设计理念 

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长期以外销为主,近百个国外名牌服装在深圳加工,深圳服装业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深圳服装尤其是女装在设计理念、款式创新、面料选用、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深派”女装以总量大、品种全、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质地优等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国内外许多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深圳依托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和周边地区共享产业聚集优势。深圳的中高档时装,虎门的中低档成衣、中山的休闲装、佛山的童装、普宁的布料、广州和虎门的物流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成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并立的纺织服装优势聚集的产业带。 深圳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斐然,为世人所瞩目,包括服装产品在内的深圳各类产品以款式新、材料好、质量优而享誉国内市场,与深圳的整体形象相得益彰。 





[东莞]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以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在行业产业产品结构上,包括纺织、印染、洗水、服装及纤维制品、皮革服装、羽绒制品、毛衣针织、服饰配件、服装原辅料、服装加工设备等生产。虎门的女装、休闲服很有特色、销售市场以富民服装市场、大朗羊毛衫市场为代表。 



[潮州]潮州文化、特色婚纱、晚礼服、婚纱历史趣闻 

潮汕地区虽然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隅,但从汉武帝元鼎六年平定南越之后,这个地区就已并入了中国版图,中原文化也因此进入了这个区域。至唐末,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中原移民浪潮波及潮汕地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交融。到了宋元两代,潮汕地区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但由于距离政治文化中心较远,贸易对象不同的缘故,这一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术的发展进程便与与上层文化相联系、受文人画和宫廷艺术趣味影响格外深的发展轨迹大相径庭。即使到了19世纪,由于贸易的需要,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加入了艺术设计的因素,也仅仅是向着写实的方向有所发展。具始终保持着“巧手慧心”、“别出心裁”的创作过程,充满了热情、天真的民间趣味,比起苏绣的温婉雅致可谓另具风韵。潮绣与广绣同属于我国四大名绣中的粤绣。潮绣比起广绣更加粗犷、浑厚,尤以垫凸呈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为特色。潮汕地区与服饰相关的手工艺的兴起与发展都摆脱不了外来因素的影响。这与潮汕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外来文化与对外贸易对这一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先从潮绣说起,相传唐贞观年间刺绣工艺就已在潮汕一带广为流传,并且有了相当高的技艺,但潮绣作为一个流派兴起,始于清乾隆年间。当时由于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大批出口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使得那一时期潮州的刺绣工艺开始走向商业化道路,潮州的刺绣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形成了自己鲜明稳定的艺术特征,但潮州珠绣的进一步开发却是在鸦片战争后,伴随着洋料珠的传入而进行的。19世纪60年代起,珠绣以商业化形式大规模的发展也是从汕头引进外商来料加工珠绣羊毛衫、珠绣手提袋开始的。至于抽纱有史料称,抽纱是1902年由纳胡德传入中国的。抽纱的兴起是要归功于那位女传教士纳胡德女士 ,如今潮汕的抽纱工艺是欧洲花边技术与传统潮绣及编结技术结合的产物。由此看来,潮汕与服饰相关的传统手工艺的成熟及发展一直以来都与对外贸易息息相关,因此潮汕传统手工艺在服饰文化中的应用一直以来都是紧随国外时尚潮流的。 时至今日,依然是特殊的口岸地理环境造就了现代潮汕服饰工业的兴起。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如今,潮州已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晚礼服与婚纱生产基地,,汕头地区工艺毛衫的发展已成为汕头区域经济的文化特征。 普宁以形成以纺织服装专业园为龙头,沿池尾、流沙至占陇总长15公里的纺织服装工业走廊。 



[中山]正如景德镇的陶瓷史一样,沙溪的制衣业有着百年的底蕴。晚清时期,沙溪人就开始以卖布为生,本世纪初,沙溪已出现了集剪裁、车缝于一体的店坊。现在的沙溪镇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南海盐布镇是中国内衣名镇。中山大涌镇,位于西南,纺纱、染色、整理、电脑印花、制衣销售完善的一条龙生产。 

[佛山]西樵为面料名镇、环市镇被命为“中国童装名镇” 

[广西]壮锦、抛绣球、广西兴业初步形成毛织产业群、“世界裤子之都”的福绵、广西玉林、象州等市县已经有很多江浙一带的企业家前来投资,建设桑蚕基地。昭平练滩坪的桂粤服装生产中心,是去年广西引进的最大服装生产基地,它将成为继被誉为“服装王国”的玉林福绵区之后的又一大型服装生产基地。 

[南宁] 

壮锦是壮族的一种瑰丽工艺品,它与湘绣、蜀锦齐名,驰名中外。 

  传说壮锦是在宋代一名叫达尼妹的壮族姑娘,看到蜘蛛网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异彩,从中得到启示。她用五光十色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精心纺织而成。从此就产生了瑰丽的壮锦。 

  据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壮锦当时出产于广西左、右江,称为“(纟炎)布”,其质“如中国线罗,上有遍地小方胜纹。”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到了明代,壮锦越来越流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明代万历年间,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已成为皇帝的贡品。清初,织锦成为壮族妇女必学的一种手艺,同时也成了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品。 

  壮锦色泽鲜艳,坚固耐用。传统的壮锦既有几何图案,又有各种描绘花纹。常见的有“”字纹、水波坟、云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象。在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球、跃马向前等20多种图象中,凤的图案在壮锦中独占鳌头,“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这是由于壮族喜爱凤凰,视之为吉祥的象征。明清时期,壮锦已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虽仍为皇室贡品,但平民百姓亦可享用。编织壮锦已成为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壮锦更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 

[海南]海南生长的灌木型棉花,俗称木棉。古代海南岛人很早就种植了棉花,自纺自织、自染,制成各种民族服装,秦汉时代,海南岛以生产“广幅布”著名,并传入内地。黎锦。 

[海口] 

黎锦中国纺织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比如,白沙县黎族人民有一种两面加工的彩绣,制作精工,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有苏州"双面绣"之美。筒裙是黎族妇女最喜爱的服装,民族特色浓郁。筒裙是用手工纺纱织成的裙子。由于裙头裙脚同样宽窄,无褶无缝,状似布筒,故名筒裙。筒裙有长筒、短筒之分。不管长筒、短筒,底色都只有黑、蓝二种,另用各种彩色线织成花、鸟、虫、兽、人物花纹或几何图案,色彩艳丽。每当喜庆,黎族姑娘身穿筒裙,衬以彩色头巾和绣边襟上衣,载歌载舞。绚丽的筒裙,是黎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代代相传,人人会织,她们只用简单的竹、木构成的"踞织机",不用图样,就可织出精美的图案花纹。蜡染和针绣是苗族古老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也是苗族同胞们最喜爱的装饰品。为制作蜡染,妇女们从山上采回特定植物,捣烂后配上其它颜料,经过发酵后制成色素染料,借助简陋的工具,经过反复几次的漂染和晾干,再用白蜡点缀,便可以将用土纺机织成的土布蜡染布成不同颜色的布料。海南省苗族妇女还在蜡染过的布料和蜡染布所裁制成的衣裙、头巾、腰布等服饰品上以变形夸张的手法,用鲜明的色彩线条进行针绣。针绣细致精巧,图案美观大方,题材多样,反映当地自然风光、飞禽走兽和奇花异木。银是海南省苗族同胞最喜爱的装饰品。儿童爱戴银饰帽,年轻的姑娘爱戴银质耳环、插花、手镯。海南苗族同胞精心制作的银饰品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如项圈和手镯就有实心、空心、镂花、圆柱、六方形、棱角形等。海南苗族的银饰,多数是由本民族的银匠专门制作,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图案优美、巧夺天工。 

[福建] 素有“闽三角”之称的厦(门)、漳(州)和泉(州),是这个特定商业群落的滥觞之地。晋江品牌云集:柒牌、361°和“鸟系” 

[长乐]不产棉花,但纺织业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形成集纺纱、化纤、针织、印染、服装于一体的纺织产业体系,并建成了我国东南最大的纺织专业市场。 



[泉州] 唐朝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刺桐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刺桐港腹地是著名的“泉缎”之乡。早在唐末五代之交,泉州乡间景色,触目是:“桑梢出舍蚕初老”、“枳篱茅屋共桑麻”。 五代、宋、元时期刺桐港所外向支撑的“海上丝绸之路”,确实是以巧夺天工的中国丝绸为标志,连结亚、非二大洲的海洋市场网。为使这个市场网川流不息,刺桐港居民,祁寒暑雨,农耕,工作,商输,对历史对人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福建惠安女子畲族姑娘的头饰“凤凰冠”,[安女服饰]于福建泉州市惠东崇武的古老传统的服饰。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裤,又宽又大,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前几年,一部反映泉州惠安女的电影《寡妇村》向世人揭开了惠安女的神秘面纱,引起人们对惠安女的好奇和关注。由于历史的延袭,惠安女性格坚韧、勤劳、善良,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吃苦耐劳,在家侍奉公婆少小,在外做起粗活累活丝毫不让须眉,极具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在崇武镇城外郊区、山霞、小乍、净峰,当地妇女还保持着穿着民俗服饰的传统。 



[石狮] 石狮历史丰富的海洋文化、华侨文化、闽台文化、服饰文化、石狮改革开放的成就等5大特色。“闵派服装”。灵秀为中国运动休闲服装名镇。涌现出健健、盖奇、爱登堡等著名企业。石狮纺织服装业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形成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了纺织、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等领域。灵秀镇的运动休闲服装业同样具备了这一特点。闻名全国的鸳鸯池布料市场、金汇面料市场位于该镇辖区内,经营着印尼、菲律宾、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地区的纺织面料产品。塔前辅料市场已初步形成,将为企业提供拉链、商标、衬布、钮扣、织带、下兰等各种辅料。 

[晋江]打造中国品牌之都(鞋都、拉链之都、中国纺织基地)龙湖镇为中国织造名镇、晋江市深沪镇为中国内衣名镇、晋江市英林镇为中国休闲服装名镇、晋江市新塘街道为中国运动服装名镇。福建深沪,福建著名的工贸港口名镇,依托国家一类口岸深沪港优势,沿海工业迅猛。 

[福州] 福州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前,男人女人穿的统称汉衣。汉衣分“对面色”(扣子在正前方的)和大襟两种。女人清一色大襟短衫配汉裤。男人分便服和礼服。便服为对面色短衫配汉裤,多为普通老百姓劳作时或其他人休闲在家时的穿着;礼服为大襟长衫,这是文人或普通老百姓出门应酬时的穿着,所以男人也有穿大襟衣服的。长衫加马褂,那是官场应酬和富户豪绅平时的装扮。女人的礼服就是今天还时行的旗袍,这是中华妇女端庄典雅的服饰。尽管今天妇女时装式样万千,异彩纷呈,而旗袍仍是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线条美的一种时装款式,这也是旗袍至今仍有很强生命力的原因。 

  穿长衫重马褂,头戴碗形小帽,脚穿白布袜配青色浅布鞋的男人,以及穿着艳丽细腰旗袍,头梳田螺髻,脚穿绣花鞋的女人,他们都很文雅、漂亮。但是,短衫汉裤的穿着也不是没有功夫可做。中青年男子讲究的,穿黑色印度绸对面色上衣配白色汉式汗衫,加上一双绑腿带,把裤脚扎起来,显得非常利落潇洒。说起绑腿带可是非常讲究的,颜色和布质要与裤和鞋袜相匹配,所以福州俗语说“拾一条绑腿带家伙(家产)去一场”,意思是说有了绑腿带就得考虑配置好衣好裤和好鞋好袜,那就要花一大笔钱。从这条俗语中可以看出当初绑腿带在中青年男子装扮中的显赫地位了。 

  “五口通商”后,福州仓前山住进了洋人。洋人穿西装,当时有赶时髦的人学着穿,老百姓看着不顺眼,称他们为“洋装歹”,有的人甚至认为穿洋装的人有精神病,因而不愿与他们来往。 

  辛亥革命后,福州的知识界和学生中男的开始穿中山装和学生装,女生则穿蓝衫青裙,蓝衫仍是大襟的。当时男女青年的那种打扮,朴素大方中又充满中国的特色。这大概就是福州人在穿着方面从封建社会转向现代文明社会的重大变化,从那时起,福州人的穿着渐渐走向西化。 

  至今在上了年纪的人群里,尤其是郊县乡下,穿对面色汉衣的男人和穿大襟汉衣的女人还比比皆是,这说明一个民族穿着文化的改变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而是要经过几代人的改革才能完成的。 

[厦门] 泉州、漳州的衰落迎来了厦门发展的机遇。清朝的厦门,已是我国东南沿海首屈一指的重要贸易口岸。接下来,便是我们熟知的近代和当代历史:19世纪40年代,厦门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被迫向世界开放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厦门又成为新中国最早一批主动向世界开放的城市。厦门的城市性格,其文化特性和国际声誉,一点不神秘,几乎都可以由这两件事实去解释。不仅仅是闽南都会,也不仅仅是福建名城,厦门已经成为全国具有特殊地位的海港城市。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蜡染 

云南适宜栽桑养蚕和种植麻类植物,纺织工业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已栽培棉花,一家一户自纺自织。后用手工方式生产了“赵州丝”、“永昌绸”、“滇缎”及“大道生”土布。1937年建成全省第一个有电动织布机的云南纺织厂,相继又建成了裕滇纺织公司总厂、西山分厂、云茂纱厂。 

[昆明] 

[大理] 云南有名的大理“赵州丝”、保山“永昌绸”由“南方丝绸之路”进入缅甸、印度到欧洲、驰名中外。 

[丽江] 

云南洱源一些地方的白族妇女,喜爱一种名为“登机”的头饰。在白族话中,“登”即“顶”、“戴”之意,“机”是“吉利”的意思。“登机”上面,条形的银饰连接成方格图形,醒目大方,毫无细碎之感;那镶嵌在边沿的圆形银纽扣,线条分明,又富有立体感。一件“登机”往往是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因此,当女子长大成人的时候,一般都会亲手精心缝制一顶“登机”,作为心爱之物。每逢会客、赶集、探亲访友,或参加盛大的民族节日活动,或去和情人幽会,都必定会戴上它,以展示自身的才艺和风采。 在南涧彝族自治县,女子的头饰又别具一格。常常可看到一些青年女子后脑包头上高高崛起三枝鲜花,这就是彝族女子十分喜爱的“遮包花”。它用红、绿等色丝绸制作而成,看上去鲜艳夺目。用这些花色配在缠好的包头上,每副遮包花在规则摆开的横枝上伸出三枝,每枝的顶端又有三朵盛开的鲜花,以中间的一枝较高,花朵较大。这种头饰一般是已定婚或结婚的年轻女子戴。所以,在彝族习俗中,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中,一定要有一副漂亮的遮包花。而女方得了遮包花之后,无论是参加“打歌”或者“朝山”等活动,总要戴上它。这样,一来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二来也使小伙子不致找错恋人。 西双版纳地区哈尼族青年的头饰因年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姑娘们从步入青年阶段到结婚,一般要更换四次装束。从15岁开始,系上围裙和染红牙齿。一个村寨的同龄姑娘,相约同时在腰部围起由两片围襟组成的“纠章”,并染红牙齿,表示已步入青年阶段。间隔一、二年之后,到十六、七岁,摘掉少女的圆帽“欧厚”,改戴缀有银牌的“欧丘”,表明姑娘可以接受青年男子的求爱。进入18岁,则又改戴“欧丘”为“欧昌”,并在“欧昌”后部缀有银泡。 戴上“欧昌”表明已到结婚阶段,男子可以前往娶或“偷”。至于男子到15岁以后,也要染牙齿 ,摘掉少年戴的圆帽“吴厚”,改包头布“吴普”。有的地方,成年男子还包着艳丽的红布包头,结婚后才改用黑色包头布。 滇南哈尼族叶车(哈尼族支系)女子的安角头饰更是特别。叶车女孩凡到10岁左右都要梳发编辫,其式样是将长发往后分作三等分,再用三条二指粗厚的黑布条分别相互交错编辫,直到末梢。辫梢结有若干股长约1米的线绳,绳头系一大把蓬松的蓝线缨穗,下垂及肩。婚后 ,开始当家或生育的女子,必须除去辫子,安上一支奇特的独角,独角是用黑蓝布条卷裹成圆筒状,粗约二厘米,长约四、五厘米,正对鼻梁安于额顶。弃辫安角是叶车女子人生中的重大转折,它标志着青春年华的逝去。因生育而安角的女子,心情是复杂的,有高兴也有叹息,当然还是喜大于哀。但凡不属生育而除辫安角的女子,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开始安角时,总要痛哭一场,为姑娘生活的消逝而悲伤,为无忧无虑的美妙时光离去而叹息。不愿在夫家的女子甚至要进行竭力反抗,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左邻右舍的婶娘们就象是完成一桩重大使命似的,“群拥 而攻之”,众起而助之,按住媳妇手脚,强行安上独角。独角一经安上,再顽强的女子也会规规矩矩,不再哭闹反抗了,据说安到头上的独角是抛弃不得的。 



[贵州]黔东南革家蜡染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着七八万革家人,算是苗族里独特的一个分支。这里的蜡染世代相传,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服饰材料。 革家人民风淳朴,习俗奇异,服饰文化别有情韵。特别是蜡染艺术,更为服饰文化增加 了光彩。贵州是中国著名的蜡染之乡,而亻革家妇女又素有蜡染的传统。平时,村姑农妇三三两两 ,或聚坐在厅堂里,或围于树荫和瓜棚豆架下,俯身蜡染布板上,专心致志地做蜡染。她们用铜片制成的蜡刀,从温在灰炉中的瓷碗里沾上蜡液,描画在白布上。蜡液落布即干。画毕 ,便将 蜡布放进蓝靛缸里浸染。由于用蜡液描过的地方染不上色,所以,待煮沸脱蜡和漂洗晒干后 ,就可以显出蓝底白花的各种花纹图案来。 革家蜡染,布局对称,图案美丽,显示出革家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各种各样的图案,都有特定的寓意:或记述着优美的传说,或记录了革家的历史,或寄托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或预示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例如,古代革家人为躲避战乱而潜入深山,先民曾在蝙蝠栖息 的山洞居住过,于是便对蝙蝠有了特殊的感情。又如,铜鼓不仅是节日欢舞时的伴奏乐器,更是财 富、权力和神圣的象征。再有就是猎犬是山民出猎时的忠实助手和朋友,游鱼、飞鸟象征夫 妻恩爱,家庭幸福,于是,它们便都成了革家蜡染图案主要内容。 在革家村寨,关于蜡染图案、纹样的传说很多。比如有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每天都有七个日头同时出来,晒焦了大地和万物。为了不让日头晒烤,一位善射的革家英雄,张弓搭箭射向日头,一连射掉了六个,剩下一个日头慌忙躲了起来,再也不敢出山。这样一来,世界成了一片漆黑。怎么办呢?后来,幸得公鸡高声啼唤,好不容易才把那个吓得躲起来的太阳公公请了出来。从此,天下恢复了光明,并孕育出宇宙万物。于是,人们为了不忘公鸡的功劳和太阳的恩赐,就用公鸡、太阳纹样来装饰自己的衣裳。 蜡染被广泛用于革家人的人生礼俗之中:如处于热恋阶段的姑娘,依习俗要以自己制作的蜡染布帕、雨伞袋和腰带,作为爱情的信物赠送给心上人;新娘出阁时,依例要穿上自己染制的头帕、衣裙,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可见,蜡染是黔东南革家人服饰文化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贵州] 

[安顺] 

花重锦官城 

[四川]成都蜀锦、川大绸、蜀绣、四川有着白头巾的习惯、康巴藏区服饰、南充为“中国绸都”和“中国蚕丝绸生产基地”。 

我国是世界上养蚕、缫丝、织绸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精美的丝织品就远销国外,有“东方丝国”的美誉。而四川则是中国的一大蚕桑丝织基地,且历史悠久,特别是蜀锦,更 是享誉海内外。 古代称四川为“蜀”,据说是因为种桑养蚕业发达。因为“蜀”就是“虫蜀”(野蚕) 的象形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说“蜀”是“葵中蚕”;而“葵”在《尔雅音义》中解释为 “桑” ,说明“蜀”和“桑”的密切关系。所以,从黄帝时代以野蚕“蜀”命名的蜀山氏,到后来 第一个蜀王朝蚕丛氏时代,正是由“蜀”到“蚕”即从拾取野蚕(蜀)的茧到驯化野蚕、人工饲养蚕的时代。而丝绸的发明,显然是在原始织造业发达的基础上开始的。古氐人以善织闻名于世,巴蜀正是古氐人诸部中文明鼎盛的 代表。先秦以来,巴人以“布”著称,纳贡于王朝 。而蜀人的“蜀布”更是名播遐迩。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见到的就是商人们不远万里经滇历缅、 跨越古印度贩去的蜀布、邛杖。 蜀锦是汉至三国时蜀都(今四川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所产特色锦的通称。在成都附近, 有古锦官城,是闻名全国的蜀锦生产中心。汉代扬雄《蜀都赋》中曾有“自造奇锦”的句子 ,以赞美蜀锦。三国时,织锦生产是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相当发达。当时,作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对蜀地经济的开发,尤其是蜀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他一面动员民众整 修水利 ,扩大灌溉系统;一面奖励种桑养蚕,设立锦官,专管蜀锦生产。以至后世多少年来,流传着许多有关诸葛亮与蜀锦的传说、故事,其中以《丝绣笔记》里记述的一则传说尤为生动感人: 当年,诸葛亮率领众将士到达大小铜仁江(今贵州江口县西北)交汇处,这里梵净山屹立于渡口,地势险要。将士们刚刚驻扎下来,就有部下来报:当地正流行瘟疫,许多人相继犯病,无论男女老幼,个个东倒西歪。诸葛亮一向爱民悯民,听到这种情况,忧心如焚。他一方面 亲身前往察看,探明原因;另一方面火速派人携带大量丝绸深入苗族人民之中,给病人做衣服、被褥,用来防止病毒感染。这一招果然灵验,不久,人们很快恢复了健康。于是,蜀国就与当地苗族建立了友好关系。后来,诸葛亮又推行了汉苗共治,共同开发和建设边区,发展农桑,促进蜀锦生产,为西南部丰富的服饰文化增添了风采。“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西南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诸葛亮的功绩和不忘他的恩德,把自己织的锦命名为“诸葛锦”、“武侯锦”。 及至唐和五代,蜀锦之盛更逾前朝,“新样锦”、“十样锦”等花色品种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有宜男、宝天地、方胜、团狮、斗羊、对雉等。唐代大诗人杜甫咏蜀锦诗句有“花罗封蛱蝶,瑞锦送麒麟。”唐末的陆龟蒙《记锦裙》亦云:“有若驳雨残红,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浓淡霏拂,香霭冥密。”唐中宗时,安乐公主出阁,成都献一条单丝碧罗裙,其上“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这类众多精致的蜀锦进入皇家,除供宫廷享用之外,也是皇家赏赐外臣的重要物品。自古以来,蜀地织锦业的发达和其花色品种的繁多,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本地区的服饰文化,同时也为中华服饰文化史页增色加彩。 

  

[自贡]竹编团扇、拔染 

[重庆]螺祖故事的发源地、传统工艺花丝首饰。重庆是我国羽绒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现已在该市万州、铜梁等地建立起白鹅繁育基地。铜梁县是该市主要的羽绒及羽绒制品加工基地之一,我国羽绒业“东有萧山,西有铜梁”的生产格局逐渐形成。 

嫘祖,民间谓之蚕母娘娘。作为黄帝元妃,是远古神州大地的第一夫人。她与黄帝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根据《大戴礼记》和《史记》的记载,夏、商、周三世帝王,春秋十二诸侯以及战国七雄的祖先,均届于黄帝与嫘祖的血系,跟他们一脉相承。因此,西陵之女螺祖这位与黄帝并列的“人文初祖”,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嫘祖,聪慧勤劳,是中国教民养蚕缫丝的创始人。为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世尊为“先蚕”,享誉海内外。 

[青海]塔尔寺佛教服饰、土族妇女服饰自我特色,尤其彩袖衫 

青海藏区的帽和靴实用美观。帽的品种多样,形态互异,男女都戴。对藏区的牧民来讲 ,帽子不仅用于御寒,还起着礼仪作用。像路遇贵客,摘下头上的帽子,用右手托在胸前, 是谦逊 恭敬的表示;在帐房里给宾客端茶敬酒,必须戴着帽子,否则被视为失礼行为。 青海藏区的牧民最喜欢穿传统的牛皮藏靴。这种靴长及膝盖,夏天可以防雨,冬天能够 踏雪,骑在马上便于踩蹬,很适应牧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及游牧生活方式的特点。靴的 种类、 形制也越来越多,如新式长筒马靴和高革幼皮鞋,也逐渐为青年男女们的喜爱。特别是有一 种被称为“格洛”的花藏靴,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种靴的底和帮是用牛皮做的,靴筒则用彩 色氆氇,鞋尖向上高高翘起。靴筒装饰风格各异:有的以强烈的对比色条相配置,具有粗犷 明快的格调;有的以纤细的相关色组成,流露出娴雅温柔的情致。在这些彩条中,又夹杂着十字纹 作的装饰,用各种色条把它们分成单元,构成一组组美丽的图案,给人以雅丽、明媚、娴适 、柔和的快感。这种花藏靴既是实用价值的装备,又是精美的技艺杰作,是青海藏区牧民们 尤其是 妇女们的心爱之物。 青海互助等地土族人民的服饰,最有特色的是青壮年妇女的花袖衫。这是一种小领斜襟 长袍,双袖是由红、蓝、黄、绿、紫五色彩布或彩圈逐段镶接而成。以彩虹的色调为模式设计的花袖,五彩缤纷,色调和谐,穿在身上,美观大方。特别是走路双手摆动时,两只花袖恰似彩虹流动,十分耀眼夺目。据说这几种颜色带有象征意义:蓝色表示天空,红色象征太阳,绿色代表大地,等等,表达了土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妇女们穿着彩袖长袍时,一般还会在这种外衣之上再套上黑色或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 肩。腰部系上宽而长的绫绸彩带,彩带两头有长方形的带头花卉刺绣,或盘线扎成的各种吉祥图案 ,下穿镶有白边的绯红褶裙。裤子的膝盖以下部分,套着蓝色或黑色的一节套裤,土族称之 为“帖弯”。脚上穿的花鞋,各式各样,有刺绣花,有拉缨花,有盘线花……,真是五光十色,应有尽有。正如一首民歌赞美的那样: 虹绕袖口生彩光, 帽上金边映朝阳。 百褶裙前绫绸舞, 疑是仙女下天堂。 在青海地区服饰文化的大观园中,土族妇女的服饰自成特色,尤其是彩袖衫,可谓一 枝 独秀。 



[西藏]藏袍 西藏佛教服饰、 

现代西藏盛产羊毛和绒,毛织工艺发达。毛织原料以羊毛为主,产品有氆氇、藏被、藏毯、围裙、口袋、背包等。 

一.氆氇,藏语称做“囊木普”,亦称藏毛呢,是一种手工业厚毛织品。二. 

藏被,也叫栽绒被子,藏语称“祖丑”,是以羊毛为原料,一面织有长絮的藏式被子。三.藏毯主要指“萨垫”(地毯,铺在地上的毯子)和“卡垫”(垫褥,铺在坐垫表面上的栽绒垫子)。四.围裙,也叫围腰,是藏族妇女普遍喜爱的服饰,藏语称做“邦典”(也称做“邦凯普”)。五.毛织口袋毛织口袋,是藏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人民生活必需用品。六.鞋帽 鞋帽制作原料主要为氆氇,制作方法为手工。鞋(习惯称藏鞋)大致分三种,即“松巴鞋”、“嘎洛鞋”、“多札鞋”。帽子,帽子种类繁多,不同的性别、身份和地区,所戴帽子均有不同。其中名为“次仁金克”(长寿金丝缎帽 )也叫藏式金花帽的帽子最为常见和有名。 

藏袍是藏族最普遍的服装,基本结构是宽、长、大。穿上这种大襟的袍服,行路时怀中可 揣入许多随身物件,夜间解开腰带和衣而眠,裹盖全身可当被褥。青海藏区有句俗话:“汉民的铺 盖在炕上,藏民的铺盖在身上。”说出了这种服装的基本特征。青海藏区的袍服的最大特色 是非常讲究边饰。一般都要在衣边和袖口处用橙、黄、绿、蓝、靛五色氆氇镶成一寸宽的花边。这种依次递增的竖立色块,宛如天上彩虹降落人间,给人以一种跳跃的感觉,构成了明快而和谐的美的效果。有的袍服则用豹皮作边饰。据传,这是吐蕃王朝的军旅习俗,为奖励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勇士,军队首领将虎豹皮斜披于肩上,作为战功的标志,其后便演化为服饰的装饰部分而代代流传。也有用水獭皮作边饰的。 

[新疆]地毯、红棉花、丝绸古道文明、新疆民族服饰、龟兹乐舞、新疆舞蹈服装、喀什、和田的艾得莱斯绸、现代毛纺、新疆布艺用品走进中亚、新疆将建成一批纺织服装特色城镇(园区)他们是:乌昌毛纺产业园、新疆长绒棉产业园、中国新疆彩棉产业园、伊犁麻纺工业园;喀什民族服饰文化特色型纺织品基地、乌鲁木齐-独山子-库尔勒-库车高科技化纤工业园;和田丝绸之路纺织城等 

维吾尔族民族男装,是以“袷袢”式服饰为主要款式,“袷袢”常用彩色条状绸作面料,这是一种深受欢迎的传统式衣料,名为“切克曼”,其次是“拜合散”,它织造细密,衣质轻软,是缝制“袢”的好面料。冬季穿着皮制“袷袢”,十分保暖。 

维吾尔妇女爱穿裙装,喜爱选择鲜艳的丝绸或毛料缝制,常见的有大红、大绿、金黄等色的裙装,内穿淡色衬裙“爱得来斯绸”即扎染绸,织造工艺独特,色彩变化多端,纹样若断若连,错落有致,可根据图案需要染成各种颜色,争奇斗艳,绚丽多彩,整体纹饰既抽象又浪漫。“爱得来斯绸”堪称维吾尔衣裙质料精品,每逢假日或喜庆佳节,从街市、乡村、山野,随处都可见到身着不同花色、纹样的爱得来斯绸缝制的花裙。丝绸的花纹如彩云飘飞,色泽明丽,浓艳华丽。 

维吾尔男女老少有戴帽冠的习俗。都喜爱戴“朵帕”(四棱小花帽)。帽冠上的图案纹样装饰绚丽多彩。维吾尔花帽不仅选料精良,且工艺精湛。花帽的图案与纹样千变万化,各不相同,这与地域环境有关,南疆喀什地区花帽样式繁多,尤以男花帽显著,它是以黑底白花纹为主,采用色彩对比强烈、格调典雅的“巴旦木”图案,按纹饰的线构成,棱角突起而显出立体感。和田、库车地区的花帽则以优质的丝绒作面料,又配以色彩各异的丝绒线缝织,吐鲁番地区的花帽则以色彩艳丽著称。伊犁地区的花帽则突出线纹的流动感,花帽造型扁浅圆饰,纹样简洁概括。维吾尔妇女戴小花帽,平时常披各色彩色头巾。冬季包厚实的大头巾。 

维吾尔人的鞋多为牛皮面制作。在农牧区生活的劳动者大都自己制鞋,也有制作鞋、靴的民间工匠。穿皮制鞋靴是维吾尔人传统的习惯。。她们偏爱本民族独创的“爱得来斯绸”缝制连衣裙。 

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人的衣装,主要质料是毛皮,其特点是宽大,厚实。皮大衣白板朝外,毛朝里,不装布面,腰束宽皮带,附系生活的小物件,适应放牧需用。如遇出门走亲访友办事,则穿富有民族特色的、带有装饰韵味的皮大衣。大衣款式别致新颖,用黑羔皮挂里,大衣面料是结实的黑条绒布,考究的也用绸缎作面,衣长过膝,无扣,腰间扎镶银饰,宝石的腰带,佩挂小刀,配上精美的镶饰宝石的刀鞘。 

由于地域环境,气候温度的差异,哈萨克族帽呈现不同类型。阿勒泰山区牧民,冬天戴尖顶四棱狐狸皮帽,皮帽两侧有护耳扇,帽后沿垂下,帽冠呈三角形状。 

哈萨克牧民为了骑马放牧方便,下装以长裤为主,裤腰、裆部宽松而耐磨,多用青布或黑色条绒为裤料。年青牧民穿大口裤,裤的边缘绣饰草叶纹,或几何纹图案。窄口裤则是为了套靴便利。 

连衣裙是哈萨克妇女的日常着装,她们喜爱红色,艳丽的连衣裙,妇女们穿着红艳艳的连衣裙,外罩镶花边的坎肩(背心),胸前缀饰彩色扣、银饰等装饰品,走亲探友或逢节日则套上一件长过膝的坎肩,质料多选择金丝绒、彩色平绒,胸前缀饰宝石、金、银饰片。 



[河北] 河北省已形成高阳毛线、蠡县毛纺、容城服装、清河羊绒、承德县针织、辛集皮装、宁晋牛仔服装、安新羽绒、卓达服装工业园区等纺织基地县(园),已初具产业集群雏形。 

[邯郸] 胡服骑射延伸到戎服、棉纺织发展 

中国古代对军人作战时所着服装的称谓,也称“战袍”、“戎衣”、“戎装”等。唐人《本事诗》中有“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赠苏味道》诗中有“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始建射侯》诗中有“宾客时事毕,诸将备戎装”等句。 提到战服,人们自然会想到西安兵马涌博物馆中出士将士穿着的甲衣。其实,盔甲在秦始皇以前的奴隶社会就有了雏形,那时的盔甲多用兽皮、兽筋、藤条等物编制而成,防护效果很差,直到春秋时期还难以在战场上推广使用。盔甲正式作为中国古代军队装备的战服,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在位)进行军事改革,实行胡服骑射以后的事情。春秋战国时,地处中原的赵国,在北方匈奴的袭扰面前常吃败仗。赵武灵王继位后,认真研究了赵国屡战屡败的原因,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赵国兵败并非国衰民弱,而是在战法和战服方面落后于匈奴所致。匈奴将士,身着窄袖短袍,脚登皮靴,腰系皮带,既能御寒,又便于骑射,十分灵活。而赵军是以步兵和战车为主,衣服是宽袍长带,拖拖沓沓,战斗力很难得到发挥。因此,赵武灵王决心从改革战服着手,改变在战场上被动挨打的局面。公元前 307年,有一天他上朝时穿了一身胡服,对满朝文武大员宣布:赵国军队今后要改着胡服,练习骑射,并要大臣们在着装改革上率先垂范。赵武灵王的这一举措,惊呆了在场的许多大臣,他们认为改穿胡服,违背了先圣的教诲,破坏了中原文化礼仪,有损民族尊严,表示难以接受,其中反对最凶的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朝后,赵武灵王亲自登门拜访,用一番道理说服了公子成,第二天两人同着胡服上朝,大臣们一看公子成穿上了胡服,也只好改装。赵武灵王很快颁发了军服令,并提拔重用执行军服令最坚决的人,不久胡服在全国军队中普遍着用。随着战服的革新,赵军的战斗力得到很大提高,北驱匈奴,西抗强秦,东伐齐燕,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之一。胡服的推广,虽然改变了长袍宽袖不便于作战的状况,但仍然阻挡不了刀枪剑戟的刺杀。为了更好地在战场上保护自己,人们逐步把盾的功能移植到服装上来,于是出现了可以有效地防护冷兵器杀伤的盔甲。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盔甲渐渐地改用铁金属来制作,公元前二百年左右,铁制盔甲得到普及。 





[石家庄]现代纺织 

河北省已形成高阳毛线、蠡县毛纺、容城服装、清河羊绒、承德县针织、辛集皮装、宁晋牛仔服装、安新羽绒、卓达服装工业园区等纺织基地县(园),已初具产业集群雏形。 

[容城] 

[肃宁] 中国裘皮之都 



[河南]商代服饰、魏晋风度、北宋服饰、汴绸、清明上河园、草编、如今的河南新野已经形成了融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为一体的产业链和以县工业园区及上港、溧河、城关、城郊等乡镇为主的“一区两线”棉纺织企业集群 

[郑州] 郑州女裤产业、郑州纺织大世界 

[开封] 汴绣,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据记载:北宋时期已有“文绣院”。当时皇帝的龙袍、官员的朝服、乌纱帽、朝靴都为刺绣精品。据《东京梦华录》载,民间刺绣也极为兴盛,到处“绣帘相拓”、“锦绣交辉”。宋代刺绣工艺已发展到相当水平,据明代屠龙《画笺》所载,"宋之闺绣画……女红之巧,十指春风,迥不可及'。北宋灭亡,汴绣遭动一蹶不振。汴绸因产于七朝吉都汴梁而得名;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明朝末年,山西洪洞县人景文洲到开封经商,于请朝初年创办了“景文洲绸店”,由于善经营,讲信誉,产品质量好,行销地区日广,成为中原名产。清乾隆年间,生意极为兴隆。河南督抚以汴绸作员品,上献朝廷。以后所产,不仅供应皇室,而且还作为礼品馈赠外国使者。草编是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它,普普通通的麦秸花草在一双双巧手的编制下变成了精美多姿的艺术品。 

  开封草编在北宋时期已十分兴盛。闹市街头,市井小巷,农村庄园随处可见。由于草编织品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下来。开封草制品厂的成立更使开封草编走上了专业化、机械化、艺术化、的发展道路。 

[洛阳]东汉服饰、魏晋风度、孝文改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各民族服饰广泛交融。魏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游牧民族短衣打扮的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南北朝时,襦裙套装流行一时,这种装饰原始于汉代,东晋时延续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北魏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延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圣人的服饰观 

[山东] 山东为产棉大省。纺织业的发展远超棉花生产能力的发展,棉纱产量占全国的1/4 ,济宁将建成最大的紧密纺基地。菏泽北方家纺基地 

[济南]开埠后的济南纺织业、孔子的儒家服饰观、鲁绣、 

[青岛] 近代的纺织发展、现代家纺、传统纺织基地,在纺织科研配套方面具有教强的优势,服装设计、制造、销售等门类齐全。青岛构建中国北方的服装采购中心 

[烟台]绒绣花边、抽纱台布、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淄博]丝绸 

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烟台辖区登州(今蓬莱市)是全国著名海口,同广州、交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是北方通向海外的主要口岸。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入唐求法,探求发展之路,首次就是在芝罘登岸的。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79年)派遣使者赴朝鲜,也是由芝罘启碇的。中国的丝绸、冶铁、造纸等技术由烟台传入朝鲜、日本等地,烟台由此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几乎都认为服饰是礼的重要载体,是礼制的表现,所谓“黄滴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生的人生信念和行为准则,而它的起点是修身,当然不能缺少的是服饰,即必须塑造出具有一定儒家风范的服饰形象。孔子对美的信条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说中国传统的服饰展示了礼仪之邦的历史底蕴和衣冠大国的风范。 

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当时是个大都邑,城内商店栉比,货架上摆满布帛、衣服,买卖兴盛。生产的发展手工织布的踞织机已不能适应需要,于是对织机进行了改革,一种用脚踏的血织机应运而生。 

[山西]忻州刺绣、晋南花布、晋商文化 

民间服饰,传统的民间刺绣主要是作为穿戴的装饰。这些装饰,又多在妇女儿童身上。妇女服装刺绣中,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花样。“腕袖”( 上衣袖口 ),通常情况下多饰以含有平安、吉祥、如意的二方连续图案。“领口”,刺绣中大多是如意云,饰以花卉图案。“裙子”,是古今妇女常用的衣服,前后各一片,常常嵌边、绣花,而颜色多为黑、蓝、红色的底。“上衣”,绣花多在胸口,常用图案有鱼戏莲、牡丹花等。“顶子”,常在上面堆绣蝴蝶、莲花等图案。“鞋”帮子上,多绣以蝶恋花、蟾宫折桂等图案。“凉冠”是妇女夏天束发用的,常常以黑底绣花,甚为精致。农村儿童的“兜肚”,多是红色镶边的绣花,一般饰有莲生贵子、富贵长春等寓意吉祥 、繁衍的图案 。也有绣五毒虫,以取毒不近身的意思。男孩子身上的“围嘴”,常绣有双虎对头、双狮对头、五福捧寿的图案。女孩身上的“ 围嘴” ,则绣以五蝶捧花、五莲坐子、五鱼戏莲等图案。冬天护耳的耳套,以桃形较多,常绣有吉祥动物花鸟纹饰。“童鞋”,男孩多为老虎鞋、前为虎头、侧有虎足、后有虎尾,向上掀起。在前面绣一绿色蟾蜍的名为蟾鞋,含有“蟾宫折桂金钱落地”的意念。忻州乡村中,还有小猪鞋、小狗鞋等等,都与当地民情风俗有关。女孩子的鞋子造型与男孩子相同,只是鞋前绣花图案取吉祥、欢快、饰以含有寓意的花鸟图案。旧时婴儿满月时,亲友都要绣制童帽作为赠礼。在这些刺绣中,赠男孩的以虎帽为多,分成单面虎、双面虎、狮虎合身等等。而送给女婴戴的是莲花帽、女冠等刺绣品。生活用品:忻州一带,常见的有枕头花、虎枕头。虎枕头里又有双头虎、人面头虎、虎头鱼尾等,还有蛤蟆枕头。这些枕头缝制精湛,纹饰、造型别致。既是幼儿枕头,又是儿童玩具。男女结婚时缝制的方型合枕,两头绣以鱼采莲,鱼征婚配性爱。“砌花”,是忻州一带妇女利用各种彩色碎布条布片依形连制的各种生活用品。像垫子、书包、马搭等。“鞋垫”常常作为未婚女青年赠送未婚夫的礼物,常绣有福海无边、事事如意、莲花童子等图案花纹。“荷包”,有装钱、装烟等不同用途。一般情况下,“荷包”绣工都比较精细,常常作为男女订情的信物,而往往是女子送给男子的信物。 “针敝”,是供妇女插针使用的日用品。常分为上 、下两部分 ,有鱼、猪、虎、兔不同造型,也分外别致。“粉线袋”,是城乡农村妇女们剪裁衣服用的打线印工具,大多造型是动物,绣工一般也分外别致。“钥匙套”,是妇女外出时常常佩带在身上的日用品。上面常常绣以各种图案,既有实用价值,又是随身佩带的饰物,绣工也多别致。还有,每当传统节日时,忻州地界内的许多地方,也为孩子们绣制一些节日用品。端午节,母亲为子女绣制佩于胸前背后的五谷“香袋”。 



[陕西]西安汉服、唐装、陆路丝绸之路的起点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史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汉族的这一服饰制度自周代至明代,尽管横跨三千年的时空,尽管这三千年来汉人曾经受过无数次的艰辛困苦,但汉人服装的基本特征是没有变的。一直三百多年的清初,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当时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孔闻上书多尔衮说:“先圣为典礼之宗……定礼之大要莫于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来未曾变易……” 清在与明的战争中及灭明以后,清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洲贵族统治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并以残酷的手段禁止人民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剃发”也作“发”)。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今天人们看到的“APEC会议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是以满族为主体的民族服饰的改良和发展,而非汉族传统的民族服饰。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唐代妇女,以体态丰腴为美。由于身材丰硕,中唐女服也渐趋宽大,裙子的宽度比隋末唐初时要肥大的多。衣衫虽为小袖,但与初唐、盛唐女服相比,也明显趋于宽松。 唐代大袖衫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之际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大袖衫裙样式为大袖、对襟,佩以长裙、披帛。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点,这和当时的思想开放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不着内衣,仅以轻纱蔽体的装束,更是创举,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就是对这种服装的概括。 

汉服对中国周边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 

日本和服 

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称为“吴服”(和服这个词是西方人对日本吴服的称谓,日本人逐渐接受了这个词,但是在日本卖和服的商店,一般称为吴服,少有和服的称谓),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衣服。初期和服为唐服翻版,之后的盛装十二单的外套华服也被称为“唐衣”(李氏朝鲜礼服外套也称为唐衣,虽然两者已经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和服虽由汉服发展而来,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男服的裤子,江户时期之后女服腰带逐渐增宽到比较大的尺度,腰带鼓节移到后背并发展出种种样式,也是区别和服与汉服的主要标志。和服衣料上的纹饰等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朝鲜服装韩服 

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甚密,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李氏朝鲜中期之后韩服特别是女服朝高腰襦裙发展,同汉服区别逐渐增大,但官服,朝服,宫廷重要礼服仍一直保留较多汉服制度,并随汉服变化而变化,如唐朝时官员的乌纱幞头的后系带为下垂带样式,新罗官员幞头同为此样式,而明代之后改为展角样式,李朝也改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礼服一直都为中国皇后翟衣样式。而现代韩服和汉服的主要不同之处:汉服一般是交领右衽,也有对襟的(V字领),而朝鲜服装的交领发展为小v领;女服裙子束的特别高,而且下摆十分宽大、蓬松。 



[内蒙古]忽必烈、元朝服装改革、蒙古少数民族服装、羊绒、羊毛纺、那达木 

[呼和浩特]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蒙古族摔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辽宁] 营口打造辽宁纺织基地、葫芦岛泳装业 

[沈阳]故宫、旗装、五爱市场 

[丹东]柞丝绸.. 

[大连] 大连,中国自北向南沿海线上第一个服装产业经济集群城市。对外开放城市,有着浓厚的服装服饰文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享有“服装城”的美誉,并由此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服装节。这里不仅有创世、桑扶兰、思凡、亚瑟王、富哥、孔翎、任平、叮特来等一批优秀的内销服装品牌,还有以大杨集团为首的一批高档次、具规模性的外贸加工企业。 



[吉林]朝鲜族服装、旗袍发源地 

[长春] 

[延吉] 

旗袍,它还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至于这种旗袍是谁设计的,又是怎样得以推广的呢?满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传说,从前镜泊湖畔有个满族渔家姑娘,因为长得脸黑俊俏,心灵手巧,人称她“黑妞儿”。她觉得穿着古代传下来的肥大衣裙,打鱼不方便,就自己剪裁了一种连衣带裙多扣拌长衫,既省布合体,又劳动方便。中国的朝鲜族,是部分人从明末清初陆续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朝鲜族长期生活在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我国东北地区。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朝鲜族服装比较独特,呈出现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民族服饰可分为官服、民服、节日服、丧服等。进入初期,朝鲜族人民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渗透和近代文化的输入,机织布和丝绢、绸缎等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了。 官服为过去历代王公贵族的服装,依官位、官职、身分而异,但基本式样大体一致。冕服为其代表,用黑色绸缎做团领,肩部有带色之龙,袖口画有火、华虫、宗彝等图案。裳用红绸缎缝制,裳前有藻、粉米、黼黻的图案。“藻取其洁,粉米取其养入,黼取其断,黻取背恶向善”。还有男痕迹女装之别。 男装白色居多,爱穿“灯笼裤”。男子的上衣衣短,斜襟、宽袖、左衽、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右襟上方。他们还喜欢外套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带纽扣的“背褂”(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冬天上穿短大衣或棉、毛大衣,下穿灯笼裤。这种裤子裤长腰宽,裤裆和裤管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穿时将裤腰前部折起后系上腰带,裤管下口用布带系绑。女装一般白色,短衣长裙。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年轻姑娘和少女多穿背心式的带褶筒裙,裙长过膝盖,便于劳动。衣裙的颜色五光十色。短衣长裙永远不变。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如今妇女们穿用的衣料颜色更是绚丽多彩、不拘一格。只有短衣长裙这一传统民族风格久久不变,因为它符合朝鲜族妇女的审美心理,充分反映了她们温顺、善良和勤劳淳朴的美德。中老年妇女在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长裙,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缠裙为一幅未经缝合的裙料,由裙腰、裙摆、裙带组成。上窄下宽,裙长及脚面,裙摆较宽,裙上端有许多细褶,裙带酚冥在裙腰两侧,穿时用缠腰一圈后系结在右腰一侧。因为这种裙子很长,穿着时为了不使裙摆拖地,一般都把裙的一端从右边提上来掖在系带里。穿这种裙子时,里面必须加穿素白色的衬裙。 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上衣,色彩斑斓,好像彩虹在身,使孩子们显得更加聪慧可爱。关于七彩衣的起源,说法很多。有的认为是出于审美心理;有的认为是出于避邪的目的;还有的认为是过去朝鲜妇女善于保存各种颜色的布块,用来给孩子做衣服等等。 朝鲜族服装的结构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下摆、袖肚的曲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点。 

[黑龙江]貂皮大衣、边贸、赫哲族服饰、现代亚麻纺织、黑江省绥芬河市欲兴建鞋帽加工园区。哈尔滨对俄出口加工基地———重点发展食品、服装、制药、木器、电子等产业群体,带动哈尔滨及周边地区对俄出口加工业发展;牡丹江对俄出口加工基地———重点发展以服装鞋帽、家用电器、轻工日用品、建筑装饰材料、食品加工、木材综合加工为主的出口加工业;绥芬河市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在俄境内筹建波格拉尼奇内—绥芬河工业园区,区内拟建设木材加工集中区、机电产品组装区、轻纺产品加工集中区等,在我境内建设轻纺产品对俄出口加工区,拟引进浙江服装加工企业来此投资建厂;东宁县对俄出口产品加工基地———拟在边境区域辟建出口产品加工区,重点发展以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制鞋工业为主的出口加工业;黑河市对俄出口加工基地———重点发展以食品加工、服装、建材、木制品、基础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加工业 。 

鱼皮衣服是过去赫哲族独有的民族服装。充分说明了赫哲人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顽强意志与高度智慧。鱼皮衣服是把鲢鱼、鲤鱼等鱼皮完整地剥下来,晾干去鳞,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样柔软,用鲢鱼皮线缝制而成。受满族服饰的影响,鱼皮衣多为长衣服,主要是妇女们穿用。其样式像旗袍,腰身稍窄,身长过膝。袖管宽而短,没有衣领,只有领窝。衣襟肥大,边沿均有花布镶边,或刺绣图案,或缀铜铃,显得光亮美观。鱼皮套裤,有男女两种。男人穿的上端齐口,裤脚下沿镶黑边。冬天穿上狩猎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鱼可防水护膝。不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赫哲族服装的材料及式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带一路沿线介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