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发布时间: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班主任要实现对本班级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首先要全面正确地了解和研究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但学生的发展又存在着差异,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包括集体的基本情况,如总人数、性别结构、生源状况、年龄分布等;班级的基本情况,如学习好中差学生的比例、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班级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等;班级的其他方面,如学生生活社区环境、学生家庭条件、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等。二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等;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如遵规守纪、文明礼貌、集体观念以及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学生的个性情况,如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的类型等。
了解和研究学生,要注意全面性、经常性和发展性。全面性就是要全面地看待学生,既看到学生的优点,也看到学生的不足;既看到校内的表现,也要看到校外的表现。经常性就是要把了解和研究学生作为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充分利用一切场合条件,做到常抓不懈。展性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既看到学生的过去,也要看到学生的今天,还要预见到学生的明天。
学习活动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途径。由于小学生学习活动极为丰富,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参照课文中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等相关部分加以领会。下面主要介绍观察法和谈话法及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1.观察法
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的正确运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主要是确定观察什么和为什么要观察;2)要有科学而可行的观察计划,主要解决怎么做;3)要及时做好原始记录,主要是确保材料的客观真实性;4)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找到本质;5)写出结论,对观察作出准确、全面的终结性评价。

观察法的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材料直接源于观察过程,真实性强。但观察法也有缺点,观察对象和条件难以控制,表面现象干扰大,情境性和主观性因素多。因此,在观察法运用中,对观察材料的分析处理一定要慎重。2.谈话法
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观察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那么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里话,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
谈话法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简单易行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保证谈话取得好的效果,谈话法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2)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如先谈什么,后谈什么,选择什么地点、时间、采用什么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3)谈话态度要亲切、和蔼、诚恳,尽量不使学生感到紧张,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4)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地谈话技巧,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说出真心话;5)和学生谈话时,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6)谈话后写出谈话记录,记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利用非正式的谈话形式了解学生。非正式谈话是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有意识地在活动和交往中与他们多接触。由于非正式状态下没有特定形式、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易于敞开心扉,有利于班主任从中了解学生。以下为一则优秀班主任运用谈话法的成功案例。
有一位刚入学不久的小侯同学,一天放学经过弄堂口的水果店,看到摊头上放着一批新上市的鲜红李子,顺手拿了一只美美地吃起来。同学将这情况向班主任老师反映。老师很吃惊,小侯家里经济宽裕,怎么会吃店里的东西呢?第二天班主任与小侯进行一次谈话:听说昨天放学的时候你拿了水果店里的东西?我吃了一只红李子,可好吃了!”你为什么要拿水果店里的李子呢?我想吃。小侯很干脆地回答。你想吃也不能自己拿呀!”
我们家吃东西,从来都是自己拿的。想吃多少,就拿多少。小侯天真地回答。班主任一听,明白了:原来他不懂得什么叫什么叫搞不清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这种情况在小学生身上往往是可以见到的,于是班主任进一步与他谈话:

你知道你们家吃的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吗?妈妈买的。
妈妈为什么能买呢?妈妈有钱。
妈妈的钱从哪里来的呢?公家发的。
公家为什么要发钱给你妈妈呢?妈妈每天上班,公家就发钱给她了。
对呀!你妈妈每天去上班,为大家工作,公家就发工资给她,她才能用钱买东西。不劳动能随便拿别人东西吗?老师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引导他认识问题的本质。不能。小侯若有所悟地摇摇头。
对了!不劳动是不能拿人家的东西的。要是拿了,别人会说你,这是难为情的事了。老师巧妙地避开了字,循循善诱,阐明私自拿人家财物是不道德的行为。营业员叔叔说我是小偷,还说要送我到派出所去关起来。孩子气愤地说。
你不是小偷。你是不懂得道理,分不清拿人家的东西与拿自己家里的东西的不同。现在懂了吗?老师一边抚摸着他的头,一边亲切地说。
懂了。人家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的。今后,我再也不拿人家的东西了。孩子诚恳地接受了批评。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师生俩会心地笑了。
这是一次成功的谈话。其中有两点经验和方法值得学习。一是抓住学生的认识特点循循善诱。整个谈话犹如和学生在叙家常,自然和谐;谈话没有讲大道理,而是将教育性融入交谈中,通过亲切地发问去引导学生深刻地思考,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是或非。二是高超的谈话艺术和教育机智。谈话过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节点,即帮助学生弄清的区别,谈话从具体到抽象,既有理有据,又深入浅出。谈话最后又很巧妙地用难为情回避字,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效防止不必要的对立情绪产生,同时又教育了学生,使他乐意地接受了批评,明白了道理。(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写道:
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的彼岸。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