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2-11-10 11:44:58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
1、公共基础课 2、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 4、专业限制选修课 5、文化素质限制选修课 6、辅修专业方向课 7、任意选修课 1、体育教育专业 (√) 2、运动训练专业 3、民族传统专业
授课对象
4、社会体育专业 5、市场营销专业 6、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7、体育表演专业 8、各专业
学年 学期 学时 学分

第一学年
64
4 )二 编写人
(√)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三 )四 )五 孙永平
主任签名
(

第四学年 )七 )八

赵顺来
龙春生
责人签名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运动训练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的规律;掌握运动训练的原理、运动训练的方法和竞技能力训练的实施;提高运动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加强体育专业思想教育,为培养从事运动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材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表
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


讲授 4 2 6 4 2 10 8 4 4 2 2 6 6 60
4 实践能力培养 讨论 2
2 作业 (1 (1 2
学时 合计 4 2 8 4 4 10 8 4 4 2 2 6 6 64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运动训练概述 项群训练理论 运动负荷 运动疲劳与恢复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第十一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组织 第十二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组织 第十三章 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组织


三、成绩评定及考试方法

1、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 20
2、考试方法

本课程成绩满分100分。学习过程评定占40%(其中出勤占20%参与教学过程及作业20%)结业笔试评定占60%
实践成绩%
20 理论成绩%
60 总成绩
100

四、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运动训练概述
本章教学重点:运动训练的本质及运动训练的特点 本章教学难点: 运动训练的特点 第一节 运动训练学概述 一、运动训练学的本质 二、运动训练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运动训练 一、运动训练的定义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本章教学重点: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 本章教学难点: 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第二节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三、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四、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五、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六、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七、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八、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运动负荷
本章教学重点:运动负荷的科学基础与运动负荷的安排 本章教学难点: 运动负荷的评价 第一节 运动负荷及其分类

一、运动负荷定义 二、运动负荷分类
第二节 适宜运动负荷的科学基础 一、生物适应 二、超量恢复
第三节 运动负荷的构成 一、负荷量 二、负荷强度
第四节 运动负荷的安排 一、负荷节奏性 二、渐进增加负荷的类型 第五节 运动负荷的评价 一、运用心率评价运动负荷 二、运用血乳酸评价运动负荷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
讨论与分析:运动负荷节奏性在训练中的运用 第四章 运动疲劳与恢复 本章教学重点:运动中恢复的特点 本章教学难点: 对运动疲劳的评价 第一节 运动疲劳 一、运动疲劳及其生理机制 二、疲劳的种类及运动疲劳的评价 第二节 恢复 一、恢复过程 二、恢复类型 三、恢复的特点
第五章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 本章教学重点:周期理论的依据
本章教学难点: 周期性运动训练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 运动训练周期及其种类 一、运动训练周期 二、运动训练周期的类型
第二节 周期性运动训练的科学基础 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二、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三、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 讨论与分析:周期理论的依据 第六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重点: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原理及其运用 本章教学难点: 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的区别 第一节 运动训练方法 一、持续训练法

二、重复训练法 三、间歇训练法 四、变换训练法 五、循环训练法 第二节 运动训练手段 一、单一性练习手段 二、混合性练习手段 三、固定组合练习手段 四、变异组合练习手段 第七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本章教学重点:各种运动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 本章教学难点: 各种运动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的运用 第一节 体能训练概述 一、体能训练的定义 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一、力量素质的分类 二、各种力量素质的训练 第三节 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一、耐力素质的分类 二、各种耐力素质的训练 第四节 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一、速度素质的分类 二、各种速度素质的训练 第五节 灵敏素质及其训练 一、灵敏素质的分类 二、各种灵敏素质的训练 第六节 柔韧素质及其训练 一、柔韧素质的分类 二、各种柔韧素质的训练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
作业:最大力量训练的原理及其运用 第八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本章教学重点:运动技术原理 本章教学难点: 运动技术训练 第一节 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 一、运动技术、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定义 二、运动技术原理
第二节 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第三节 运动技术训练 一、运动技术训练

二、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第九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本章教学重点:战术训练的方法 本章教学难点: 战术方案的制定
第一节 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的释义 一、竞技战术 二、运动员战术能力 第二节 战术训练 一、战术训练的方法 二、战术方案的制定 三、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第十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本章教学重点:运动员心理能力和运用智能训练 本章教学难点: 运动员心理能力和运用智能训练 第一节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 二、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 第二节 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一、运动智能概述 二、运动智能训练
第十一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组织 本章教学重点: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本章教学难点: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第一节 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 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 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负荷特点 第二节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一、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二、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三、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第十二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组织 本章教学重点: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本章教学难点: 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第一节 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 一、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的生物学依据 二、各种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第二节 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一、训练大周期的时间确定 二、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 第三节 年度训练计划的用表
第十三章 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组织 本章教学重点:运动员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本章教学难点: 运动员周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 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三、比赛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四、恢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第二节 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 一、训练课的类型及其要求 二、训练课的结构与安排 三、训练课的计划的用表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 作业:制定周(课)训练计划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1《运动训练学》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二)参考书
1《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 田麦久等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 2《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 谢亚龙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2 3《论运动训练计划》 田麦久 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 4《运动训练学》 董国珍 沈阳:沈阳体育学院教务处 1997 5《运动训练学》 体育院校函授教材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