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 - 季羡林

发布时间:2019-05-19 15:22:39

《我的童年》教学设计

一、课题

《我的童年》是人教版语文学科八年级下第一章第5课。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课改后新入选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篇课文是叙事性作品,且出自名家季羡林之手。记叙了作者“灰黄”的童年,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复杂感受和对母亲、奶奶、儿时伙伴等真挚感情。文章阅读难度不大,但在行文构思、素材选择、情感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仔细品味的地方。

三、学情分析

随着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语文学情上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精心培养,班里70%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已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高。20%的学生有上进心,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余下10%的学生,部分学生学习信心不足,目标不明确,需多策略的鞭策与鼓励,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随着青春期的叛逆与萌动,最多不稳定因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因材施教。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学习小标题构建全文的“小标题结构法”。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3、体味作者“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 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讨问题。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树立“以苦为乐、热爱生活”的思想。

五、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特点。

六、教学难点:

体味季羡林散文“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微课视频、课堂用PPT、平板电脑,多维信联极域电子书包课堂管理系统,电子白板,网上资料、微信。

学生准备:自主预习。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用笔勾画出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并通过汉典http://www.zdic.net/或工具书或书下注释预习生字词。

2、 翻转课堂:教师发微信,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交流学习小标题构建法。

八、教学过程:

(一)播放《我的童年》 歌曲导入 2分钟)

师:童年的模样,秋千荡着时光,被风吹的风筝,一直高高在天上,竹蜻蜓在飞翔,蜡笔画出形状,过家家的愿望,未来在梦中闪亮……五彩的童年带给我们无限的幸福与遐想。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的《我的童年》。(屏显题目)

学生听着优美的歌声开始今天的课堂学习。

[设计意图]:优美的语言伴着歌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地唤起对童年的遐想……

(二)探究新知

1、课前自学 检查预习(3分钟)

师: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检查预习情况。

下面,请同学们用电子书包的考试系统小测,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的电子书包的考试系统认真答题,做好提交。

师:运用电子书包的考试系统收集学生试卷系统评分,对错误字形、字音先叫学生讲解,教师补充强调。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为课堂教学提供基础,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课前检测的字、词、成语是必须长期积累,反复记忆的,通过“电子书包的考试系统”进行课前检测,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夯实了基础。

2、整体感知 走进童年(10分钟)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Ppt出示问题)

( 1 ) 依据小标题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预设:能依据小标题的提示回答问题。 (板书)

2)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具体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1 最穷的家;(贫穷的家庭)②父辈们;(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③每天最高的享受;④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⑤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离开家乡济南)。   

3)这些人,这些事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什么特点?(如果用原文的一句话概括呢?)

预设:枯燥、单调,能围绕“贫穷”来展开回答亦可,并能结合例子说明(例如:家里穷,吃的穷等等),表达出作者对家乡、亲人、童年玩伴的思念之情,如果能回答出“以苦为乐”的情感更好,如果不能,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引导。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做批注。思考完毕,按下电子抢答器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锻炼概括事件主要内容的能力,圈点勾画做批注,培养语文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按抢答器回答问题,既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节约时间。

3)认识作者(查阅资料包)

过渡:人说穷人家的孩子难以改变命运,那么穷人家的季羡林长大后的命运是什么样子呢?

1、作者信息资料包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视频

②作者简介ppt

2、可上网查阅相关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了解作者。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关于季羡林的信息?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课文内容(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了整体感知的情况下,自然会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内心会产生震撼,自然加深对作者的印象,易于完成情感价值观的目标。同时,再读课文,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4、细读课文 品味童年(15分钟)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1 “灰黄”的 颜色可以让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晦暗、荒凉、没有生机、带着饥饿和病痛等

2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的童年是一片“灰黄” 呢?

明确: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只要学生能把童年生活的特征(例如出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等)与“灰黄”这一色彩给人的感觉(晦暗、荒凉、没有生机、带着饥饿和病痛等)联系在一起,言之成理即可。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3 “我”的童年在穷苦的底色上还有哪些“亮色”?

明确:每天吃半个白面馒头是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窃喜;与小伙伴天天玩耍。

5、研读课文 感悟童年 6分钟)

作者写了童年这么多事,却在第八段说:“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

你认为到底有没有意义?

学生按抢答器回答问题。(一生回答不完整,可同组组员补充。再不完整,他组抢答。)】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要求言之成理,引导其谈出感悟。

明确:

(1) 这些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请同学们齐读)

你对本课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质疑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三)拓展迁移2分钟)

总结季羡林语言特点

过渡:这就是季羡林,平凡的语言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微课视频,了解一下作者的散文特点。

【播放微课视频】

“浮花浪蕾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本篇课文正是有“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体会季羡林散文的语言特点】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环节问题的设置,是创造性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意在引导学生发现了解作者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1分钟)

这节课就告一段落了,最后,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学了本文后的感受作为本堂课的一个小结。

通过运用多维信联极域电子书包课堂管理系统的“讨论平台”发布个人观点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但这是不可能的。希望与美好是在经历了挫折与磨难后才会升起的彩虹。它们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成熟和完美。

(五)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后,(请同学们)选择一个颜色词语来形容自己的童年,并形成书面短文。

要求:

150字左右

色彩的特点要与自己的童年生活紧密相连。

尾声 播放《我的童年》音乐。

板书:我 出生

父辈 贫穷

享受 灰黄 深远影响

认字 快乐

离乡

我的童年 - 季羡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