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委一号文件

发布时间:2018-09-30 07:47:42

聊城市委一号文件..

中共聊城市委 聊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意见

2013130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3]1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鲁发[2013]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我市“三农”工作的任务目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决策,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任务。中发[2013]1号、鲁发[2013]1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I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三农”发展上来。

2012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突破116亿斤;农民收入实现“十连增”,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我市成功加入国家中原经济区,为聊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要看到,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农民增收难、融资难、农产品流通难以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社会化服务档次低、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的问题仍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深化改革上找出路,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作文章,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上下功夫。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昀十八大和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为目标,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加快构建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力争实现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收入水平过万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亿斤以上。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加快构建农产品生产基地体系。抓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和山东省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聊城项目区建设,每个县(市区)建设3-5个万亩以上的高产方,力争实现“吨粮市”目标。建设绿色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市蔬菜面积稳定在36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500万吨,保持全省领先的位置。加强畜牧、水产养殖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今年重点扶持15家国家级、52家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努力建设生猪、奶牛、肉禽、蛋禽、肉牛肉羊、特种动物等六大畜牧基地;力争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5个,新开发标准化生态鱼塘6000亩。建设生态林果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樱桃、早熟苹果、草莓和葡萄、优质梨、圆铃大枣、桃杏核桃等六太生态林果生产基地,新建市级标准示范园5个,优质林果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

(二)加快构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体系。发展壮大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果品、木材、食品、水产、工艺品十大农产品加工体系,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积极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今年力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新增20家,达到470家,龙头企业总产值突破850亿元。

(三)加快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立足聊城,面向华北,打造全国一流的农产品物流交易平台。对全市现有131家中心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探索发展农产品拍卖、电子交易、期货等交易方式。逐步建立完善以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一艾科有机农产品城为龙头,131家县(市区)中心交易市场为龙身,田边地头农产品集散地为龙尾,直连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四)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抓好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构建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系统。推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经验,以县为单位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凡是注册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严品奖励5万元、注册一个国家级有机绿色商标奖励3万元,今年要新增“三品”认证品种60个以上,新增“三品”认证基地40万亩。

(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点抓好10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2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加大农业关键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力度,使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依托聊城大学、聊城农科院、冠丰集团等,搞好科技创新,着力突破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农作物品质等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继续抓好万名科技人员下乡工程,每年培训农村科技带头人2000人次,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

(六)加快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2013年力争让合作社覆盖每一个行政村。采取有利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项目资金。鼓励农民合作社开展跨区域、跨产业联合,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联社、行业协会、产品协会。不断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深入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每年评选命名市级示范合作社100家。各县(市区)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尽快建立健全现代农业6大产业体系。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东阿县,到“十二五”束要有三分之一的种植面积达到集约化、基地化水平,85%以上养殖能力达到规模化、园医化健康养殖水平,形成百亿元以上加工能力的龙头企业集群和加工园区。其他县(市区)也要达到“三个一”: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个有龙头企业带动、有专业市场支持、有较大种养规模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至少培育一个围绕农产品开展深加工的产业集群,建设一个包括科技推广、质量安全、运输物流、信息化等内容的农业发展服务体系。所有乡镇都要有万亩以上的园区化农业基地,有农产品加工或商贸物流集中区。

三、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一)加强政府扶持。逐步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确保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全面落实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全力实施“整村推进”和“百村扶贫攻坚”战略。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

(二)完善金融服务。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贷款贴息机制,积极推进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农村互助担保和农民创业贷款担保工作。积极搞好农业政策性保险,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逐步把蔬菜、林木、果树等纳入农业保险范围。

(三)鼓励社会投入。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鼓励城市-6-和经营组织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参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兴办各类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引导城市初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小城镇和农村社区转移,就地就近转移吸纳农村劳动力。同时,充分发挥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机制

(一)稳定和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机制。严格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本要求,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充分保障。推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发展,加快转交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使土地资源更多的向种养能手集中。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管理和服务,做好纠纷调解仲裁工作。

(二)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以政府公益性机构为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服务公司为骨干、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供销系统、邮政系统、大型商贸集团、烟草系统、交通物流、粮油系统等在农村设立专业公司、服务组织和经营网点,提供系列化配套服务。2013年,供销系统重点建设201000平方米左右的超市,大田作物托管面积发展到20万亩以上;邮政系统三农服务站发展到2000处以上,示范田面积保持在120万亩以上。

(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改革,争取在现有基础上,利用1年时间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3年全面完成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对水域滩涂渔业养殖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的水产养殖证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住房所有权颁证工作。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搞好试点,逐步在市县两级建立综合性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将农村集体种类产权以及农民个人房屋等产权,纳入有形市场公开交易。

五、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推进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构建“县城一小城镇一新型农村社区一居住点”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5个省级、9个市级示范镇的发展,抓好135个乡镇驻地建设,到2015年所有小城镇驻地人口要达到l万人以上。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广“强村兼并”、“企业带动”、“园区带动”等有效模式,今年规划建设农村社区150个。研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实施生态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农民树立文明新风,建设美丽乡村、享受美好生活。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完成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工程,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推进村村通向村内通、网化发展。加快建设以四横五纵为主干、以五湖二十一库为节点、以中小河流为网络的全市现代水网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新打机井2000眼,维修机井2600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将农村饮水与城市水厂管网联通,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市农机总动力争取达到121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5%。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保障农村稳定供电、安全用电。加快农村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城乡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三)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抓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政策。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扩大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分步实施农家书屋图书更新,开展“欢乐下基层”公益演出。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一体化。搞好农村垃圾处理,大力推广“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到2015年在全市城乡建立一俸化的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探索建立多形式、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村污水处理体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到201570%的建制镇驻地、新型社区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搞好农村环境绿化,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村庄周边和住宅四旁绿化美化,加强水系生态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强交通干线、河堤和引黄灌区的景观绿化,开展湿地集中保护。继续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加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今年综合整治村庄500个以上。

六、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党建工作,探索农村社区党建新模式,不断扩大农村党组织覆盖面。深入开展“双联共建”活动(部门单位联村社、党员干部联农户,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对“第一书记”的管理与考核,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管理,注重从退伍军人、种养能手、农村经纪人、返乡青年等群众中选拔村干部,持续不断地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扎实搞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本村重大事项由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舍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公开目录和时间,扩大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推进村务公开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延伸。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健全村级民主监督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序发展民事调解、文化娱乐、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社区性社会组织,发挥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深入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加强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局面。畅通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坚持市县乡三级党政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乡村黑恶势力、黄赌毒和各种刑事犯罪。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减小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影响。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

七、坚持扎实的工作作风,抓好“三农”任务的落实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在思想认识上要再提升,切实把“三农”工作放到重申之重的位置。广泛宣传关心农业、支持农村、关爱农民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工商企业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积极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各级各部门领导同志,都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进调查研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建立农村工作联系点制度。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与农村工作有联系的领导干部,都要建立农村工作联系点,经常深入农村了解社情民意,直接听取农民意见,畅通农民反映问题渠道。各有关部门和机关干部也要建立农村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乡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为农民排忧解难上。

(四)强化督查考核。加强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对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三农”工作贯彻情况的督查落实,确保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将农村工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权重,严格考核,考核结果要以适当形式进行通报。今年在全市集中开展一次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回头看”活动,检查落实情况,提出整改措施。

做好2013年农业农村王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发[2013]1号和鲁发[2013]1号文件要求,改革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确保完成今年农村工作各项任务,为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创造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聊城市委一号文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