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知识点来源
微课名称 诗经·采薇(节选)
□学科: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上册 □所属章节:第六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屏软件
设计思路 导入-讲授-总结-操练
教学设计


1、了解与这首诗相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目的
2、能结合注释,大体把握诗意。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能熟读成诵,大体把握诗意。 难点:2、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诗经·采薇(节选) 一、导入
有人说,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唐诗、宋词和元曲吟咏过了。这话说得并不为过。随手翻开一页,都会有一些词句扑面而来,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但你知道吗?在唐诗宋词元曲之前,还有一种更为古老的诗歌体式,称之为古体诗。这种诗不同于严格追求格律的近体诗,它在格律上没有严格的规定,算是一种自由体。比如《诗经》 关于《诗经》,你知道多少呢? 二、学习《诗经·采薇(节选) 1介绍《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间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有“诗三百”之称。相传为孔子编订。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 “雅”“颂”三大部分。“风”指“国风”大多为各地民间歌谣,《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颂》指的是宗庙祭祀乐歌。本次学习的《采薇》就是小雅中的一篇。 2、解题目
题目中有个间隔号,这个间隔号表示书名与卷名的分界。《诗经采薇》说明《采教学过程

薇》是出自《诗经》的。“薇”字是草字头,由偏旁可以这个字必然与植物有关。薇,是一种豆科植物,其叶鲜嫩时可以食用,在饥荒或战乱年间,常被古人采以充饥。
3、读诗,注意“薇、矣、霏”的读音。 4、重点字词翻译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去,离开。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随风摇摆的样子。 思:语气助词。

霏霏:雨雪纷飞的样子。

过度:解释到这里,句子的意思显然呼之欲出。 5、句子翻译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雨雪纷纷满天飞。 过度:句子的大概意思想必已经难不倒大家,那这首诗有什么含义吗?这就必须联系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 6、联系背景理解含义。
当时,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公元前827年宣王曾出兵征讨,这首诗反映的大约是这次战争的情况。
节选的四句诗用区区十六个字描写了一幅深远的画面:出征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却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这期间,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诗中通过三组相对的词,昔-今,往-来,杨柳-雨雪(春-冬)写出了将士戍卒归途中的悲伤痛苦的心情,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三、小结
学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诗歌的方法步骤。 1. 解题目
2. 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3. 结合时代背景、抓住意象了解诗歌的含义。 四、课后习题
最后,请同学们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习题。 我的讲课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采薇》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给加点字的字写上正确的读音。 1.采薇 2.雨雪霏霏 3.昔我往矣

三.解释带点的字,并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1. 今我来思 2.我往矣 3.杨柳依依 ...翻译句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学六年级语文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