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思考,不要死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11 06:29:44

《要思考,不要死记》读后感

颜庄中学 陈晓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这是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老先生教育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只有在不断学习中善于思考,才能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思考,不要死记》,更加认识到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知识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常常会今天好不容易背熟了,过了三四天在问时头脑中已经是一片空白。这样反反复复地死记硬背只能是“事倍功半”。总让我感觉是自己的记忆力下降了。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使知识保持在记忆里时间最久、最牢固呢?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以后我明白了:一般需要我们记住的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例如某种规律或者是一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没有真实感的。而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形象性思维,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教学中必须学会利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灵活地进行识记,并且教会孩子们学会自己动脑去想法记住它,这样就不容易忘记。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发现,有时候我会觉得某一节课上的很成功,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都比较牢固,能很好地掌握这一节课的内容,可是下一节课复习旧知时,却总会有部分学生对于上节课的知识一问三不知。例如初中化学上的托盘天平的使用一节课上,讲到物质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放置正确,物质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如果位置放反,物质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为了帮助学生识记,特意告诉学生这两个公式,可是还有学生会弄错搞混。明明课后我也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单独辅导,也纠正了他们的错误,但是没几天以后还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曾经想大概那孩子的记性差些,或者是他们完全无视了我的话。后来看了苏老的建议以后我明白了原来问题在一开始的课堂教学上,我注重了思考,但是我忘了,那是我的思考,而不是学生的思考,我只是将我的思维模式硬加给了学生,这样对于她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死记。一开始,我就应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考来理解这两个公式,这样,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有了思考,学生的记忆就更加深刻了。

要想在记忆中保持得越持久、记忆的越牢固,就必须让学生透彻的理解规则,而不能死记硬背,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实质,让学过的规则像一把钥匙,用它来解释各种事实和现象,这样让学生在思考事实的过程中解释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实质,规则也灵活了,记住了,而且不容易忘记,也不需要专门的背诵、记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想让学生学会动脑思考,理解记忆则是一条黄金法,也是教学之精髓。

《要思考,不要死记》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