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王勃

发布时间:2019-08-16 01:46:11

《采莲曲》王勃

本文是关于王勃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品介绍】  《采莲曲》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5卷第10首。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王福畤,途经江南时写下这首《采莲曲》,《采莲曲》虽乐府曲名,虽是袭用乐府旧题,写的却是江南农村的真实生活。
  【原文】
  采莲曲(乐府作采莲归)
  作者:唐·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
  裴回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注释】
  1、采莲曲:乐府《清商曲》名。全诗校:“《乐府》作采莲归。”
  2、芙蓉衣:本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凫:野鸭。
  4、桂棹兰桡: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桡。”棹、桡、枻,均为船桨。
  5、屿:岛。
  6、佳期:屈原《九歌·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后因以佳期指欢聚的日子。
  7、采:全诗校:“乐府诗作摘。”
  8、倡家:妓。
  9、把:攀,采。
  10、稠:全诗校:“一作重。”
  11、“花红”句:萧统《采莲曲》:“江花玉面两相似。”
  12、佳人:指征夫。在兹:全诗校:“一作兹期。”
  13、共蒂:并蒂莲。
  14、连丝:怜思之谐音。
  15、无:全诗校:“一作何。”
  16、从:全诗校:“一作徒。”
  17、西:全诗校:“一作南。”
  18、歇:停止。
  19、裴回:同“徘徊”。全诗校:“《乐府诗集》无此二字。”
  20、丰茸:风姿美好。
  21、江:全诗校:“一作光。”
  22、路:全诗校:“一作更。”
  【赏析】
  莲即荷花。诗歌通过对采莲女子的形象塑造和心理刻划,表现出她们对征夫的深切思念和无限幽怨。诗人热情赞美和平宁静的劳动生活,对劳动人民所承受的战争苦难深寄同情。这是一首以七言为主的叙事诗,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大段落。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全诗采取倒叙手法,实是故事的结尾。采莲归来水湿衣裙,芙蓉指的不是荷花,梁元帝的《采莲曲》写道:“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绿水芙蓉衣”,在读者眼前所浮现的正是面如莲花,衣杂荷叶香的动人画面。这个开头短小精彩,有着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从“秋风起浪凫雁飞”句起,到“还羞北海雁书迟”句止,为诗的主要叙事部分。这一大段中又可分为几个小层次。首先“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櫂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点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在秋风吹起层层浪花的溪流里,采莲女子驾着小舟轻盈地向莲塘驶去,受惊的野鸭、雁儿阵阵飞起。生活的如平静的水面般美好,其实那“秋风起浪凫雁飞”,已激起她内心情感的涟漪。“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为第二个层次,先写采莲女子极目远眺,只见绿叶红花,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这景致与从前一样,物是人非,令人感慨。舟儿渐行渐近,莲塘里飘来歌曲声,越来越清楚,声声诉的尽是相思苦情。这目睹耳闻,使采莲女子胸中掀起了重重波浪:美好的日子不会久留。她思念,她怨尤:“塞外征夫犹未还!”“犹”字颇具分量,表达了离别已久远思之切,怨之深。“江南采莲今已暮”,既写实也兼比兴,意为光阴易逝,就像采莲,转瞬就到黄昏;人生短暂,倏忽就到迟暮。这里通过对采莲女子相思苦的描述,揭开和平宁静生活的表象,使人洞见处于太平盛世的劳动人民的真实的悲苦的一面。可以想象,生活在富饶美丽的江南女子,若不是对外战争使夫妻分离,她的生活本应是幸福美满的。“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这第三层是写采莲女子对征夫表白忠贞的爱情和宽慰征夫的。说她既不会像倡妇对待荡子那样对待他,也不会像秦罗敷那样有碰到使君纠缠的麻烦。她虽被思念所折磨,性格却很豁达、坚强。“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此为第四层,是写采莲女子在采摘莲花时,将自己与花相比。荷花开得那么稠密,并蒂连枝且有绿叶相伴,而自己,却是形单影只。荷叶虽翠但比不上自己的秀眉,荷花虽红但赛不过自己的面颊。她对自己的美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女为悦己者容”人虽美却无人欣赏,于是欣赏与陶醉之中,悲辛、懊丧也与之俱来。“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这最后一层里是写采莲女子叹息红颜不能长驻。她自矜青春美貌,又自怜形单影只。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青春不能常葆,待丈夫归来青春或许已不再,不由得望着他们分别的地方惆怅感伤,回忆起从前“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的情景。那旧时的甜情蜜意的痕迹已经难觅,眼前是一片新的花枝。物换景移了,而自己的那颗心却依旧没变。“不惜西津交佩解”,是反用郑交甫遇仙女的典故,说明虽然饱受相思,她与征夫的爱情至今也不后悔。而她对丈夫的迟迟不来信,却感到不满。她不忍心责备丈夫不给自己写信,只说“北海雁书迟”,这里用的是苏武的典故,意谓路途遥远,音书不能早日顺利到达。但采莲女似乎丝毫不认为丈夫不来信,意味着可能负伤或战亡,她抱着美好的希望在等待。这段诗可以说是采莲女子的内心独白。从这独白里可以看出她的心地是多么光明、纯洁与善良。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采莲曲》王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