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材料

发布时间:2020-06-06 14:01:22

家园共育

过早写字对幼儿的影响

许多家长很小就教孩子开始写字,并以教不教孩子写字,识字作为选择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便教幼儿写字,甚至以写字识字简单地代替早期教育。这些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

其实写字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技能,需要对文字进行有意观察,分析,将文字分解为多种比划,再综合概括其笔顺,结构,由大脑将信息和指令传送到手。再由手,脑,眼的协作下,将各种笔划结合成汉字。对于不到6周岁的孩子来说,要其正确的完成这一复杂的过程是极为困难的。

如果硬要小孩子写字,那也只能是画字。他们画的字免不了东倒西歪,缺鼻子少眼睛,且极易疲劳。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也往往不厌其烦手把手的教,而孩子也怎么都写不好,气的家长脱口而出:你真笨。。。。之类,对孩子心理造成不好影响的话。同时孩子自己也泄气,十分沮丧,长此以往孩子对学字写字也没有了兴趣和信心。以至于产生恐惧心理。

根据调查2到4岁的幼儿90%处于涂鸦状态,5岁的儿童,95%能准确的临摹画画,但是却有75%的幼儿不能以正确的笔顺,姿势稳定地书写简单的汉字。6周峁以上的幼儿基本上能以正确的姿势,笔顺不准确的书写简单的汉字,但要求不能过高,写字时间也不能太长,还要开始时就帮助幼儿做好正确的书写动作,包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家园共育

幼儿过早写字的害处

1、幼儿过早写字容易造成疲劳和指骨畸形。
写字主要是通过手指小肌肉,指骨以及指关节的协调运作完成抓,握笔,控制笔画等手眼协调动作。由于小肌肉发展较晚,因此,幼儿手部精细动作比较笨拙,不协调,幼儿在写字时会感到很吃力。几乎形成了一种体力活动,加之幼儿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比较差,谷歌也非常柔软,如果幼儿长时间写字,很容易疲劳或造成手指骨节畸形。
2、过早写字也极易影响幼儿脊柱骨骼的发育发育。
幼儿脊柱生理弯曲还未形成,骨化过程还尚未完成,骨骼极易变形,因此,此阶段培养幼儿正确的站立行走等各种姿势非常重要,如果幼儿长时间写字,难以保持正确的坐姿,而容易形成弓腰,扭坐等不良坐姿,进而可能导致脊柱变形。
3、幼儿过早的学习写字容易造成近视
幼儿过早的写字对幼儿的眼睛视力影响很大。因为幼儿的视神经焦距还不能集中,他们常常要把书本放到离眼睛很近的地方才能看的清楚,而且幼儿在写字时眼睛一般都集中在笔尖周围很小范围内,加之眼手的协调能力较低,幼儿必须紧紧盯着笔尖才能完成一个字,因此眼睛会比较快的变干涩,疲劳,久而久之引起眼睛的焦距调节能力下降而造成近视。所以对孩子写字不要操之过急。 

家园共育

幼儿园到底是什么
1、幼儿园是你的教育和养育助手,即使孩子入园,也不要忘记你应肩负的教养责任。
我们为什么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因为在那里有大量的孩子的同龄人,因为孩子可以和这些同龄人一起学习建立起居常规、熟悉生活常识、掌握交往技巧、锻炼体能和技巧,学习他们那个年龄段能够领悟的知识和技能。再有,幼儿园老师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拥有成体系和计划的教养方案,可以比你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扭转不良习惯、确立健康人格。
    虽然这样,幼儿园仍然不能取代父母和家庭的作用,因为幼儿园只是你最理想的养育和教育助手,但你还是你,你作为父母的养育责任,永远不可能依靠或者推卸给别人。
    所以,即使孩子入园了,也不要忘记你该做的事情。
    不要认为幼儿园有那么多的玩具和书,你就不用再陪孩子玩耍,因为你与孩子在玩耍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情感,以及你一对一的陪伴中发现的问题和实施的教育,是幼儿园做不到的。
    不要认为教孩子穿衣、叠被、拍球、走平衡木、识字、书写太麻烦,反正有幼儿园呢,你直接收获结果就可以了。
    发现孩子问题的时候,比如吃手、厌食、打人、说谎,不要把孩子当成个麻烦,扔给老师调教了事,你至少需要和老师配合,制定应对策略。幼儿园已经替你承担了相当大部分的职责,而你每天只剩下不到5个小时的亲子时光,还不该好好珍惜吗?
2、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独立的踏板,所以请充分相信和尊重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独步,孩子一直在向着独立的方向迈进,幼儿园是他将要迈出的一大步,在这里,他将学会自己做很多事情,洗手、刷牙、穿衣服、擦屁屁、倒水、擦桌子、制作月饼、收拾玩具,此外他还将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引人注意,如何表达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对他表示出由衷的信任。
    随着孩子的长大,不要过多地询问幼儿园的细节,让孩子对原本自然的事情产生疑虑和压力。
    当孩子与小朋友产生摩擦的时候,不要牵扯进去,不要过多干涉,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办法,总结经验。
    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帮助他调整情绪,分析状况,但是不要越殂代庖,甚至帮助他规避困难,你只能帮他逃避一时,不能逃脱一世。
3、幼儿园是孩子走进的第一个“江湖”,既然这样,就不要希望幼儿园里只有阳光雨露和与妈妈一样的老师。
    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你可能就开始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与老师搞好关系,以便让孩子在幼儿园得到更妥贴的优待和保护,享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永远阳光灿烂,风平浪静。
    但是,孩子迟早要进入“江湖”,他迟早要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容忍他的无理取闹,都能给他无私的爱,不是所有的人都唯他的马首是瞻,不吝惜地给他掌声和夸奖,他需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果盘都等着他第一个挑,知道友情需要用心交换,不是从天而降。所以,适当地对自己喊停,扭转对“老师像妈妈”的期望,让孩子生活在更加真实的世界中吧。

家园共育

孩子上小学前必须学会的11个“本领”

教育专家列出了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或者说应该学会的11种“本领”,父母不妨做一个小小的对照:这些“本领”你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学到了吗?
  一、学习怎样做学生
  在许多爸爸妈妈看来,幼儿园里孩子们很自由,可以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自由选择玩具和玩伴,这可是老师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让孩子自由融入集体的轻松氛围呢。进了幼儿园,孩子学会了把玩好的玩具放回原处,学会了离开教室的时候,听着老师的口令排队,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里,什么时候午餐,什么时候午睡,什么时候吃点心。学会了自控,知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老师。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比在家里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乖多了?

二、学习怎样交朋友
  其实,许多3~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老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
  孩子学会怎样参与别人的活动,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干什么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默默地看别人玩,或者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样的社交对于孩子长大之后融入集体大有帮助呢。
  三、学会怎样说故事
  尽管目前许多学前儿童研究专家不主张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认字,但是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对书籍的爱好。孩子们还常常会在老师要求下同小伙伴合作表演老师讲过的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渐渐学会了抓住故事的中心,知道说故事的时候怎样开头、发展、结尾,求知欲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漫漫萌芽的。
  四、学会请求帮助
  孩子在操场上玩的时候摔疼了,沙子飞到眼睛里去了,但是怕难为情不敢告诉老师。这是许多初入园的小朋友都发生过的情形。幼儿园老师会鼓励孩子大声说话,有事告诉老师。有没有发现:原来羞羞答答的孩子更懂得怎样保护自己了?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的幼儿园老师在孩子的未来的求学生涯中至关紧要,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同其他老师和成人的相处方式。孩子如果同家庭以外的长者相处愉快的话,今后在同成年人交往方面会有相当的自信。
  五、学会剪剪贴贴
  可别小看幼儿园里那些让孩子们剪剪贴贴的手工,这是最好的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式。当孩子用剪刀、胶水、橡皮泥制作手工的时候,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全都开动起来了。小女孩比男孩子更喜欢这些手工,专家指出,所有的小朋友都应该重视这样的动手经历,这样孩子将来学习写字会容易得多。

  六、学会搭积木
  研究表明,搭积木对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概念大有益处。然而,就像小男孩不太喜欢手工课一样,女孩子通常会忽略积木。专家指出,搭积木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排序和分类。如果孩子想搭一个高塔,手头又没有长积木,他们会发现两块小积木拼起来可以变成一条长的。这就在无形中为孩子将来学习除法、分数和几何打下了基础。
  七、学会辨识标记、概念、节奏
  幼儿园里没有认字阅读课,但孩子在那里认识了数字和字母,辨别了物体的颜色、形状。知道把两种颜色调和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知道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学习唱歌跳舞,懂得了节奏感令孩子朗读的水平提高了。学习乐器对于孩子将来学习数学有帮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研究者还发现,参加小组唱和学习钢琴的孩子在空间想象——如拼图之类的游戏中表现更出色。
  八、学会跳远、跳高等运动技能
  幼儿园里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有户外活动,跑步、滑滑梯、攀登和球类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孩子的身体机能和协调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锻炼。
  操场上的活动也锻炼了孩子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怎样蜷起腿钻过那个圈圈,怎样找小朋友同自己一起玩跷跷板,操场上的自由活动同跟爸爸妈妈去公园玩可不一样,在公园里,爸爸妈妈的眼睛老盯着孩子,会告诉孩子每一个项目怎么玩,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喝彩。而幼儿园操场上的活动是完完全全由孩子自主的,他们学会了真正对自己负责。
  九、学会独立和自理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纽扣梳头发拿玩具,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这样的关照。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了自己穿鞋,开果汁瓶盖,会穿脱、折叠衣服,折叠被褥,会系鞋带,会用筷子,会分发整理餐具,收拾桌子,会刷牙,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也给爸爸妈妈莫大的方便,你带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着他、帮着他了。
  十、学会学习能力
  幼儿能自己探索、发现周围的事物进行学习,对周围事物感兴趣,那么对他今后的学习十分有益。而幼儿园各个领域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注重儿童能力的开发,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学习,要怎样学习,从小对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幼儿园重视幼儿亲自参与活动,通过不断体验、经历,学习知识技能。
  十一、学会良好习惯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包括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社会规则。因此幼儿园的活动里都包含了怎样培养他们在生活上、成长成人上都能树立健康的习惯,为今后的人生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家园共育

德国幼儿园都教了什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就学拼音、学英语、学数学、学诗歌、学朗诵、学绘画、学舞蹈……三四岁的时候就被迫放弃了玩具、游戏,拿起了对他们来说艰深难懂的课本。

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在这期间,德国孩子都学到了些什么呢?

3年中,孩子们参观了警察局,学习了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坏人的情形,了解警察是用来做什么的。

孩子们参观了消防警察局,跟消防警察们一起学习灭火知识、躲避火灾的常识;参观了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到达邮局,又被投递出去的;参观了市政府,认识市长,看看这个为他们服务的市长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去自由市场,拿着钱,学习怎样买东西,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

他们去花圃、参观花圃的种植,学习分辨花草植物。他们去看马戏、儿童歌剧和魔术。

他们参观图书馆,学会了如何借书、还书。
他们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

他们每周都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选择货物。
樱桃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去采摘樱桃。南瓜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做南瓜汤。

3年过去了,孩子学会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约会,自己制订计划,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东西,自己找警察,一个6岁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强。

家园共育

入学前“能写会算”的思维必须变了
  又到一年入学季,不少幼儿园大班的家长开始焦虑:是否需要送孩子上幼小衔接班?这是每年困扰适龄儿童家长的一个问题。
  年满6周岁的幼儿升入小学,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和过渡,只要幼儿园老师积极鼓励、小学老师笑脸相迎、家长真心陪伴,就能顺利实现幼小衔接。但一部分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违背孩子成长规律,人为“拔苗助长”,让学龄前儿童提前学习小学知识。
  5月20日,主题为“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的2016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对于这些焦虑的家长,专家给出权威建议:幼儿园3年就是为孩子上小学做准备,家长没必要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幼小衔接机构,要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幼小衔接不是知识灌输或超前训练
  “今年5岁的孩子,10以内的加减运算还不会,人家都能算两位数的了。”家住青岛市市北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原本比较赞同孩子在幼儿园自由自在地成长,可前几天带儿子参加一项活动时受到很大刺激,很多孩子读课文张口就来,算术也很在行,自己孩子跟人家差距太大了。怕孩子上小学一开始就被落下,她不得不花3000多元报了一个所谓的幼小衔接班。
  对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教育主任苏丽文建议,幼儿在入学前“能写会算”的思维必须要转变了。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表示,现在的幼小衔接已经被人为地扭曲了,究其原因是一些教师、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有偏差,过于强调知识准备。少数小学变相入学考试、部分家长对幼儿学习的错误认识、有些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及一些社会机构的不正确引导,使幼小衔接变成知识灌输和超前训练,社会机构以提前学习、强化训练为内容的入学准备培训大行其道,幼儿被迫在不同的幼小衔接班之间赶场,“其实这一切大可不必,正常的入学准备幼儿园都能做到”。
幼小衔接要求家园、家校配合
  青岛市北京路小学校长金颖表示,要让家长不再担心孩子上小学后“掉队”,除了幼儿园的努力外,小学也应当发挥源头导向作用。过去部分孩子在入学前学过拼音、算术,所以小学一般会加快教学进度,但却出现了提前学过知识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后劲不足等问题。
  从2012年开始,北京路小学按照“零起点”教学要求调整教学计划,把一年级上学期前4周作为“学习准备期”,放慢教学进度,帮助新生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金颖介绍,她通过近几年的对比观察发现,现在一年级新生的独立生活、学习能力更强了,发展后劲更足了。“即使在知识上没有做专门准备,孩子也不会‘落下’。”
  如何做好幼小科学衔接?虞永平建议,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感知、思考、表达和创造,让幼儿养成学习习惯,为小学学习打基础;小学坚决落实免试入学,坚决实行“零起点”教育,注重新生教育的生活性、游戏性和情境性,帮助新生适应小学生活;家长要在幼儿园的指导下学习和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要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鼓动者和胁迫者,努力做小学“零起点”教育的支持者和监督者。
  虞永平认为,科学的幼小衔接,要求幼小协同,家园、家校配合,关键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要了解、理解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共同营造有利于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氛围,让幼儿成为小学生活的向往者,成为小学主动学习的准备者,让入小学不再成为困扰幼儿的因素,而是促进幼儿成长的动力。

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