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婚丧喜事现状及走向调查

发布时间:2014-09-19 09:22:12

农村婚丧喜事现状及走向调查

高坪中学七年级 汤明菊 胡丽 谭耀

指导老师:朱顺清 贝淑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广大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然而,我镇刚刚富裕起来的农民却有相当一部分为办婚丧事所累,有的家庭因此债台高筑,无能力再发展农业生产,甚至迅速返贫,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近,对高坪镇10余个村进行了调查,重点就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改变这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坪农村婚丧事消费的现状
     农村婚丧事俗称红白事。自古皆然,沿袭上午年。按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是人生大事。在家摆上几桌,邀来亲朋好友热闹一番,烘托一下喜庆气氛,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事,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如今,农村的彩礼风似乎越刮越猛,由过去的几千元涨到几万元,甚至上十万元。婚嫁高消费已司空见惯。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的小伙子结婚总体消费大致如下:(1)媒人的答谢礼。在农村,虽然早就提倡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但大多数青年男女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时,还是以“父母之命,媒人之言”为主,由媒人牵线搭桥,媒人领着见面,跟着买衣服,跑前跑后,还要为男女双方说些好话,自然慢怠不得,群众中流传的口头禅“成不成,酒三瓶”、“媒人要吃大鲤鱼”等,就是说要给媒人适当买些礼品作为答谢,这项开支少则三四千元,多则六七千元不等。(2)见面礼。男女青年双方见面后,如没有异议,视为基本同意,一般要给女方见面礼。男女青年双方见面后,如没有异议,视为基本同意,一般要给女方见面礼,这项开支大约10000元左右。(3)订婚礼。男女双方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认为双方合得来,就要先行订婚礼,男方要带着酒、烟、点心、全羊等礼品(折合人民币5000元左右)到女方家商谈结婚事宜;另外,要按女方要求带上现金35万元,这笔钱一般作为女方陪嫁之用,如购买彩电、洗衣机、自行车、衣服等。(4)婚前其他开支。主要的一项花费是建房,农村时下流行别墅,这项开支约20万元;另一项花费是购置小车,大约10万元左右;还有就是订婚后当年不结婚,逢中秋节、春节要带着像样的礼品到未来岳母家走亲戚,以示尊敬。(5)上轿礼。男女双方选定结婚日子后,男方要给女方上轿礼10000元(这是部分现象)。另外,婚宴一般要安排30-50桌,一桌菜加烟、酒约合500元,又要开支23万元。婚后要接三天,男方要带30005000元不等的礼品去女方家回媒。粗略算一下,娶个媳妇至少要花两三十万。相比之下,女青年出嫁开支要少得多。
    
办丧事没有办红事那么多道道,但也是很有讲究的。虽说现在开始实行火化,但由于殡改配套措施还不健全,火化后再土葬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有竞相攀比奢华的现象。仍然要请一班响吹吹打打,直到殡葬;要请一帮人(一般为本队中青年),帮助料理后事,烟酒少不了;出殡那天,亲友近邻前来烧纸探望,一般要安排三五十桌,每桌按500元计算,开支约两三万元。再加上棺材、衣服和火葬费等,一个丧事办下来,要花费70000----80000元左右。个别党员、乡村干部、在外工作人员的花费还要高一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旧风俗旧观念未彻底消除,导致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愈演愈烈。近年来,我镇广大农村婚嫁程序的确越来越多,花钱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致使一些家庭苦不堪言,甚至谈“婚”色变。然而就是这样,平常连零花钱都紧巴巴的农民却在儿女的婚嫁问题上大动干戈,不是借钱就是贷款,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陈风陋俗已在农民的大脑里根深蒂固。就拿要彩礼来说,女孩父母认为拉扯女儿长大不容易,虽说“女大不中留”,但要点彩礼是理所当然的吧。再则,看到别的姑娘要到上万元,咱又不比她差,照价少一个子都不中,就想有降低标准的心还怕别人以为自己有什么缺陷哩!男方只有被牵着鼻子走,有的看到别人结婚是这么过来的,自己也只有东挪西借打肿脸充胖子。向阳村农民郑某的儿子结婚,从介绍到订婚、待客,共计花费20万多元,他无奈地告诉我们:“现在结婚都是这个样,该花的钱不能不花,如果太扣门,儿子打了光棍汉咋办?”
    再说办丧事,火化后骨灰盒的存放就是个问题,只好沿袭老风俗,别人都这样办,你不办也得办,办不好,乡里乡亲还说你不孝顺。几千年的传统谁能抗得住?只好认了,别人咋办的咱咋办!
    (二)攀比思想作怪,导致家庭不和。个别家长及结婚青年不切合实际,认为别人有的咱也得有,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出“高人一等”、不掉价,以致于借钱或贷款结婚,最后媳妇娶到家,债务也压弯了背。一此家庭因偿还所你外债,造成婆媳关系紧张,夫妻关系不和,甚至竟达到夫妻分道扬镳的程度。马鞍村农民侯某已六十有余,五个儿子先后有四个儿子成家立业,只因小儿子未结婚,老汉决定让四儿子偿还当初结婚时为其建房而向信用社贷款的3000元。四儿媳觉得公公、公婆理太偏,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好长时间接不回来,最后只好各归还一半你款才算了结,至今儿媳和公婆也没有和好如初。
    (三)人为地加重了农民负担。尽管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并不太富裕,大部分农民也就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婚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无疑为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按上述结婚平均消费20万元计算,全镇青年男女每年结婚100对,要消费约2000元;办丧事平均按70000元计算,全市自然死亡数100人,要消费70万元,这还不包括被占用的耕地。
    (四)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婚丧嫁娶中,农民哪还有钱学习科技知识、发展农业生产?投入少,回报自然也不会丰厚。当前农民的产出效益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技和资金投入。更有些家庭,为了给孩子攒钱娶媳妇,干脆让孩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挣钱。
    (五)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因婚丧嫁娶而引发的婆媳关系不睦、妯娌之间反目、夫妻吵闹离婚的现象一直存在着,基层干部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去调解,而往往不少问题是悬而未决,甚至留下引发治安案件的隐患。还有的青年为体体面面办婚事,铤而走险,实施抢劫、盗窃,危害社会,走向犯罪的深渊。这虽是个别现象,但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对策与建议
    1:镇村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真正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狠抓落实。要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移风易俗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对坚持大操大办造成不良影响的党员、干部,要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公开曝光,直至纪律处分,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要继续广泛开展“文明村镇”的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2:要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乡、村“红白理事会”作为群众的自治组织,要真正做到有人员、有章程、有工作记录,要把那些德高望重、群众威信高的党员干部、老同志充实到“红白理事会”。各村要对办红白喜事的家庭登记造册,以便于监督管理。同时,可发动群众制定、补充、修改村规民约,加大群众的自我约束力。
    3: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持久地开展婚姻新观念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办广播电视讲座、印发宣传单、算账对比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新事新办,反对大操大办;提倡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通过坚持不懈地正确舆论引导,形成一种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光荣,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可耻的新风尚。
    4:要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农村党员、干部是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同时也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推行的实践者。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动和影响一方群众开展好农村树新风活动,在群众中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发挥好典型引路的作用。如组织农村青年党员、团员举行集体婚礼等。

5:要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塑造新型农民形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要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提高群众自身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上去,引导群众把婚丧事大操大办的一部分钱省出来,投入到正当的再生产中去。如学习农业新科技、改良农作物品种、发展畜牧养殖业、建造温室大棚等,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6:要进一步加大殡葬制度改革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建公墓,设立骨灰堂;殡葬管理部门要着力提高殡仪系列化服务水平,真正使群众办丧事既达到热烈、庄重的气氛,又做到文明、俭朴。

农村婚丧喜事现状及走向调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