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文学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19-08-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义
作者:陆添红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09
摘要:古典文学的大团圆结局,不再只是单纯的愿望或理想,已经被生活的实际进程所肯定,现了中国广大被压迫民众的心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与审美情趣,同时也迎合了市民的文化需要。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 悲剧 大团圆 结局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9-0065-2 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曾言简意赅概述: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尼采说过:喜剧就是把个人的局限性,完整展现给人看。翻开中国民间文学的故事,无论情节如何悲惨曲折,在过程之中怎样的血淋淋地撕破给人看”,但是在结局中绝大多数仍然以大团圆收局,来遂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迎合人民群众崇尚善恶有报的心理欲望。如流传千古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祝动人故事,他们死后可以化作双飞蝴蝶;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双双自杀后,“分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树,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也可以说这类神话式的大团圆,都以善意的心理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美好愿望。大团圆是中国民族心理的体现,是中国文艺民族特色的反映,与西方悲剧中一悲到底进行比较,中国的古典悲剧,悲则悲矣,却从不给人以绝望的感觉,往往更讲究一种团圆之趣。无论剧情发展多么曲折,主人公命运几多坎坷,人生遭受了多少巨大的不幸,黑恶丑陋势力非常强大,作品最后仍然是以喜剧方式而告终。在主人公失败甚至死去之后,作者往往都会给作品安上一条欢乐的尾巴,来弥补人们的精神创痛,这种聊以自慰的团圆结局,已成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中国古典悲剧为什么要不约而同地去缀上一条希望和光明的尾巴?这的确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十分值得我们去探讨其社会原因的究竟,去深思其作品局限的本源。
一、 民族心理与思想根源
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曲折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爱憎分明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以及温柔敦厚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然而,这却极大影响了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削弱了社会冲突性。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大团圆结局逐步形成并定型化起来,为一种传统的力量,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的艺术传统,造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艺术趣味和欣赏习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