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的历史背景

发布时间:2018-06-30 02:31:35

知青下乡的历史背景

六十年代初,中国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大面积减产、绝产,再加上“大跃进”的瞎折腾,全国各地都面临着吃不饱饭的问题,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这时候,城里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有的城市甚至连肚子都填不饱。正在这时,新中国成立后刚刚上学和刚刚出生新一代年轻人,正赶上高中、初中毕业,他们能入大学学习的仅仅是少数,大多数人都需要到社会上就业。而经济的全面萧条,使他们根本不可能都在城里找到工作。有这样一大群年轻力壮的青年,若在城市里无业流浪,那意味着什么,那就意味着不稳定,就像埋下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刚才说了,这群年轻人,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他们伴随着新中国长大,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他们满脑子都是“建设新中国”、“学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将青春奉献给伟大祖国”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他们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无所畏惧、无私奉献、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一代青年人。所以,他们以无上的激情,响应毛主席的召开,义无返顾地离开城市,走向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去锻炼自己。当年的北大荒、大西北、大草原、大山沟、边疆地区,都成了“知青”云集的地方。

但到了农村之后,这些在城里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很快发现现实生活要比他们的想像残酷得多,他们面临是贫穷,是每天吃不饱肚子,是每天艰辛的农业劳作,是很几乎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更新观念,踏下心来,努力劳动;有的人在劳动的同时,不忘学习点知识;有的人万念俱灰,无聊度日;有的人在乡村里胡作非为;有的人依靠家里的关系,想办法回城工作,或者通过“当兵”曲线回城。总之,他们经历着残酷的人生洗礼,他们所经历的苦辣酸甜,这些从有关“知青”生活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都可以看到。

经过十多年后,中国终于走出苦难,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那些知青们,在青春已经无情逝去的时候,终于盼到了回城的希望,但是还心急不得,还得根据各种政策,分批陆续回城。这时候的他们,往日的激情早已消失了,留下的只有生活的无耐,因为回到城市里,并不保证有工作,而有了工作又能怎样,没有文化知识,干的也是苦力活。还有的知青,他们在农村成了家,觉得回城好就那么回事,就决心在农村扎根不回去了。有的知青为了回城,与农村的妻子离婚,回城后又结婚,可乡下的前妻和孩子成了他们一辈子的负担。但在知青中,也有一些幸运儿,他们在乡下劳动的时候,没有忘记学习点知识,改革开放后赶上恢复高考,他们幸运地进入大学,这些人后来成了改革开放事业的中坚力量,“上山下乡”那段经历,成了他们人生用之不尽的财富,成了他们成就事业的基础。但大多数知青的命运是惨淡的: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农村,回城后,因为没有文化知识,只能当个普通工人,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和经济的转型,他们无法逃脱“下岗”的命运。“下岗”后,他们没有能力和机会重新就业,生活上十分困难,老来没人养,有病无钱治,孩子上不起学,房子没钱买。他们的命运是这个社会造成的,他们又成了“被这个社会抛弃的一代”。

站在历史的角度,知青的一代人,他们以他们的热血和青春为代价,证明了“左”的思想的荒谬,为整个民族和国家走出因为“左”而导致的混乱以及思想与政策上的偏执,走上改革开放、务实进取的康庄大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就是以那一代人的血的代价换来的。

知青下乡的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