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端康成文学中的生死观

发布时间:2019-08-18 08:06:11

论川端康成文学中的生死观

作者:周密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5

        摘要:川端文学对死亡的特别关注与特别视角一直为读者及评论家们津津乐道。独特的生死美学构成了川端文学永恒的魅力。本文试图通过部分作品,接近这位作家的灵魂,探讨潜藏于他文学中的生死之念及其变化。

        关键词:川端康成;生死观;死亡美学

        1899年出生的川端康成是早产儿,自幼多病,几近夭折。他十岁之前,父母、祖母以及自幼寄居亲戚家的姐姐便相继病逝,只剩下盲目、耳背且一直卧病在床的祖父与他相依为命。至川端十五岁,饱受病痛折磨的祖父也撒手人寰,川端从此成为天涯孤儿,再无至亲。亲人的先后亡故,祖父临终前的衰老、病痛和凄凉,给年幼的川端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人生之无常与死亡的巨大阴影给川端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作品充满关于死亡的各种故事、梦幻、意向,他一生都在对死亡进行执拗探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生、死与美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角度与面目。本文即将论述的就是川端作品生死观的演变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一、直面死亡的青少年期

        川端在青少年时期有不少自传式作品,如《葬礼名人》、《十六岁日记》、《拾骨》等,都叙述了自身身世以及祖父母病逝前后的情景与思绪。川端对其他至亲的回忆都少而模糊,对最后相依为命的祖父,则有着不少惨痛的细节描写,如:

        “……──”声音微弱得像从死人嘴里吐出來。

        “让我尿尿。让我尿尿吧。哎。

        (中略)

        “拿小便壶來。把鸡鸡替我放进去。

        没办法,只得不甘不愿替他撩起前边儿照做。

        “进去了没?好了没?要撒啦!不打紧吧?难道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吗?

        “啊啊,啊啊。疼,疼哪,疼死人哪。啊,啊啊。祖父一小便就会痛。

        痛苦的喊叫,就像要断气了似的。然后,小便壶底传来了山谷清溪之声。

论川端康成文学中的生死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