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对韵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7-07 11:39:48

务教育教科书年级上册第一单元5课

《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生字,正确书写“山”,掌握新笔画竖折。

2.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在诵读中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积累“山清水秀、柳绿桃红”两个成语。

3.初步认识对子的文学形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受到熏陶和滋养,立德树人,激发对母语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读准字音。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中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诵读经典 走近对子

师创设情境:孩子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诗人,让我们跟随他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古代去体验美妙的对韵之旅吧。

(一)诵读经典

师生一起走进国学经典《笠翁对韵》(师播放课件,出示《笠翁对韵》中的对子,音乐响起)。

1.师拖长音韵、入情入境地范读。

2.学生跟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3.模仿读。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自己练习读一读。

4.展示朗读。指2生展示,师及时评价。

(二)走近对子

师介绍对子的知识:孩子们,刚才我们诵读的这几句话叫做对子,对子中必须有两种事物相对应,两两成对。看,天对应着地,雨对应着风,大地对应着天空,山边的红花对应着海边的绿树,红红的太阳对应着广袤的天空。

师生对对子。师读前边,生对完整。

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对得不错,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由对子编成的一首好听的儿歌——《对韵歌》,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教师入情入境、有滋有味的范读,师生、生生有节奏、有韵律的对读,让孩子初步认识“对子”,拉近学生与“对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对子”的有趣及读起来很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和探究欲望,开启美好的对韵学习之旅。】

二、随文识字 探究对子

(一)读课题,探究

预设:

师: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宝宝,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1: 又加寸就是对。

 师: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真不错。(贴字卡“对”)

生2:我会组词,“全对”。

师:嗯,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小心碰到别人,应该说声——

 生齐:对不起。

 师:真有礼貌!

 小结并过渡:孩子们,这个,也是《对韵歌》的。下面,老师就把这首《对韵歌》读给大家听。请同学们小手端书,小腰挺直,仔细看,认真听

【设计意图: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联系生活识字,贯彻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将培养日常行为习惯、学生作业习惯悄悄渗透,做到润物无声。长期一贯在语文课堂中坚守这一原则,做到文化立人,文化育人。】
(二)对子,感知韵律美

1.师配乐范读,指生评价。

老师指出,读书要声音响亮、字音准确、充满感情,如果能读出节奏和韵味就更棒了。

2.请学生也试着像老师这样读。

3.学生展示朗读,生生之间评价。你觉得他读得好在哪,说说优点,提提建议。师生、生生互动起来。

小结并过渡:我们都喜欢读这首对韵歌,因为它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使人陶醉,闭上眼睛,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听对子,想象画面美

预设:

1:我好像看到了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

2:我好像看到了许多小雨点。

3:我看到冬天到了,雪花在风中飞舞着从天上落下来。

生:……

师小结并过渡: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对韵歌中充满诗情画意,我们一起去欣赏。

(四)随文识字,认识单字对

1.学习第一句对子,认识”“”“

1出示画面:瞧,对韵歌里来了四位小精灵,快跟它们打声招呼吧!(师贴生字卡“”“”“”“”)

2)学习生字:云、雨、风。师指出这几个字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宝宝,让学生选择一个说一说怎么记住的

预设:

1:我字找朋友组成词,云朵

师:那你眼中的云是什么样子的?

1:白白的,很轻很软。

师:我们把这样的云叫——

生齐:白云。

师分别出示图片,认识白云,彩云,乌云。读一读生词。

师:看到黑压压的乌云我们就知道天要下雨了,就可以说——云对雨

2:我发现字里面有很多雨点,看到这个字就想起了下雨的样子。

师:你很会观察(板书甲骨文),这就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创造出的雨字,这是甲骨文好像雨点从云朵里飘落下来后来就一步一步演变成了今天的楷书(出示演变过程图)子们,其实每个汉字里都藏着故事呢!

3:风,有时刮南风,有时刮北风,多像里面的这一撇一点啊!

师:你说得生动又形象。

4:我还在看天气预报时看到过这些字。

师:你真是生活识字的有心人!主持人都怎么说的?

生:多云、中雨、大雨、东南风。

小结并过渡:(手指板书)”“”“”“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再来读一读——云对雨,雪对风。

【设计意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识字的乐趣,识字与生活在一起。每节课自己都注重渗透汉字文化,让孩子知道汉字是有根的,每一个汉字都有其来源,都蕴藏着美妙的小故事,引发学生探究汉字的欲望。】

2.学习花鸟虫

1)梳理识字方法,出示自学要求。

刚才我们用了加一加,组词找朋友,观察字形猜一猜、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认识了好多字,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好方法,同位两个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师指屏幕,说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三个生字,还有三个甲骨文,猜一猜什么字,并把字与相对应的图片及甲骨文连起来。

word/media/image3.gif

(2)学生讨论,自主学习生字。

(3)指生交流,分享识字方法。

预设:

1:我看到公园里花的标牌,认识了“花”字。

师:你也是生活识字小达人!生活中你们都认识什么花?

2:菊花、荷花、迎春花……

师:出示花的图片,读一读带花字的生词,大自然中因为有了花而变得多姿多彩。

3:鸟字里面的点就像小鸟的眼睛,那个甲骨文就像鸟儿长着翅膀,模样就像小鸟

师:你有一双慧眼!

4而这个字弯弯曲曲就像虫子。

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赵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小结并过渡:孩子们,看,(师贴字卡虫),绿树红花相映衬鸟儿喜欢吃虫子,大自然中的事物之间真是息息相关,美妙极了!看着板书,我们再来对一对,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你们发现了吗?只要是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就可以对对子。下面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小诗人又们去欣赏美丽的风景!(课件出示书上插图

【设计意图:迁移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同位合作学习新的生字,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品尝到语文学习有意思,有生活。】

)以画带文,认识双字对

师创设情境: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一起去看看。你看了什么?

1.图文结合,理解对子。

老师指导学生说话:这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山山水水多么秀丽!公园里有红红的桃花,绿绿的柳树,春暖花开,美丽极了!

师提示: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书上的哪句对子?出示: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2.我会积累。

老师去掉字,呈现两个成语:山清水秀、柳绿桃红,指生读,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学习运用成语说话。(出示图画)春天,湿地公园里真是( )。走进大基山,我们忍不住赞叹:我们的家乡真是( )。

师小结并过渡:金山银山也比不上这绿水青山,我们热爱家乡就要保护环境,让青山常在,绿水常在。你会写山字吗?

4.学习书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山,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个字写得更漂亮?

预设:

1第一笔竖最长,压在竖中线上。

2第三竖下边要出头。

师:你们观察得很细致,(指着田字格里的“山”)第二笔是我们要认识的新笔画----竖折,写完竖后稍稍停顿折向右。为了写好这个字,老师还编了一首小儿歌,跟我读:

中间竖长两边短,

竖折写时应连贯。

折向右上很好看,

末竖出头一点点。

2跟老师一起书空。

3认真看老师怎么写。

4学生课中学习单的田字格里描两个,写一个。注意:头正,肩平,足要安。

5)星级评价。师在投影仪下展示学生的字,并根据儿歌评价。请同位交换过来,也学着这样相互评价一下,然后根据同位的点评修改不足,再写一个漂亮的山。

小结并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从对韵歌中欣赏到美丽的景色,现在生字宝宝又跑到课文中去了,请大家轻轻端起书。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多种方法识字,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渗透汉字文化。课中学习单中给学生创造了自主识字的机会,生生协同,提高了识字效率。在写字练习中,运用自己编写的识字小儿歌,让学生牢牢记住写字要点,达到写字规范。最后成语的积累密切结合生活,让学生在积累中学会使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达到积累的真正目的。

三、诵读美文 创作对子

1.真情诵读。

1师生一起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师生对读。男生读一行,女生读一行。

3男女生来对读

4合起书,换个节奏拍着手读。音乐响起)。

  2.熟读成诵

1去掉一些字,开火车填一填,每人只填一行。

2去掉更多的字,再来填。

3)大家一起背诵。

师小结并过渡:孩子们背得不错,学习语文就要多读多背,日积月累,你就会成为一个语文小博士。老师也请来了一位小博士,他为我们带来了对子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

3.拓展天地。

出示小博士介绍对子的视频:对子,又叫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家家户户贴着大红对联,叫“春联”。家里有喜事时,也都会贴上喜庆的对联,叫“庆联”。许多名胜建筑在门框上刻有经典对联,叫“名胜联”。莱州魏碑名山文峰山上有这样一幅对联:“ 四顾苍茫天外云吟天外海,一碑突兀画中人醉画中山。”对联文化源远流长,让我们努力学习,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吟诗作对。

1我来说,你来对。

师生互动:上对( ),大对( ),黑对( ),多对( )。发现了什么?嗯,对对子还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词。

接着来,日对( ),山对( ),红对( ),红花对( )。

(2)创设情境对对子: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们走出家门,投进大自然的怀抱,你会看到什么?同位两人你来说,我来对,也像刚才这样来对对子吧。

(3)学生展示对对子。师及时评价:真不错,生活为我们带来了创作的灵感,我们也成了会对对子的小诗人了。

(4)师创编对韵歌,把生字融入其中。跟着老师读一读,师生拍手读一读。

蜂对蝶,

莺对燕,

白云对蓝天。

风习习,

雨点点,

碧水对青山。

虫儿悄悄爬,

鸟儿唱得欢。

清晨露珠亮闪闪,

迎春花儿金灿灿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达到熟读成诵。由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究,唤醒学生的创作细胞,师生在创作中一起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并且使孩子在学习体验中认识到“对子”的妙趣横生。】

四、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1.诵读经典,推荐阅读

配乐背诵对子。同学们,其实“对子王国”里还有许多丰富的知识清初文学家李渔在《笠翁对韵》一书中,也写下了许多妙对,传唱至今。老师特别喜欢这几句,我来背给大家听听吧。课后,请大家继续阅读这本书,也把自己喜欢的几句对子背下来。

2. 创作对联,提出希望。

学习了对韵歌,老师有感而发,作了一副对联送给大家,请看黑板:(补充板书)雨风虫皆风景,云雪花鸟总关情。希望大家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在广阔的时空里继续学习对子,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花!

设计意图: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再次回顾经典,在诵读中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推荐阅读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对联的创作更是凸显本课主题,升华内涵,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附板书设计:

对韵歌

word/media/image8.gif

《对韵歌》学情分析

新时代,新学生,新学情。教过很多一年级学生,自然而然有了比较,详述他们身上展现出的两大特点:

一、富有朝气,具备知识基础。

现在的一年级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充满朝气与活力,他们大多来自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经调查了解,很多孩子的父母学历高,有文化,思想意识比较超前,重视培养孩子的读书学习,有部分家长能陪伴孩子阅读,为孩子从小创设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孩子们基本都在幼儿园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在老师的教导下读过童话故事,背过儿歌,有的孩子能识不少字。

2、乐于表达,充满识字欲望。

现在的小孩子极富想象力,喜欢表达和展现自己,特别是识字比较多的孩子,他们在群体之中有一种优越感、自豪感,每次上课,都能看到这些孩子高高举起小手,闪亮的眼睛,充满自信。他们响亮的回答吸引了无数钦羡的目光,于是他们更加喜欢表达,更加对识字充满兴趣。

人有十指,却不同长。正是这个道理,班级的孩子仍有差异,孩子们的已有知识储备因家庭、个性特点、个人能力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无知识基础;有的孩子来自外地打工家庭,习惯很差;有的孩子是少数民族,接受知识慢。另外,他们生活经验比较少,不懂得学习方法,对抽象事物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又加上他们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经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对语文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识字方法有了一些简单地了解但如何文本学习中进行识字,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把握学情、以学定教,对于优生给予他们更大的思维空间,对于差距大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与耐心,心怀美丽,静待每一朵花儿倾情绽放!

《对韵歌》效果分析

《对韵歌》一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山”,掌握新笔画竖折;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背诵课文,在诵读中初步认识对子的文学形式,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受到熏陶和滋养。

我潜心研读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新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较好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内外融合 比翼双飞

在本课教学中,我做到了有效使用教材,又融合了自己的许多创作,自己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形成独有的教学特色。如:在写字教学中,我创编了小儿歌,有效指导学生书写“山”这个字;在教学课文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对对子,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古人对对子的奇妙;在教学了课内的对韵歌之后,我又创编了一首新的对韵歌,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课堂结束时呈现了我创作的一副对联,更是让学生眼前一亮。学生似乎在一个又一个的惊讶中学习,不时收获惊喜,兴趣盎然。

二、多元策略 提高效率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组词语找朋友,运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观察字形猜一猜,结合生活识字等,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图文结合法创设识字环境,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识字效率。如:对于“雨”字的教学,结合象形字的特点,渗透汉字文化,追溯汉字的起源,带领学生寻汉字之根,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再如:自编对韵歌,将生字放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效果很棒。

三、以读促悟 随文积累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拍手诵读重复而不机械,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节奏,读懂意思,读出情感,最终达到熟读成诵,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对子的韵律美,理解对子中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了对子的文学形式,增强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伴随课文习读,实现了字、词、句、文的梯度积累,既抓住了重点,又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乐融融。

4、课中学习 动静相宜

学习单的穿插运用,既有效巩固所学,使习读与积累高度融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使整堂课动静结合,张弛有度。静能生慧,让学生能静下来有思索的时间,培养学生平心静气,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五、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

以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理念架构课堂,于无声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如学习“对”字,结合组词“对不起”,教育学生以礼待人;又如学习成语“山清水秀”,教育学生金山银山也比不上家乡的绿水青山,要热爱家乡,从小保护环境,让青山常在,绿水常流。

整堂课教学做到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有梯度地设计课堂流程,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使他们在愉悦的识字学习中童心飞扬!

《对韵歌》教材分析

部编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是一本全新的教材,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更加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加强调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具有浓浓的语文味。与新教材对话是我们识字教学研究的必经之路,我们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对韵歌》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本单元是继“我上学了”这一版块之后的集中识字,在识字之前的“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认同,再到“我爱学语文”情感的定位,孩子一步步走进小学的学校生活,开启他们的学习之路,为识字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这次的新教材在汉语拼音学习前,打破以往学生刚入学就学汉语拼音的传统,安排了一个集中识字单元,一开始和他们见面的便是生活中最常用的40个汉字,这些汉字依托在童谣、儿歌或是朗朗上口的对韵歌中,继承传统语文教育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汉字、亲近传统文化的愿望。

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围绕春夏秋冬,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且含适当生字的韵文。句式整齐,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共3句话。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依托,但并不是我们教学的拐棍。我们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合课堂内外的课程资源,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韵歌》评测练习

莱州市莱州中心小学

课中学习闯闯关

姓名: 评价:

word/media/image9.gif第一关:猜一猜下面是什么字?与相对应的图片及甲骨文连起来。

word/media/image14.gif

word/media/image15.gif

第二关:规范书写:在田字格里写“山”,描两个,写一个。

星级评价:

《对韵歌》课反思

记得有一位名师在结束自己精彩的课堂教学时,许多人惊叹于她精湛的教学艺术,大家纷纷追问她用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节课的,这位老师只说了一句“我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准备的。”仅此一句,就让我刻骨铭心了。感动与震撼一直在心头,所以,对于自己的每一节课,我都细细地揣摩、深入地研究,不敢有丝毫懈怠。

今年的课程资源比赛又是研究课堂教学,提升自我的好机会,我结合部编新教材理念,深入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进行课堂实践。反思,修改,反思,再修改,在一遍又一遍研究打磨的过程中,如抽丝剥茧一般,教学中的疑惑渐渐清晰,自己的课堂也越发精彩。

1、把握理念 精准定位

深入研究新教材,吃透其中的理念,做到三个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立德树人;结合课程内容,自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文化育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学中加强学生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结合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理念,我将课时目标定位于: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山”,掌握新笔画竖折。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在诵读中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积累“山清水秀、柳绿桃红”两个成语。初步认识对子的文学形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受到熏陶和滋养,立德树人。

二、程式简约 螺旋上升

结合效率课堂要素,把握重难点,融合删减小环节,在程式上力求简约,清晰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梯度推进,螺旋上升,使整堂课结构紧凑又富有节奏。

环节一:诵读经典,走近对子。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节选,让孩子初步认识对子,感受对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和探究欲望。

环节二:随文识字,探究对子将识字教学融合在学文过程中分散进行,在各个环节适时学习生字,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创设有序又轻松的学习情境,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有效做到课内外协同。

环节三:诵读美文,创作对子。在诵读的基础上,由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究,让学生走进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一部分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创作,让孩子在创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环节四:推荐阅读, 拓展延伸。回顾经典,在诵读中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推荐阅读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最后,我将自己创作的一副对联——“雨风树虫皆风景,云雪花鸟总关情”呈现出来,无疑是点睛之笔,使课堂得到了无限延伸。

三、尊重个性 童心飞扬

语文教学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教学设计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利用形象直观、色彩丰富的图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全方位投入学习体验,无论在识字中,还是在朗读和创作对子中,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表达、敢表达、乐于表达。尊重学生个性,以生为本,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他们童心尽情飞扬!

四、师生协同 教学相长

课堂中多对孩子进行正面激励,教师亲切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交流对话充分,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反映出浓厚的课堂文化,谱写出教学相长的美好乐章。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课堂上对学生习性关注不够。一年级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帮助,作为老师应敏感地发现,及时地纠正,正确地引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在语文课堂教学之路上探索下去!

《对韵歌》课标分析

汉字是母语的根,每一个汉字都如一幅美丽的画,一首隽永的诗,一个跳动的音符,一阕令人心襟摇曳的歌。传承优秀文化,让每个孩子在文化中滋养身心,立德树人,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应具有的大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依据,它如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教学方向,与课标对话是我识字教学研究的开始,也是最终的归宿。课标在“识字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其中对一年级的识字与写字具体提出以下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划,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本课教材的教学在整个语文课程价值实现中有着重要作用,编排者将其安排在汉语拼音学习之前的集中识字单元,将汉字依托于朗朗上口的对韵歌中,继承传统语文教育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汉字、亲近传统文化的愿望。追溯到古代,《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对于今天的孩子仍具有启蒙作用。

本课教学共设两课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语文课程目标,根据部编教材的新思想,综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精确定位课时教学目标,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教科书,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汉字是有灵魂的,每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承载着中国上下几千年的璀璨文化。我们要引领孩子把汉字的根基打牢,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熏陶和滋养,让每个汉字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花!

小学语文 - 对韵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