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倪文尖:《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发布时间:2023-03-19 00:31:27

《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超保护的合作原则及其他
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小。好多种教材同时在全国各地试用,有些教材在内容调整上大动干戈,不少传统名篇纷纷落选。但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自岿然不动依然是每一种教材的必选课文。为什么?是否因为《背影》是朱自清写的、早已成为经典,就不敢造次了。
我想,之所以也许这样问,是因为:《背影》1500来字,看上去朴素、平淡、无奇;要是有人讲,眼下中学生的好作文,不比它差了太多,会有相当多人信以为真的。——当然,现在,即使谁写出了《背影》的水准,也不可能成为朱自清、其作品也不会有《背影》级的礼遇。就此而言,甚至不妨说:《背影》是因为朱自清所写才如此著名、被讲得那样好,而经典化了的。
这并不奇怪。首先,有所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有所谓余生也晚。其次,这般想法其实很符合现代的文学理论,美国文论家乔纳森卡勒就曾用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的精深术语阐释过类似情形(参见《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第2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1版)。简单地说,因为你对朱自清有基本的信任,对他的文章有超级的保护,信得过《背影》是内涵深刻、艺术性强的经典作品;而因了这种信赖,假使读不出《背影》的,你会怀疑自己的水平问题;即便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你也会非常合作地反复读、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所有的人都这样,《背影》怎么可能不成为经典?不过,应该考虑到《背影》是朱自清1925年的创作,事情要稍微复杂一些的。
那时候,朱自清虽然早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办过文学刊物,尝试并发表了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类的作品,数量也不算少;在散文写作上,还已经有了《歌声》《匆匆》《温州踪迹》等精品;特别是1923年,他和俞平伯同题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时出现于知名刊物《东方杂志》在那个时期的白话散文中,这两篇都颇动人,流传甚速(王统照语,转引自陈孝全《朱自清传》第7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3月版),成了文坛的一桩佳话。然而,总体看来,那时候的朱自清毕竟还没成为后来那样著名的品牌;毋宁说,恰恰是《背影》刊揭后,给朱自清增加了很重要的砝码。那么,《背影》为什么做得到这一点,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北京大学讲学道: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时,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需要补充的是,《背影》至迟从1935年起,不断地入选叶圣陶等先生编选的《国文百八课》《初中国文教本》《开明国文讲义》以及《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等民国时期的中学教科书;并且,这种取向不曾因1949年而中断,在该年78月间面世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中,编辑例言本书选材的标准已经新添了第一条符合新民主主义的精神《背影》依然作为合适者入选了(《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月版)。从此,新中国的语文教材少不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里夸奖过的朱自清先生,也少不了他的《背影》。很显然,教材的广泛影响与权威性,无疑为《背影》解读时的超保护的合作原则锦上添花了许多。一句话,《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文学外部、甚至文学之外的原因是重要的,而且确乎是根本的。

另一方面,正像卡勒所辩证指出,有些文本再赋予多少超保护的合作原则,仍然无法读出什么文学性《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如果没有其内在的成为经典的质素作为前提,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背影》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只是凭了他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李广田《最完美的人格》,类似的说法,我们更为耳熟能详。当年,叶圣陶先生将《背影》选入教科书,就有提示:篇中的对话,看来很平常,可是都带着情感;如今,各式各样的教材、参考书、教辅读物讲起《背影》总是强调:此文写出了、写尽了父子情深。这些自然是不错的,《背影》的确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见洪宗礼主编《语文》初中第四册第8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2月版)。但在我看来,《背影》的讲读史上,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大应该的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相情愿地提纯净化我们知道,《背影》是回忆性的散文,在《背影》文章与背影故事之间相隔了整整八年,而八年的时间可以有多少事情或曰琐屑发生!且不说有关传记材料里的朱自清与父亲的那些龃龉与不欢(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第235页),就是在《背影》文本里,作者也照实记录了一些,只不过把话说得简约、含蓄,需用心读才能破解罢了。——我指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暗示、交代得已经蛮清楚:父亲年事渐高之后,退化、颓唐得厉害;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朱自清他们的家庭琐屑也不少;父亲待大不如从前。而对父亲怎样呢?单看看父子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却还是父亲主动地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写了一信给我,就不难想见:对父亲的意见是多么大,又仿佛多么地理直气壮;很明显,待父亲更是不好的。既然如此,怎么竟在那种情境中写下了《背影》这篇赞美父爱、赞美父亲的文章呢?《背影》问世22年后,朱自清对此的记忆还是非常清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转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初中第一册第1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月版)——“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里,所谓大去之期其实就是一个呀!你想想,父亲有两年未曾与儿子谋面,终于给关系尚僵的儿子去了封信,别的未曾多说,就径直谈到了自己的死。这怎能不令朱自清顿时不胜羞愧、伤怀悲叹,念叨起父亲的好,而反省自己的不是:无论父亲有怎样的错,也无论自己有多大的委屈,父亲永远是父亲;真是再也没有比自己这两年的表现更大的错误了;父亲还有没有时间与机会让儿子弥补过失……只要是为人之子、为人之女,就应该理解作者这时候的心潮难平、激动不已。
而我要说,虽然很多人注意到了朱自清在1947年的那番回忆以及文末一段的重要性,但很遗憾,迄今还是未曾见有人话讲到点子上:正是在这文章的收穴之处,隐藏着《背影》之所的最大秘密,也蕴含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潜质。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体会。第一,在主题内容和思想上,朱自清虽只是写实,却真切地写出了父子这样的血缘关系,也会有摩擦,父子这样的亲情也会有波折;揭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都世俗复杂、并可能由此出错的客观现实。这样,父子情深的经典主题,格外增添了儿子的愧疚、忏悔之情,这在作品表现的诸多情感中也是极具分量的;而且由此,《背影》便不再像一般同类作品那么简单、浅显了,即或可能失去了纯情,却是结结实实地收获了家庭、人生等多个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
第二,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发现文末的深意,《背影》所抒发的浓情就显得有些突如其来的过分,文本里的不少着力点也多少显得做作;换言之,只有发现了《背影》中轻易不露

(完整版)倪文尖:《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