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9-15 15:04:25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读后感

对商学院“先导月度”推荐书单进行认真筛选后,我选择了《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在当前世界格局处于百年来大变革之际,了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对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自信有重要的意义,通读此书后每一章节都有独特的收获,按照本书的章节排序,将主要收获和感悟总结如下:

一、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中国改革的出发点

毛主席时代,中国对发展经济作出了不懈的探索,虽然1958年的分权运动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均以失败告终,但毛主席当时的一些论断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比如书中列举的1956年《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我们国家这样打,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的多”,“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当地情况的特殊”等。毛主席执政期间,由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也为后来中国经济改革之路指引了方向。

二、中国在转折年代——开放和反思的重要性

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两个最大的变化,一是在意识形态上,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展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期的经济改革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二是在对外开放和自我反思方面的深度,中国代表团集中出访,一年走访了五十多个国家,接待了三十余国代表团访华,思想上的解放让当时的领导人坦诚过去在经济改革中的错误,接受市场经济的优势,同时保持对社会主义高涨的信心。

三、中国市场体制改革起源——微观经济主体的力量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可能没有人能够提前预测到,一场成功改革的起点不是由国家主导的,而是源于一系列的“边缘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了农民(当时的微观经济主体代表)的积极性,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共赢。现如今在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期,国家推行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推行减税减负,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很难说不是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做法,进一步改革开放,也是在历史发展中总结的成功经验,无论何时都要不能小觑微观经济主体的力量。

四、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政府(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纵观这一时期的经济改革,最主要的问题是对政府(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以现在的眼光看历史,显然“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是错误的。正是那个时期的意识形态困境和不断的探索,使我们今天得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断,当西方市场经济因为看不见的手失灵而反复出现危机时,中国正在靠着这张有形的政府之手,推动经济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改革和发展。

五、从单一市场经济到多元市场经济——始终坚持社会主义

本章两句话特别值得回味,“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始至今,从来都没想到放弃社会主义,而转向资本主义”,可见至终,我们都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中国共产党在市场化转型的30年中不但没有消亡,而且发展的更加强大”,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灵活性和适应性。

30年来,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正确认识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历史,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通过阅读此书,激发了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进行进一步研究塔索的热情,能够让我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关注与之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可谓受益良多。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