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望岳

发布时间:2019-03-07 17:06:22

杜甫诗三首

岱宗12如何3?齐鲁4青未了5

造化67神秀8,阴阳910昏晓11

荡胸12生曾13云,决眦1415归鸟。

会当1617绝顶,一览众山小18

(学生无《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第一首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注释

1、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 2、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3、如何:怎么样。4、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5、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6、造化:大自然。7、钟:聚集。8、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9、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10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11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12荡胸:心胸摇荡。13曾:同“层”,重叠。14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15入:收入眼底,即看到。16会当:终当,定要。17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18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国破山河在1,城春草木深2

感时花溅泪3,恨别鸟惊心4

烽火连三月5,家书抵万金6

白头搔更短7,浑欲不胜簪8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诗词注释

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2、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3、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4、恨别:怅恨离别。5、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6、抵:值,相当。7、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8、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词句注释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5)啼:哭啼。苦:凄苦。(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9)新:刚刚。(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独:唯独、只有。

1.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宗(    泪(     墙(

 守(  .(  

2. 杜甫字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著有“三吏”,另外两篇分别是

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 

⑴齐鲁青未了(青未了:  ⑵造化钟神秀(钟:     

⑶荡胸生曾云(荡胸:   ⑷会当凌绝顶(会当:  

⑸家书抵万金(抵:     ⑹浑欲不胜簪(浑:  

⑺老翁逾墙走(逾:   ⑻吏呼一何怒(一何:  

⑼有孙母未去(去:   ⑽犹得备晨炊(犹得:  

4. 填写:

 ⑴《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⑵《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⑶《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6.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7.《石壕吏》中流露出的诗人感情是(    

A、诗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 

B、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C、诗人对老妇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诗人对官吏暴虐的愤怒。 

8.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 

1、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岱.宗(dài 决眦.(zì) 溅.泪( jiàn 簪.(zhān   

逾.墙(yǘ) 戍.守(shù) 老妪.(yù) 幽咽. yè)

2、 杜甫字子美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著有“三吏”,另外两篇分别是《新安吏》和《潼关吏》

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 

⑴齐鲁青未了(青未了:山色不尽) ⑵造化钟神秀(钟: 聚集  

⑶荡胸生曾云(荡胸:心胸摇荡   ⑷会当凌绝顶(会当:终要,终当 

⑸家书抵万金(抵:值   ⑹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⑺老翁逾墙走(逾: 越过  ⑻吏呼一何怒(一何:多么 

⑼有孙母未去(去: 离开  ⑽犹得备晨炊(犹得:还能够  

4、 填写:

 ⑴《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⑵《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⑶《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答: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

6.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7.《石壕吏》中流露出的诗人感情是(  

A、诗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 

B、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C、诗人对老妇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诗人对官吏暴虐的愤怒。 

8.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 

杜甫诗三首望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