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抗击非典的英雄

发布时间:2020-02-19 10:12:06

钟南山 抗击非典的英雄

2003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非典暴发,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奔赴疫区,并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被誉为“抗击非典的英雄”。钟南山的名字从那时起,与公共卫生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次公共健康受到挑战时,钟南山都扮演着公共发言人的角色。“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是对钟南山的诠释。

1936年出生于南京的钟南山來自一个医学世家,1960年自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留学至英国。1981年归国,自此投入到救死扶伤的医学队伍中去。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中国大陆地区民间通称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自2009年以来,钟南山团队成功打造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体系,成立了多家关联项目公司,涵盖医学创新诊断中心、药物创新研究中心等板块。2017年,钟南山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提出了慢阻肺早期防治的新理念。他说:“我希望通过进一步的随访和干预研究,改变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慢阻肺诊治指南。”2018年5月,钟南山以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亮相,扛起了产学研转化的大旗。

在钟南山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停步”二字。他说:“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这样才能实现全民健康。”


钟南山【回顾非典十年】胸有丘壑,不吐不快

有多久没有听到真话了?从什么时候起,每每有真话出来,就好像在我们的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炸出了一声惊雷,媒体大肆报道,当事人扬名立万,民众肆意围观……然后,如同一场不知道为何开始的狂欢,它了无声息的,又在不知为何中偃旗息鼓。

这一期,我们选择了钟南山,在各种假话空话虚与委蛇表里不一的言论已经将我们这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就让我们注入一些真话的力量吧!

从全国“两会”上为民鼓呼的“炮手南山”,到最近在中央电视台发表“灰霾比非典更可怕,谁都逃不掉”的刺耳直言,今年77岁的钟南山依然活跃在时代的最前沿和媒体的聚光灯下。但在这些光环背后,钟南山承受了多少压力和误解?回顾他人生中最辉煌的这十年,“敢说真话”的钟院士又有什么未曾说出的心里话?

院士之身、

战士之心与英雄之名

非典十年,钟南山是无法绕开的标志性人物。

没有经历过2003年的中国的人,没有经历过非典的人,是无法读懂钟南山的。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是非典成就了钟南山,是时代背景造就了钟南山。孰是孰非,我们无意争辩,但显然,他并不是个容易读懂的人。

2003年之前,他是院士。出身医学世家,在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学圈子里,他也许是号人物,但也仅此而已。出了这个圈子,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如同千千万万个在中国各地数之不尽的“权威医学专家”一样,能记住他的,大多只是他的患者。

2003年,他是战士。这一年,非典阴影肆虐中华大地,举国之内,上至权贵达人,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那一年,已年过花甲的院士钟南山振臂呼出:把所有的重症都送到我这儿来,我不怕感染,我来治!之后,他创出了连续工作38小时的记录。2003年之后,他是英雄。人尽皆知,海内称颂。

据近年出版的《钟南山传》披露,抗击非典期间,他曾“失踪”38小时,家人联系不上。过去十年了,这段往事现在也终于可以谈谈了。

他说:那是一场虚惊。那天晚上我从上海开会回来,一下飞机就被专车接到广东迎宾馆开会。原来,有消息说香港大学微生物学专家、我的学生管轶,明天有可能要公布非典病原很可能是禽流感,而病毒标本是我提供的。当时急着要搞清楚病原是什么,而广东的实验室水平还比较弱,香港检测能力强,所以我找了管轶和郑伯健这两位专家帮忙。我们还签订了一份协议,假如有一方发现了病原体,必须共同协商,而且要通过中国卫生部的同意才能发布。我把这份协议拿了出来。

为了解情况,当天晚上,我就乘坐两地车去了香港。我们凌晨3点出发,到香港的时候是清晨6点多,为了不打扰他们休息,我一直在管轶楼下等到8点半,才打电话给他。他很意外,说你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说好了有结果必须向卫生部报告,等卫生部同意才公布出来,现在还在研究病原呢!我请他和郑伯健陪我回到广州把情况说清楚,于是又乘坐两地车回来,平息了一场“可能的风波”。

当时为了保密,家里人都联系不上我,后来证明是虚惊一场。管轶是个严谨的科学家,尽管之前他认为病原体很可能是禽流感,但做了好几个基因检测,发现不对。回头看,我觉得这种粤港合作对重大传染病进行攻关是必须的,也是意义重大的。

钟南山在非典期间表现出来的勇气、能力和胸怀,事后被官方媒体尊称为“南山风骨”。自古以来,能有“风骨”之称的,最著名的莫过“建安风骨”与“魏晋风骨”,无不跟文学有莫大关系。钟南山以医者之身,能有如此殊荣,为近代所罕见。这一以其为原型总结出来的精神称谓,将其抬到一个时代标杆的高度。

这件事之后他就发烧了,在家休息了8天,这也曾是“秘密”,如今回忆往事,他娓娓道来:当时我左上肺有肺炎,全身没力,还在发烧,我首先考虑自己会不会得了非典,但担心影响医护人员的士气,我不能在自己的医院住院,也不能对外说。后来,我在家休息,由医护人员上门打吊瓶,由于没有地方挂吊瓶,在我家走廊门框上钉了个钉子,我爱人至今仍不愿意拔掉。每天我进家门,都要把衣服换掉,保姆都怕我可能传染。这可以说是我最艰难的时候,但我爱人一直照顾我,一句话都没说。好在5天后拍片子,肺部的阴影消失了!我又在家休息了3天后回到医院。今年是十周年,我很感慨,我们医院把全院得过非典的医护人员都请来吃年饭。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左胸很疼,很虚弱,拿个碗都会往下掉。但一直有个信念,就是不能出事!

我回到医院后,大家对我很支持。我对时任院长叶广春说,现在呼研所碰到枪口上了,敢不敢把别的医院的病人接过来?如果做得好,医院形象大大提升,如果做不好,可能连一般的病人也不敢来看病了。他想了半天,回答说:干吧!

十年心路感慨多

这十年来,他的声誉达到顶峰,特别是出任中华医学会会长,打破了卫生部部长兼任会长的惯例,今年又连任全国人大代表。但他也累坏了,做过一次心脏支架手术,听说手术前还写了遗嘱。

对此,他说:事业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我只是年长几岁,当一个带头人,荣誉应该归于团队的每一个人。我现在的任务是多培养、多帮帮年轻人。

很多职务都是有关领导找我谈,让我当的。比如当中华医学会会长,当时没有先例,其实我不想干,因为当时我心脏有房颤,担心身体受不了,领导专门找我谈,甚至还让我直接去北京工作,不要在广州了,但我不同意,我的根在广东,我始终想当一名医生。

我2007年做了一次心脏除颤手术,不能再打篮球。这场病让我对健康和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刻。我现在常说,事业是一个皮球,掉下去还能弹起来;但健康是一个玻璃球,一掉就碎了。

这十年来有成功也有遗憾。钟南山说:我本人没有太多的遗憾。但公众、政府部门以至媒体对医务界的一些偏见没有改变,我觉得这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能非典一走,汶川地震一过去,医生就从“白衣天使”变成“白衣狼”。这个队伍是有害群之马,是存在问题,但大部分人是很辛苦地工作,很多问题是体制性问题,不能只怪他们。

2003年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采访我时,主持人王志说到对医务人员的看法,我说社会对医务人员是不公平的。有份报纸曾经这样登过,一个版面是描写医务人员如何抢救非典病人,另一版是说他们如何拿回扣,这就好像给你一块糖、再打你一巴掌。谈到这个问题我很激动,哭了。但真正播出的时候这段全部被删掉了。

还有最近中央电视台评选“最美乡村医生”,让我去颁奖,我说了一段话,大家都很敬仰这10个最美乡村医生,但别忘了,他们中有5个有重病,公众、社会是否应该对他们多关心?还有更多的乡村医生,不能光是歌颂,至于怎样帮他们就没下文了。在我看来,他们最需要的不单是敬重和爱戴,更重要的是实质性的支持。结果这段话在播出时全被删掉了。对于这两次被删,我觉得遗憾。媒体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我会继续关注基层医生待遇和灰霾、青少年体质、食品安全等问题,现在还在搜集意见。

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年两会时。每年的两会都是舞台,形形色色的人物在上面演绎属于这个时代也属于他们自己的剧目。有人一言不发,有人言必叫好;有人卑之无甚高论,有人哗众取宠博名声;有人雷声大雨点小……这时候,你会想念那个已年龄过古稀的老人,钟南山。

钟南山把真话提到和真药一样重要的位置,也许对他而言,为数不多但次次见血的真话,就是他给这个社会开出的“真药”。

从当年的非典到2009年的甲流,再到目前的灰霾,转眼十年,一个个重大公共事件让他始终站在聚光灯下。

对灰霾的问题,中央电视台记者给他打电话,他在家里连线说了几句。对于这些关于全民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他觉得有必要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欣慰的是,现在国家及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和解决这一污染问题,包括提高油品国标。

钟南山很感谢公众和媒体对他的信任。他说,很多时候,我们专家的声音通过媒体放大,可以与民意互动,影响政府,推动社会进步。比如去年的PM2.5监测和公布问题,我们在全国“两会”上通过媒体呼吁了,广东珠三角率先动起来,后来全国各地也纷纷跟进,比原本2016年公布的计划大大超前。

我推崇讲真话,但真话不是真理,真话不一定是对的。但真话起码是心里话。任何一个群体,或者单位、家庭,如果都能够讲真话,一定会是和谐的群体。当然,讲真话要以事实为依据。特别是涉及到人体健康,要非常严肃地对待。

十年新计:

心愿是建立广东呼吸中心

十年过去了,从非典到灰霾,又来了个呼吸系统的问题,给我们敲响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警钟。展望下个十年,他说: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把广东呼吸中心建立起来。我们的呼研所专业已经连续3年在全国排第一了,希望能利用这个龙头地位,做好研究而不是扩大病床。

现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为什么要比心血管等疾病落后?因为这种疾病往往没有早期没症状,不容易被重视,如果出现明显症状,就来不及了,就像肺癌、慢阻肺等。应该像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还没有症状时就开始注意和治疗。我希望与加拿大、日本、丹麦等很多出名的研究所合作,在广东打造国际先进的呼吸中心,一个产学研结合的、临床和基础结合的、具有转化医学特色的中心。这个中心要做的事有三大方面,包括疑难病治疗,全国高级人才培训以及科学研究。这是我作为一个老呼吸科医生的心愿。

钟南山-抗击非典的英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