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复习研讨会内部资料-全力打造“三个强省” 加快建设美好安徽

发布时间:



政治学科高考复习研讨会交流论文



全力打造“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
【背景资料】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擘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奋进的目标更加宏伟,路径更加清晰。我们要切实把行动和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兴皖富民大业中来,全力打造“三个强省”(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业宜居的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在奋力前行的征途中,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全面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实现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首要的仍然是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多谋科学发展之策,多兴科学发展之举,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努力走出“六条新路”,即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型产

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统筹发展,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生态文明,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把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实际相结合,当前最关键的,是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来;落实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来;落实到着力建设文化强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来;落实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上来;落实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上来。到了这五个落实,安徽的发展之路必然前程似锦。
【知识链接】1.经济生活
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现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努力走出“六条新路”。
3)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要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
4)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都是共同富裕。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要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民生。
5)市场经济固有的局限性,要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调控体系。努力走出“六条新路”,贯彻“五个落实”,助于全力打造“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有利于增强我省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政治生活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为巩固人民民主和社会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物质保障。
2)政府的职能是管理和服务。要实现我省的发展目标,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履行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人民满意的政府。
3)政府的权力要依法行使,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要主动接受人民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权威。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各级党组织必须做到立党为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文化生活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能为安徽经济的加速崛起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

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
3)文化与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有利于提升安徽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要求。
4)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促进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
5)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立足安徽改革发展的实践,继承发展好徽文化的同时,推动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推动徽文化创新。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4.生活与哲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安徽加速崛起,必须立足安徽的省情,描绘打造“三

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蓝图。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指导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和具体要求,有利于指导安徽加速崛起,转型发展。
3)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实践中,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执政治国的规律。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就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努力走出“六条新路”。
5)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这就要求人们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重视局部,以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根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做好“五个落实”。
6)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须抓住时机,果断地促成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实际相结合。
8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全面转型,跨越发展。
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民生。
10)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全面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实现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深化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1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发展,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能力测试】
1.关注民生,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议题,将“民富”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提出2020年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
①提高发展速度,转变发展方式②增加货币供给,减少财政支出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④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省进一步确立了经济总量争先进位、人均GDP缩小差距、力争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确保到2020年我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顶层设计激起了某校时政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讨论的热情,观点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①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监督各级政府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②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政府要履行好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④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行使好监督权和任免权,选出人民满意的公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关键是要结合安徽实际,充分发挥文化大省资源优势,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强大动力。文化创新的根基是(

A.立足于安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D.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4.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强省,是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建设美好安徽的必由之路,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强省是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重点,必须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材料主要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自然界是物质的,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人们看问题要看主流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抓住关键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2008-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材料一:2007-2012年安徽省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安徽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意义。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安徽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安徽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发挥财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等巨大作用,有利于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我省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态势喜人】
材料二: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常住人口由2007年的2367.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784.4万人,城镇化率由38.7%提高到46.5%,年均提高1.56个百分点。皖江示范区成为引领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加速,皖北振兴步伐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步入绿色发展新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说明我省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做法的正确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并且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安徽要实现建设美好安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立足省情,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顺应人民期盼,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建设美好安徽,要树立全局意识,选择最佳方案,促进皖北、皖中、皖南、大别山区发展,进而推进安徽整体发展。
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需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皖北、皖中、皖南、大别山区不同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发展程度等,因地制宜地设计各自的发展目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材料三: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全省400多家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了省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和广电传媒五大文化主业集团,打造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2012年,公共图书馆发展到100个,博物馆141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上升到97.9%98.1%,出版图书2.64亿册、期刊(杂志)0.62亿册、报纸12.68亿份。5

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全覆盖,“三馆一站”免费开放。
材料三体现了“文化与生活”的哪些道理。
我省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五大文化主业集团,打造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安徽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体现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安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为我省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思想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的兴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的提升,图书、期刊、报纸出版等活动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安徽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全覆盖,“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等措施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安徽文化建设成果丰硕,体现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它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政治高考复习研讨会内部资料-全力打造“三个强省” 加快建设美好安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