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中国房地产现状及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15-12-03 09:55:47


一、房价现状

现代中国人买房,大多被现代城市和工作需要所捆绑,造成在选择上的被动,也容易让卖地的和造房的利用。而被地段、地铁、学校、面积捆绑的原因是很多人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买房的时机,不但让自己的生活陷入被动,上升通道被自己关上,而且间接助长了房价的高企。对于现代城市工作的大部分人来说,买房应该是一个退出"机制,是一个脱离机制,但如果大家一定要把买房定位于同时服务于我在这个现代化城市的工作打拼的话,那么现代化城市的房价高企就很难被终止。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中国房价为什么高?除了流通中的货币量迅猛增加的因素外,还有就是中国人把房子当成了投资品,那么在一个牛市中自然价格节节攀升。这两个因素就像干柴,而政府的托市政策则是汽油。加上中国人与生俱来好赌和好钱的特性(中国人的价值观总是把赚钱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火就越烧越旺了。

二、未来房价展望

个人认为房价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供求关系;二是货币政策。供给小于需求,价格上行;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半程已过,但总需求的下降未必就一定会带来房价的下降。总需求下降,供应量依然增加或保持不变,则房价会下降;若供应量也同步缩减,那么房价还是会保持平稳的我认为而随着房地产行业利润率的下降,大量企业会逐渐退出这个行业,房地产行业的供应量也会逐步降下来的,未来货币政策大放水的可能性也不高,09年市场那种疯狂很难再出现,房价保持平稳的可能性最高

决定房地产价格的不是开发商,不是购房者,而是政府——地方政府。
只用减少土地供应、抬高土地价格,就能一定程度上操控当地房价,如果中央政府再配合一下,来个调控、限贷,房价上涨当然蹭蹭蹭。
地方债是一个大包袱,就目前的政治体制,是绝对不允许搞什么地方政府破产的。所以捂这个窟窿,要么把地方债转移成中央政府债务,但是伴随的必须有部分收入项目划归中央,地方不愿意,营改增已经在起变化了,更不要说卖地收入了;要么放手让地方不拘形式限期解决,这更不现实。

政府,如果真正想降房价,就得退到2003年状态:

没有限购,没有限贷,没有房产税,没有利率歧视,没有信贷限制,没有期房限转,没有营业税,没有所 得税,没有土地增 值税,没有任何交易税费,彻底废止经济适用房,彻底废止保障房,没有非普通住房,没有7090,没有规划限制,允许开发商自由发债,允许信托计划,允许房 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允许境内外资本投资房地产,清算造谣媒体,允许一个人买76套房,允许REITS上市,允许倒按揭,允许加按揭,允许转按揭,取消抵押 贷款用途限制,房贷利率打5折,优质客户房贷利率打3折。

但是从政治上讲,我对利国利民的可能性,是极度悲观的。

动力永远存在。但政府采取杀死信使的方式,不听不闻不看。限购限贷,头埋在沙里,谎称天下太平。

2015的今年,深圳、上海的事实,和2009年、2011年相似。水面下暗潮涌动,因为宏观调控,所以房价飞涨,因为政府违反宪法推行二限房产税,供应端一减再减。而另一头,滥发纸币丝毫没有收敛,社会总纸币购买力屡创新高。

超发的货币,去哪里最安全?一线大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里存着去啊

过去房地产价格的暴涨离不开两个国家政策,一是由分税制导致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收入分配,中央把很多税收收上去,导致地方政府缺钱花,只能通过卖地赚钱维持开支和建设,所以地价越来越贵),二是的货币政策,众所周知过去10几年中国ZF滥发了多少货币,所以人民币对内贬值相当严重,同时大量的货币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也是推动房地产价格爆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再看这两个政策。首先,土地财政政策是行不通了。一是地也卖的差不多了,二是再继续通过卖地来维持开支的话,导致房地产泡沫带来的经济隐患和社会动荡是中国ZF坚决避免的。所以就顺势有了不动产登记制度,登记完了之后就可以收房产税了,这就可以成为地方ZF的长远收入了。。
再看货币政策。这几年国家在开会的时候一直在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就说明了货币增速不可能再和以前一样高了。但是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什么叫做稳健。稳健就是不能让房地产还有股市什么的再乱搞了,不能让你再涨太多,同时也不能你跌太多。一跌带来的政治经济风险也是ZF坚决避免的。
考虑到中国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的环境不一样,地方政策也不一样,因此在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或者缓慢衰退的大背景下,这些不同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也不会不一样。
总结一下,2015年乃至未来10年房地产价格的走势。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是必然增长的,只是年增长的幅度应该不会超10%,二线城市大部分房地产价格也会增长一点3%左右,个别二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大,经济萎靡的话就会下跌一点,但也不会很多。三线四线城市少数价格会上涨一点,大部分会缓慢下跌,但是下跌幅度不会太多

姓名:李多加

学号:21521263

浅谈当今中国房地产现状及未来展望

相关推荐